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董桥的眷恋竟一去不返

还记得06年,在学校书店的二层楼上拿到第一本董桥的书《故事》,一读便不可自拔,那幽幽的民国情致随着一件件古玩旧事浸润了那段学生时光。无论是在学校的旧书馆去翻阅史料,还是出国不忘一家家书店去搜罗牛津版的董桥,都曾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执念。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仿佛热恋中的人进入了恋情的瓶颈期,同样的文字捧在手中,却没了当初阅读的温存之感。越来越觉得食之无味。一个个民国闺秀和旧时才子的形象让人看得索然无味,似乎老爷子为了缅怀那过去的时光,可以雕刻了一个个相似相近的模型,想当初是被这久远的情怀吸引,如今,却也是被这深入骨髓的高傲搞得索然无味。反倒是,偶尔翻到插页的几篇剔花漆盒的照片,那书页掩不住的包浆浓郁,还能勾起心底的一丝欢喜。
董桥和他的高贵冷艳朋友们,大概从此就从我的生活里淡出了。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仿佛热恋中的人进入了恋情的瓶颈期,同样的文字捧在手中,却没了当初阅读的温存之感。越来越觉得食之无味。一个个民国闺秀和旧时才子的形象让人看得索然无味,似乎老爷子为了缅怀那过去的时光,可以雕刻了一个个相似相近的模型,想当初是被这久远的情怀吸引,如今,却也是被这深入骨髓的高傲搞得索然无味。反倒是,偶尔翻到插页的几篇剔花漆盒的照片,那书页掩不住的包浆浓郁,还能勾起心底的一丝欢喜。
董桥和他的高贵冷艳朋友们,大概从此就从我的生活里淡出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