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时——闲话天津与《河神》
水是城市的灵魂,同时也养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天津自古有“九河入海”之说,是众多水系的汇聚之所。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不仅冲出了这座城市,更冲出了这座城市里面的轶闻怪谈。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人说话“哏儿”,能说会道,杂谈轶事经过一张利嘴的加工渲染,就成了一套五味俱全的煎饼果子,吃着既解馋又解饱。天津当地的民间文学就在这些普通人的“添油加醋”中逐渐形成,更有甚者,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天津的故事自然离不开水,跟水斗了一辈子的天津人,对养育他们的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一点从《河神》中就能看出来。天津卫的老百姓喜欢水,毕竟靠水讨生活,对水十分依赖;同时,又忌惮水,因为年年的河患,让人们对滚滚的河水心存敬畏。老百姓要是对什么事物产生敬畏,往往会通过一种祭拜仪式来表达。祭祀水神的仪式中,在河岸设镇水兽或是将镇水兽沉入河底,成为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河神》这部书的故事,起因之一就与这镇水兽有关。传说的起因总得有个由头,方能显得神秘;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去揭秘那些民间传说,对于多数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因为当你越接近真相的时候,就越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事后还总有意犹未尽的成就感。这也就是这类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人们总是对神秘的事物既恐惧又好奇。
《河神》写的是老天津卫的故事,从这里面,我们能看到生长在天津卫这块地皮上的民间文化,对于作者的滋养。看书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鲁迅在评论《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透过这本书,天津卫的市井文化历历在目。读者在作者营造的紧张氛围背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老天津卫的风物人情。
一、 津门风物
1、 蜜供、药糖、太师饼
这些吃食儿,当下的社会可能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但是在《河神》描写的年代——民国时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相当金贵的。书里的蜜供勾出了李大楞请“河神”郭得有破案,小小的药糖则引出吴老显办案的陈年往事,这都是环环相扣的节骨眼,犹如一把把小锁,解开这个上上这个,层层相扣。这种写法,就是民间文学的构思,看似扯闲篇,实则不然,肉都挂在骨头上面呢!
再说这太师饼,作者摆明了是要吊读者的兴趣,那些在旧时代人物口中念念不忘的吃食儿,如今去了哪里?往大了说,那些三百六十行的绝活如今还在传吗?那些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老玩意儿,最终在民间消失,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不做探讨。但是在此,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老手艺、老玩意儿、老吃食儿的热爱。那是一种老辈人的群体记忆,当下年轻人的玩味只能是隔靴搔痒。
2、 媳妇掌灯娶进门
津门的风俗透着一股子放诞与怪异,《河神》中对老天津卫迎娶新娘子做了详尽地描述,这里面有共性的,也有迥异的。就说这掌灯时分轿子进门吧,这在北方地区也算是比较少见的,究其原因大概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河神》中有这么一句话,“解放后这些迷信婚俗基本上全破除了,现在听这事儿都觉得瘆人”。本应该是喜庆的事,为什么说“瘆人”呢?如果读者仔细的读读这段讲述,不难看出,过去娶新人,要处处防备着,俨然是防鬼一般,若是这样,还去什么新人啊!可见,旧社会那套男尊女卑的思想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这些“恶风俗”还是消失的好。
二、 古水码头
1、挣命难挣钱的脚行
说起“脚行”,估计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也少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送、运输机器设备逐渐取代人工,这一行业也在慢慢消失。过去大的码头、港口聚集着众多依靠扛包、卖苦力为雇主搬运货物,从而赚钱养家的穷苦劳动者。之所以形成了“行”,就如同“丐帮”一样,由松散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逐渐出现了官办、私办脚行,直至官、私勾结,“把头”往往借助官府和黑社会的势力,分界把持,形成区域性垄断,对普通的脚夫进行剥削。《河神》中不仅对脚行做了解释,还对脚夫的辛苦和危险做了描述。记得“文革时期”排演过两部以码头工人为主角的现代京剧《六号门》、《海港》,其中《六号门》的故事就发生在天津,《河神》中也提到这所谓的“六号门”,那些贫苦的脚夫,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究其缘由,是当时溃烂到根上的旧制度所造成的;而《海港》中提到的“过山跳”,就是脚夫在踏板之间负重前行,没有一点安全保证,《河神》中是这样描写的“每天要扛四五百斤的木箱,在一丈多高的跳板上弯着腰来回走,稍不小心摔下来非死即残”。倘或,有读者到港口码头游览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码头热闹的景象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苦难!
2、无向斜街赛迷宫
去过天津老城的人都会发现,天津的街是斜的,不像很多大城市直来直去,其原因正如《河神》中提到的“跟河流分布以及各国划分租借地有关”,书中的描述更为详尽,暂且不提,但有一点作者给各位读者提了个醒,在天津“一般东西走向为道,南北走向为路,横道竖路”,想去天津探探究竟的人一定要谨记。这是玩笑话,其实重要的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现在的旅游都是走马观花,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要是去天津玩,带上本《河神》,按照上面说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无疑会给您平添许多的乐趣。
三、曲艺之乡
1、说书的嘴
提起天津,喜欢曲艺的人会称它为“曲艺之乡”,为什么这么说呢?天津这地方,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曲艺作为当时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娱乐消遣,自然有它极大的生存空间。就说《河神》中水鬼投胎的连化青吧,他赖以为生的或者说掩人耳目的职业是耍猴、变戏法儿,书里还写了他的两个被人称绝的戏法“万人变鬼”、“画中摘桃”,用当时的话说算是一种“妖法”。的确,这跟一般的戏法还不一样,带有迷信的成分,所以作者在揭秘的同时,也揭露了连化青之流借助所谓的“妖法”蒙骗百姓的恶劣本质。
曲艺是“曲”和“艺”的统称,戏法,也就是现在说的魔术,只是其中“艺”的一种,曲艺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更为普通人喜爱的莫过于评书。
说书人的一张嘴,天南地北、纵古穿今、事态万千、妖魔鬼怪无一不包,一个扣子只要是给听书的客官系上,凭你再大的事也得听说书人的下回分解,正是“醒木一动惊天地,下回分解辨分明”。《河神》的作者,应该说从评书的表演形式中吸收很多的营养,明笔、暗笔、伏笔、补笔、掩笔,用得极为娴熟。这也是民间文学对于作家创作的最为直接的技巧化的影响。
还有一处,体现了作者将民间文学揉进个人创作的精妙构思。在郭师傅三人进鬼楼寻找线索时,李大楞哼的一段“唱英雄”,就是天津本地的民间歌谣,“黑脸儿的好汉属李逵,三国倒有个莽张飞,手使钢鞭黑敬德,包文正坐殿让过谁”。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学脚本,为《河神》增添了很强烈的时代感和市井文化底蕴。
2、 唱戏的腿
《河神》里面好几处提到了京戏,可以跟读者唠唠,为什么呢?这里面也有些缘故。天津人爱热闹,京戏比昆曲热闹,自然讨得天津人的喜欢;再一个别看天津卫各色人等,里面有真正的大行家。梨园行有句老话“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一个人想要成为“角儿”,不在天津唱红,算不得真正的红,只有被京津沪三地的观众检验认可了,才称得上“名角儿”。
《河神》里出现了《打登州》、《野猪林》、《定军山》、《水漫金山》、《钟馗嫁妹》等几出戏,了解京戏的读者可能看明白了,这几出戏都是文武全活,可见天津卫的观众对于京戏的挑剔程度,因为天津人爱热闹,好演员的标准之一就是“文武昆乱不挡”,这些戏看着、听着过瘾。
再有个情节就是讲到枪毙连化青的时候,看热闹的人起哄,一心想着要听死刑犯行刑前的叫头,这个也十足地体现了天津人爱热闹的本性,而且是相当的粗犷。记得鲁迅在《坟》中也写了法场上看热闹的人,但那些人都很拘谨、阴沉。而《河神》中的法场俨然就是一个戏台,死刑犯要用最后的时间再唱一回自己的戏,临死也搏个名声,为世人茶余饭后留下点谈资,能活在别人嘴里,也算是没白活;看客的心理不全是凑热闹,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能翻江倒海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不管干得光不光彩,那样的人生是许多人不敢想的。
一部《河神》,一部老天津卫的旧风物,看书图乐,希望读者朋友看完之后,也细细地咀嚼一下书里面的民俗风情,你会觉得平淡的生活原本也是丰富多彩的,只是我们全都错过了。有道是“安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时”,《河神》的故事来自民间,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民俗,留下一些美好的习俗,让我们的生活多些禁忌之后的坦荡,多些对自然的敬畏,多些对他人的尊敬,多些我们民族自身优秀文化的乐趣。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人说话“哏儿”,能说会道,杂谈轶事经过一张利嘴的加工渲染,就成了一套五味俱全的煎饼果子,吃着既解馋又解饱。天津当地的民间文学就在这些普通人的“添油加醋”中逐渐形成,更有甚者,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天津的故事自然离不开水,跟水斗了一辈子的天津人,对养育他们的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一点从《河神》中就能看出来。天津卫的老百姓喜欢水,毕竟靠水讨生活,对水十分依赖;同时,又忌惮水,因为年年的河患,让人们对滚滚的河水心存敬畏。老百姓要是对什么事物产生敬畏,往往会通过一种祭拜仪式来表达。祭祀水神的仪式中,在河岸设镇水兽或是将镇水兽沉入河底,成为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河神》这部书的故事,起因之一就与这镇水兽有关。传说的起因总得有个由头,方能显得神秘;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去揭秘那些民间传说,对于多数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因为当你越接近真相的时候,就越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事后还总有意犹未尽的成就感。这也就是这类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人们总是对神秘的事物既恐惧又好奇。
《河神》写的是老天津卫的故事,从这里面,我们能看到生长在天津卫这块地皮上的民间文化,对于作者的滋养。看书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鲁迅在评论《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透过这本书,天津卫的市井文化历历在目。读者在作者营造的紧张氛围背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老天津卫的风物人情。
一、 津门风物
1、 蜜供、药糖、太师饼
这些吃食儿,当下的社会可能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但是在《河神》描写的年代——民国时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相当金贵的。书里的蜜供勾出了李大楞请“河神”郭得有破案,小小的药糖则引出吴老显办案的陈年往事,这都是环环相扣的节骨眼,犹如一把把小锁,解开这个上上这个,层层相扣。这种写法,就是民间文学的构思,看似扯闲篇,实则不然,肉都挂在骨头上面呢!
再说这太师饼,作者摆明了是要吊读者的兴趣,那些在旧时代人物口中念念不忘的吃食儿,如今去了哪里?往大了说,那些三百六十行的绝活如今还在传吗?那些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老玩意儿,最终在民间消失,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不做探讨。但是在此,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老手艺、老玩意儿、老吃食儿的热爱。那是一种老辈人的群体记忆,当下年轻人的玩味只能是隔靴搔痒。
2、 媳妇掌灯娶进门
津门的风俗透着一股子放诞与怪异,《河神》中对老天津卫迎娶新娘子做了详尽地描述,这里面有共性的,也有迥异的。就说这掌灯时分轿子进门吧,这在北方地区也算是比较少见的,究其原因大概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河神》中有这么一句话,“解放后这些迷信婚俗基本上全破除了,现在听这事儿都觉得瘆人”。本应该是喜庆的事,为什么说“瘆人”呢?如果读者仔细的读读这段讲述,不难看出,过去娶新人,要处处防备着,俨然是防鬼一般,若是这样,还去什么新人啊!可见,旧社会那套男尊女卑的思想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这些“恶风俗”还是消失的好。
二、 古水码头
1、挣命难挣钱的脚行
说起“脚行”,估计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也少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送、运输机器设备逐渐取代人工,这一行业也在慢慢消失。过去大的码头、港口聚集着众多依靠扛包、卖苦力为雇主搬运货物,从而赚钱养家的穷苦劳动者。之所以形成了“行”,就如同“丐帮”一样,由松散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逐渐出现了官办、私办脚行,直至官、私勾结,“把头”往往借助官府和黑社会的势力,分界把持,形成区域性垄断,对普通的脚夫进行剥削。《河神》中不仅对脚行做了解释,还对脚夫的辛苦和危险做了描述。记得“文革时期”排演过两部以码头工人为主角的现代京剧《六号门》、《海港》,其中《六号门》的故事就发生在天津,《河神》中也提到这所谓的“六号门”,那些贫苦的脚夫,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究其缘由,是当时溃烂到根上的旧制度所造成的;而《海港》中提到的“过山跳”,就是脚夫在踏板之间负重前行,没有一点安全保证,《河神》中是这样描写的“每天要扛四五百斤的木箱,在一丈多高的跳板上弯着腰来回走,稍不小心摔下来非死即残”。倘或,有读者到港口码头游览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码头热闹的景象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苦难!
2、无向斜街赛迷宫
去过天津老城的人都会发现,天津的街是斜的,不像很多大城市直来直去,其原因正如《河神》中提到的“跟河流分布以及各国划分租借地有关”,书中的描述更为详尽,暂且不提,但有一点作者给各位读者提了个醒,在天津“一般东西走向为道,南北走向为路,横道竖路”,想去天津探探究竟的人一定要谨记。这是玩笑话,其实重要的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现在的旅游都是走马观花,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要是去天津玩,带上本《河神》,按照上面说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无疑会给您平添许多的乐趣。
三、曲艺之乡
1、说书的嘴
提起天津,喜欢曲艺的人会称它为“曲艺之乡”,为什么这么说呢?天津这地方,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曲艺作为当时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娱乐消遣,自然有它极大的生存空间。就说《河神》中水鬼投胎的连化青吧,他赖以为生的或者说掩人耳目的职业是耍猴、变戏法儿,书里还写了他的两个被人称绝的戏法“万人变鬼”、“画中摘桃”,用当时的话说算是一种“妖法”。的确,这跟一般的戏法还不一样,带有迷信的成分,所以作者在揭秘的同时,也揭露了连化青之流借助所谓的“妖法”蒙骗百姓的恶劣本质。
曲艺是“曲”和“艺”的统称,戏法,也就是现在说的魔术,只是其中“艺”的一种,曲艺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更为普通人喜爱的莫过于评书。
说书人的一张嘴,天南地北、纵古穿今、事态万千、妖魔鬼怪无一不包,一个扣子只要是给听书的客官系上,凭你再大的事也得听说书人的下回分解,正是“醒木一动惊天地,下回分解辨分明”。《河神》的作者,应该说从评书的表演形式中吸收很多的营养,明笔、暗笔、伏笔、补笔、掩笔,用得极为娴熟。这也是民间文学对于作家创作的最为直接的技巧化的影响。
还有一处,体现了作者将民间文学揉进个人创作的精妙构思。在郭师傅三人进鬼楼寻找线索时,李大楞哼的一段“唱英雄”,就是天津本地的民间歌谣,“黑脸儿的好汉属李逵,三国倒有个莽张飞,手使钢鞭黑敬德,包文正坐殿让过谁”。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学脚本,为《河神》增添了很强烈的时代感和市井文化底蕴。
2、 唱戏的腿
《河神》里面好几处提到了京戏,可以跟读者唠唠,为什么呢?这里面也有些缘故。天津人爱热闹,京戏比昆曲热闹,自然讨得天津人的喜欢;再一个别看天津卫各色人等,里面有真正的大行家。梨园行有句老话“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一个人想要成为“角儿”,不在天津唱红,算不得真正的红,只有被京津沪三地的观众检验认可了,才称得上“名角儿”。
《河神》里出现了《打登州》、《野猪林》、《定军山》、《水漫金山》、《钟馗嫁妹》等几出戏,了解京戏的读者可能看明白了,这几出戏都是文武全活,可见天津卫的观众对于京戏的挑剔程度,因为天津人爱热闹,好演员的标准之一就是“文武昆乱不挡”,这些戏看着、听着过瘾。
再有个情节就是讲到枪毙连化青的时候,看热闹的人起哄,一心想着要听死刑犯行刑前的叫头,这个也十足地体现了天津人爱热闹的本性,而且是相当的粗犷。记得鲁迅在《坟》中也写了法场上看热闹的人,但那些人都很拘谨、阴沉。而《河神》中的法场俨然就是一个戏台,死刑犯要用最后的时间再唱一回自己的戏,临死也搏个名声,为世人茶余饭后留下点谈资,能活在别人嘴里,也算是没白活;看客的心理不全是凑热闹,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能翻江倒海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不管干得光不光彩,那样的人生是许多人不敢想的。
一部《河神》,一部老天津卫的旧风物,看书图乐,希望读者朋友看完之后,也细细地咀嚼一下书里面的民俗风情,你会觉得平淡的生活原本也是丰富多彩的,只是我们全都错过了。有道是“安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时”,《河神》的故事来自民间,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民俗,留下一些美好的习俗,让我们的生活多些禁忌之后的坦荡,多些对自然的敬畏,多些对他人的尊敬,多些我们民族自身优秀文化的乐趣。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