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的深度

《 安德的游戏》这本书,在我第一眼看到封面的时候,我直觉是一本成人的专业书,而且是很不容易懂的那种。我对这种书一般是敬而远之的,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买了也看不懂,就不浪费作者的心血我的钱财了。后来,在豆瓣上看到书评,几乎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从书评内容来看,好像是写小孩子的,还有很多游戏的内容,所以心里开始痒痒。再后来,听好多人议论这本书,终于没忍住也去找了一本来看,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好在哪里。
看了以后才知道,虽然这本书是作者套系书中的一本,但并不影响阅读。还真不愧是获得“雨果”“星云”两大科幻奖的作品!相对于其他的科幻作品来讲,这本书有着更广阔的深度,其结构和思想更值得读者玩味。
这本书结构复杂,时间跨度大。作者用了两条线索来叙述事件。一条线索是成人世界的线索,以格拉夫为贯穿,着种叙述成人对安德在成长过程中的看法和培养方式。这其中,格拉夫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训练方式,让安德迅速成长起来,也教会了他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对方,战胜自己。另一条线索是安德在战斗学校的成长历程。他从地球离开,离开爱他,他爱的姐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并且被事先就安排好的被孤立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安德也会想家,想姐姐,也会觉得孤独,但他顽强地克服了这些思想,因为他知道即使想也无济于事。于是,他以一个天才的角度观察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在环境中迅速成长,终于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打败对方,打败虫族,拯救了地球上的人类。应该说,外星人入侵,拯救地球的科幻作品不少。但很多书中或者影视剧中,外星人都是很残暴的,而地球人对外星人的入侵是充满仇恨的,对于消灭外星人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可这本书中的安德却和虫族成为了“好朋友”,他的内心里并没有想要消灭它们。安德和虫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原谅,所以,安德在得知自己消灭虫族后,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是内疚的。这样的故事设计是很独特的。这让安德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书中从他六岁写起,九岁担任飞龙战队司令官,十一岁消灭虫族,一直到地球上的他的哥哥七十一岁,几乎是他的一生。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安德是善良的,但不是没有底线的那种好好先生,他睿智、冷静,善于精准地找到对方的弱点并一击而中。这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他善于利用环境,找到同盟,建立自己的威信,并成功成为一名统帅。可这一切还是不能减弱他的善良。他的内心依然充满温暖。所以,在书的最后,他带着干瘪的虫茧四处游历,希望能找到最适合它的地方。
在书中,安德是一个孩子,战斗学校的学员也都是孩子,尽管比安德大。但因为这个学校的孩子的智力都很突出,所以,看似是学校,其实一点也不比成人社会单纯。这让我想起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孩子的天真和人性的本恶在荒岛上展露无遗。同样的,这本书中关于善恶区分更趋向复杂和纠结。人物命运也在善恶的纠结中曲折发展。安德的哥哥彼得因为太过残忍无情被战斗学校拒绝,他的姐姐华伦蒂却因为性格过于温和也被战斗学校拒绝。老外虽然不知道中国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运用起来却得心应手。其实,善恶从来都在一念间。哲学的问题我不是很懂,还是少说为妙,省的贻笑大方。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对书的独特理解。但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想,这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作者在书中充分利用了科幻作品的便利,给予人物生活环境极大的想象,在超前的幻想中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大量的专业词汇让故事场景和发展更真实自然,所以读来没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反而觉得主人公等就应该生活在那里。而量的游戏设置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刻度性,扩大了读者群。
科幻不止是把时间提前,不止是几个高科技机器名字,也不止是有外星人的加入,还要有思想深度才能让作品的生命力更长久。其实,这本书即使去掉科幻的那些光环,仍然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端看你怎么理解了。
看了以后才知道,虽然这本书是作者套系书中的一本,但并不影响阅读。还真不愧是获得“雨果”“星云”两大科幻奖的作品!相对于其他的科幻作品来讲,这本书有着更广阔的深度,其结构和思想更值得读者玩味。
这本书结构复杂,时间跨度大。作者用了两条线索来叙述事件。一条线索是成人世界的线索,以格拉夫为贯穿,着种叙述成人对安德在成长过程中的看法和培养方式。这其中,格拉夫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训练方式,让安德迅速成长起来,也教会了他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对方,战胜自己。另一条线索是安德在战斗学校的成长历程。他从地球离开,离开爱他,他爱的姐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并且被事先就安排好的被孤立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安德也会想家,想姐姐,也会觉得孤独,但他顽强地克服了这些思想,因为他知道即使想也无济于事。于是,他以一个天才的角度观察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在环境中迅速成长,终于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打败对方,打败虫族,拯救了地球上的人类。应该说,外星人入侵,拯救地球的科幻作品不少。但很多书中或者影视剧中,外星人都是很残暴的,而地球人对外星人的入侵是充满仇恨的,对于消灭外星人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可这本书中的安德却和虫族成为了“好朋友”,他的内心里并没有想要消灭它们。安德和虫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原谅,所以,安德在得知自己消灭虫族后,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是内疚的。这样的故事设计是很独特的。这让安德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书中从他六岁写起,九岁担任飞龙战队司令官,十一岁消灭虫族,一直到地球上的他的哥哥七十一岁,几乎是他的一生。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安德是善良的,但不是没有底线的那种好好先生,他睿智、冷静,善于精准地找到对方的弱点并一击而中。这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他善于利用环境,找到同盟,建立自己的威信,并成功成为一名统帅。可这一切还是不能减弱他的善良。他的内心依然充满温暖。所以,在书的最后,他带着干瘪的虫茧四处游历,希望能找到最适合它的地方。
在书中,安德是一个孩子,战斗学校的学员也都是孩子,尽管比安德大。但因为这个学校的孩子的智力都很突出,所以,看似是学校,其实一点也不比成人社会单纯。这让我想起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孩子的天真和人性的本恶在荒岛上展露无遗。同样的,这本书中关于善恶区分更趋向复杂和纠结。人物命运也在善恶的纠结中曲折发展。安德的哥哥彼得因为太过残忍无情被战斗学校拒绝,他的姐姐华伦蒂却因为性格过于温和也被战斗学校拒绝。老外虽然不知道中国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运用起来却得心应手。其实,善恶从来都在一念间。哲学的问题我不是很懂,还是少说为妙,省的贻笑大方。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对书的独特理解。但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想,这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作者在书中充分利用了科幻作品的便利,给予人物生活环境极大的想象,在超前的幻想中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大量的专业词汇让故事场景和发展更真实自然,所以读来没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反而觉得主人公等就应该生活在那里。而量的游戏设置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刻度性,扩大了读者群。
科幻不止是把时间提前,不止是几个高科技机器名字,也不止是有外星人的加入,还要有思想深度才能让作品的生命力更长久。其实,这本书即使去掉科幻的那些光环,仍然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端看你怎么理解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