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权力,和谐发展——《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数字化生存》一书,确切来说,应该是居然才读完这本于1996年出版,当时名噪四方的畅销书。
全书分为“比特的时代”、“人性化界面”、“数字化生活”三大模块。各模块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从“比特”到“界面”再到“生活”,形成了一条由抽象的数字化内核到具象的数字化外显的纵深轴线。不得不说说“比特的时代”中“人类新空间/无限带宽”一节:要是大三那年有幸读了这些文字,肯定不至于临考时费时费力地死记硬背《网络技术》的某些考点。也就是说,尼葛洛庞蒂精妙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说明,让我真正弄明白了不同传输介质的传输原理,以及它们之间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区别。
我并非一个对技术敏感的人,因此并未过多关注书中预测的某些具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真正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冲击的恰是其中剥离了技术,抽象出来的一些思考与思想:
整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即尼葛洛庞蒂总结的数字化生存四大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的确,我们的生活正在向着这四个方向进步。
首先说“分散权利”:有关数字化生存带来分权效应最直观的例子就是web2.0技术支撑下微博、微信的使用。它们让每个人都有可能作为信息传播的焦点,即所谓“人人都是自媒体”。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能够试着逐渐改变中央集权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分散话语权,向言论多样性和思想多元化发展。当然,我们的“和谐”社会现状离真正的权利分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至少我们有了分权的意识,并在向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其次是“全球化”:这应该是四个特质中最容易理解,也谈及最多的一点,在此就不再多谈。我只想抛出一个问题——在这个人人言必称“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是否更应该以辩证的眼光与思维来重新审视这一切?
再说“追求和谐”:虽然我对尼葛洛庞蒂所言“数字科技可以变成一股把人们吸引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持怀疑态度,但是不可否认,数字化时代确实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对和谐的追求。举个我们身边最直观的例子——人机交互方式。它由最初的字符命令语言交互,到借助键盘和鼠标等外围交互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再到综合运用各种感观(包括听觉、触觉等)的多通道交互。人类与机器的交流互动逐步减少认知负担和外部设备,愈加趋于人与人之间本初的自然交往,而本初的东西本身就蕴涵着和谐之道。所以说,人机交互正朝着越来越和谐的方向发展。(p.s.“和谐”是我最喜欢的汉语词汇之一,也是我努力追寻的一种生存状态。)
最后谈谈“赋予权力”:本书中的赋权是指赋予每一个公民以权力,尤其是年轻一代公民。在中央集权制下,年轻一代只掌握较少的资源,几乎没有权力;而在数字化世界中,主体是年轻一代,他们必将被赋予应有的权力,以达到资源和权力的均等分配。在此,赋权与前面所说的分权是相辅相成的——不分散权力根本谈不上赋予拥资较少一方以权力,而不赋予权力以求平衡,则分散权利也就失去了意义。总之,分权与赋权的最终目的都是权力的平等分配。也可以这样理解,实现分权与赋权的最终目的之日就是权力消散之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大家都拥有一个东西时,就往往不再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
时隔约17年,书中所谓“预测”的东西,现在已有很多制造了出来,甚至有一些已经淡褪至人们的生活背景中,使大家觉得它理应如此,如电子邮件、互联网、触控式人机交互等。的确,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实在太快太快,以至于在今天还看似天花乱坠、无厘头的各种技术预测,到了明天却显得极度软弱无力。但是,良好的思想却是沉静而绵长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苍白,反而会因岁月的积淀愈发显现出它的光辉。
全书分为“比特的时代”、“人性化界面”、“数字化生活”三大模块。各模块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从“比特”到“界面”再到“生活”,形成了一条由抽象的数字化内核到具象的数字化外显的纵深轴线。不得不说说“比特的时代”中“人类新空间/无限带宽”一节:要是大三那年有幸读了这些文字,肯定不至于临考时费时费力地死记硬背《网络技术》的某些考点。也就是说,尼葛洛庞蒂精妙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说明,让我真正弄明白了不同传输介质的传输原理,以及它们之间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区别。
我并非一个对技术敏感的人,因此并未过多关注书中预测的某些具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真正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冲击的恰是其中剥离了技术,抽象出来的一些思考与思想:
整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即尼葛洛庞蒂总结的数字化生存四大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的确,我们的生活正在向着这四个方向进步。
首先说“分散权利”:有关数字化生存带来分权效应最直观的例子就是web2.0技术支撑下微博、微信的使用。它们让每个人都有可能作为信息传播的焦点,即所谓“人人都是自媒体”。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能够试着逐渐改变中央集权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分散话语权,向言论多样性和思想多元化发展。当然,我们的“和谐”社会现状离真正的权利分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至少我们有了分权的意识,并在向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其次是“全球化”:这应该是四个特质中最容易理解,也谈及最多的一点,在此就不再多谈。我只想抛出一个问题——在这个人人言必称“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是否更应该以辩证的眼光与思维来重新审视这一切?
再说“追求和谐”:虽然我对尼葛洛庞蒂所言“数字科技可以变成一股把人们吸引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持怀疑态度,但是不可否认,数字化时代确实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对和谐的追求。举个我们身边最直观的例子——人机交互方式。它由最初的字符命令语言交互,到借助键盘和鼠标等外围交互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再到综合运用各种感观(包括听觉、触觉等)的多通道交互。人类与机器的交流互动逐步减少认知负担和外部设备,愈加趋于人与人之间本初的自然交往,而本初的东西本身就蕴涵着和谐之道。所以说,人机交互正朝着越来越和谐的方向发展。(p.s.“和谐”是我最喜欢的汉语词汇之一,也是我努力追寻的一种生存状态。)
最后谈谈“赋予权力”:本书中的赋权是指赋予每一个公民以权力,尤其是年轻一代公民。在中央集权制下,年轻一代只掌握较少的资源,几乎没有权力;而在数字化世界中,主体是年轻一代,他们必将被赋予应有的权力,以达到资源和权力的均等分配。在此,赋权与前面所说的分权是相辅相成的——不分散权力根本谈不上赋予拥资较少一方以权力,而不赋予权力以求平衡,则分散权利也就失去了意义。总之,分权与赋权的最终目的都是权力的平等分配。也可以这样理解,实现分权与赋权的最终目的之日就是权力消散之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大家都拥有一个东西时,就往往不再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
时隔约17年,书中所谓“预测”的东西,现在已有很多制造了出来,甚至有一些已经淡褪至人们的生活背景中,使大家觉得它理应如此,如电子邮件、互联网、触控式人机交互等。的确,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实在太快太快,以至于在今天还看似天花乱坠、无厘头的各种技术预测,到了明天却显得极度软弱无力。但是,良好的思想却是沉静而绵长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苍白,反而会因岁月的积淀愈发显现出它的光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