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与木心
去年读了两本热卖的书,一是《顾随诗词讲记》,一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可以说是近年读到的最妙的书了。两本书又很有些相似之处,前者不用说,看名字就知道体裁,乃上世纪40年代顾随老师的授课记录;而后者其实也是木心于1989-1994年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纪文学史”时的记录,因他在开课引言里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所以定名为《文学回忆录》。又巧合的是,记录者都是当年堂下的学生,自认学问修养远不及老师,但后来的名气却都比老师要大,或者说大得多。《讲记》一书是根据叶嘉莹当年听课的笔记整理,叶嘉莹何人?当今世上最受人钦仰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学者,蜚声海内外,风靡中港台。《回忆录》一书的底本则是陈丹青的5本听课笔记,陈丹青更不必说,不仅有画名,还锋芒毕露,在很多公共议题上常常大胆直言,有广泛的年轻一代拥趸。两位老师于是就借着两位成名的弟子,借着当年他们一面陶醉不已听课一面还能有暇记录下来的文字,各各地在数十年后火了一把。
其实我很佩服这两位弟子竟能记下如此大量的笔记。叶嘉莹在前言中说:“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红学家周汝昌也是顾随先生的弟子,他则评论先师讲课:“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木心的讲课也是被陈丹青形容为“真听得不知如何是好”;曹立伟则说木心“充满敏感,妙语如珠”,“神采飞扬”。吾生也有幸,读书时也曾遇到过一两位文采风流的业师,讲课时魅力自然散发,于是我也就全然沉浸其中,根本分不出一丝心思来做笔记。多年后只落得个飘渺如烟云的印象,美则美矣,精华妙义却少能忆及,至今想来还觉遗憾。看来叶嘉莹和陈丹青必是真正聪敏的人物,一心二用且两不耽搁,也难怪他们终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当然,上述的相似不过在形式上,一点巧合而已;真正令两本书灵魂契合的,还在于两位大师极具整体感的审美直觉,常常以精妙的譬喻形式出现的“大言断语”;没有繁复琐碎的论证,只简单一两句话,就要么直击人心,要么直抵本质,而那譬喻中的巧思又往往令人抚掌称奇,不知有怎样的玲珑心才能道出此种玲珑句。
以木心对《红楼梦》中诗词的评论为例: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红楼梦》中的诗词只能算作二三流诗词,好是好在与人物、情境的相符,想来这是大多数人都能说出来的红学常识。可是正如梁文道所言,“只是说不到这么漂亮”。大约因为《红楼梦》的阅读率较高,所以这一句也成了《文学回忆录》里最常被提及一句评论。其实,比这更好的还多的是,比如:
1948年我乘海船经台湾海峡,某日傍晚,暴雨过后,海上出现壮丽景色:三层云,一层在天边,不动,一层是晚霞,一层是下过雨的云,在桅顶飞掠——我说,这就是拜伦。
我能够想见当年在纽约的课堂上,诸多艺术家学生们听到此句的反应:必然先是憧憬于他的描绘,头脑里有了一幅鲜明的画,尔后听他话锋一转地说:“这就是拜伦”,停顿一秒,随即整幅画就因这句惊喜的结语而熠熠生辉起来。木心身兼画家与作家,在形象与文字方面都有特殊的敏锐,他的通感和移觉因此也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在理,造成读者(或听者)一种动态的心理起伏,实在过瘾。
类似的这种打通各种感官各艺术与学术门类的妙语在整本书里随处可见,比如他说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是艺术家,是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二十来个字,信息量巨大,读者、听者必得心中储备了中国古代神话/演义小说、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古典音乐等众多知识,才能与讲述者会心一笑。一般读者如笔者,大约只能囫囵吞枣地领略了,不过也仍旧被其中横生的乐趣逗得忍俊不禁了许久。
《顾随诗词讲记》中的“大言断语”也有很多,也相当令人拍案叫绝。比如他将杜甫与李白对举,“杜是排山倒海,李是驾凤乘銮”。《讲记》一书虽然主题是讲中国古典诗词,但大约因为顾随之特别嘉赏鲁迅,提到鲁迅处着实不少。其中最令人过目难忘的是这样的一句:
开合在诗里最重要,诗最忌平铺直叙。鲁迅先生白话文上下左右,龙跳虎跃,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他人则如虫之蠕动。
鲁迅研究养活了多少人,可是多少人评价来评价去,总在什么思想倾向上民族感情上打转,对于鲁迅文章的真正艺术魅力、美学特质就总是闪烁其词。这种中学教案式的分析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把整个年轻一代对鲁迅先生的好感都抹去了。笔者在中学时读鲁迅也读不出什么滋味来,自然有审美能力尚嫌稚嫩的原因在,但那时如果能看到这样的一句评论,说鲁迅文章“上下左右,龙跳虎跃,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一定会产生神往,哪怕读不大懂,求文若渴的少年也会“生读”下去;怎么会至于将他老先生搁置许久,直到大学里偶然重拾,才惊呼“过错”!而阅读鲁迅,那贯穿全过程的愉快,不正是出于他文字的非凡活力吗,也即胡兰成所评价的“跌宕”二字。
顾师还有一句评论鲁迅的,也说得相当好:
近代白话文鲁迅收拾得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即使打倒别人,打一百个跟头要有一百个花样,重复算我栽了。
“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那么漂亮、干练、利落,兔起鹘落,正是鲁迅杂文语言的特色。上文列出的两句话,和木心的文学议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属于东方直觉主义的感知、表达模式,也都承继了中国文学评论的主流。往前追溯,可以想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想到宋朝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再往前追,则还有南朝钟嵘的《诗品》:“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迴雪;邱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
东方长于感知,西方更重分析,这是众人皆知的东西方思维差异了。在我看来,当前的学院派文学评论,受西方文学、文艺理论熏染太深,有无思想的力度且不论,在意趣上一定是大大缺乏的。审美的领域,我还是愿意交给具有敏锐感知力的“才子”们。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出版后销量惊人,文艺小清新们人手一本,好奇的记者们自然要就此现象采访诸多评论家,有一位文学院教授、博导是这样说的:“读过木心的书,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我非常诧异于将“才子”、“文人”与“文学”对峙的说法。整个中国文学的恢弘殿堂,不就是靠着屈原、曹植、李商隐、苏东坡、汤显祖、张爱玲、汪曾祺……这些个才子文人支撑起来的吗?如果在“文学”中剐除了“才子文人气”,文学制造、评论者们不再依靠强烈的直觉,不再具备丰富有趣的心思,那么何不以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种种发展完备的现代学术来替代文学;不再斟酌讲究于文字、语言本身,不再追求文字的质感、声音、色泽,要文学何为?
与木心受学院派诟病不同,顾随的学术成就倒是渐渐得到了承认。其实顾随的才子文人气哪里比木心弱半分?叶嘉莹就说他讲课“纯以感发为主”。他对诗歌声音的精细的分辨,是值得学院派大批特批的“才子文人恶趣味”。私心揣测,木心的追随者,多是像陈丹青这样的局外人,而木心本人也终生流离于任何体制机构之外;而顾随的力推者叶嘉莹,却是海外最顶尖的学者,顾随本人也先后执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众高等学府。这就好比同样的一套拳脚,顾随是没落的名门弟子,他施展起来能让别人暗暗心惊,想他这一支终究复兴有望;而木心则是不知哪里跑来的无名小子,打得再怎样精彩,也免不了遭人指责“野路子”、“上不得台面”。
可是文艺小清新们不管什么正路子野路子,一切带来美妙阅读体验的书都是好书。有人说木心的观点独断而专妄,但文学本来就是个人的事主观的事,评论家不独断,难道要改成民意测验?不专妄,难道要先看作者、读者脸色,再考虑说什么样的话?读者们爱的,就是这一份观点鲜明、感情浓烈,比起笼笼统统,各打五十大板的那一套不知强了多少倍。
正如顾随爱鲁迅之深,木心恨孔子也切。他吐槽孔子的,有一大段话:
孔子,既不足以称哲学家,又不足以称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奇在内心复杂固执,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苛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所以虚伪,十分精致地虚伪……孔子没死,他的幽灵就是无数中国的伪君子。
我向来仰慕孔子,总深深认同于梁漱溟的那段话“儒家圣人让你会要在他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感动佩服,而从他使你的生命受到影响变化。”所以读到木心的评价,吃了不小一惊。然而他的话并不令我这个孔子的粉丝着恼,因为这几句评论真实、犀利、言之有物,带给我不一样的视角,引起了我的思考。
且以《人间词话》的“隔与不隔”说结束本文。王国维谓南宋姜白石之词作“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而顾随与木心对文学作品的评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隔”,正如本文在一开始就说到的,直击人心,直抵本质。梁文道在《文学回忆录》的序言里说:“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其实所谓平视,说到底还是在于他与文学大师们贴得近;不仅近,还调用了一切感觉与感情,于是乎“不隔”。叶嘉莹谓其师讲课“左右逢源”,也一样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古人酬酢唱和,亲密无间,舒舒然说出自己的通观妙解。
这种“不隔”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平等与自信是如何达到的?叶嘉莹的序言中已有答案——
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
其实我很佩服这两位弟子竟能记下如此大量的笔记。叶嘉莹在前言中说:“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红学家周汝昌也是顾随先生的弟子,他则评论先师讲课:“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木心的讲课也是被陈丹青形容为“真听得不知如何是好”;曹立伟则说木心“充满敏感,妙语如珠”,“神采飞扬”。吾生也有幸,读书时也曾遇到过一两位文采风流的业师,讲课时魅力自然散发,于是我也就全然沉浸其中,根本分不出一丝心思来做笔记。多年后只落得个飘渺如烟云的印象,美则美矣,精华妙义却少能忆及,至今想来还觉遗憾。看来叶嘉莹和陈丹青必是真正聪敏的人物,一心二用且两不耽搁,也难怪他们终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当然,上述的相似不过在形式上,一点巧合而已;真正令两本书灵魂契合的,还在于两位大师极具整体感的审美直觉,常常以精妙的譬喻形式出现的“大言断语”;没有繁复琐碎的论证,只简单一两句话,就要么直击人心,要么直抵本质,而那譬喻中的巧思又往往令人抚掌称奇,不知有怎样的玲珑心才能道出此种玲珑句。
以木心对《红楼梦》中诗词的评论为例: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红楼梦》中的诗词只能算作二三流诗词,好是好在与人物、情境的相符,想来这是大多数人都能说出来的红学常识。可是正如梁文道所言,“只是说不到这么漂亮”。大约因为《红楼梦》的阅读率较高,所以这一句也成了《文学回忆录》里最常被提及一句评论。其实,比这更好的还多的是,比如:
1948年我乘海船经台湾海峡,某日傍晚,暴雨过后,海上出现壮丽景色:三层云,一层在天边,不动,一层是晚霞,一层是下过雨的云,在桅顶飞掠——我说,这就是拜伦。
我能够想见当年在纽约的课堂上,诸多艺术家学生们听到此句的反应:必然先是憧憬于他的描绘,头脑里有了一幅鲜明的画,尔后听他话锋一转地说:“这就是拜伦”,停顿一秒,随即整幅画就因这句惊喜的结语而熠熠生辉起来。木心身兼画家与作家,在形象与文字方面都有特殊的敏锐,他的通感和移觉因此也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在理,造成读者(或听者)一种动态的心理起伏,实在过瘾。
类似的这种打通各种感官各艺术与学术门类的妙语在整本书里随处可见,比如他说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是艺术家,是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二十来个字,信息量巨大,读者、听者必得心中储备了中国古代神话/演义小说、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古典音乐等众多知识,才能与讲述者会心一笑。一般读者如笔者,大约只能囫囵吞枣地领略了,不过也仍旧被其中横生的乐趣逗得忍俊不禁了许久。
《顾随诗词讲记》中的“大言断语”也有很多,也相当令人拍案叫绝。比如他将杜甫与李白对举,“杜是排山倒海,李是驾凤乘銮”。《讲记》一书虽然主题是讲中国古典诗词,但大约因为顾随之特别嘉赏鲁迅,提到鲁迅处着实不少。其中最令人过目难忘的是这样的一句:
开合在诗里最重要,诗最忌平铺直叙。鲁迅先生白话文上下左右,龙跳虎跃,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他人则如虫之蠕动。
鲁迅研究养活了多少人,可是多少人评价来评价去,总在什么思想倾向上民族感情上打转,对于鲁迅文章的真正艺术魅力、美学特质就总是闪烁其词。这种中学教案式的分析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把整个年轻一代对鲁迅先生的好感都抹去了。笔者在中学时读鲁迅也读不出什么滋味来,自然有审美能力尚嫌稚嫩的原因在,但那时如果能看到这样的一句评论,说鲁迅文章“上下左右,龙跳虎跃,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一定会产生神往,哪怕读不大懂,求文若渴的少年也会“生读”下去;怎么会至于将他老先生搁置许久,直到大学里偶然重拾,才惊呼“过错”!而阅读鲁迅,那贯穿全过程的愉快,不正是出于他文字的非凡活力吗,也即胡兰成所评价的“跌宕”二字。
顾师还有一句评论鲁迅的,也说得相当好:
近代白话文鲁迅收拾得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即使打倒别人,打一百个跟头要有一百个花样,重复算我栽了。
“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那么漂亮、干练、利落,兔起鹘落,正是鲁迅杂文语言的特色。上文列出的两句话,和木心的文学议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属于东方直觉主义的感知、表达模式,也都承继了中国文学评论的主流。往前追溯,可以想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想到宋朝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再往前追,则还有南朝钟嵘的《诗品》:“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迴雪;邱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
东方长于感知,西方更重分析,这是众人皆知的东西方思维差异了。在我看来,当前的学院派文学评论,受西方文学、文艺理论熏染太深,有无思想的力度且不论,在意趣上一定是大大缺乏的。审美的领域,我还是愿意交给具有敏锐感知力的“才子”们。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出版后销量惊人,文艺小清新们人手一本,好奇的记者们自然要就此现象采访诸多评论家,有一位文学院教授、博导是这样说的:“读过木心的书,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我非常诧异于将“才子”、“文人”与“文学”对峙的说法。整个中国文学的恢弘殿堂,不就是靠着屈原、曹植、李商隐、苏东坡、汤显祖、张爱玲、汪曾祺……这些个才子文人支撑起来的吗?如果在“文学”中剐除了“才子文人气”,文学制造、评论者们不再依靠强烈的直觉,不再具备丰富有趣的心思,那么何不以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种种发展完备的现代学术来替代文学;不再斟酌讲究于文字、语言本身,不再追求文字的质感、声音、色泽,要文学何为?
与木心受学院派诟病不同,顾随的学术成就倒是渐渐得到了承认。其实顾随的才子文人气哪里比木心弱半分?叶嘉莹就说他讲课“纯以感发为主”。他对诗歌声音的精细的分辨,是值得学院派大批特批的“才子文人恶趣味”。私心揣测,木心的追随者,多是像陈丹青这样的局外人,而木心本人也终生流离于任何体制机构之外;而顾随的力推者叶嘉莹,却是海外最顶尖的学者,顾随本人也先后执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众高等学府。这就好比同样的一套拳脚,顾随是没落的名门弟子,他施展起来能让别人暗暗心惊,想他这一支终究复兴有望;而木心则是不知哪里跑来的无名小子,打得再怎样精彩,也免不了遭人指责“野路子”、“上不得台面”。
可是文艺小清新们不管什么正路子野路子,一切带来美妙阅读体验的书都是好书。有人说木心的观点独断而专妄,但文学本来就是个人的事主观的事,评论家不独断,难道要改成民意测验?不专妄,难道要先看作者、读者脸色,再考虑说什么样的话?读者们爱的,就是这一份观点鲜明、感情浓烈,比起笼笼统统,各打五十大板的那一套不知强了多少倍。
正如顾随爱鲁迅之深,木心恨孔子也切。他吐槽孔子的,有一大段话:
孔子,既不足以称哲学家,又不足以称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奇在内心复杂固执,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苛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所以虚伪,十分精致地虚伪……孔子没死,他的幽灵就是无数中国的伪君子。
我向来仰慕孔子,总深深认同于梁漱溟的那段话“儒家圣人让你会要在他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感动佩服,而从他使你的生命受到影响变化。”所以读到木心的评价,吃了不小一惊。然而他的话并不令我这个孔子的粉丝着恼,因为这几句评论真实、犀利、言之有物,带给我不一样的视角,引起了我的思考。
且以《人间词话》的“隔与不隔”说结束本文。王国维谓南宋姜白石之词作“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而顾随与木心对文学作品的评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隔”,正如本文在一开始就说到的,直击人心,直抵本质。梁文道在《文学回忆录》的序言里说:“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其实所谓平视,说到底还是在于他与文学大师们贴得近;不仅近,还调用了一切感觉与感情,于是乎“不隔”。叶嘉莹谓其师讲课“左右逢源”,也一样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古人酬酢唱和,亲密无间,舒舒然说出自己的通观妙解。
这种“不隔”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平等与自信是如何达到的?叶嘉莹的序言中已有答案——
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