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邪恶的终极一战【剧透慎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部侦探小说能让人读上不止一遍,甚至在真相大白后仍魅力不减,那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算起来,我已经读过《帷幕》四五六七遍,但每隔一阵子再来读它,仍会为之深深打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帷幕》已经超越了一般侦探小说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除了圣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光明与阴暗并存,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好人。一些恶念也许曾经在心中片刻抬头,但最终都会因为社会道德的约束和自我良心的觉醒而被及时压制打消。然而正是有诺顿这类人的存在,凡人心中原本不会有大作为的恶就会变得相当危险。诺顿之流就像是放大镜,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我们心中原本也许细小如豆的阴暗处,然后执着而巧妙地聚焦其上,直至照出熊熊火焰。这真是一种极高明的犯罪术,不着痕迹,兵不血刃,甚至他压根就没有兵器,而是手无缚鸡之力,外表相当无害。他悄无声息地来,用言语激发无辜的人们心头之恶,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邪恶乐趣和对血腥的变态嗜好(讽刺的是恰巧他生理上晕血)躲在一旁观战,然后满足地开始寻找下一对猎物……
幸而,或者说相当不幸的是,在斯泰尔斯庄园,所向披靡的诺顿遇上了以自己那些优秀的灰色脑细胞为傲的我们的大侦探波洛。波洛识穿了诺顿危险的伎俩,却苦于没有办法将他定罪。因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诺顿是完全无罪的。
金庸先生曾说,故事发展到某一地步,笔下人物的命运便不再受作者控制。其实帷幕完全可以不是波洛的最后一案,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想对付诺顿,只需要正大光明地给他来上一枪,然后假装手枪走火。以波洛的身份,绝不会有人怀疑,还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波洛永远是那个骄傲的波洛,他信念坚定,有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对弱者怀有最深切的同情,但对真正的恶行绝不姑息。所以当面对诺顿这样的终极对手时,他势必是会选择那样一种决战的方式,用波洛自己的话来说,是要与诺顿“比个高下”。于是,他在诺顿额头不偏不倚地开下了那一枪,留下了那个该隐的烙印,用自己的方式,宣判了他的罪行。
然而,波洛这样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为正义而战,始终宣称自己“不赞成谋杀”的人最后却犯下了谋杀罪,他心生疑惑,但没有迟疑地承担起后果,以自己的一死,还了法律一个公道。
波洛不愧为波洛,他是真正的勇士,从某种方面来说,甚至可以被称为“侠义的”。他就这样完成了他伟大的最后一案,结束了他伟大的一生。
每当读到最后,看到他留给黑斯廷斯的信中所说的话:
“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应当把法律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我就是法律!作为一名比利时警方的年轻人员,我曾经击毙一个坐在房顶上向下面的人开枪的亡命之徒。在紧急的状态下,是要宣布军事管制法的。”
泪水就模糊了我的视线……
这个世界是多么需要赫尔克里·波洛和他优秀的灰色脑细胞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啊……如果你不是那么急着离去,该有多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帷幕》已经超越了一般侦探小说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除了圣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光明与阴暗并存,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好人。一些恶念也许曾经在心中片刻抬头,但最终都会因为社会道德的约束和自我良心的觉醒而被及时压制打消。然而正是有诺顿这类人的存在,凡人心中原本不会有大作为的恶就会变得相当危险。诺顿之流就像是放大镜,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我们心中原本也许细小如豆的阴暗处,然后执着而巧妙地聚焦其上,直至照出熊熊火焰。这真是一种极高明的犯罪术,不着痕迹,兵不血刃,甚至他压根就没有兵器,而是手无缚鸡之力,外表相当无害。他悄无声息地来,用言语激发无辜的人们心头之恶,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邪恶乐趣和对血腥的变态嗜好(讽刺的是恰巧他生理上晕血)躲在一旁观战,然后满足地开始寻找下一对猎物……
幸而,或者说相当不幸的是,在斯泰尔斯庄园,所向披靡的诺顿遇上了以自己那些优秀的灰色脑细胞为傲的我们的大侦探波洛。波洛识穿了诺顿危险的伎俩,却苦于没有办法将他定罪。因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诺顿是完全无罪的。
金庸先生曾说,故事发展到某一地步,笔下人物的命运便不再受作者控制。其实帷幕完全可以不是波洛的最后一案,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想对付诺顿,只需要正大光明地给他来上一枪,然后假装手枪走火。以波洛的身份,绝不会有人怀疑,还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波洛永远是那个骄傲的波洛,他信念坚定,有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对弱者怀有最深切的同情,但对真正的恶行绝不姑息。所以当面对诺顿这样的终极对手时,他势必是会选择那样一种决战的方式,用波洛自己的话来说,是要与诺顿“比个高下”。于是,他在诺顿额头不偏不倚地开下了那一枪,留下了那个该隐的烙印,用自己的方式,宣判了他的罪行。
然而,波洛这样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为正义而战,始终宣称自己“不赞成谋杀”的人最后却犯下了谋杀罪,他心生疑惑,但没有迟疑地承担起后果,以自己的一死,还了法律一个公道。
波洛不愧为波洛,他是真正的勇士,从某种方面来说,甚至可以被称为“侠义的”。他就这样完成了他伟大的最后一案,结束了他伟大的一生。
每当读到最后,看到他留给黑斯廷斯的信中所说的话:
“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应当把法律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我就是法律!作为一名比利时警方的年轻人员,我曾经击毙一个坐在房顶上向下面的人开枪的亡命之徒。在紧急的状态下,是要宣布军事管制法的。”
泪水就模糊了我的视线……
这个世界是多么需要赫尔克里·波洛和他优秀的灰色脑细胞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啊……如果你不是那么急着离去,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