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小摘要

【按语:快速地阅读了一趟,斯宾格勒的思想很遥远古旧,有种巫师或先知道派头;就哲学维度而言,斯宾格勒的理论不算严谨,康德的某些学说(尤其时间和空间)被他铸改后拿来随便用了,深深借鉴了黑格尔但几乎回避提及黑格尔; 整个框架又有些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色彩,但斯宾格勒从来没有试图严谨地确立其概念框架——后来汤因比就在斯宾格勒的基础上做了这样的工作。斯宾格勒是让丰富的素材来沉浸在其具有穿透力的直觉中。他的历史知识委实非常丰富,尤其是古代史和宗教。或许很多时候,他的判断或预言并不准确甚至也不自洽,但斯宾格勒仍然留下了足够闪耀的东西。相比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斯宾格勒的历史终结论或许更有灵性和洞察力得多。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像有机体一样地生长着,经历原始、文化和文明的阶段,由生到灭亡,并潜存着永恒重复的可能。现在唯一活着的西方文化就处在走向文明的末期或衰落阶段,必须明白在这样的时代中,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或许斯宾格勒判断得过于绝对了,但个人感觉:假晶现象、宗教后期等概念是深具卓识的,而凯撒主义正在来临的判断,就算对于在较具体层面上信奉自由民主者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更高尺度上的挑战,因为斯宾格勒描述的是一个类似于帝国时期罗马那样的全球处境,而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框架和权利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名不副实的。 】
导言
本书“想去预断历史”【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页13,下同】,研究唯一还在完成中的文化,即西方文化的各个阶段。斯宾格勒说“历史是精神的表现、符号和体现,”【18】他由此将精神与自然对立起来,相应地也对立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数学。
在说西方人与古典人不同之处在于有历史感之后,斯宾格勒说,所谓“古代-中古-近代”这样的体系是无意义的,由此导致“无法认识高级人类在通史中的真正地位,无法认识德意志。”【31】“古中近”的划分是奥古斯丁二元论的神魔(magian)世界感的产物,被Joachim of Floris加上了第三个王国。斯宾格勒认为自己进行着历史中的哥白尼发见【34】:历史是文化的伟大戏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恒复返。”【39】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论点。历史是有机的。
狭义的任务是确立西方1800-2000的时代学位置。区分文化及其逻辑结果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归宿。”【54】罗马人是结束了希腊文化的野蛮人,其胜过希腊人的地方在于把金钱看作一种无机的量。西方从19世纪从文化过渡到文明。扩张倾向是文明晚期或世界城市晚期人类的宿命,凯撒主义。
现代是一个文明的时代,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文明的时代,“是一个没落的时代。...我们生在饱满的文明的初冬,而不生在成熟的文化的金顶。”【73】
“一切真正的历史著作都是哲学。”【68】尼采的权力意志算是抓住了时代的决定性的问题。【79】
1.1起源和景观:宇宙和小宇宙 斯宾格勒在这里说,宇宙是周期性的,具有节拍,属于时间;而独立出来的,拥有自由的小宇宙则具有极性和紧张,属于空间。两者的关系是存在(Dasein)与觉醒的存在(wachsein)的关系。这一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身体与思维的关系;也是植物性的与动物性之间的关系,但植物性的生命更高。“生活利用思维为它自己的目的服务。”【100】还可以理解为vernuft与verstand, 宿命与因果的关系。“具有命运的人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103】被激动的群众单位是比知识团体更高级的存在,是宇宙性的存在。
1.2起源和景观:高级文化的类别。历史与自然的对立;高级文化的出现,“高级文化乃是一个巨大的单独有机体的觉醒存在。”【125】八种高级文化。目前掌握地球的是西方文化 的一个阶段。埃及、巴比伦、中国、古典、印度、阿拉伯、西方文化。只在文化阶段有历史,前文化和文明都没有历史,而西方是唯一“迄今尚有历史的人。”【144】“历史是精神事物的现实化。”【146】
1.3 起源与景观:文化间的关系。文化之间有深渊,彼此是孤寂的。以法律在罗马、西方和阿拉伯的含义来说明文明之间的无关性。
2.1城市与民族:城市的心灵。“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206】农民是无历史的。【208】城市的诞生注定了其死亡,从农村吸血。紧张与不育。残余下的费拉类型(Fellah type)。【221】早期:城市从农村诞生;晚期,城市与乡村的斗争。到文明时期,城市战胜乡村,却也走向自己的毁灭。西方的文明正在诞生之中,“作为西方的最后民族的德国是命定要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大厦的。”【226】
2.2城市与民族:民族、种族和语言。这里斯宾格勒要推翻Volk的浪漫概念,因为种族才是最根本的,它是“生活的、存在的宇宙。...种族是一种宇宙的和精神的东西,带有一种隐晦的周期性。”【230】但种族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宿命的。其首要表现是家室。像时间和宿命一样,是一切生活问题中的一种决定性因素。【254】种族和语言,这然后才是民族。
2.3城市与民族:原始人、文化民族与费拉。不是民族做成事件,而是事件创造了(文化)民族。“一种文化以后的民族——最著名的例子有后罗马时代的埃及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费拉民族。”【305】三种文化类型:阿波罗型的、神魔型的、浮士德型的。西方最晚的民族是普鲁士。【324】这里斯宾格勒攻击了世界和平的观念,说持守这种信念的人只是有利于另一个民族。
3.1 阿拉伯文化的问题:历史上的假晶现象。假晶现象,就是前一种文化影响了后一种文化的结构。而阿拉伯文化的问题,斯宾格勒在讨论宗教的问题或神魔文化的问题。在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冲突中,战胜的本来应该是安东尼。“在亚克兴战役中是尚未诞生的阿拉伯文化反对衰老的古典文明。...如果安东尼胜利,则能使神魔精神得到自由;他的失败却使神魔的土地上蒙上了罗马帝国的硬幕。”【334】俄罗斯也是假晶现象,托尔斯泰是西方的,陀思妥涅夫斯基才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西方的,莫斯科才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圣者,托尔斯泰只是一个革命家。”【340】保罗也是假晶现象,因为他那里的才智统治。
3.2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神魔的心灵。神魔意识的世界是一种洞窟式的二元论。天与地、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神魔的时间有开始和终结。
3.3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克伦威尔。宗教的本质是让时间服从空间。【437】社会伦理的兴盛恰恰表明了“宗教信仰的衰弱与空虚,它已经失去了那种形而上学的确实性的力量”。【448】神魔心灵的青春期有圣方济各和伯纳德的颂歌和灵气。而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奥菲斯式的反对恰恰说明柏拉图思想的苍老。【464】清教徒运动的自责、悔罪和无限忏悔也是“文化已经处于晚期情况之中的一种标志。”【483】这里对于宗教改革的看法比Gonzalez深刻多了!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和克伦威尔都是晚期人物,“清教缺乏那种照亮了每个青春的宗教的笑容,这种青春正是富于生命的诚挚喜悦、富于生活的幽默感的时刻。在可兰经中找不到那种在神魔的青春时代的著作中时常闪烁发光的耶稣童年故事,在米尔顿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圣方济各的诗歌里面那种鲜明的喜悦。”【494】他们离康德的概念只有一部之遥。【495】伊斯兰是基督教的异端,是成熟时期的神魔心灵。孔子也是老年心灵。当犹太人已经费拉时,西方人几乎还是原始人。
4.1 国家:等级问题之贵族与僧侣。贵族才是真正的等级。【542】而僧侣是真理的等级。“最高意义上的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547】晚期的第三等级。
4.2 国家:国家和历史。“国家被视为静止状态的历史,历史被视为运动中的国家。”【577】法律基于政治,而等级和国家在竞争权力。晚期,国家超越各个等级,而树立了民族的概念。【613】僭主政治恰恰代表了非特权部分对特权的抑制。“僭主政治是国家,而寡头政治则在阶级的旗帜下反对它。”【615】转变为文明时,非等级力量的决定性干预,凯撒。凯撒主义的内涵:“我用‘凯撒主义’这个词来指一种政府,那种政府不论它会有什么样的宪法结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向彻底的无形式的倒退。”【680】帝国时代,金钱和才智的统治结束,“血统的权力,未受破坏的身体力量,恢复了它们从前的统治地位。”【681】前文化时期的新命运又成为可能。
4.3国家:政治的哲学。想得多的恰恰懂得少。“在本能的每一特征上,在最深的本质中,生活着的一切都是政治。”【688】这是Schmitt和Nietzsche的调子。“这种政治生活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在寻求那决定人类将成为一种宿命或将遭受一种宿命的伟大决断。”【688】“斗争的不是原则而是人。”【690】理论只影响大城市的居民。民主政治是走向政治自杀。【712】代替火刑的是巨大的沉默。最后,斯宾格勒倒对凯撒主义给予了赞美,凯撒的权力有一种高尚的任务,“这种任务就是按其本来面目来不倦地照管这个世界,这是耽于金钱权势的时代的反面,它要求高尚的节操和良心。”【723】
5.1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货币。
5.2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机器。在机器中,人们扮演上帝的角色。【766】“他们创造了机器的观念,作为仅只服从人的意志的小宇宙。”【769】希望无限意味着废除上帝。工程师才是机器的主人和宿命。自然枯竭了。最后在金钱和血之间的冲突。而凯撒将胜利,“武力战胜了金钱,主宰者的意志再次战胜了掠夺者的意志。”【774】时间会战胜空间。“凯撒主义正以安详的、鉴定的步伐走近。”【776】必须像Seneca所说的,选择接受命运。
江绪林 2014年1月24日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像有机体一样地生长着,经历原始、文化和文明的阶段,由生到灭亡,并潜存着永恒重复的可能。现在唯一活着的西方文化就处在走向文明的末期或衰落阶段,必须明白在这样的时代中,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或许斯宾格勒判断得过于绝对了,但个人感觉:假晶现象、宗教后期等概念是深具卓识的,而凯撒主义正在来临的判断,就算对于在较具体层面上信奉自由民主者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更高尺度上的挑战,因为斯宾格勒描述的是一个类似于帝国时期罗马那样的全球处境,而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框架和权利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名不副实的。 】
导言
本书“想去预断历史”【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页13,下同】,研究唯一还在完成中的文化,即西方文化的各个阶段。斯宾格勒说“历史是精神的表现、符号和体现,”【18】他由此将精神与自然对立起来,相应地也对立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数学。
在说西方人与古典人不同之处在于有历史感之后,斯宾格勒说,所谓“古代-中古-近代”这样的体系是无意义的,由此导致“无法认识高级人类在通史中的真正地位,无法认识德意志。”【31】“古中近”的划分是奥古斯丁二元论的神魔(magian)世界感的产物,被Joachim of Floris加上了第三个王国。斯宾格勒认为自己进行着历史中的哥白尼发见【34】:历史是文化的伟大戏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恒复返。”【39】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论点。历史是有机的。
狭义的任务是确立西方1800-2000的时代学位置。区分文化及其逻辑结果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归宿。”【54】罗马人是结束了希腊文化的野蛮人,其胜过希腊人的地方在于把金钱看作一种无机的量。西方从19世纪从文化过渡到文明。扩张倾向是文明晚期或世界城市晚期人类的宿命,凯撒主义。
现代是一个文明的时代,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文明的时代,“是一个没落的时代。...我们生在饱满的文明的初冬,而不生在成熟的文化的金顶。”【73】
“一切真正的历史著作都是哲学。”【68】尼采的权力意志算是抓住了时代的决定性的问题。【79】
1.1起源和景观:宇宙和小宇宙 斯宾格勒在这里说,宇宙是周期性的,具有节拍,属于时间;而独立出来的,拥有自由的小宇宙则具有极性和紧张,属于空间。两者的关系是存在(Dasein)与觉醒的存在(wachsein)的关系。这一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身体与思维的关系;也是植物性的与动物性之间的关系,但植物性的生命更高。“生活利用思维为它自己的目的服务。”【100】还可以理解为vernuft与verstand, 宿命与因果的关系。“具有命运的人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103】被激动的群众单位是比知识团体更高级的存在,是宇宙性的存在。
1.2起源和景观:高级文化的类别。历史与自然的对立;高级文化的出现,“高级文化乃是一个巨大的单独有机体的觉醒存在。”【125】八种高级文化。目前掌握地球的是西方文化 的一个阶段。埃及、巴比伦、中国、古典、印度、阿拉伯、西方文化。只在文化阶段有历史,前文化和文明都没有历史,而西方是唯一“迄今尚有历史的人。”【144】“历史是精神事物的现实化。”【146】
1.3 起源与景观:文化间的关系。文化之间有深渊,彼此是孤寂的。以法律在罗马、西方和阿拉伯的含义来说明文明之间的无关性。
2.1城市与民族:城市的心灵。“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206】农民是无历史的。【208】城市的诞生注定了其死亡,从农村吸血。紧张与不育。残余下的费拉类型(Fellah type)。【221】早期:城市从农村诞生;晚期,城市与乡村的斗争。到文明时期,城市战胜乡村,却也走向自己的毁灭。西方的文明正在诞生之中,“作为西方的最后民族的德国是命定要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大厦的。”【226】
2.2城市与民族:民族、种族和语言。这里斯宾格勒要推翻Volk的浪漫概念,因为种族才是最根本的,它是“生活的、存在的宇宙。...种族是一种宇宙的和精神的东西,带有一种隐晦的周期性。”【230】但种族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宿命的。其首要表现是家室。像时间和宿命一样,是一切生活问题中的一种决定性因素。【254】种族和语言,这然后才是民族。
2.3城市与民族:原始人、文化民族与费拉。不是民族做成事件,而是事件创造了(文化)民族。“一种文化以后的民族——最著名的例子有后罗马时代的埃及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费拉民族。”【305】三种文化类型:阿波罗型的、神魔型的、浮士德型的。西方最晚的民族是普鲁士。【324】这里斯宾格勒攻击了世界和平的观念,说持守这种信念的人只是有利于另一个民族。
3.1 阿拉伯文化的问题:历史上的假晶现象。假晶现象,就是前一种文化影响了后一种文化的结构。而阿拉伯文化的问题,斯宾格勒在讨论宗教的问题或神魔文化的问题。在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冲突中,战胜的本来应该是安东尼。“在亚克兴战役中是尚未诞生的阿拉伯文化反对衰老的古典文明。...如果安东尼胜利,则能使神魔精神得到自由;他的失败却使神魔的土地上蒙上了罗马帝国的硬幕。”【334】俄罗斯也是假晶现象,托尔斯泰是西方的,陀思妥涅夫斯基才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西方的,莫斯科才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圣者,托尔斯泰只是一个革命家。”【340】保罗也是假晶现象,因为他那里的才智统治。
3.2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神魔的心灵。神魔意识的世界是一种洞窟式的二元论。天与地、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神魔的时间有开始和终结。
3.3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克伦威尔。宗教的本质是让时间服从空间。【437】社会伦理的兴盛恰恰表明了“宗教信仰的衰弱与空虚,它已经失去了那种形而上学的确实性的力量”。【448】神魔心灵的青春期有圣方济各和伯纳德的颂歌和灵气。而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奥菲斯式的反对恰恰说明柏拉图思想的苍老。【464】清教徒运动的自责、悔罪和无限忏悔也是“文化已经处于晚期情况之中的一种标志。”【483】这里对于宗教改革的看法比Gonzalez深刻多了!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和克伦威尔都是晚期人物,“清教缺乏那种照亮了每个青春的宗教的笑容,这种青春正是富于生命的诚挚喜悦、富于生活的幽默感的时刻。在可兰经中找不到那种在神魔的青春时代的著作中时常闪烁发光的耶稣童年故事,在米尔顿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圣方济各的诗歌里面那种鲜明的喜悦。”【494】他们离康德的概念只有一部之遥。【495】伊斯兰是基督教的异端,是成熟时期的神魔心灵。孔子也是老年心灵。当犹太人已经费拉时,西方人几乎还是原始人。
4.1 国家:等级问题之贵族与僧侣。贵族才是真正的等级。【542】而僧侣是真理的等级。“最高意义上的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547】晚期的第三等级。
4.2 国家:国家和历史。“国家被视为静止状态的历史,历史被视为运动中的国家。”【577】法律基于政治,而等级和国家在竞争权力。晚期,国家超越各个等级,而树立了民族的概念。【613】僭主政治恰恰代表了非特权部分对特权的抑制。“僭主政治是国家,而寡头政治则在阶级的旗帜下反对它。”【615】转变为文明时,非等级力量的决定性干预,凯撒。凯撒主义的内涵:“我用‘凯撒主义’这个词来指一种政府,那种政府不论它会有什么样的宪法结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向彻底的无形式的倒退。”【680】帝国时代,金钱和才智的统治结束,“血统的权力,未受破坏的身体力量,恢复了它们从前的统治地位。”【681】前文化时期的新命运又成为可能。
4.3国家:政治的哲学。想得多的恰恰懂得少。“在本能的每一特征上,在最深的本质中,生活着的一切都是政治。”【688】这是Schmitt和Nietzsche的调子。“这种政治生活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在寻求那决定人类将成为一种宿命或将遭受一种宿命的伟大决断。”【688】“斗争的不是原则而是人。”【690】理论只影响大城市的居民。民主政治是走向政治自杀。【712】代替火刑的是巨大的沉默。最后,斯宾格勒倒对凯撒主义给予了赞美,凯撒的权力有一种高尚的任务,“这种任务就是按其本来面目来不倦地照管这个世界,这是耽于金钱权势的时代的反面,它要求高尚的节操和良心。”【723】
5.1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货币。
5.2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机器。在机器中,人们扮演上帝的角色。【766】“他们创造了机器的观念,作为仅只服从人的意志的小宇宙。”【769】希望无限意味着废除上帝。工程师才是机器的主人和宿命。自然枯竭了。最后在金钱和血之间的冲突。而凯撒将胜利,“武力战胜了金钱,主宰者的意志再次战胜了掠夺者的意志。”【774】时间会战胜空间。“凯撒主义正以安详的、鉴定的步伐走近。”【776】必须像Seneca所说的,选择接受命运。
江绪林 2014年1月24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