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以天真得美食

《村上龙料理小说集》出版于1986年,距离他写出以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为背景的成名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已经过去十几年,彼时的村上龙和他小说集里的男主角一样,是个迈向中年却依然在艺术、旅行、交友方面精力旺盛,对兴趣爱好永远不知疲倦的传奇男人。村上作为作家的身份最彪悍的地方在于,从社会经济题材小说到暴力战争题材、人性探索到恋爱小说,甚至科幻小说,他样样都拿得出手,明明是东方作家却具有摇滚味和西洋范。这也难怪,毕竟村上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活出了比普通人多出几辈子的经历:高中毕业后他玩过音乐,学习过美术和摄影,也被学校开除过,在美军基地流浪过。女人、性、毒品这些东西都具象化地在他的青少年时代过早地出现了。手头这本料理小说集可以算是村上龙作品中的偏文雅气质的“轻小说”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短小精悍的故事里找寻到他标志性的符号。
此次简体版本在2013年初被引进,沿用了台版的翻译,唯一不同的是被冠上了《孤独美食家》这样一个时髦的抬头,这和由松重丰大叔主演日剧的原著漫画可不是一回事。当然,也看见有朋友拿这部漫画的要旨做了一个引子来了解村上的这本书。然而,久住老师漫画中宣扬的那种“吃饭是一种不需要顾忌他人、不受时间和社会规范限制、享受自由自在的幸福时间的果腹行为。”的人生哲理和村上料理小说要表达的风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受益于近年来《深夜食堂》《花之懒散饭》等日本美食剧热播的影响力,2012年-2013年可以说是国内美食文学出版大爆发的一年,既有《蜗牛食堂》这样以女性视角呵护女性的失恋治愈小说,也有吉本芭娜娜用来记录母子饮食生活日常的随笔集《食记百味》,还有正在浮出水面的《深夜食堂》简体版漫画。如果心中抱有“料理即治愈”这种既定理念的话,村上龙可不是那样温柔的人物。在八十年代写成的这一系列以东京、纽约、巴黎等华丽城市为背景的美食故事放到今天看,依然是前卫十足的,因为它并不打算赚你眼泪或者指导你如何打开心房。这是村上龙中年时期比较拿手的恋爱题材,主要标榜的依然是他在那个年纪对两性关系的思考。
第四个故事《酥炸带骨牛排》中酒店妈妈桑一段自述的爱情故事可以简要地阐明作者区别于其他人的料理哲学:“回到纽约我觉得物是人非,觉得很感伤。下一次我想一个人去中央公园走走。一切都改变了,即使是料理,每次吃相同的菜,味道也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人,使用相同的材料,努力做出相同的味道,最后还是会走味。”原来书里也并不尽是美食,也有苦涩的菜肴,以及伴随着的过了赏味期限的爱情。第二十八个故事《驯鹿肉》把这个道理又升华了:我去过包括外国在内的许多地方,遇见各种不同的人,工作、私生活都各不相同,但这对我来说,都是暂时性的。那个地方和那个时间才是重要的。当时,或许可以十分情投意合,但换成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时间,未必能够维持相同的关系。这就是本书的独特风味了,和次时代里想要从繁忙的城市工作中逃进一个人的美食天堂的宅人心境相比,《村上龙料理小说集》里的人尚处在一个人际关系日渐快餐化的时代转换期,他们仍然念旧情,渴望与人产生交集,尚保留了一丝天真。
这本书取名孤独,实则每一篇故事里的每一道菜肴都是主人公与一位或几位特殊的朋友共进的,有头有脸的成年人在觥筹交错之间抛出关于食与性这些原始欲望的类比。孤独这个词太武断,我宁愿管他们叫天真的美食家。中年男人的最大特点便是天真,而村上龙的奇特人生经历又赋予了他鲨鱼版的好奇心,于是他在一个个美食故事中化身成带着自己影子的媒体文化人,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美人、富商、艺术家们发生邂逅、爱恨。相信村上自己也在这些馋人的文字世界里玩儿得沾沾自喜、不亦乐乎。全书一共32个故事,我把它们分成3个类型:A.食物与女人。B.世界奇妙相遇。C.温馨物语。
关于“食物与女人”的情缘占了小说集的7成比例。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阅读此书前一定要先提醒自己,村上龙在小说里首先扮演的是男人的角色而不是男导师。《烤牛排》《冰激凌》《缅甸鲶鱼》《羊脑咖喱》是典型的再回首故事,不管美食多可口,代表的都是一种徒劳的刺激。村上龙作为男人十分自信,但做他笔下的女人可就辛苦多了,可别期待他能对故事里的女性角色怜香惜玉。村上龙习惯泾渭分明地把女人当做对立面来写,对女人的一套哲学在同时期的《网球公子的忧郁》中就提炼了出来: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你要总是闪闪发光,不要企图理解他人,影响他人,也不要希望被他人理解,从他人那里获取,自己闪闪发光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明白了这个,美丽的女人和美味的啤酒就会迎面而来。料理小说集里的男主角便是那种自身发光体,美食和美人都如飞蛾扑火一般袭来。可以说A类故事彰显了中年男人的自信、自负、自私,当然这些也统统都是他们的魅力,男人的生命是需要刺激物的,女人就像美食,瞬间的快乐会深深铭刻在身体和脑子里,有一天全身会想再一次谋求这种快乐。女人和美食都是整个身体的谋求,天真的男人在彼时彼刻都坚信这样的快乐没有取代物。
唯独在《高丽菜叶包鸭肝酱》里他遇到了一位骄傲得不可方物的大小姐,败下阵来并悻悻地安慰自己道,逃离这种可怕的美丽真是明智啊,还是吃吃鸭肝酱算了,美食至少可以安抚人心啊。瞧,多狡猾而天真的男人啊,可见他内心预见到自己这次是没被需要的人。
小说集里也不全然是充满感官诱惑的故事,也有主人公周游世界时发生的各种神奇相遇,比如《鳖肉》《罪恶的料理》里他会大开眼界,遇到比自己更令人费解的怪人美食家,道听途说一些比他的思路还离奇的理论。还有更匪夷所思的呢,他甚至会搭识在录像店翻找A片的姐妹花, 甚至跑到非洲去吃沙漠料理。如果看腻了前两种风格,村上龙偶尔也会写几个温馨的小片段,个人推荐《热狗》和《蛋包饭》这两篇,麦迪逊花园广场的流浪老人和 即使到海外也只爱吃蛋包饭的纯情姑娘这样的干净角色是村上龙笔下少有的。
最后推荐小说集里个人最心水的第三十个故事《巧克力慕斯》,这篇故事的微妙之处在于它和主人公最后一个故事的心声呼应着。现代人因为巧遇,基于轻松的心情同住在一起,分手却比想象中的痛苦。每个人都喜欢轻巧的,没有负担,不占心里内存的关系,但结束时却意外不舍。到底要“轻生活”还是该勇敢起来挑起“真感情的重担”呢?这个故事怕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大家其实都被美景、美食给摆了一道呢。
by朽木立夏
2013年2月21日
此次简体版本在2013年初被引进,沿用了台版的翻译,唯一不同的是被冠上了《孤独美食家》这样一个时髦的抬头,这和由松重丰大叔主演日剧的原著漫画可不是一回事。当然,也看见有朋友拿这部漫画的要旨做了一个引子来了解村上的这本书。然而,久住老师漫画中宣扬的那种“吃饭是一种不需要顾忌他人、不受时间和社会规范限制、享受自由自在的幸福时间的果腹行为。”的人生哲理和村上料理小说要表达的风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受益于近年来《深夜食堂》《花之懒散饭》等日本美食剧热播的影响力,2012年-2013年可以说是国内美食文学出版大爆发的一年,既有《蜗牛食堂》这样以女性视角呵护女性的失恋治愈小说,也有吉本芭娜娜用来记录母子饮食生活日常的随笔集《食记百味》,还有正在浮出水面的《深夜食堂》简体版漫画。如果心中抱有“料理即治愈”这种既定理念的话,村上龙可不是那样温柔的人物。在八十年代写成的这一系列以东京、纽约、巴黎等华丽城市为背景的美食故事放到今天看,依然是前卫十足的,因为它并不打算赚你眼泪或者指导你如何打开心房。这是村上龙中年时期比较拿手的恋爱题材,主要标榜的依然是他在那个年纪对两性关系的思考。
第四个故事《酥炸带骨牛排》中酒店妈妈桑一段自述的爱情故事可以简要地阐明作者区别于其他人的料理哲学:“回到纽约我觉得物是人非,觉得很感伤。下一次我想一个人去中央公园走走。一切都改变了,即使是料理,每次吃相同的菜,味道也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人,使用相同的材料,努力做出相同的味道,最后还是会走味。”原来书里也并不尽是美食,也有苦涩的菜肴,以及伴随着的过了赏味期限的爱情。第二十八个故事《驯鹿肉》把这个道理又升华了:我去过包括外国在内的许多地方,遇见各种不同的人,工作、私生活都各不相同,但这对我来说,都是暂时性的。那个地方和那个时间才是重要的。当时,或许可以十分情投意合,但换成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时间,未必能够维持相同的关系。这就是本书的独特风味了,和次时代里想要从繁忙的城市工作中逃进一个人的美食天堂的宅人心境相比,《村上龙料理小说集》里的人尚处在一个人际关系日渐快餐化的时代转换期,他们仍然念旧情,渴望与人产生交集,尚保留了一丝天真。
这本书取名孤独,实则每一篇故事里的每一道菜肴都是主人公与一位或几位特殊的朋友共进的,有头有脸的成年人在觥筹交错之间抛出关于食与性这些原始欲望的类比。孤独这个词太武断,我宁愿管他们叫天真的美食家。中年男人的最大特点便是天真,而村上龙的奇特人生经历又赋予了他鲨鱼版的好奇心,于是他在一个个美食故事中化身成带着自己影子的媒体文化人,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美人、富商、艺术家们发生邂逅、爱恨。相信村上自己也在这些馋人的文字世界里玩儿得沾沾自喜、不亦乐乎。全书一共32个故事,我把它们分成3个类型:A.食物与女人。B.世界奇妙相遇。C.温馨物语。
关于“食物与女人”的情缘占了小说集的7成比例。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阅读此书前一定要先提醒自己,村上龙在小说里首先扮演的是男人的角色而不是男导师。《烤牛排》《冰激凌》《缅甸鲶鱼》《羊脑咖喱》是典型的再回首故事,不管美食多可口,代表的都是一种徒劳的刺激。村上龙作为男人十分自信,但做他笔下的女人可就辛苦多了,可别期待他能对故事里的女性角色怜香惜玉。村上龙习惯泾渭分明地把女人当做对立面来写,对女人的一套哲学在同时期的《网球公子的忧郁》中就提炼了出来: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你要总是闪闪发光,不要企图理解他人,影响他人,也不要希望被他人理解,从他人那里获取,自己闪闪发光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明白了这个,美丽的女人和美味的啤酒就会迎面而来。料理小说集里的男主角便是那种自身发光体,美食和美人都如飞蛾扑火一般袭来。可以说A类故事彰显了中年男人的自信、自负、自私,当然这些也统统都是他们的魅力,男人的生命是需要刺激物的,女人就像美食,瞬间的快乐会深深铭刻在身体和脑子里,有一天全身会想再一次谋求这种快乐。女人和美食都是整个身体的谋求,天真的男人在彼时彼刻都坚信这样的快乐没有取代物。
唯独在《高丽菜叶包鸭肝酱》里他遇到了一位骄傲得不可方物的大小姐,败下阵来并悻悻地安慰自己道,逃离这种可怕的美丽真是明智啊,还是吃吃鸭肝酱算了,美食至少可以安抚人心啊。瞧,多狡猾而天真的男人啊,可见他内心预见到自己这次是没被需要的人。
小说集里也不全然是充满感官诱惑的故事,也有主人公周游世界时发生的各种神奇相遇,比如《鳖肉》《罪恶的料理》里他会大开眼界,遇到比自己更令人费解的怪人美食家,道听途说一些比他的思路还离奇的理论。还有更匪夷所思的呢,他甚至会搭识在录像店翻找A片的姐妹花, 甚至跑到非洲去吃沙漠料理。如果看腻了前两种风格,村上龙偶尔也会写几个温馨的小片段,个人推荐《热狗》和《蛋包饭》这两篇,麦迪逊花园广场的流浪老人和 即使到海外也只爱吃蛋包饭的纯情姑娘这样的干净角色是村上龙笔下少有的。
最后推荐小说集里个人最心水的第三十个故事《巧克力慕斯》,这篇故事的微妙之处在于它和主人公最后一个故事的心声呼应着。现代人因为巧遇,基于轻松的心情同住在一起,分手却比想象中的痛苦。每个人都喜欢轻巧的,没有负担,不占心里内存的关系,但结束时却意外不舍。到底要“轻生活”还是该勇敢起来挑起“真感情的重担”呢?这个故事怕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大家其实都被美景、美食给摆了一道呢。
by朽木立夏
2013年2月21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