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文学时,不列颠在谈什么
文/夏丽柠
《格兰塔》是英国老牌主题文学杂志,始于维多利亚时代,至今已逾百年。办刊宗旨是“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其每十年评选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堪称英国青年作家的摇篮。每位列及其中的作家都足以使英伦文坛震颤,他们的作品更是开创某一写作领域的先河,颇具石破惊天之力。提及几位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家及作品: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杰夫.戴尔的《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那西》,珍妮特.温特森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萨拉.沃特斯的《荆棘之城》。这些如天空繁星般闪耀的名字,照亮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天空。
纵是百年,在纸媒日渐衰败的今天,这本杂志的孤独显而易见。然而,它逆其道而行之地出版了《格兰塔.不列颠》,中文版的第一集,精粹了十八位杰出作家作品。看似主题分散的小说、戏剧或诗歌,内里却格外聚焦。书中没有呈现大英帝国的辉煌,尽是些小人物纪事。杂志主编约翰.弗兰曼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一个家,一个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味……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的确,英国对于不同的作家以及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不一样的国度。
谈英国到底是什么?要从儒雅绅士英国人说起。我觉得最能代表英国人的是格罗史密斯兄弟共同撰写的《小人物日记》里的普特尔。典型的小职员形象,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令人又气又爱的老先生。威廉.博伊德的《海德公园之景》里的作家希尔也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可行为却不再是“老英国”形象,都已经那么老了还写《性与暴力》这样的剧本。回顾一生,除了女佣玛利亚对他不错之外,他已然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对的快乐。他认为自己性格古怪,难以相处。但他还为自己辩解,“事实上,他对这个世界和其中的居民相当好奇,且不无善意,觉得大部分事物都颇有妙趣。”你瞧,希尔的骨子是还是传承了老普特尔先生的遗志。
英国并非移民国家,可是民族问题一点也不少。追溯人类历史,人们反复地寻根究源来确定种族、民族以及宗教渊源,这势必造成永无休止的纷争。安德里亚.斯图尔特的《血流成糖》、雷切尔.塞夫特的《越河之手》,以及盖瑞.杨格《斯蒂芬艾治》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移民的个体身份问题。《越河之手》里的斯蒂夫从小就知道母亲因阻止父亲跟一帮人去一家酒吧打鼓而争吵。那家酒吧用一只桶募捐,用来支持北爱尔兰共和军。争吵不是由于音乐而是杀戮。英国政府为了有力地打击北爱共和国,采取“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政策。电影《因父之名》里四名爱尔兰青年的冤狱,是英国司法史上抹不去的黑暗。不知内情的青年轻易就会惹来杀身之祸,这正是斯蒂夫母亲所担心的。就像有位母亲写信质问小布什:你们决定向伊拉克开战,为什么死的是我的儿子?战争、暴乱之伤向来由平民买单。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催促政府与民众反思,突显文学的先进性。
英国给人的印象是古板且墨守成规的。而《在屋顶》、《关于我最近一段罗曼史的批评意见》与《海伦和朱莉娅》完全反映了当代英国青年颠覆传统生活的状态。英国在欧洲大陆是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固执地使用英尺等计量单位,态度强硬地拒绝加入欧元区。但是它仍未逃过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曾经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造就了“颓废的一代”,他们无力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用暴力骚乱来释放内心压力。杰夫.戴维在小说中写道,“包括我-只是,鉴于我这个年纪的许多人都开始感到被义务、责任和承担的重负压垮,令我恼怒的正是自由。”
《格兰塔.不列颠》就像一面镜子,照映出不列颠的平民社会全景图。云集之中的大腕作家就像在伍德斯多克的荒野里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摇滚演出。我们在一首接一首的“high歌”中,畅读不列颠。
《格兰塔》是英国老牌主题文学杂志,始于维多利亚时代,至今已逾百年。办刊宗旨是“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其每十年评选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堪称英国青年作家的摇篮。每位列及其中的作家都足以使英伦文坛震颤,他们的作品更是开创某一写作领域的先河,颇具石破惊天之力。提及几位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家及作品: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杰夫.戴尔的《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那西》,珍妮特.温特森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萨拉.沃特斯的《荆棘之城》。这些如天空繁星般闪耀的名字,照亮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天空。
纵是百年,在纸媒日渐衰败的今天,这本杂志的孤独显而易见。然而,它逆其道而行之地出版了《格兰塔.不列颠》,中文版的第一集,精粹了十八位杰出作家作品。看似主题分散的小说、戏剧或诗歌,内里却格外聚焦。书中没有呈现大英帝国的辉煌,尽是些小人物纪事。杂志主编约翰.弗兰曼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一个家,一个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味……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的确,英国对于不同的作家以及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不一样的国度。
谈英国到底是什么?要从儒雅绅士英国人说起。我觉得最能代表英国人的是格罗史密斯兄弟共同撰写的《小人物日记》里的普特尔。典型的小职员形象,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令人又气又爱的老先生。威廉.博伊德的《海德公园之景》里的作家希尔也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可行为却不再是“老英国”形象,都已经那么老了还写《性与暴力》这样的剧本。回顾一生,除了女佣玛利亚对他不错之外,他已然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对的快乐。他认为自己性格古怪,难以相处。但他还为自己辩解,“事实上,他对这个世界和其中的居民相当好奇,且不无善意,觉得大部分事物都颇有妙趣。”你瞧,希尔的骨子是还是传承了老普特尔先生的遗志。
英国并非移民国家,可是民族问题一点也不少。追溯人类历史,人们反复地寻根究源来确定种族、民族以及宗教渊源,这势必造成永无休止的纷争。安德里亚.斯图尔特的《血流成糖》、雷切尔.塞夫特的《越河之手》,以及盖瑞.杨格《斯蒂芬艾治》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移民的个体身份问题。《越河之手》里的斯蒂夫从小就知道母亲因阻止父亲跟一帮人去一家酒吧打鼓而争吵。那家酒吧用一只桶募捐,用来支持北爱尔兰共和军。争吵不是由于音乐而是杀戮。英国政府为了有力地打击北爱共和国,采取“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政策。电影《因父之名》里四名爱尔兰青年的冤狱,是英国司法史上抹不去的黑暗。不知内情的青年轻易就会惹来杀身之祸,这正是斯蒂夫母亲所担心的。就像有位母亲写信质问小布什:你们决定向伊拉克开战,为什么死的是我的儿子?战争、暴乱之伤向来由平民买单。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催促政府与民众反思,突显文学的先进性。
英国给人的印象是古板且墨守成规的。而《在屋顶》、《关于我最近一段罗曼史的批评意见》与《海伦和朱莉娅》完全反映了当代英国青年颠覆传统生活的状态。英国在欧洲大陆是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固执地使用英尺等计量单位,态度强硬地拒绝加入欧元区。但是它仍未逃过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曾经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造就了“颓废的一代”,他们无力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用暴力骚乱来释放内心压力。杰夫.戴维在小说中写道,“包括我-只是,鉴于我这个年纪的许多人都开始感到被义务、责任和承担的重负压垮,令我恼怒的正是自由。”
《格兰塔.不列颠》就像一面镜子,照映出不列颠的平民社会全景图。云集之中的大腕作家就像在伍德斯多克的荒野里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摇滚演出。我们在一首接一首的“high歌”中,畅读不列颠。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