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真相
从小就爱说自己喜欢历史,其实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比如:
汉武帝60多岁了还能遇到十多岁的钩弋夫人,那双握了十几年玉勾的小拳头还刚好就让他给打开了,多传奇呀!
张学良在日本人打到家里边来了的时候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的舞厅……
马克思在图书馆看书,每遇激动处就跺脚,以至于把脚下的地都跺出了坑洞,多好学啊!
华盛顿把父亲的樱桃树误砍了,主动认错,多诚实啊!
……
可看的书多了,才知道:
那钩弋夫人许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更有甚者可能只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棋子,传奇只是表象。
张少帅在“九·一八”那天压根不在北平,也始终不识传说中与自己共舞的“舞蹈皇后”。
马克思喜欢跺脚也许不假,但却没有哪个图书馆的地因他而遭殃。
至于华盛顿,谁知道他们家有没有种过那棵可怜的樱桃树呢?
……
就连这些历史人物的小八卦都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真正错综复杂、牵扯众多的大历史就更没有绝对的真相可言了。我们大部分人如今读历史、思历史、评历史……其实只是“一切唯心造”罢了。
比如,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人,在文学界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可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眼中就成了所谓的“汉奸文人”、“软骨头”;同样是北师大的女校长杨荫榆,在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她不可逆转地站在了历史阵营的反面,而在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姑母》中又是另一番模样。
孰真孰假,孰对孰错,谁又能说得清呢?
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口述史的重要性了。比如对于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抗战史,台湾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大陆有《我的抗战》。其它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的口述史、回忆录也并不少见。
这本《往事不寂寞》在这一类书中并不出挑,但三联的质量保障还是有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野心勃勃要做太子,直把袁世凯推上琼楼最高层的袁克定,形象上其实是个干瘦、瘸腿的小个子,而且也并没有一脸戾气,老来对人礼貌又和善,精通德语和英语,还懂戏剧;看到以一身正气照尘寰的外交家形象留存史书的顾维钧其实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喜欢过生日party,72岁了还去学滑雪;看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张恨水也曾经以笔为刀,写过以常德会战为原型的抗战小说;看到外交家乔冠华的一生所爱并不是那位著名的红色名媛章含之,而是连周恩来也十分欣赏的龚澎,而且这位同样从事外交工作的夫人在业务上甚至比他还要优秀……
与历史教科书上寥寥几笔的描述相比,这样的口述史显然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窥视欲,也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看起来我们似乎离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可是再一想,这些口述者确实是历史的亲历者,但同时也是上了年纪的普通人,也是那些历史名人的亲人或者后人,他们的记忆真的可靠吗?他们的描述真的客观吗?
答案恐怕是无解。
历史是没有真相的,从它成为历史的那一刻起。
我们如今看到的史料不过都是旁人的八卦罢了。写帝王将相家史的所谓正史,是高端八卦;而历史的边角余料,那些鲜香麻辣的野史,则是八卦界的业界良心;至于如今甚嚣尘上的戏说历史、白话历史,本就是辗转多道的八卦,还被夹带私货,添加了现代人自己的佐料,充其量只能算二流八卦;而像这样的口述史则可算是资深八卦。
可惜的是,这样的历史亲历者越来越少了,前几天看杨绛的近作,说亲眼见证过五四运动的人如今只剩她一人了,不禁心有戚戚焉。
虽然说历史没有真相,但能看看卸妆后的历史,哪怕只是盲人摸象式的片段性接触,也算得上一大幸事了。
比如:
汉武帝60多岁了还能遇到十多岁的钩弋夫人,那双握了十几年玉勾的小拳头还刚好就让他给打开了,多传奇呀!
张学良在日本人打到家里边来了的时候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的舞厅……
马克思在图书馆看书,每遇激动处就跺脚,以至于把脚下的地都跺出了坑洞,多好学啊!
华盛顿把父亲的樱桃树误砍了,主动认错,多诚实啊!
……
可看的书多了,才知道:
那钩弋夫人许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更有甚者可能只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棋子,传奇只是表象。
张少帅在“九·一八”那天压根不在北平,也始终不识传说中与自己共舞的“舞蹈皇后”。
马克思喜欢跺脚也许不假,但却没有哪个图书馆的地因他而遭殃。
至于华盛顿,谁知道他们家有没有种过那棵可怜的樱桃树呢?
……
就连这些历史人物的小八卦都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真正错综复杂、牵扯众多的大历史就更没有绝对的真相可言了。我们大部分人如今读历史、思历史、评历史……其实只是“一切唯心造”罢了。
比如,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人,在文学界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可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眼中就成了所谓的“汉奸文人”、“软骨头”;同样是北师大的女校长杨荫榆,在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她不可逆转地站在了历史阵营的反面,而在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姑母》中又是另一番模样。
孰真孰假,孰对孰错,谁又能说得清呢?
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口述史的重要性了。比如对于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抗战史,台湾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大陆有《我的抗战》。其它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的口述史、回忆录也并不少见。
这本《往事不寂寞》在这一类书中并不出挑,但三联的质量保障还是有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野心勃勃要做太子,直把袁世凯推上琼楼最高层的袁克定,形象上其实是个干瘦、瘸腿的小个子,而且也并没有一脸戾气,老来对人礼貌又和善,精通德语和英语,还懂戏剧;看到以一身正气照尘寰的外交家形象留存史书的顾维钧其实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喜欢过生日party,72岁了还去学滑雪;看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张恨水也曾经以笔为刀,写过以常德会战为原型的抗战小说;看到外交家乔冠华的一生所爱并不是那位著名的红色名媛章含之,而是连周恩来也十分欣赏的龚澎,而且这位同样从事外交工作的夫人在业务上甚至比他还要优秀……
与历史教科书上寥寥几笔的描述相比,这样的口述史显然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窥视欲,也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看起来我们似乎离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可是再一想,这些口述者确实是历史的亲历者,但同时也是上了年纪的普通人,也是那些历史名人的亲人或者后人,他们的记忆真的可靠吗?他们的描述真的客观吗?
答案恐怕是无解。
历史是没有真相的,从它成为历史的那一刻起。
我们如今看到的史料不过都是旁人的八卦罢了。写帝王将相家史的所谓正史,是高端八卦;而历史的边角余料,那些鲜香麻辣的野史,则是八卦界的业界良心;至于如今甚嚣尘上的戏说历史、白话历史,本就是辗转多道的八卦,还被夹带私货,添加了现代人自己的佐料,充其量只能算二流八卦;而像这样的口述史则可算是资深八卦。
可惜的是,这样的历史亲历者越来越少了,前几天看杨绛的近作,说亲眼见证过五四运动的人如今只剩她一人了,不禁心有戚戚焉。
虽然说历史没有真相,但能看看卸妆后的历史,哪怕只是盲人摸象式的片段性接触,也算得上一大幸事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