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蠢
其实战争史看得越多,就觉得这就是人类犯蠢史,战争本身即可称之为愚行,体现了我们作为文明人无法使用信息沟通解决问题的普遍无能。而在这至大的荒诞之中,战争双方更是在对抗中不停地暴露着自身的愚蠢,谁蠢得更凶猛,更百无禁忌,更花样百出,谁就能成功地自我毁灭,而不够蠢的那一方就只好很遗憾地暂时幸存下来,被更多的蠢人冠上“胜利者”的光荣名号。
然后再次证明,一切组织的效率,均由其领导水准和内部权力构建水准直接决定。洪秀全只不过一腐儒书生,便能以外来宗教加民族复兴理论搅得天下大乱,实在是清廷统治长期封闭衰朽,矛盾积累太深所致。然而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和理论水准同样太次,所以终究未能成就大事。
太平军以政教军事一体为组织,然而其宗教纲领与外交手段,外不足与国际接轨,以获得外部支援,内又未能促进国内一切势力之团结,禁读孔孟之书打破儒家传统,遂使得知识分子心理上拒绝这一政权,结果就是太平天国人才极度缺乏,开国将领越死越少,而新秀难以为继。此其致命缺点之一。
咸丰三年,金陵易手后,英法美公使都曾先后到天京视察,彼等均事先逢政府密令,如察知太平军人物,确能组成一个真正之政府,即将予以承认。但因洪杨答复外国之公文,夜郎自大,鄙视外人,尤其有年年朝贡等语,大为不敬;又因为太平军人物多来自西南山区,不开明,无知识,且迷信宗教过甚,并不认识真正基督教义,故均主张不能与其平等建立邦交。日后更为维护其在华经济利益,防止太平天国军事共产主义的危害,而组织军队协助清廷作战。
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天地会支党小刀会刘丽川等占领上海县城,杀知县袁祖直起事,因苏松太道和租界都宣布中立,刘丽川等乃借上海英领事馆以通好太平军,具折称臣。太平天却以丽川未毁偶像,吸食鸦片,且政治主张不合,未予认可。因此天地会苦守年余,至咸丰五年正月初一,清朝联合法军攻克上海,天地会首领均战死。
至于各地民团,蜂起抗击长毛,自不待言。
民族与文化为一体之两面。洪杨以兴汉反满之民族革命相号召,却又反对孔孟,打倒佛老,等于自己否定自己。自然遭受诸多反对。
太平天国以革命力量自居,想要建立一个有为国家,则传统之接续,民众之保护,贸易繁荣之促进,皆为必须,而太平军动辄屠城,到处捣毁庙宇神像,滥杀僧人道士,侮辱儒生,以军事共产主义没收大户财产,定都天京后依然男女分营,如此种种,内不能安居乐业,外不能通商往来。则未下之城,必拼死抵抗,而已取之地,日益凋敝。其实力无法真正壮大,早已成定局。此其致命缺点之二。
更不要说太平天国内部,政治环境之日益糜烂,先是定都天京之后,洪杨等王由此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争权夺利。杨秀清借天父附体的把戏,与洪秀全分庭抗礼,最终引发元气大伤的天京内乱。天京乱毕,以石达开居功至伟,天朝诸臣亦认为应让达开翼王主持大局,辅佐朝政,而洪秀全却猜疑忌惮,反而给两个无能的洪氏亲属封王,以为掣肘,遂导致石达开愤而出走。而此两王专图私利弄权,不顾大局,使得后起之秀的忠王李秀成亦不得施展其才。太平天国之政治腐败,较清廷来之更速,则其灭亡,亦理所当然。此太平天国致命缺点之三。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竟然是为了女宫人事,怒责天王洪秀全,并令杖责四十大板,尤其为宗教迷乱政治之荒诞丑剧。以往天父下凡传言,都是为国家大事或振奋士气,今以宫内小事,杖责一国之君,杨秀清遭杀身之祸,当负乱政亡国之责。
石达开率军出走,虽名为北伐,然而实际上行动并不果敢,居然带大军回到他老家,衣锦还乡,蛰居二年有余,结果士卒军心离散,纷纷离开石达开各自返回天京,到了力单势穷之际,再谋北伐,则时机力量均已失去,故而导致最后兵败身死。
李秀成为太平天国后起之秀,善征战,行事仁厚,故而多次作战皆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政治治理,也颇有心得。然而在外未能及时与英王陈玉成战略合作,导致英王战死,遂失去强援,内又受洪氏奸王仁发、仁达之掣肘。李秀成曾上奏天王,天京内应设官仓,于粮价低时购入,粮价涨时卖出以平抑物价,增加储备。而洪氏奸王利欲熏心,偏反其道行之,反而开设关卡抽税,结果商旅绝迹,日后天京被围,城中粮草断绝,由此祸起。此即一例。
以此诸多愚行,太平天国之灭亡,实属必然。若说此次战争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就是由于摧毁了腐朽不堪的清朝绿营势力,而使得汉族大臣领导地方军政要务开了先河,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势力集团,先后崛起,而腐朽封闭之清廷,日益无所作为,为之后民国的种种局面,打下基础。
然后再次证明,一切组织的效率,均由其领导水准和内部权力构建水准直接决定。洪秀全只不过一腐儒书生,便能以外来宗教加民族复兴理论搅得天下大乱,实在是清廷统治长期封闭衰朽,矛盾积累太深所致。然而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和理论水准同样太次,所以终究未能成就大事。
太平军以政教军事一体为组织,然而其宗教纲领与外交手段,外不足与国际接轨,以获得外部支援,内又未能促进国内一切势力之团结,禁读孔孟之书打破儒家传统,遂使得知识分子心理上拒绝这一政权,结果就是太平天国人才极度缺乏,开国将领越死越少,而新秀难以为继。此其致命缺点之一。
咸丰三年,金陵易手后,英法美公使都曾先后到天京视察,彼等均事先逢政府密令,如察知太平军人物,确能组成一个真正之政府,即将予以承认。但因洪杨答复外国之公文,夜郎自大,鄙视外人,尤其有年年朝贡等语,大为不敬;又因为太平军人物多来自西南山区,不开明,无知识,且迷信宗教过甚,并不认识真正基督教义,故均主张不能与其平等建立邦交。日后更为维护其在华经济利益,防止太平天国军事共产主义的危害,而组织军队协助清廷作战。
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天地会支党小刀会刘丽川等占领上海县城,杀知县袁祖直起事,因苏松太道和租界都宣布中立,刘丽川等乃借上海英领事馆以通好太平军,具折称臣。太平天却以丽川未毁偶像,吸食鸦片,且政治主张不合,未予认可。因此天地会苦守年余,至咸丰五年正月初一,清朝联合法军攻克上海,天地会首领均战死。
至于各地民团,蜂起抗击长毛,自不待言。
民族与文化为一体之两面。洪杨以兴汉反满之民族革命相号召,却又反对孔孟,打倒佛老,等于自己否定自己。自然遭受诸多反对。
太平天国以革命力量自居,想要建立一个有为国家,则传统之接续,民众之保护,贸易繁荣之促进,皆为必须,而太平军动辄屠城,到处捣毁庙宇神像,滥杀僧人道士,侮辱儒生,以军事共产主义没收大户财产,定都天京后依然男女分营,如此种种,内不能安居乐业,外不能通商往来。则未下之城,必拼死抵抗,而已取之地,日益凋敝。其实力无法真正壮大,早已成定局。此其致命缺点之二。
更不要说太平天国内部,政治环境之日益糜烂,先是定都天京之后,洪杨等王由此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争权夺利。杨秀清借天父附体的把戏,与洪秀全分庭抗礼,最终引发元气大伤的天京内乱。天京乱毕,以石达开居功至伟,天朝诸臣亦认为应让达开翼王主持大局,辅佐朝政,而洪秀全却猜疑忌惮,反而给两个无能的洪氏亲属封王,以为掣肘,遂导致石达开愤而出走。而此两王专图私利弄权,不顾大局,使得后起之秀的忠王李秀成亦不得施展其才。太平天国之政治腐败,较清廷来之更速,则其灭亡,亦理所当然。此太平天国致命缺点之三。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竟然是为了女宫人事,怒责天王洪秀全,并令杖责四十大板,尤其为宗教迷乱政治之荒诞丑剧。以往天父下凡传言,都是为国家大事或振奋士气,今以宫内小事,杖责一国之君,杨秀清遭杀身之祸,当负乱政亡国之责。
石达开率军出走,虽名为北伐,然而实际上行动并不果敢,居然带大军回到他老家,衣锦还乡,蛰居二年有余,结果士卒军心离散,纷纷离开石达开各自返回天京,到了力单势穷之际,再谋北伐,则时机力量均已失去,故而导致最后兵败身死。
李秀成为太平天国后起之秀,善征战,行事仁厚,故而多次作战皆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政治治理,也颇有心得。然而在外未能及时与英王陈玉成战略合作,导致英王战死,遂失去强援,内又受洪氏奸王仁发、仁达之掣肘。李秀成曾上奏天王,天京内应设官仓,于粮价低时购入,粮价涨时卖出以平抑物价,增加储备。而洪氏奸王利欲熏心,偏反其道行之,反而开设关卡抽税,结果商旅绝迹,日后天京被围,城中粮草断绝,由此祸起。此即一例。
以此诸多愚行,太平天国之灭亡,实属必然。若说此次战争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就是由于摧毁了腐朽不堪的清朝绿营势力,而使得汉族大臣领导地方军政要务开了先河,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势力集团,先后崛起,而腐朽封闭之清廷,日益无所作为,为之后民国的种种局面,打下基础。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