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假面舞会了
![](https://img2.doubanio.com/icon/u4118218-41.jpg)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看歌剧魅影完全逆天而行——先2004年的电影,再是韦伯音乐剧,然后搜到1925初版默片,到最后才找来原汁原味的小说。
这就产生了奇特的微妙感:既像记忆碎片一层层剥开前情旧事,又如同罗生门从不同角度吹散迷雾。04年的phantom是优雅霸道的迷人大叔叔,音乐剧则显出了面具下的狂躁和敏感,大概因为一脉相承自韦伯大神之手,一切都繁花似锦富丽堂皇极致巴洛克,尽管明知他面目丑陋常年盘踞下水道,至此我心目中的phantom仍是闪烁着熠熠光辉的高富帅,为他温柔魅惑的歌声同christine一起痴迷沉醉高潮连连。直到千面人招展斗篷一声怪吼撕碎了这宁静的夜(汗),从纸面具到鬼脸,从生拉硬拽到阻拦威胁,这版恐怖片教Phantom蜕回到幼稚粗暴逆袭未竟的老屌丝,结局也不再是凭空消失遗下谜一样的回味,而是被众人团团围住乱棒打死。
假面舞会在音乐剧中是第二幕的盛大开篇(共两幕),看看屏幕上的滚动条小说也已近半,但作为书名的主角还没正式亮相,除了在告别晚宴一闪而过的影子,只是通过一封封语气颇有腔调的书信和一桩桩无法解释的怪事来确定他在国家音乐学校的老大哥地位。倒是人见人嫌的小白脸人raoul成了首席男主角,作者不惜重墨描写他对christine热烈绵延而压抑难耐的爱:从毅然跳海为小姑娘捡回丝巾,到一同聆听欧石楠的跳舞精灵,接着是常用套路三年后相见的脸红躲避,苦苦哀求大哥带自己去剧院,每天在后台飘来荡去却总被无视,看到姑娘发飙后晕厥机智果敢突出重围冲向后台,连夜赶火车赴约不顾身份上房爬树,被打晕冻僵到奄奄一息亦往矣,发觉姑娘行为异常怀疑自己的感情被玩弄而愤恨不已(多熟悉啊——拉黑不见再联系就剁手!),但寥寥数语的一封信就重新点亮了希望一切指示照做无误。而且很多时候读者是跟着他的脚步来了解事态发展,女主在化妆室跟幽灵交谈、亡父墓园的神秘琴声、音乐天使的童年回忆、黄昏坐在陌生人的马车里奔向教堂……这些重要的情节都是这个漂亮而纯情的二十岁子爵所眼见的,难免不叫人对他心生好感(虽然觉得放在现实他多半要成炮灰)
小说篇幅无限任意畅写,配角也不再只是脸谱。剧院的两位新经理(一对好基友),本就是恶作剧专家,面对phantom的命令威胁当然跃跃欲试要挑战,看幽灵变戏法之余听他们俏皮话连篇非常好玩;电影里端庄谨慎的声乐教师变成了啰啰嗦嗦爱显摆老女人,而且只是二楼五包的领座人,到目前除了为幽灵的柔和声音和态度所倾倒还没看出她跟幽灵有什么渊源。
真为女高音carlotta鸣不平。因女主角要上位就被phantom弄坏嗓子算剧情发展罢了,连作者也明显流露出嫌恶,不仅安排了舞台表演时众目睽睽之下口中蹦出一只“丑陋的沾满毒汁”的癞蛤蟆,还出言不逊嘲讽她是没有一丝感情的唱歌机器。(莫非是有这么一位女高音惹到了作者成了人物原型?)可这些恶毒字眼——“在巴塞罗那小酒馆跳舞”、“站在街头的露天舞台上,像荡妇一样唱着厚颜无耻的歌曲”、“在某个情夫家中、面对聚集一堂的某个名师,又发动那部驯良的机器,以同样完美的漠然演唱最崇高的爱情和最低级的狂欢”,我怎么却看到一个无背景无依靠的歌手是怎么凭借自己的实力韧性一点点艰难熬出头!段尾作者作结“当你化身为朱丽叶、艾尔盛、奥菲利亚和玛格丽特时,你应该重新找回灵魂啊!因为在其他天资才华皆逊于你的人,在爱情的感召下,他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哈!爱情这玩意,跟鬼一样,哪是说碰到就碰到的,你以为人人都像女主那样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让音乐天使调教被勇敢子爵守卫?像carlotta这样的经历要成天在所谓的爱情中迷三倒四神志不清早就完蛋了还怎么能成此间台柱大放异彩。这也没办法,一百年前的流行小说(虽然当时卖的不怎么好)就得力捧纯净柔弱容易被操控的脑残少女而必须残暴打击一个历经风雨的风骚强人。
不能往下说了,一则暴露了我女屌丝的本质,二来女权什么的实在没意思。还是继续看小说吧,刨掉这些,还挺有趣的。
看书时我脑子里循环播放的是 think of me 和 the point of no return
这就产生了奇特的微妙感:既像记忆碎片一层层剥开前情旧事,又如同罗生门从不同角度吹散迷雾。04年的phantom是优雅霸道的迷人大叔叔,音乐剧则显出了面具下的狂躁和敏感,大概因为一脉相承自韦伯大神之手,一切都繁花似锦富丽堂皇极致巴洛克,尽管明知他面目丑陋常年盘踞下水道,至此我心目中的phantom仍是闪烁着熠熠光辉的高富帅,为他温柔魅惑的歌声同christine一起痴迷沉醉高潮连连。直到千面人招展斗篷一声怪吼撕碎了这宁静的夜(汗),从纸面具到鬼脸,从生拉硬拽到阻拦威胁,这版恐怖片教Phantom蜕回到幼稚粗暴逆袭未竟的老屌丝,结局也不再是凭空消失遗下谜一样的回味,而是被众人团团围住乱棒打死。
假面舞会在音乐剧中是第二幕的盛大开篇(共两幕),看看屏幕上的滚动条小说也已近半,但作为书名的主角还没正式亮相,除了在告别晚宴一闪而过的影子,只是通过一封封语气颇有腔调的书信和一桩桩无法解释的怪事来确定他在国家音乐学校的老大哥地位。倒是人见人嫌的小白脸人raoul成了首席男主角,作者不惜重墨描写他对christine热烈绵延而压抑难耐的爱:从毅然跳海为小姑娘捡回丝巾,到一同聆听欧石楠的跳舞精灵,接着是常用套路三年后相见的脸红躲避,苦苦哀求大哥带自己去剧院,每天在后台飘来荡去却总被无视,看到姑娘发飙后晕厥机智果敢突出重围冲向后台,连夜赶火车赴约不顾身份上房爬树,被打晕冻僵到奄奄一息亦往矣,发觉姑娘行为异常怀疑自己的感情被玩弄而愤恨不已(多熟悉啊——拉黑不见再联系就剁手!),但寥寥数语的一封信就重新点亮了希望一切指示照做无误。而且很多时候读者是跟着他的脚步来了解事态发展,女主在化妆室跟幽灵交谈、亡父墓园的神秘琴声、音乐天使的童年回忆、黄昏坐在陌生人的马车里奔向教堂……这些重要的情节都是这个漂亮而纯情的二十岁子爵所眼见的,难免不叫人对他心生好感(虽然觉得放在现实他多半要成炮灰)
小说篇幅无限任意畅写,配角也不再只是脸谱。剧院的两位新经理(一对好基友),本就是恶作剧专家,面对phantom的命令威胁当然跃跃欲试要挑战,看幽灵变戏法之余听他们俏皮话连篇非常好玩;电影里端庄谨慎的声乐教师变成了啰啰嗦嗦爱显摆老女人,而且只是二楼五包的领座人,到目前除了为幽灵的柔和声音和态度所倾倒还没看出她跟幽灵有什么渊源。
真为女高音carlotta鸣不平。因女主角要上位就被phantom弄坏嗓子算剧情发展罢了,连作者也明显流露出嫌恶,不仅安排了舞台表演时众目睽睽之下口中蹦出一只“丑陋的沾满毒汁”的癞蛤蟆,还出言不逊嘲讽她是没有一丝感情的唱歌机器。(莫非是有这么一位女高音惹到了作者成了人物原型?)可这些恶毒字眼——“在巴塞罗那小酒馆跳舞”、“站在街头的露天舞台上,像荡妇一样唱着厚颜无耻的歌曲”、“在某个情夫家中、面对聚集一堂的某个名师,又发动那部驯良的机器,以同样完美的漠然演唱最崇高的爱情和最低级的狂欢”,我怎么却看到一个无背景无依靠的歌手是怎么凭借自己的实力韧性一点点艰难熬出头!段尾作者作结“当你化身为朱丽叶、艾尔盛、奥菲利亚和玛格丽特时,你应该重新找回灵魂啊!因为在其他天资才华皆逊于你的人,在爱情的感召下,他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哈!爱情这玩意,跟鬼一样,哪是说碰到就碰到的,你以为人人都像女主那样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让音乐天使调教被勇敢子爵守卫?像carlotta这样的经历要成天在所谓的爱情中迷三倒四神志不清早就完蛋了还怎么能成此间台柱大放异彩。这也没办法,一百年前的流行小说(虽然当时卖的不怎么好)就得力捧纯净柔弱容易被操控的脑残少女而必须残暴打击一个历经风雨的风骚强人。
不能往下说了,一则暴露了我女屌丝的本质,二来女权什么的实在没意思。还是继续看小说吧,刨掉这些,还挺有趣的。
看书时我脑子里循环播放的是 think of me 和 the point of no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