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关于《我所经历的时代》
前几日,无意中看到一张带着明朗笑容的三岛照片。他在面容中展现“明朗”的可能性与在文字中一样低。所以,读《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个颇为奇异的过程。
这里面没有他早期文字里繁复颓靡的末世感,也没有后期所营造出的悲壮癫狂。他小说中的角色总改不了用自己的意识流为行动做冗长又饶舌的辩护,这种看似严密的推演中时常藏匿难解的象征。所以,那些故事显得像唯理论的迷宫,规整与混乱并生——情节时常缺少现实感,独白则必须自圆其说地消解这种不真实。这本薄薄的追忆散文牺牲了三岛笔下人物特有的矛盾与怪异,反倒成就出轻松明朗的调性。我从未见他将文章写得如此意义明确,无需揣度。简直是用一种清澈温柔的情怀在记述少年时光。
不论《假面自白》还是《金阁寺》都在对一件事情发问,那就是一个感受力异常旺盛的诗人如何能在日常中生存。而《我所经历的时代》是在将这种被三岛视为罪孽的感受力的源头和效用做真诚的解剖。
三岛的短篇中,最喜欢《中世》和《仲夏之死》。写《中世》的时候,他才二十一岁,被征召到神风特工队的飞机场做工,那无疑是他离“文学幻想”最近的时候。在空袭中,在毁灭的危机之下,躲在小小的艺术世界里写着古典谣曲般的奢华故事。这对文人来说,是何等奢侈何等甘美的恩赐啊。在日本即将走向末日的当口将每一部小说都当成遗作来写,才能写出那样充斥着危险之美的作品吧。在制造死亡的工厂里写着歌颂死亡的小说,我认为,这是三岛最接近文学的时刻。
身边也有做着文学梦的朋友,时常感叹“纯文学”的没落与凋敝,可这其实正是我们所要的啊。能够在四周的寻常和琐碎里怀着悲切的心情缅怀文学之死正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如若文学果真显出繁荣之态,那恐怕我们都将手足无措地失去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文人所固有的虚伪的悲切。
终战以后,三岛那种没有杂质的纤弱无力的美学也终于要崩溃了。在战后突然袭来的文学的盛景中,他也只有在遥望废墟时才能获得安慰吧。那是三岛的感受力最为霸道的日子。身体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他的人生。在这之后的十年,他不断地磨砺语言的刀刃,固执地实践着思维所能抵达的边界。这个时期的最后一篇小说恐怕就是《仲夏之死》了。
他的追忆也只写到二十七岁。那之后,结束美军占领期的日本所展现的庸俗和乏味成了三岛身体的养料,这对他来说是灾难和动因,他必须雕琢身体来当自己死亡的容器。那是他在《太阳与铁》中讲述的故事,是他与铁的相遇。
比起《我所经历的时代》,那真是个沉重的故事,也充满了无法解读的密码。
这里面没有他早期文字里繁复颓靡的末世感,也没有后期所营造出的悲壮癫狂。他小说中的角色总改不了用自己的意识流为行动做冗长又饶舌的辩护,这种看似严密的推演中时常藏匿难解的象征。所以,那些故事显得像唯理论的迷宫,规整与混乱并生——情节时常缺少现实感,独白则必须自圆其说地消解这种不真实。这本薄薄的追忆散文牺牲了三岛笔下人物特有的矛盾与怪异,反倒成就出轻松明朗的调性。我从未见他将文章写得如此意义明确,无需揣度。简直是用一种清澈温柔的情怀在记述少年时光。
不论《假面自白》还是《金阁寺》都在对一件事情发问,那就是一个感受力异常旺盛的诗人如何能在日常中生存。而《我所经历的时代》是在将这种被三岛视为罪孽的感受力的源头和效用做真诚的解剖。
三岛的短篇中,最喜欢《中世》和《仲夏之死》。写《中世》的时候,他才二十一岁,被征召到神风特工队的飞机场做工,那无疑是他离“文学幻想”最近的时候。在空袭中,在毁灭的危机之下,躲在小小的艺术世界里写着古典谣曲般的奢华故事。这对文人来说,是何等奢侈何等甘美的恩赐啊。在日本即将走向末日的当口将每一部小说都当成遗作来写,才能写出那样充斥着危险之美的作品吧。在制造死亡的工厂里写着歌颂死亡的小说,我认为,这是三岛最接近文学的时刻。
身边也有做着文学梦的朋友,时常感叹“纯文学”的没落与凋敝,可这其实正是我们所要的啊。能够在四周的寻常和琐碎里怀着悲切的心情缅怀文学之死正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如若文学果真显出繁荣之态,那恐怕我们都将手足无措地失去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文人所固有的虚伪的悲切。
终战以后,三岛那种没有杂质的纤弱无力的美学也终于要崩溃了。在战后突然袭来的文学的盛景中,他也只有在遥望废墟时才能获得安慰吧。那是三岛的感受力最为霸道的日子。身体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他的人生。在这之后的十年,他不断地磨砺语言的刀刃,固执地实践着思维所能抵达的边界。这个时期的最后一篇小说恐怕就是《仲夏之死》了。
他的追忆也只写到二十七岁。那之后,结束美军占领期的日本所展现的庸俗和乏味成了三岛身体的养料,这对他来说是灾难和动因,他必须雕琢身体来当自己死亡的容器。那是他在《太阳与铁》中讲述的故事,是他与铁的相遇。
比起《我所经历的时代》,那真是个沉重的故事,也充满了无法解读的密码。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