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顾先生感发中国古典诗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走出校园的脚步,我们也似乎,远离了中国古典诗词。
说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会赞叹唐诗宋词的辉煌与灿烂,会脱口而出数句经典诗词,那些曾经伴随我们走过童年的或简洁,或繁复,或轻灵、或沉重,或长,或短,美丽而隽永的诗词。
但是,似乎,今天,我们浮躁的心已经记不起、容不下我们曾经那么钟爱的诗词。拥挤的地铁,繁忙的工作,居高不下的房价,不可企及的爱情,难以兼顾的亲情和友情,林林种种,占据了我们的本已不大的内心,以至于我们忘却了五五七七的神奇短句。
唐诗与宋词,真的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了吗?
这要看我们怎么读,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叶嘉莹先生当代研究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大家,而《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正是这位已经年近90岁的老人当年的听课笔记,当年的老师正是顾随先生。“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则即变为一种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义与生命”,我们看这本书,仿佛当面受教于顾随这位古典诗词研究大师,何其幸哉!
和学生时代,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不同,顾随先生带给我们的唐诗宋词感发是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感悟,关于音律与形象的重现。我们读诗词,感受的是汉字的美丽与深邃,是历史的记录与流淌。种下诗词的种子,生发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拥抱与欣赏,是积极向上精神,是真诚而踏实的态度。唐诗宋词是我们的小伙伴,是聆听我们心灵的知音,是我们前行的导师。我们爱唐诗宋词,正如我们应该去真诚、热烈的去爱我们的生命,生活。
我们读唐诗宋词,乃至元曲、明清小说等其他古典文学,并非是被动的接受大师们的观点,或者兴趣情志,我们最重要的是感受唐诗宋词的美与力,发现我们内心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你可能喜欢李白、杜甫,他或许喜欢王维、孟浩然,在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世界里,这没有对与错,高与低,这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只愿美好的诗词,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