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带来的陌生或绝望
《第七天》看完了,余华在我的印象里从没有这么陌生过。自觉他一直拥有相当的叙事欲望,正像他在《兄弟》后记中说得那样:“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五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
以往余华的笔下,动词与名词全部被他用做形容词,创造或刻画出的那些年代,笔调的没有节制就是最好的节制。而在这本书里,余华从宽广开始写出了狭窄。是《十个词条里的中国》加上连接词变成的小说。通篇看下来是韩寒式的对于现行社会争议问题的幼稚揉捏与解构,显得无比生硬与代入感的缺乏。也只有在书中描写“父与子往事”的章节中,才能看到他昔年的影子:大段的叙事中有藏着悲天悯人,人物的行动带给了阅读者悲伤,但一切描写都是那样的不露声色。
之前《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展现出的那种“荒诞笔调下国人的精神狂热本能压抑但又真实到寒冷刺骨”之阅读感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关闭跟帖后网易新闻上那一篇篇教人无奈愤怒最后麻木的新闻稿件。
以往余华的笔下,动词与名词全部被他用做形容词,创造或刻画出的那些年代,笔调的没有节制就是最好的节制。而在这本书里,余华从宽广开始写出了狭窄。是《十个词条里的中国》加上连接词变成的小说。通篇看下来是韩寒式的对于现行社会争议问题的幼稚揉捏与解构,显得无比生硬与代入感的缺乏。也只有在书中描写“父与子往事”的章节中,才能看到他昔年的影子:大段的叙事中有藏着悲天悯人,人物的行动带给了阅读者悲伤,但一切描写都是那样的不露声色。
之前《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展现出的那种“荒诞笔调下国人的精神狂热本能压抑但又真实到寒冷刺骨”之阅读感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关闭跟帖后网易新闻上那一篇篇教人无奈愤怒最后麻木的新闻稿件。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