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将我心照亮
我们对于杉本博司始终太过陌生。
上了年纪的艺术家,脸上老人斑痕迹明显,容貌已经被时间摧残。白头发短短的,乱乱的,衣着体面而洁净。他的长相,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公子出身,很有教养文质彬彬的样子。大体上与我们心中日本老人的印象重合,不起眼不张扬。他仿佛就和他的摄影作品那样,平静冰冷,与喧嚣俗世始终隔着一层什么。可惜我没有赶上他摄影作品在北京的展览,然而可以想见大幅照片悬在墙上,玻璃相框多少有点灰扑扑的调子,惹得人简直想伸手拂去表面的尘埃。
其实那不是尘埃,是历史。杉本博司说,“历史明明是由当下所创造,但在历史漩涡中生存的我们,被无数抉择的波涛席卷,溺没其中,当我们终能回过神来,世界已朝着始料未及的方向流去。”这么多年来,杉本博司作为日本“国宝级”摄影艺术家,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追怀历史的瞬间,随着快门按动的“咔嚓”声,用一张一张照片凝固刹那芳华。时间是向前流动的,我们甚至无法测算时间的速度——因为真正的速度是看不到的——摄影师却可以把动变为静,借艺术之眼,看这世间的刹那和永恒。
《直到长出青苔》作为杉本博司的文集,名字和文章一样都有点怪怪的。如果让我三言两语说清楚这本书的概要,还当真有些困难。书名《直到长出青苔》取自素有“日本诗经”之称的和歌总集《万叶集》。这本文集收录了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所有的代表摄影作品,包括“海景系列”、“肖像系列”、“剧场系列”、“建筑系列”、“博物馆系列”、“布景系列”等。全书分为16章,每章以一幅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和一段自问自答起兴,然后艺术家本人现身,通过摄影的方式与历史、哲学、时间、记忆、梦境等主题互动,文本以诗意而禅意的方式娓娓道来,充满日本“物哀”的美学意境。
很多年前,20多岁的年轻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追寻着“美国梦”。为了能留在美国,他申请了所有能申请的艺术项目,各种奖学金,读书工作拖家带口艰难打拼一度穷困潦倒。在异国他乡度过大半人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异种文明,经过如此长远的旅行,直到最近他才明白,“个人精神是如何受到东方文明的深度滋润”。20世纪70年代,正是美国观念艺术与极简主义的全盛时期,“当代艺术”浪潮刚刚崛起,而摄影则一直被贬损为“二流媒材”。他那时暗下决心,要在异国他乡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血气方刚的年龄,可以想见他多么渴望远方,多么希望和自己的东方背景划清界限,他又是多么勇敢成为艺术摄影的先驱者。而人生吊诡之处就在于,他所离弃的最终成为了个人的标示。多年来,杉本博司的艺术创作简直可谓是“把在今日连东方也逐渐遗忘的东方文明自古以来的价值,放进可以西方文明脉络去叙述的当代艺术中。”
二战后,东方艺术家出于身份忧虑,常常有种与生俱来的不自信。伴随着经济技术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西方文明裹挟着价值观以一种相当强势的态度袭来。文明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而审美的个性又那么强,然而事实上东方人对物质的崇拜也伴随着艺术审美的全面投降俯首称臣。东方艺术家因为自己的黄皮肤自卑,因为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自卑……后来东方艺术家也暗有种“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野心,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独立成功的范例。
人是会老的,而美不会。尽管如今也说不清楚“美”到底是什么,可我们却能感知到体悟到。书中有一篇我格外喜欢,是作者谈自己怎么因为“居住在西方而理解了东方”。当年为了维护身为日本人的荣誉,他急忙翻阅各种佛教典籍;因为顶替妻子采买古董,他开始认真对待各种文物,练习判断年代的眼光。杉本博司写作有他自己的语态,长短句参差,节奏铿锵,而遣词又十分典雅讲究,看的时候,速度渐渐缓下来。一目十行不足以领悟他的故事,只有慢慢咀嚼揣度,调整到与他接近的速度,在一种“慢”中定格美感。他用眼睛追逐形与色,作品常常就是简单的黑白灰。那差别,也就是灰度,因为曝光速度所引起灰度的渐变,沉淀出厚重和诗意。以至于在一片漆黑的和谐影调中,观者自己凝视潜藏背后的无限色彩。然后,强烈到不可言语的美感,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将我们的心照亮。
摄影这门艺术是将最亘古永恒的事物用最崭新的方式呈现。正因为如此,杉本博司认为数码时代意味着摄影史的终结。艺术摄影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天眼”,定格个人对文明兴衰的解读与想象,探讨这世间的刹那与永恒,蕴含深刻的思考和智识。不得不悲伤感慨一番,最古老的卤化银摄影和它170多年的历史在数码图像浪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落入遗忘逼仄的角落。在化学底片即将消失的今天,一位中央美院的学生提问,“如果大底片真的不见了,怎么办?”据说那天杉本博司回答道,“倘若发生如此的局面,我就自己动手做!”
生命,时间,历史,杉本博司“在铅笔芯和白纸表面交织出的一个个文字里”,用另一种形式沉淀意识中的混沌。作为女性读者,我也敏感于他对于人生百态的描摹。他还记得年少时候情欲这种暧昧感永无止境持续下去,艺术家一边感到喜悦,一边感到厌恶。可是,世界因欲望存在,摄影也因欲望而生。
然后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行笔至此,我还是无法定义爱的起源。但,现在的人类将爱情化作岁时节令在经营。那样的爱,注定存有期限。”
《美术报》20120818 http://msb.zjol.com.cn/html/2012-08/18/content_1698707.htm?div=-1
上了年纪的艺术家,脸上老人斑痕迹明显,容貌已经被时间摧残。白头发短短的,乱乱的,衣着体面而洁净。他的长相,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公子出身,很有教养文质彬彬的样子。大体上与我们心中日本老人的印象重合,不起眼不张扬。他仿佛就和他的摄影作品那样,平静冰冷,与喧嚣俗世始终隔着一层什么。可惜我没有赶上他摄影作品在北京的展览,然而可以想见大幅照片悬在墙上,玻璃相框多少有点灰扑扑的调子,惹得人简直想伸手拂去表面的尘埃。
其实那不是尘埃,是历史。杉本博司说,“历史明明是由当下所创造,但在历史漩涡中生存的我们,被无数抉择的波涛席卷,溺没其中,当我们终能回过神来,世界已朝着始料未及的方向流去。”这么多年来,杉本博司作为日本“国宝级”摄影艺术家,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追怀历史的瞬间,随着快门按动的“咔嚓”声,用一张一张照片凝固刹那芳华。时间是向前流动的,我们甚至无法测算时间的速度——因为真正的速度是看不到的——摄影师却可以把动变为静,借艺术之眼,看这世间的刹那和永恒。
《直到长出青苔》作为杉本博司的文集,名字和文章一样都有点怪怪的。如果让我三言两语说清楚这本书的概要,还当真有些困难。书名《直到长出青苔》取自素有“日本诗经”之称的和歌总集《万叶集》。这本文集收录了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所有的代表摄影作品,包括“海景系列”、“肖像系列”、“剧场系列”、“建筑系列”、“博物馆系列”、“布景系列”等。全书分为16章,每章以一幅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和一段自问自答起兴,然后艺术家本人现身,通过摄影的方式与历史、哲学、时间、记忆、梦境等主题互动,文本以诗意而禅意的方式娓娓道来,充满日本“物哀”的美学意境。
很多年前,20多岁的年轻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追寻着“美国梦”。为了能留在美国,他申请了所有能申请的艺术项目,各种奖学金,读书工作拖家带口艰难打拼一度穷困潦倒。在异国他乡度过大半人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异种文明,经过如此长远的旅行,直到最近他才明白,“个人精神是如何受到东方文明的深度滋润”。20世纪70年代,正是美国观念艺术与极简主义的全盛时期,“当代艺术”浪潮刚刚崛起,而摄影则一直被贬损为“二流媒材”。他那时暗下决心,要在异国他乡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血气方刚的年龄,可以想见他多么渴望远方,多么希望和自己的东方背景划清界限,他又是多么勇敢成为艺术摄影的先驱者。而人生吊诡之处就在于,他所离弃的最终成为了个人的标示。多年来,杉本博司的艺术创作简直可谓是“把在今日连东方也逐渐遗忘的东方文明自古以来的价值,放进可以西方文明脉络去叙述的当代艺术中。”
二战后,东方艺术家出于身份忧虑,常常有种与生俱来的不自信。伴随着经济技术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西方文明裹挟着价值观以一种相当强势的态度袭来。文明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而审美的个性又那么强,然而事实上东方人对物质的崇拜也伴随着艺术审美的全面投降俯首称臣。东方艺术家因为自己的黄皮肤自卑,因为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自卑……后来东方艺术家也暗有种“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野心,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独立成功的范例。
人是会老的,而美不会。尽管如今也说不清楚“美”到底是什么,可我们却能感知到体悟到。书中有一篇我格外喜欢,是作者谈自己怎么因为“居住在西方而理解了东方”。当年为了维护身为日本人的荣誉,他急忙翻阅各种佛教典籍;因为顶替妻子采买古董,他开始认真对待各种文物,练习判断年代的眼光。杉本博司写作有他自己的语态,长短句参差,节奏铿锵,而遣词又十分典雅讲究,看的时候,速度渐渐缓下来。一目十行不足以领悟他的故事,只有慢慢咀嚼揣度,调整到与他接近的速度,在一种“慢”中定格美感。他用眼睛追逐形与色,作品常常就是简单的黑白灰。那差别,也就是灰度,因为曝光速度所引起灰度的渐变,沉淀出厚重和诗意。以至于在一片漆黑的和谐影调中,观者自己凝视潜藏背后的无限色彩。然后,强烈到不可言语的美感,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将我们的心照亮。
摄影这门艺术是将最亘古永恒的事物用最崭新的方式呈现。正因为如此,杉本博司认为数码时代意味着摄影史的终结。艺术摄影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天眼”,定格个人对文明兴衰的解读与想象,探讨这世间的刹那与永恒,蕴含深刻的思考和智识。不得不悲伤感慨一番,最古老的卤化银摄影和它170多年的历史在数码图像浪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落入遗忘逼仄的角落。在化学底片即将消失的今天,一位中央美院的学生提问,“如果大底片真的不见了,怎么办?”据说那天杉本博司回答道,“倘若发生如此的局面,我就自己动手做!”
生命,时间,历史,杉本博司“在铅笔芯和白纸表面交织出的一个个文字里”,用另一种形式沉淀意识中的混沌。作为女性读者,我也敏感于他对于人生百态的描摹。他还记得年少时候情欲这种暧昧感永无止境持续下去,艺术家一边感到喜悦,一边感到厌恶。可是,世界因欲望存在,摄影也因欲望而生。
然后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行笔至此,我还是无法定义爱的起源。但,现在的人类将爱情化作岁时节令在经营。那样的爱,注定存有期限。”
《美术报》20120818 http://msb.zjol.com.cn/html/2012-08/18/content_1698707.htm?div=-1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