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特的视角,一番隐喻式的表达

这样的叙事手法对我而言还蛮别致的,当初看到腰封上写的“最疼痛的西班牙小说”,以为主题会是爱情,而这实在是一部有点灰色童话意味的“悬疑小说”。当然,此“悬疑”毫无我们所理解的“悬疑”的那般“悬念迭出”,而是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做了一番隐喻式的表达。
同样还在腰封上读得的:那七个月,我始终是一个躲在她子宫里,手持钢笔记录着这一切的影子……其实觉得,这短短30个左右的字,已经是整部小说的一切了。所以你已经知道,这个视角来自一个胎儿,是的,一个胎儿,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个独立个体。胡安夸张地赋予了这个角色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时又尊重物体事实,与母亲的共体使得这部以第一人称出发的作品在处理第三人称叙事上有了一个“荒诞的合理性”。在我差点以为是一部童话的时候开始随着慢慢进入有些躁有些抑的语言里,掉进去,被各个角色看似凌乱的替换逼得内心一直似被挤压于某个逼仄的空间,不伤,却也动弹不得。这感觉显然糟糕透了,所以跟朋友说,这故事有些冗。其实不过是内心被跟着躁了少了厘清的耐心罢了。
但“我”只是一个叙述着,罢了。真正故事的驾驭者是“哥哥”——一个看清一切包括母体内的“我”的小捣蛋鬼。通过“哥哥 ”串联起来的表象与真相的拉锯,小狗与蜥蜴尾巴的隐喻,加上同性倾向的伙伴、女孩身份的扮演,把简单的故事变得“看似有悬念”,把一切似乎不合理的现象皆以隐喻方式合理化了。
如果小狗是真相的线索(与父亲同命运的合理猜测),那么,蜥蜴的尾巴,便表达出在探究真相与周遭对抗中的无力挣扎。
最后,从读之“有味”的角度来说,该书不值得推荐。
同样还在腰封上读得的:那七个月,我始终是一个躲在她子宫里,手持钢笔记录着这一切的影子……其实觉得,这短短30个左右的字,已经是整部小说的一切了。所以你已经知道,这个视角来自一个胎儿,是的,一个胎儿,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个独立个体。胡安夸张地赋予了这个角色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时又尊重物体事实,与母亲的共体使得这部以第一人称出发的作品在处理第三人称叙事上有了一个“荒诞的合理性”。在我差点以为是一部童话的时候开始随着慢慢进入有些躁有些抑的语言里,掉进去,被各个角色看似凌乱的替换逼得内心一直似被挤压于某个逼仄的空间,不伤,却也动弹不得。这感觉显然糟糕透了,所以跟朋友说,这故事有些冗。其实不过是内心被跟着躁了少了厘清的耐心罢了。
但“我”只是一个叙述着,罢了。真正故事的驾驭者是“哥哥”——一个看清一切包括母体内的“我”的小捣蛋鬼。通过“哥哥 ”串联起来的表象与真相的拉锯,小狗与蜥蜴尾巴的隐喻,加上同性倾向的伙伴、女孩身份的扮演,把简单的故事变得“看似有悬念”,把一切似乎不合理的现象皆以隐喻方式合理化了。
如果小狗是真相的线索(与父亲同命运的合理猜测),那么,蜥蜴的尾巴,便表达出在探究真相与周遭对抗中的无力挣扎。
最后,从读之“有味”的角度来说,该书不值得推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