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悲剧

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不过我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史诗般的作品,让我慢慢的理解了哥萨克。葛里高利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可以生活的很美好,他是一个勇敢的哥萨克,但是一个软心肠的人。虽然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但是他厌恶胡乱杀人,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在红军里他受不了不公正对待,看不惯一些苏维埃过激的行为。最终导致他站到了红军的对立面,在叛军里他同样受不了不公正的对待,对红军的同情导致叛军对他的不信任。
他总是这样让人感觉无路可走,也许他的性格不适应这样的时代,没有坚定的信念,所谓旧政权、苏维埃、邓尼金、科尔尼洛夫等等都不是他理想的结果。他的性格导致他的摇摆不定,他的经历导致他到处不受信任。即使做一个土匪也是不称职的,他下不了手,对待敌人也是那样的软心肠。倒真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哥萨克,不愿杀人的他甚至在彼得罗被杀以后都不愿伤害米什卡。可是处在 那样的时代,是不允许出现骑墙派的,不能举棋不定,无论苏维埃胜利还是白军胜利,葛里高利的结局都是悲剧。
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的爱情贯穿始终,虽然说阿克西妮亚最终也死了,但不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毕竟她死在了爱人的怀里。勇敢的阿克西妮亚说走就走,这样的女人真是少有的,对葛里高利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可是他们的幸福却是建立在娜塔莉亚的悲剧之上的。很难说谁更爱葛里高利,也许娜塔莉亚更多一点,但葛里高利对娜塔莉亚亲情多于爱情、怜悯多于爱恋。也许这样的悲剧更应该责怪葛里高利,毕竟阿克西妮亚是有夫之妇,他与娜塔莉亚的结合更多是父母之命的悲剧,葛里高利对阿克西妮亚与其说是真爱,不如说是习惯的爱恋,只是从情窦初开就习惯了阿克西妮亚的存在,此生便再也摆脱不了。最终娜塔莉亚在悲伤中去世也没有太打击葛里高利。他心中所想的始终是阿克西妮亚,斯捷潘就这么冷冷的看待自己的感情生活,那样的无能为力,阿克西妮亚甚至从来都不愿关心他。
正教的静静的顿河,养育了多少哥萨克,顿河边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彷佛目睹了数十年的苦乐哀愁。合上书之后才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可怕的战争在夺走了一切之后才让人明白,明白在过去最不经意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也是来自农村,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哪怕跋涉在故乡的泥泞之中也是一种幸福。不忘初心,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迷了路。
他总是这样让人感觉无路可走,也许他的性格不适应这样的时代,没有坚定的信念,所谓旧政权、苏维埃、邓尼金、科尔尼洛夫等等都不是他理想的结果。他的性格导致他的摇摆不定,他的经历导致他到处不受信任。即使做一个土匪也是不称职的,他下不了手,对待敌人也是那样的软心肠。倒真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哥萨克,不愿杀人的他甚至在彼得罗被杀以后都不愿伤害米什卡。可是处在 那样的时代,是不允许出现骑墙派的,不能举棋不定,无论苏维埃胜利还是白军胜利,葛里高利的结局都是悲剧。
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的爱情贯穿始终,虽然说阿克西妮亚最终也死了,但不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毕竟她死在了爱人的怀里。勇敢的阿克西妮亚说走就走,这样的女人真是少有的,对葛里高利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可是他们的幸福却是建立在娜塔莉亚的悲剧之上的。很难说谁更爱葛里高利,也许娜塔莉亚更多一点,但葛里高利对娜塔莉亚亲情多于爱情、怜悯多于爱恋。也许这样的悲剧更应该责怪葛里高利,毕竟阿克西妮亚是有夫之妇,他与娜塔莉亚的结合更多是父母之命的悲剧,葛里高利对阿克西妮亚与其说是真爱,不如说是习惯的爱恋,只是从情窦初开就习惯了阿克西妮亚的存在,此生便再也摆脱不了。最终娜塔莉亚在悲伤中去世也没有太打击葛里高利。他心中所想的始终是阿克西妮亚,斯捷潘就这么冷冷的看待自己的感情生活,那样的无能为力,阿克西妮亚甚至从来都不愿关心他。
正教的静静的顿河,养育了多少哥萨克,顿河边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彷佛目睹了数十年的苦乐哀愁。合上书之后才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可怕的战争在夺走了一切之后才让人明白,明白在过去最不经意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也是来自农村,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哪怕跋涉在故乡的泥泞之中也是一种幸福。不忘初心,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迷了路。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