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全面的李商隐解读
苏缨和毛晓雯,这两位作者的名字一点不陌生,在当当和卓越搜索书籍的时候,经常在古典诗词的解读中,发现合署俩人名字的著述,不知什么原因,竟然一直没有买过。或许因此,蓄积对俩人的期待,导致阅读本书时,心里有些许的失望,文字不够优美,学术性强于文学性。
我得承认,被我视作的缺陷,也可能是他人眼里的妙处,个人爱好不同吧。
应该说书的史料相当充分,从中可以看到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如李商隐青年时期在洛阳,获得青年女子柳枝的爱慕,柳枝以“博山香相待”为约。在此,就有大段叙述来解释“博山香”。原来,博山为道教传说中的一座东海仙山,汉朝人想象出了博山炉,点香时云雾自炉子的山体中缓缓飘出。不过柳枝的博山炉已是汉代博山炉的变体,可以随身携带。这样的知识点在书中频频出现,没有也不妨碍对李商隐的解读,而有了,可产生“锦上添花”的效应。
李商隐的一生,堪怜。父亲早逝,除了曾经的大户人家的自尊,再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像唐朝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样,考取功名成为李商隐唯一的出路。在考取功名的途中,他的诗引来一位又一位青年女子的爱慕,受功名的召唤,他没有为其中的任何人留下。偏偏他又始终未能在功名上有所建树,他的诗才未能赢得当权者的眼光,没有获得破格的幸运,于是,只好辗转于位高权重者的府中,做一名可有可无的幕僚。
一个比较好玩的段子是,李商隐曾获晚年白居易的青睐,而且白居易对他喜欢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甚至希望自己死后投生为李商隐的儿子。于是,白居易去世数年后,李商隐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白老”。可叹的是这位白老毫无诗人的灵气,性情鄙钝。倒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个儿子“衮师”颇具乃父的风范。
不过总体说来,在探寻李商隐的一生中,难得叫人菀而一笑,多半在为诗人的遭遇揪心,于社会动荡的晚唐,李商隐不得不追随高官,不停地随着主人的离世或倒台,品尝树倒猢狲散的悲凉滋味。这滋味渗透进了他的诗中,每一首诗都读得出些许的伤感。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