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预测金融危机的奇书

1996年,几乎所有的中国青年都看了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如今,中国海军的护航舰队已平静驶过马六甲海峡,去保护中国的商船不受海盗的骚扰。这个国家已经足够自信,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在对自己负责,也在对全世界负责。
1996年的夏天北京持续着高温天气,比北京天气更热的是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这本由几个文学青年“鼓捣”出来的作品被视为那一年中国最响亮的声音。当年创刊的《新周刊》首期封面是一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照片,标题就是“《中国可以说不》震动西方世界”。
宋强、张藏藏、乔边、古清生……这些名字今日对大众而言已经太过陌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中国可以说不》在当时创下300万册销量的神话,“中国可以说不”成为当年大街小巷热血青年谈论最多的词句。
这本书或许是30年来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本中国图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当时说,20年来,从未有过一本书像《中国可以说不》这样,引起海外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并产生如此轰动的新闻效果。
这些书的作者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但不要以为12年前那些粗糙的呐喊就很幼稚。当我们今日回看依然会惊讶,《中国可以说不》的代后记中这些写着,“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必然要出大问题。是不是1929—1933年那种经济大危机,现在还看不准,但是,出大问题是必然的。”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在作者1996年发出的“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预言中来临。
如今,中国海军的护航舰队已平静驶过马六甲海峡,去保护中国的商船不受海盗的骚扰。这个国家已经足够自信,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在对自己负责,也在对全世界负责。
1996年的夏天北京持续着高温天气,比北京天气更热的是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这本由几个文学青年“鼓捣”出来的作品被视为那一年中国最响亮的声音。当年创刊的《新周刊》首期封面是一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照片,标题就是“《中国可以说不》震动西方世界”。
宋强、张藏藏、乔边、古清生……这些名字今日对大众而言已经太过陌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中国可以说不》在当时创下300万册销量的神话,“中国可以说不”成为当年大街小巷热血青年谈论最多的词句。
这本书或许是30年来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本中国图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当时说,20年来,从未有过一本书像《中国可以说不》这样,引起海外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并产生如此轰动的新闻效果。
这些书的作者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但不要以为12年前那些粗糙的呐喊就很幼稚。当我们今日回看依然会惊讶,《中国可以说不》的代后记中这些写着,“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必然要出大问题。是不是1929—1933年那种经济大危机,现在还看不准,但是,出大问题是必然的。”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在作者1996年发出的“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预言中来临。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