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平线》拍一部电影
或许是因为平时经常看电影而没怎么看这类小说书,当读到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碰面的那段,脑海里就浮现出第一个场景,人们挤上前,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碰面,女主的头磕到墙面流血,然后男主带着女主去医院,一路上他们说了一些话——然后他们的恋情就此展开。那么关于这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成长环境,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们这一次相遇,是因为一个意外,如果不是意外,他们仍旧是人海中互不相识的人。在平行线外的生活,平行时间里,一切也会以各自的轨迹运行。我们以他们这次特殊的遇见为原点,负方向是他们遇见前各自的过去,正方向是他们相遇后的事情。未来则是不确定的,因为在后来他们分开了,那么他们分开后的这段日子,又是哪个方向呢?或许是一个循环——后来他们又相遇,然后同上。那么这就是一条与上面平行的线。依旧是负方向,原点,正方向。如果没有再相遇,那么他们各自的生活……依旧是平行线。好吧,乱了。
接着说吧。第二个场景,女主在教授和律师家照看他们的两个孩子——雇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而男主和女主又是怎样的生活。男主和女主是边缘人——他们没有在像样的家庭中长大——在人群中有一种疏离感。也正因如此,男主和女主的惺惺相惜,他们的爱情很自然。他们在雇主家附近的小花园享受那宁静的感觉——啊,夜空干净,清冷,他们在小花园的长椅上坐下,或者是站在阳台边上聊天,这个时候的女主最适合安妮海瑟薇演了。男主就留个侧影吧,我也不知道该是谁演。
第三个场景,男主户口簿上的父母朝他要钱的场景——这个场景应该不止一个,男主为了逃避而费了不少周折。
第四个场景,女主与继父争吵,与母亲争吵之后离开了家,与母亲断绝关系,之后离开这个城市。有一天在酒吧遇到那个后来缠着她的人,他在她住的那幢楼下打了她左脸一巴掌。后来酒吧的女店员告诉她,之所以缠着她是因为她没有免疫力,她没有家人,朋友。人们对待没有“免疫力”的人会怎样?警察的态度那样。
第五个场景,女主离开那个缠着她的人所在的城市去了另一个城市,在那里她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个人给了她名片说要找家庭教师——她便去当了家庭教师,照看两个孩子。有一次她在路上看到了那个缠着她的人——他敲她的车窗,露出怪异的笑。她加开车速逃开,回到雇主家里后与雇主接吻并一起出去吃饭,回来的路上再次看到那个缠着她的人,雇主漫不经心不屑一顾地打了那个人,那个人的鼻子出血,倒在路上,然后下起大雨,她透过窗看到那个人依旧站在雨里没走,衣服全都湿透,一动不动。雇主关了灯然后去解她的衬衫扣子。对了,有写到她产生幻觉仿佛回到童年时,寄宿学校或者是少年犯教养所的宿舍,难道曾经是个少年犯?
第六个场景,女主被教授和律师解雇,有一天女主到男主的工作地方,那是一家出版社,沙漏出版社(这个有时间流逝的意思)。在那里有个人来找书,他们聊了起来,然后女主去了那个找书人那工作,依旧是帮忙照看孩子。这个找书人是个医生,开着一家诊所,和他一起的女人,还有一个孩子小彼得。那个女人不知道是他助手还是妻子——或者这个医生和这个女人——还有这个孩子——他们甚至可能和男主、女主一样,是边缘人。这个医生和这个女人——正如男主和女主的关系一样。孩子也可能是认领的。
第七个场景,女主惊慌失措跑到男主的工作地,讲了一下他们被抓的场景,然后他们一起先是把小彼得送到了一个女人家。告别的时候小彼得神情漠然而不知所措,和那个收留他的女人一起站在门口看着男主和女主离开。女主收拾行李要离开此地,男主和女主说以后可以写信或者打电话,男主送女主上了火车,挥手告别。
第八个场景,女主离开后,没有信也没有电话,男主的工作换掉,沙漏出版社关掉了,后来男主梦里梦见电话一直在响,响在空荡荡的沙漏出版社,他听到声音去找那个电话,可是找不到门进去,他梦见他们遇见不久后的那个场景,他问她:“您是出生在法国?”“不,在柏林。”他醒来,什么都没有。
第九个场景,男主已经白发苍苍,他看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缠着她的那个人的名字,他去找到他,他也白发苍苍。他们在咖啡馆桌旁坐下,他问他是否认识她。他说不认识——然后他们表情奇怪。男主看到他的两手间的伤痕。对了,显然男主知道他是,读者知道也是。四十年过后,你会记得年轻时干过一些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看待呢?
第十个场景,男主在网上搜索女主的名字,搜到了柏林的一家书店,他前往找她,他步行前往,这个城市的一切与四十年前不一样,然而在平行时间,在地平线那,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依然存在着?
他走到了一个草坪旁,碰到一个青年男子,问了一下书店名字——然后他们的对话就和书中所说一样——是个好结局。虽然我们不知道男主和女主相遇后的情景,希望不是像韩剧中那样,女主完全失忆不记得男主了。。
如果《地平线》拍成电影,我觉得那肯定比《广岛之恋》要好看,如果是王家卫拍就好了,光影交错蛮适合这本小说的。王家卫的《蓝莓之夜》英语剧也不错啊,很平实的一段故事。《地平线》似乎也是一个很平实的故事,而故事背景有二战的影子,是二战后不久发生的这段恋情。
写成小说概括了,就这样吧。晚安。
接着说吧。第二个场景,女主在教授和律师家照看他们的两个孩子——雇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而男主和女主又是怎样的生活。男主和女主是边缘人——他们没有在像样的家庭中长大——在人群中有一种疏离感。也正因如此,男主和女主的惺惺相惜,他们的爱情很自然。他们在雇主家附近的小花园享受那宁静的感觉——啊,夜空干净,清冷,他们在小花园的长椅上坐下,或者是站在阳台边上聊天,这个时候的女主最适合安妮海瑟薇演了。男主就留个侧影吧,我也不知道该是谁演。
第三个场景,男主户口簿上的父母朝他要钱的场景——这个场景应该不止一个,男主为了逃避而费了不少周折。
第四个场景,女主与继父争吵,与母亲争吵之后离开了家,与母亲断绝关系,之后离开这个城市。有一天在酒吧遇到那个后来缠着她的人,他在她住的那幢楼下打了她左脸一巴掌。后来酒吧的女店员告诉她,之所以缠着她是因为她没有免疫力,她没有家人,朋友。人们对待没有“免疫力”的人会怎样?警察的态度那样。
第五个场景,女主离开那个缠着她的人所在的城市去了另一个城市,在那里她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个人给了她名片说要找家庭教师——她便去当了家庭教师,照看两个孩子。有一次她在路上看到了那个缠着她的人——他敲她的车窗,露出怪异的笑。她加开车速逃开,回到雇主家里后与雇主接吻并一起出去吃饭,回来的路上再次看到那个缠着她的人,雇主漫不经心不屑一顾地打了那个人,那个人的鼻子出血,倒在路上,然后下起大雨,她透过窗看到那个人依旧站在雨里没走,衣服全都湿透,一动不动。雇主关了灯然后去解她的衬衫扣子。对了,有写到她产生幻觉仿佛回到童年时,寄宿学校或者是少年犯教养所的宿舍,难道曾经是个少年犯?
第六个场景,女主被教授和律师解雇,有一天女主到男主的工作地方,那是一家出版社,沙漏出版社(这个有时间流逝的意思)。在那里有个人来找书,他们聊了起来,然后女主去了那个找书人那工作,依旧是帮忙照看孩子。这个找书人是个医生,开着一家诊所,和他一起的女人,还有一个孩子小彼得。那个女人不知道是他助手还是妻子——或者这个医生和这个女人——还有这个孩子——他们甚至可能和男主、女主一样,是边缘人。这个医生和这个女人——正如男主和女主的关系一样。孩子也可能是认领的。
第七个场景,女主惊慌失措跑到男主的工作地,讲了一下他们被抓的场景,然后他们一起先是把小彼得送到了一个女人家。告别的时候小彼得神情漠然而不知所措,和那个收留他的女人一起站在门口看着男主和女主离开。女主收拾行李要离开此地,男主和女主说以后可以写信或者打电话,男主送女主上了火车,挥手告别。
第八个场景,女主离开后,没有信也没有电话,男主的工作换掉,沙漏出版社关掉了,后来男主梦里梦见电话一直在响,响在空荡荡的沙漏出版社,他听到声音去找那个电话,可是找不到门进去,他梦见他们遇见不久后的那个场景,他问她:“您是出生在法国?”“不,在柏林。”他醒来,什么都没有。
第九个场景,男主已经白发苍苍,他看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缠着她的那个人的名字,他去找到他,他也白发苍苍。他们在咖啡馆桌旁坐下,他问他是否认识她。他说不认识——然后他们表情奇怪。男主看到他的两手间的伤痕。对了,显然男主知道他是,读者知道也是。四十年过后,你会记得年轻时干过一些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看待呢?
第十个场景,男主在网上搜索女主的名字,搜到了柏林的一家书店,他前往找她,他步行前往,这个城市的一切与四十年前不一样,然而在平行时间,在地平线那,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依然存在着?
他走到了一个草坪旁,碰到一个青年男子,问了一下书店名字——然后他们的对话就和书中所说一样——是个好结局。虽然我们不知道男主和女主相遇后的情景,希望不是像韩剧中那样,女主完全失忆不记得男主了。。
如果《地平线》拍成电影,我觉得那肯定比《广岛之恋》要好看,如果是王家卫拍就好了,光影交错蛮适合这本小说的。王家卫的《蓝莓之夜》英语剧也不错啊,很平实的一段故事。《地平线》似乎也是一个很平实的故事,而故事背景有二战的影子,是二战后不久发生的这段恋情。
写成小说概括了,就这样吧。晚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