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答案在灯火阑珊后

从广义上说,任何小说都可归类为“悬疑小说”,因为总要有一个悬念支撑着故事向前发展。小说要反映的是生活,而在生活里,我们也不断地在寻觅,寻觅问题,寻觅解答。
《众里寻他》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王方倍生在富庶之家,父母均是行内著名建筑师,为人圆滑,行事滴水不漏。但方倍与他们截然相反,性格大大咧咧,对世俗名利毫无兴趣。因其文笔真挚有力,接到报社约稿,撰写人物专题。
其父母的纽约业主柏太太邓融也是方倍的热心读者,对方倍赞赏有加。然而好景不长,柏太太与方倍父母产生纠纷,揭露了王氏夫妇的各种虚假人生……方倍在如此打击之下,开始搜索自己身世的信息,同时调查柏太太的背景底细……
本着不泄底的原则,简介就写到这里了。其实老练的读者大概也能猜出一二了。
王方倍的形象是极讨人喜欢的,这是由于她涉世未深的真诚。可以看到出亦舒将她的职业设定为“人见人爱的撰稿人”的良苦用心。其实就连作者自己的文字也是这样,不欺骗,不隐瞒。就连杜撰也是真诚。
这或许也是亦舒的作品可以获得如此多的拥趸的原因吧。我们总可以看到一个真诚的、简单的故事。或许们有太多华丽的技法与跌宕,但也足以填补我们心灵的空闲了。我们需要的也仅此而已。
这样的真诚同样需要“简单”的心态。比方说书中提到一例:方倍偶然看到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一对男女因情事所困,男子欲枪杀女子。女子中弹后仍继续逃跑,直到路遇热心司机搭救,奋力逃上车才幸免于难。方倍前去采访时大赞司机见义勇为的勇敢,司机却称真正勇敢的是那名女子,因为她“始终不忘却生的希望”。
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也不必去追求再多的动因。生活看上去无比复杂,其实它会有怎样的轨迹并不重要。你要做的是走下去,不必计较再多岔路,你能体会的只是唯一的可能。当你发觉“答案”不知所踪时,坚持下去别放弃。一开始,你会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也许灯火阑珊后,你便会明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