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话剧、诗词和舞蹈,糅合生命千样好
翻开本书之前,我最大的疑问是,当经由本书改编而成的电影成为影史上的永恒经典之后,阅读这个故事的母本还有没有意义?这个和音乐息息相关的故事,如果失去了声光电的视听表现手段,还能不能用单纯的文字打动我们?
“音乐、话剧、诗词和舞蹈,糅合生命千样好。”这句黄伟文写的歌词仿佛就是海上钢琴师这本书的写照,这个故事糅合了音乐、诗一般的词句和舞蹈的韵律,以话剧的形式首次出现并大获成功。之后才出了这个小册子,再之后,有了电影。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物事,此生与之相伴的一九〇〇,也始终奔走在追寻生命真谛的路上。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时间被田妹抢走了。他是电影的忠实拥趸,如饥似渴的读完之后,跟我抱怨了一句:“他的台词怎么比电影里还少。每个振奋人心的情节结束的时候,他都来一句‘去他妈的规定’,‘去他妈的爵士乐’,跟结案陈词似的。用你的话怎么说来着,太傲娇了。”我问,那你觉得好看么。他说:“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他不再那么苦逼了,还挺酷的。” 这番言论给我乐够呛。
“丹尼•布德曼•T.D.柠檬•一九〇〇。”这个名字,过去看到的时候,蒂姆•罗斯那略显忧郁的脸庞总是自然而然的浮上心头,因为这是电影告诉我们的,他就是一九〇〇,一九〇〇就是他。可是当你重温那些故事里那些熟悉的情节,被陌生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将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想象重新创造一个一九〇〇的形象,你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专属于你的一九〇〇。
这就是文字的魔力。
电影的基调是沉浸在漫无边际的忧郁的蓝色中,我们站在小号手的角度去看一九〇〇的一生:不知从何而来没有身份的弃婴、亲如养父的水手的丧生、无疾而终的爱情、终生在海上飘荡的命运、始终没有下船的遗憾、与船同葬大海的终章……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悲剧,都是缺憾,我们甚至会觉得,一九〇〇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人,是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去生活过的幻想家。
这不过是我们这些陆生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一九〇〇,这注定生活在大海上的钢琴师,比我们都要更懂得生活,他比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更懂得这个世界的美。
作者是这么描写一九〇〇接触世界的方式的:
“一九〇〇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对他说“有一次,我去了巴黎”,他会问你是否看了这个或是那个花园,有没有在某个地方吃了饭,他全都知道,他会告诉你:“在那里,我最喜欢的是在纳福桥上等待落日的沉浮。当驳船经过时,可以从上面驻足观望,挥手致意。”
——一九〇〇,你去过巴黎吗?
——没有。
——那……
——其实,去过。
——去过什么?
——巴黎。
你可以认为他是疯了,但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有人能准确地向你描绘出伯明翰街夏雨初停后的气息时,你就无法武断地说他疯了,只是因他从未去过伯明翰街。在别人的眼里,在别人的话语中,他,的确呼吸过那里的空气。用他自己的方式,但很真实。也许,这世界,他从来就没有看过。但这世界却在这艘船上度过了二十七年,而他也正好在这艘船上待二十七年。他一直窥视着世界。世界偷走了他的灵魂。”
对一九〇〇来说,他虽然没有踏足过陆地,可是经由弗吉尼亚人号上来来往往的各色旅客,还有各种类型的书籍,他早已领略过这世间最美的风景,他的步伐早已踏遍了每一寸他想去往的角落。而且,他比我们更加幸福,因为旅客口述的那些故事和细节,经过岁月的积淀和回忆的美化,变得像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一九〇〇就是被一个农夫对于大海的渴望所打动,想走下船去,从另一个他未曾想过的角度,去看看这大海。
一、二、三……
哆、来、咪……
一九〇〇和陆地的缘分,像是只有三个音符那么短暂,就戛然而止了。我们开始会像小号手一样想,一切都结束了。可是恰恰相反,如果说之前的一九〇〇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也曾经认真考虑过,是否要把那些陆生人的价值观套在自己的观念之上。可是,在要离开船的那一刹那,那即将要离开和得到的刹那。他终于顿悟了,他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选择,大海、钢琴、音乐、意识中的旅行,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他在狂风巨浪中闲庭信步的游荡,和钢琴一起伴着大海的韵律起舞,他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海之子;他能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转化成独特的曲调,从指间的音符流出,去倾诉他内心波澜澎湃的情感。他还有什么是未得到的?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已经拥有了这个世界全部的美好。有他和他的音乐在,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所以他最后可以坦然地说:“别以为我不幸福,我不会再那样了。”因为他终于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何必理会别人的生活方式,做最好的自己便好。对生活的爱,就像音阶一样,一生都在他的血液中流淌,只不过用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懂的方式。
其实,人生并非虚耗,何来尘埃飞舞。
刊于10.21《珠江商报》B7版,请勿转载。
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asp?Fid=51402&FlayoutId=13044
“音乐、话剧、诗词和舞蹈,糅合生命千样好。”这句黄伟文写的歌词仿佛就是海上钢琴师这本书的写照,这个故事糅合了音乐、诗一般的词句和舞蹈的韵律,以话剧的形式首次出现并大获成功。之后才出了这个小册子,再之后,有了电影。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物事,此生与之相伴的一九〇〇,也始终奔走在追寻生命真谛的路上。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时间被田妹抢走了。他是电影的忠实拥趸,如饥似渴的读完之后,跟我抱怨了一句:“他的台词怎么比电影里还少。每个振奋人心的情节结束的时候,他都来一句‘去他妈的规定’,‘去他妈的爵士乐’,跟结案陈词似的。用你的话怎么说来着,太傲娇了。”我问,那你觉得好看么。他说:“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他不再那么苦逼了,还挺酷的。” 这番言论给我乐够呛。
“丹尼•布德曼•T.D.柠檬•一九〇〇。”这个名字,过去看到的时候,蒂姆•罗斯那略显忧郁的脸庞总是自然而然的浮上心头,因为这是电影告诉我们的,他就是一九〇〇,一九〇〇就是他。可是当你重温那些故事里那些熟悉的情节,被陌生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将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想象重新创造一个一九〇〇的形象,你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专属于你的一九〇〇。
这就是文字的魔力。
电影的基调是沉浸在漫无边际的忧郁的蓝色中,我们站在小号手的角度去看一九〇〇的一生:不知从何而来没有身份的弃婴、亲如养父的水手的丧生、无疾而终的爱情、终生在海上飘荡的命运、始终没有下船的遗憾、与船同葬大海的终章……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悲剧,都是缺憾,我们甚至会觉得,一九〇〇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人,是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去生活过的幻想家。
这不过是我们这些陆生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一九〇〇,这注定生活在大海上的钢琴师,比我们都要更懂得生活,他比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更懂得这个世界的美。
作者是这么描写一九〇〇接触世界的方式的:
“一九〇〇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对他说“有一次,我去了巴黎”,他会问你是否看了这个或是那个花园,有没有在某个地方吃了饭,他全都知道,他会告诉你:“在那里,我最喜欢的是在纳福桥上等待落日的沉浮。当驳船经过时,可以从上面驻足观望,挥手致意。”
——一九〇〇,你去过巴黎吗?
——没有。
——那……
——其实,去过。
——去过什么?
——巴黎。
你可以认为他是疯了,但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有人能准确地向你描绘出伯明翰街夏雨初停后的气息时,你就无法武断地说他疯了,只是因他从未去过伯明翰街。在别人的眼里,在别人的话语中,他,的确呼吸过那里的空气。用他自己的方式,但很真实。也许,这世界,他从来就没有看过。但这世界却在这艘船上度过了二十七年,而他也正好在这艘船上待二十七年。他一直窥视着世界。世界偷走了他的灵魂。”
对一九〇〇来说,他虽然没有踏足过陆地,可是经由弗吉尼亚人号上来来往往的各色旅客,还有各种类型的书籍,他早已领略过这世间最美的风景,他的步伐早已踏遍了每一寸他想去往的角落。而且,他比我们更加幸福,因为旅客口述的那些故事和细节,经过岁月的积淀和回忆的美化,变得像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一九〇〇就是被一个农夫对于大海的渴望所打动,想走下船去,从另一个他未曾想过的角度,去看看这大海。
一、二、三……
哆、来、咪……
一九〇〇和陆地的缘分,像是只有三个音符那么短暂,就戛然而止了。我们开始会像小号手一样想,一切都结束了。可是恰恰相反,如果说之前的一九〇〇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也曾经认真考虑过,是否要把那些陆生人的价值观套在自己的观念之上。可是,在要离开船的那一刹那,那即将要离开和得到的刹那。他终于顿悟了,他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选择,大海、钢琴、音乐、意识中的旅行,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他在狂风巨浪中闲庭信步的游荡,和钢琴一起伴着大海的韵律起舞,他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海之子;他能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转化成独特的曲调,从指间的音符流出,去倾诉他内心波澜澎湃的情感。他还有什么是未得到的?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已经拥有了这个世界全部的美好。有他和他的音乐在,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所以他最后可以坦然地说:“别以为我不幸福,我不会再那样了。”因为他终于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何必理会别人的生活方式,做最好的自己便好。对生活的爱,就像音阶一样,一生都在他的血液中流淌,只不过用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懂的方式。
其实,人生并非虚耗,何来尘埃飞舞。
刊于10.21《珠江商报》B7版,请勿转载。
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asp?Fid=51402&FlayoutId=13044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