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庄子的哲学
庄子的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奇才。《庄子》也是独一无二的奇书,它既是神话,也是寓言;既是抽象推演,也是奇论怪论。老庄同属于道家思想,老子更偏于政治讲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庄子更重文学,讲的是人生的选择和态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试图读懂庄子,从郭象到王蒙,从傅佩荣到于丹,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依靠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希望能读懂《庄子》中那深层次的内涵。而我,则想通过分析庄子其人以及《庄子》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体会庄子学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提倡顺从本性,自由发展。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庄子认为,当万物均充分发挥本性的力量,自由发展其自然能力时,他们将获得同等的幸福。《庄子·齐物论》中说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生死是相对的,可与不可是相对的,是非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幸福,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是非。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人们无法刻意追求是非善恶的标准。《庄子·骈拇》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人性的不完善,如若发于自然,则无法矫正,只能在自己天性范围内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观点有一点像我们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点可能是继承了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中的相对观念,然而庄子并不是客观的说明“相对”的道理,他更多的想通过这反映出人性的追求,不要刻意去追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你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若你是大鹏,你也不会拥有三飡而反,腹犹果然的满足感;如若你是燕雀,你也不会面对背负厚风,飞跃苍穹的压力。庄子通过“相对论”告知我们,顺乎天地,顺乎自然本性,才能让我们得到一种适合自身的相对幸福。
2.看透生死的界限
《庄子》里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讨论:《庄子·养生主》中面对老子的去世,庄子对曰:“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庄子·至乐》中庄子面对妻子的死鼓盆而歌,他告诉惠施:“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的结尾,庄子的一句话道破天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认为死亡只不过是回归大自然,畏惧死亡,忧虑死亡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倘若理解到了万物自然的必然性,理解了万物本性的归宿,就可以不依赖外界事物,心灵也不在受世界变化的影响。庄子对生死的看透源于他对万物的理解,理解大自然的范围越大,就越不易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心理可以引用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的一段话来理解:“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这也就是道家思想对死生看透的原因,也是庄子对死亡的理解。
超越自我的认知,达到“忘我”
《庄子·秋水》中井蛙对东海的鳖说:“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井底之蛙见识粗鄙,以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他的无知就在于他不能跳出自己的世界,无法超越自我的认知。《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即告诉我们:如果用木料做桌子,站在桌子的角度和站在树木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如果想探索物质的真理,须忘记自我本来对事物的认知,所谓“忘我”。《庄子·达生》中则是通过几则寓言告知世人:要想穿到合适的鞋,就要忘记脚的大小。庄子的“忘我”是个很高的境界,忘记事物的一切区别、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才能发掘出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
庄子的无为而治
庄子讽刺孔子所谓的圣人之道,认为儒家的仁义德行不过是违背本性自然,强加于此。他认为如若没有人自称自己的做法是圣人,标榜自己的德行是人们崇尚的对象,也不会存在不仁义、不道德。庄子甚至认为若要灭掉不仁义,则要先灭掉仁义之说。《庄子·在宥》中提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认为通过正规的政府机构治理天下,就是把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政府应该听信自然,不加干涉;人民应该顺应内心,本性使然。这样子,每个人才会得到相应的和谐的结果。《庄子·山木》中卫国长官北宫奢奉国王的命令收集百姓的捐款,铸造编钟,三个月完成。有人问及原因,北宫奢答道:“一之间无敢设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 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这个故事也很好的印证了庄子的观点,说明官方实行无为,民间变能自治。顺从百姓的天性,以不治而久安。
这就是我简单分析出的庄子中蕴含的主要的四种哲学思想。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奇才。《庄子》也是独一无二的奇书,它既是神话,也是寓言;既是抽象推演,也是奇论怪论。老庄同属于道家思想,老子更偏于政治讲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庄子更重文学,讲的是人生的选择和态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试图读懂庄子,从郭象到王蒙,从傅佩荣到于丹,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依靠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希望能读懂《庄子》中那深层次的内涵。而我,则想通过分析庄子其人以及《庄子》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体会庄子学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提倡顺从本性,自由发展。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庄子认为,当万物均充分发挥本性的力量,自由发展其自然能力时,他们将获得同等的幸福。《庄子·齐物论》中说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生死是相对的,可与不可是相对的,是非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幸福,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是非。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人们无法刻意追求是非善恶的标准。《庄子·骈拇》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人性的不完善,如若发于自然,则无法矫正,只能在自己天性范围内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观点有一点像我们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点可能是继承了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中的相对观念,然而庄子并不是客观的说明“相对”的道理,他更多的想通过这反映出人性的追求,不要刻意去追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你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若你是大鹏,你也不会拥有三飡而反,腹犹果然的满足感;如若你是燕雀,你也不会面对背负厚风,飞跃苍穹的压力。庄子通过“相对论”告知我们,顺乎天地,顺乎自然本性,才能让我们得到一种适合自身的相对幸福。
2.看透生死的界限
《庄子》里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讨论:《庄子·养生主》中面对老子的去世,庄子对曰:“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庄子·至乐》中庄子面对妻子的死鼓盆而歌,他告诉惠施:“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的结尾,庄子的一句话道破天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认为死亡只不过是回归大自然,畏惧死亡,忧虑死亡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倘若理解到了万物自然的必然性,理解了万物本性的归宿,就可以不依赖外界事物,心灵也不在受世界变化的影响。庄子对生死的看透源于他对万物的理解,理解大自然的范围越大,就越不易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心理可以引用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的一段话来理解:“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这也就是道家思想对死生看透的原因,也是庄子对死亡的理解。
超越自我的认知,达到“忘我”
《庄子·秋水》中井蛙对东海的鳖说:“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井底之蛙见识粗鄙,以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他的无知就在于他不能跳出自己的世界,无法超越自我的认知。《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即告诉我们:如果用木料做桌子,站在桌子的角度和站在树木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如果想探索物质的真理,须忘记自我本来对事物的认知,所谓“忘我”。《庄子·达生》中则是通过几则寓言告知世人:要想穿到合适的鞋,就要忘记脚的大小。庄子的“忘我”是个很高的境界,忘记事物的一切区别、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才能发掘出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
庄子的无为而治
庄子讽刺孔子所谓的圣人之道,认为儒家的仁义德行不过是违背本性自然,强加于此。他认为如若没有人自称自己的做法是圣人,标榜自己的德行是人们崇尚的对象,也不会存在不仁义、不道德。庄子甚至认为若要灭掉不仁义,则要先灭掉仁义之说。《庄子·在宥》中提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认为通过正规的政府机构治理天下,就是把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政府应该听信自然,不加干涉;人民应该顺应内心,本性使然。这样子,每个人才会得到相应的和谐的结果。《庄子·山木》中卫国长官北宫奢奉国王的命令收集百姓的捐款,铸造编钟,三个月完成。有人问及原因,北宫奢答道:“一之间无敢设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 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这个故事也很好的印证了庄子的观点,说明官方实行无为,民间变能自治。顺从百姓的天性,以不治而久安。
这就是我简单分析出的庄子中蕴含的主要的四种哲学思想。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