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总得有个度
对桑德尔不了解的读者朋友,亦可从此书入手反思到很多,同时也反照他的思想,得到关于道德隐忧与伦理困境的共感。
赵汀阳先生的导论“完美是最好的吗”写的非常不错,直接点明这是桑先生从科学技术(基因)改善人自身之自然性质的问题入手,尝试去处理关于未来的理解。然而对未来人类命运的何去何从,依然是不确定的假设。
连同《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桑德尔无容置疑地对万能的“金钱”和“科技”持有批判态度。金钱的神性由于它的非自然性,金钱意味着“一切可能性”,所以我们会问,有没有物品自有其价值。然而金钱同样可以具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它可以万能地兑换某种现实性,这种现实性是否是任意的?类似,科技也是一样,按照人类的欲求去改变“the nature as it is”(自然所是)。技术的疑点在于,技术改变自然的依据是人的欲望,而不是关于自然的绝对知识,即上帝才拥有的那种“全知”,因此不可能给自然安排一种新的“先定和谐”(莱布尼茨)。
人的神话有没有极限?桑先生的基本立场可以说是希望人的神话在其极限处能够停下来。桑试图说明,自然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冒险。然而技术对自然进行什么样的改变是合理的?因为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无可厚非的。这应该有个“度”,这个中国概念,桑并没有使用。
人对完美的追求也一样,人类希望生命变得更好,更符合期待,更完美,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共同诉求。人类追求完美有错么?这对完美的界定很相关。什么是完美,怎样了就算完美?上帝或者自然就是完美的标准,这是古代人的说法。现代却把观念与自然的关系颠倒,要求自然去符合观念。人的地位提升了,尼采说上帝死了,于是神权和人权之争就展开。根据人的观念去修改自然,意味着人能够定义什么是完美而不用再听从自然,这便是人类试图证明自己就是神明所在的追求。但是,失去了自然的外在标准参考,人又怎么知道什么就是完美?
有意思的是,如果存在一个足够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彻底平等会带来什么?无疑为两种:一种是人人千篇一律的“完美”,一切差异根本性消失,文化也就不会再有;一种是人们对完美的概念根本就不统一,人人宁愿自己是唯一,人人的存在和价值都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人人的偏好都具有等同价值,这样彻底多元化下的彻底平等也意味着一切价值在普遍承认的同时被普遍否定。就像桑德尔开篇就举出的聋人父母想要个耳聋的小孩儿一样,这预示着彻底多元化的结果。已经没有什么对“道德”的规定。
然而无论人类有多少知识,未来还是不可测(休谟原理),科学无法确保人类故事不会有一个自食其果的坏结果,所以桑先生不断强调人有必要尊重自然。
桑德尔最为贴切我们每个人心灵的观点便来自于“经验”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一个我们都做过的心理测试,一杯能够预知未来的神奇药水摆在你面前,你喝是不喝?喝多少?要把能预知一生的量都喝下去吗?这还是一个度的问题。然而我相信很多朋友也会像我一样选择不喝。因为人生是经验的拼凑而成。经验,特殊的个人经历,无法预知的生命历程,在不确定中成长的体验,这才是生命意义的基础。所以即使科学技术总能节节胜利,也仍然有着死穴,当基因工程以及各种技术在预制人生时,计划剥夺了经验,同时也就剥夺了生命历程无法还原的意义。因此,桑德尔的反问是,如果完美不是一个偶然生成的故事,而是一种预定的产品,那么完美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相信人的野心是有自律性的。就看《千钧一发》《人工智能》《云图》等影片,都有对人类未来的假设。然而我们感通到了同一种隐忧——那就是关于道德伦理的忧虑,人性的回归。桑德尔的质疑与对人类命运的忧虑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可以深思下去的。为的是一种共识,一种自发,一种回归。
赵汀阳先生的导论“完美是最好的吗”写的非常不错,直接点明这是桑先生从科学技术(基因)改善人自身之自然性质的问题入手,尝试去处理关于未来的理解。然而对未来人类命运的何去何从,依然是不确定的假设。
连同《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桑德尔无容置疑地对万能的“金钱”和“科技”持有批判态度。金钱的神性由于它的非自然性,金钱意味着“一切可能性”,所以我们会问,有没有物品自有其价值。然而金钱同样可以具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它可以万能地兑换某种现实性,这种现实性是否是任意的?类似,科技也是一样,按照人类的欲求去改变“the nature as it is”(自然所是)。技术的疑点在于,技术改变自然的依据是人的欲望,而不是关于自然的绝对知识,即上帝才拥有的那种“全知”,因此不可能给自然安排一种新的“先定和谐”(莱布尼茨)。
人的神话有没有极限?桑先生的基本立场可以说是希望人的神话在其极限处能够停下来。桑试图说明,自然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冒险。然而技术对自然进行什么样的改变是合理的?因为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无可厚非的。这应该有个“度”,这个中国概念,桑并没有使用。
人对完美的追求也一样,人类希望生命变得更好,更符合期待,更完美,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共同诉求。人类追求完美有错么?这对完美的界定很相关。什么是完美,怎样了就算完美?上帝或者自然就是完美的标准,这是古代人的说法。现代却把观念与自然的关系颠倒,要求自然去符合观念。人的地位提升了,尼采说上帝死了,于是神权和人权之争就展开。根据人的观念去修改自然,意味着人能够定义什么是完美而不用再听从自然,这便是人类试图证明自己就是神明所在的追求。但是,失去了自然的外在标准参考,人又怎么知道什么就是完美?
有意思的是,如果存在一个足够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彻底平等会带来什么?无疑为两种:一种是人人千篇一律的“完美”,一切差异根本性消失,文化也就不会再有;一种是人们对完美的概念根本就不统一,人人宁愿自己是唯一,人人的存在和价值都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人人的偏好都具有等同价值,这样彻底多元化下的彻底平等也意味着一切价值在普遍承认的同时被普遍否定。就像桑德尔开篇就举出的聋人父母想要个耳聋的小孩儿一样,这预示着彻底多元化的结果。已经没有什么对“道德”的规定。
然而无论人类有多少知识,未来还是不可测(休谟原理),科学无法确保人类故事不会有一个自食其果的坏结果,所以桑先生不断强调人有必要尊重自然。
桑德尔最为贴切我们每个人心灵的观点便来自于“经验”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一个我们都做过的心理测试,一杯能够预知未来的神奇药水摆在你面前,你喝是不喝?喝多少?要把能预知一生的量都喝下去吗?这还是一个度的问题。然而我相信很多朋友也会像我一样选择不喝。因为人生是经验的拼凑而成。经验,特殊的个人经历,无法预知的生命历程,在不确定中成长的体验,这才是生命意义的基础。所以即使科学技术总能节节胜利,也仍然有着死穴,当基因工程以及各种技术在预制人生时,计划剥夺了经验,同时也就剥夺了生命历程无法还原的意义。因此,桑德尔的反问是,如果完美不是一个偶然生成的故事,而是一种预定的产品,那么完美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相信人的野心是有自律性的。就看《千钧一发》《人工智能》《云图》等影片,都有对人类未来的假设。然而我们感通到了同一种隐忧——那就是关于道德伦理的忧虑,人性的回归。桑德尔的质疑与对人类命运的忧虑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可以深思下去的。为的是一种共识,一种自发,一种回归。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