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史的博弈

细节决定成败,小人物何不也在决定历史?
都说历史是难以改变的,的确,我们对很多事无能为力,过往的历史,就是一个。步步惊心里若曦的穿越,一切都是看的到结尾,却猜不到过程,一种痛彻心扉的无力感。看这本书之前,掩书思忖每一个故事,结局我们都清楚,你心疼谁,痛恨谁,惋惜谁,都命数已定摆在那里,容不得你喘息。因此,感谢作者给每一个小人物自己的喜怒哀乐,给每一个人以血肉,所有的心疼,痛恨惋惜,都是在与撼不动的历史博弈。
拿第一篇《街亭》来说,对马谡之前是不太存在好感的,以为诸葛亮也许对他偏爱(笑),所有的力排众议举荐其为主帅到最后挥泪决绝,无不看出老丞相爱其才恨其不争的心态。而看完此篇之后,不得不拍案,这样细微的历史线索在作者的抽丝剥茧之下,使一切看似不可能都变的顺理成章:王平背叛,姜维养死士,费祎遇刺,连陈寿作《三国志》也被作者调戏了一把。一一念起一念灭,倘不是马谡意志顽强,岂不是历史就在一念之间就被改写?作者言其很想替古人担忧一下,我则很想替历史担忧一下。越惋惜越叹息,越叹息越惋惜。
第二篇《白帝城之夜》则很微妙,不可挑明的君臣关系在这里被放大,被猜疑,终于一石激起千层浪,最令我感动的是马承,一个沉默的男子,在最后成为丞相不作史官的祭品。的确,很多说不清道不明也不能说不能见光的真相,才得以供后人传说。
最受用的也许就是《孔雀东南飞》和《风雨洛神赋》两篇了。惊人的推理能力...(崇拜),念书的时候就好奇《孔雀》里的秦罗敷和《陌上桑》里的秦罗敷是不是同一个人,毕竟同名如此在古文里也不多见,但若说是美女的统称也无可厚非。但是作者认为这两篇传世之作就是古人在默默的给我们诉说一个巨大的真相,一个天大的阴谋,于是作者研究年份与史事的契合,一点点将真相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极大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虽说认真你就输了,但不妨一读!
《洛神赋》里作者先提出一个个疑问在各个击破,如曹植公然作《感甄赋》,难道不怕这公然对嫂子的调戏惹恼大哥么?但是曹丕为何却置若罔闻,令人匪夷。最后谜底揭晓,不经释然,恍然大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历史。但是说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新洛神》,表示,还是洗洗睡吧。
读书图个“感”,“思”,“悟”,先感后思,在为人处世中悟。这本书都做到了,感的是小人物,思的是历史,悟的是博弈。
都说历史是难以改变的,的确,我们对很多事无能为力,过往的历史,就是一个。步步惊心里若曦的穿越,一切都是看的到结尾,却猜不到过程,一种痛彻心扉的无力感。看这本书之前,掩书思忖每一个故事,结局我们都清楚,你心疼谁,痛恨谁,惋惜谁,都命数已定摆在那里,容不得你喘息。因此,感谢作者给每一个小人物自己的喜怒哀乐,给每一个人以血肉,所有的心疼,痛恨惋惜,都是在与撼不动的历史博弈。
拿第一篇《街亭》来说,对马谡之前是不太存在好感的,以为诸葛亮也许对他偏爱(笑),所有的力排众议举荐其为主帅到最后挥泪决绝,无不看出老丞相爱其才恨其不争的心态。而看完此篇之后,不得不拍案,这样细微的历史线索在作者的抽丝剥茧之下,使一切看似不可能都变的顺理成章:王平背叛,姜维养死士,费祎遇刺,连陈寿作《三国志》也被作者调戏了一把。一一念起一念灭,倘不是马谡意志顽强,岂不是历史就在一念之间就被改写?作者言其很想替古人担忧一下,我则很想替历史担忧一下。越惋惜越叹息,越叹息越惋惜。
第二篇《白帝城之夜》则很微妙,不可挑明的君臣关系在这里被放大,被猜疑,终于一石激起千层浪,最令我感动的是马承,一个沉默的男子,在最后成为丞相不作史官的祭品。的确,很多说不清道不明也不能说不能见光的真相,才得以供后人传说。
最受用的也许就是《孔雀东南飞》和《风雨洛神赋》两篇了。惊人的推理能力...(崇拜),念书的时候就好奇《孔雀》里的秦罗敷和《陌上桑》里的秦罗敷是不是同一个人,毕竟同名如此在古文里也不多见,但若说是美女的统称也无可厚非。但是作者认为这两篇传世之作就是古人在默默的给我们诉说一个巨大的真相,一个天大的阴谋,于是作者研究年份与史事的契合,一点点将真相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极大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虽说认真你就输了,但不妨一读!
《洛神赋》里作者先提出一个个疑问在各个击破,如曹植公然作《感甄赋》,难道不怕这公然对嫂子的调戏惹恼大哥么?但是曹丕为何却置若罔闻,令人匪夷。最后谜底揭晓,不经释然,恍然大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历史。但是说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新洛神》,表示,还是洗洗睡吧。
读书图个“感”,“思”,“悟”,先感后思,在为人处世中悟。这本书都做到了,感的是小人物,思的是历史,悟的是博弈。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