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米汤”之《国家的视角》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从老子就开始了,前卫的老子成为了两千年后与海德格尔遥相呼应的素心人,而中间这段浩浩荡荡的时间光谱里,只要你想得出,尽可以把姓氏字母从A到Z的人塞进去。不信?18世纪以来,仅举以B开头的——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远远没有例举完,就已经人头济济了。
如果要仔细辨析,每个人的批判重点与反思维度当然是不同的。比如海德格尔谈“技术”,是在现象学层面谈,而法兰克福学派谈的更多的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技术的东西”;保守主义者的复古沉思与现代性批判者燃烧的复仇火焰不同,波德里亚对“拟像”的抨击也与本雅明的“技术复制”判然有别,但是,偏偏是这群人,有时就是能被拉到一起开茶话会,简直连《午夜巴黎》都望尘莫及。
这种茶话会,现在叫做灌水,古代叫做灌米汤。在缺乏严格细腻的甄选标准的前提下,至圣先师与阿猫阿狗一起煮了一锅米汤大全。这类米汤大全的好处是,可以无限的写下去,效仿大仲马,来个“二十年后”续、“三十年后”续,坏处则在于,层出不穷的例子往往可以简化成一句话,就此完结。
斯科特依照此法,灌了一锅叫做《国家的视角》的米汤。冠以米汤之名,首先是因为其批判的对象乃乱箭齐发,射中谁就算谁,很有时下流行的“技统治术批判研究”中老子共海德格尔齐飞的风范。于是,我们看到,膝上中箭的有启蒙理性、集权国家、极端现代主义(浓浓的齐格蒙特•鲍曼的气味)、乌托邦共同体;其次,也是因为其观点的提法了无新意,来源陈陈相因。很遗憾,我没有在这本厚厚的著作中看到任何新颖深刻的观点与思考,相反,斯科特的笔触虽然像梁任公那般“笔端常带感情”,可惜带的是别人的感情。他唯一做的,是把各家观点集中起来,再涂奶油一样涂上一层层案例——可是,在网络与讯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案例讯息的收集不仅是速成的,而且是现成的。
试举几例。在《国家的视角》中,斯科特谈论起巨型国家项目(“科学林业乌托邦”)与国家机器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正是通过现代国家的集权手段才得以实施这种以清晰化与简单化为皈依的大型项目,但项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农民不能凭借经验自由选种树木,只能听任所谓的科学规划种植单一经济树种,单一性意味着破坏性,虫害一旦袭来,单一树木的防御能力可想而知。这种观点早在马文•哈里斯的《文化的起源》中就已有论述,而且哈里斯又承认自己深受维特福格尔(也即汉学家魏特夫)的“水利理论”的影响——“水利网络和设施越大,这一体系的整体效率就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一人专权独尊的农业管理等集体制。”追根朔源的结果,是陈陈相因。
而对意在改善人类状况的大型项目频频出现问题这一怪现状考察的过程中,斯科特身上带有太多迪特里希•德尔纳的色彩。斯科特考察了大量案例,从国家度量衡的统一到国家土地改革,从大城市的重新规划到人姓氏的创造,斯科特费尽心思想呈现却又只能泛泛而谈的问题,早已经被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迪特里希•德尔纳从认知行为领域进行了专业化的分析:“在未了解一个复杂系统中所有连锁因素之前就采取行动,即使我们怀着善良的意愿,也难免铸成大错。”(迪特里希•德尔纳《失败的逻辑》 中译本于1999年就已面世)此番言说,与《国家的视角》书底页上的追问如出一辙。迪特里希•德尔纳致力于对事物变量做出全面化考量,并给出了多元化的失败原因考察及极具建设性的修正措施,但是,纵观《国家的视角》,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给出的药方却贫乏的很,仿佛一切脏水都可以泼到缺乏变通的集权国家身上。
最使我不满的,倒不是这些硬伤,而是斯科特立场的暧昧性。在《国家的视角》中,斯科特明显带有新式自由主义的色彩。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历史发展中,代表人物密尔等已从具有保守主义色彩的角度对经济自由主义做出反思,甚至在自由主义中引入国家主义学说,这一点分明地体现在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的胜利上(虽然这之后,古典自由主义复辟成功)。总的来说,这种战后自由主义兼容了保守主义,本质上是经验的、反意识形态的。斯科特整本书都在这一大政方针指导下书写,他对国家权力和规划设计极为警惕,一方面大声疾呼多元化的自由民主社会,一方面汲汲于“米提斯”的诉求——所谓米提斯,斯科特解释道,来源于古希腊人,指的是“本土技术知识”、“实践技能”、“技术知识”,简而言之,是经验。再加上斯科特对这种知识极度——没错,就是极度——奥克肖特式的划分,斯科特的自由主义里的保守主义色彩,真是浓得化不开了。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为了减少论战性或者不冒犯政治背景各异的读者——他在行文中又总那么三两次,有意无意点出:我的批判不仅针对社会主义的集权国家,苏维埃的集体化与资本主义的梦想有时同样脆弱,但话锋一转,他还是将大块奶油般的案例抹在前者身上,提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里的规划失败,不痛不痒,更像是一块挡箭牌,或者遮羞布。
在这一锅米汤里,斯科特搅出了一个太极图,国家规约和多样态的社会基层黑白分明,截然对立。大概,他不仅忽视了民间社会之类提法的乌托邦色彩,更忘记了权力规约具有的生产性意义。
如果要仔细辨析,每个人的批判重点与反思维度当然是不同的。比如海德格尔谈“技术”,是在现象学层面谈,而法兰克福学派谈的更多的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技术的东西”;保守主义者的复古沉思与现代性批判者燃烧的复仇火焰不同,波德里亚对“拟像”的抨击也与本雅明的“技术复制”判然有别,但是,偏偏是这群人,有时就是能被拉到一起开茶话会,简直连《午夜巴黎》都望尘莫及。
这种茶话会,现在叫做灌水,古代叫做灌米汤。在缺乏严格细腻的甄选标准的前提下,至圣先师与阿猫阿狗一起煮了一锅米汤大全。这类米汤大全的好处是,可以无限的写下去,效仿大仲马,来个“二十年后”续、“三十年后”续,坏处则在于,层出不穷的例子往往可以简化成一句话,就此完结。
斯科特依照此法,灌了一锅叫做《国家的视角》的米汤。冠以米汤之名,首先是因为其批判的对象乃乱箭齐发,射中谁就算谁,很有时下流行的“技统治术批判研究”中老子共海德格尔齐飞的风范。于是,我们看到,膝上中箭的有启蒙理性、集权国家、极端现代主义(浓浓的齐格蒙特•鲍曼的气味)、乌托邦共同体;其次,也是因为其观点的提法了无新意,来源陈陈相因。很遗憾,我没有在这本厚厚的著作中看到任何新颖深刻的观点与思考,相反,斯科特的笔触虽然像梁任公那般“笔端常带感情”,可惜带的是别人的感情。他唯一做的,是把各家观点集中起来,再涂奶油一样涂上一层层案例——可是,在网络与讯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案例讯息的收集不仅是速成的,而且是现成的。
试举几例。在《国家的视角》中,斯科特谈论起巨型国家项目(“科学林业乌托邦”)与国家机器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正是通过现代国家的集权手段才得以实施这种以清晰化与简单化为皈依的大型项目,但项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农民不能凭借经验自由选种树木,只能听任所谓的科学规划种植单一经济树种,单一性意味着破坏性,虫害一旦袭来,单一树木的防御能力可想而知。这种观点早在马文•哈里斯的《文化的起源》中就已有论述,而且哈里斯又承认自己深受维特福格尔(也即汉学家魏特夫)的“水利理论”的影响——“水利网络和设施越大,这一体系的整体效率就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一人专权独尊的农业管理等集体制。”追根朔源的结果,是陈陈相因。
而对意在改善人类状况的大型项目频频出现问题这一怪现状考察的过程中,斯科特身上带有太多迪特里希•德尔纳的色彩。斯科特考察了大量案例,从国家度量衡的统一到国家土地改革,从大城市的重新规划到人姓氏的创造,斯科特费尽心思想呈现却又只能泛泛而谈的问题,早已经被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迪特里希•德尔纳从认知行为领域进行了专业化的分析:“在未了解一个复杂系统中所有连锁因素之前就采取行动,即使我们怀着善良的意愿,也难免铸成大错。”(迪特里希•德尔纳《失败的逻辑》 中译本于1999年就已面世)此番言说,与《国家的视角》书底页上的追问如出一辙。迪特里希•德尔纳致力于对事物变量做出全面化考量,并给出了多元化的失败原因考察及极具建设性的修正措施,但是,纵观《国家的视角》,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给出的药方却贫乏的很,仿佛一切脏水都可以泼到缺乏变通的集权国家身上。
最使我不满的,倒不是这些硬伤,而是斯科特立场的暧昧性。在《国家的视角》中,斯科特明显带有新式自由主义的色彩。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历史发展中,代表人物密尔等已从具有保守主义色彩的角度对经济自由主义做出反思,甚至在自由主义中引入国家主义学说,这一点分明地体现在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的胜利上(虽然这之后,古典自由主义复辟成功)。总的来说,这种战后自由主义兼容了保守主义,本质上是经验的、反意识形态的。斯科特整本书都在这一大政方针指导下书写,他对国家权力和规划设计极为警惕,一方面大声疾呼多元化的自由民主社会,一方面汲汲于“米提斯”的诉求——所谓米提斯,斯科特解释道,来源于古希腊人,指的是“本土技术知识”、“实践技能”、“技术知识”,简而言之,是经验。再加上斯科特对这种知识极度——没错,就是极度——奥克肖特式的划分,斯科特的自由主义里的保守主义色彩,真是浓得化不开了。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为了减少论战性或者不冒犯政治背景各异的读者——他在行文中又总那么三两次,有意无意点出:我的批判不仅针对社会主义的集权国家,苏维埃的集体化与资本主义的梦想有时同样脆弱,但话锋一转,他还是将大块奶油般的案例抹在前者身上,提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里的规划失败,不痛不痒,更像是一块挡箭牌,或者遮羞布。
在这一锅米汤里,斯科特搅出了一个太极图,国家规约和多样态的社会基层黑白分明,截然对立。大概,他不仅忽视了民间社会之类提法的乌托邦色彩,更忘记了权力规约具有的生产性意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