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叫《〈学习的革命〉整理与补充》更贴切些

这本书或许叫《〈学习的革命〉整理与补充》更贴切些,但是改成这个名字势必是要影响销路的(至少这样我就不会买了)。
首先,它不具备导读的性质,因为它几乎包含了《学习的革命》一书的全部内容,只不过可能组合排列或是扩句缩写了一下,而更多的是原文的照搬。也就是说读了这本书应该可以不必读原书了。以我之见,《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可能根本不需要真正的导读,因为导读的作用主要是介绍相关背景与作者主要思想,而背景在读了《学习的革命》后一目了然,主要思想也是容易把握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本书中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的逻辑都较原书更为清晰。
其次,所谓的实践只不过是在附录中加入了几个中国的例子,这可能也是唯一与本土化有关的地方了,但却又带上了借着《学习的革命》的名气打广告的嫌疑。
此外,作者丰富了不少资料,尤其是在论述与实证科学有关的部分时,这使得本书的理论性比《学习的革命》强了很多。(或许是写给那些认为《学习的革命》不够专业的人看的吧。)
同时,作者们借机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观点与理论,这一点在《学习的革命》的跋提出的“识自教育”中已初露端倪。两个最主要的观点应该分别是“情感智力”与“静心”,而这两点都直接指向“自我”。这便是为什么我认为叫“补充”更好些。这些加入的内容东方哲学的意味都很浓,这与《学习的革命》中到处渗透着的很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说这也不是一个客观的“导读”。
首先,它不具备导读的性质,因为它几乎包含了《学习的革命》一书的全部内容,只不过可能组合排列或是扩句缩写了一下,而更多的是原文的照搬。也就是说读了这本书应该可以不必读原书了。以我之见,《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可能根本不需要真正的导读,因为导读的作用主要是介绍相关背景与作者主要思想,而背景在读了《学习的革命》后一目了然,主要思想也是容易把握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本书中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的逻辑都较原书更为清晰。
其次,所谓的实践只不过是在附录中加入了几个中国的例子,这可能也是唯一与本土化有关的地方了,但却又带上了借着《学习的革命》的名气打广告的嫌疑。
此外,作者丰富了不少资料,尤其是在论述与实证科学有关的部分时,这使得本书的理论性比《学习的革命》强了很多。(或许是写给那些认为《学习的革命》不够专业的人看的吧。)
同时,作者们借机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观点与理论,这一点在《学习的革命》的跋提出的“识自教育”中已初露端倪。两个最主要的观点应该分别是“情感智力”与“静心”,而这两点都直接指向“自我”。这便是为什么我认为叫“补充”更好些。这些加入的内容东方哲学的意味都很浓,这与《学习的革命》中到处渗透着的很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说这也不是一个客观的“导读”。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