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毛
彼时三毛风靡,正值青春年少,单纯而幼稚,并无版权意识,在地摊随随便便买来厚厚一大本合集,一口气读掉半本,只沉迷于文字中,并无暇关心书的品相,现在想来定是盗版无疑。
那时懵懂未知,渴求占了上风,读三毛甚是震撼,因着她的性情与见识,在撒哈拉沙漠的壮阔里钦佩着此女子的胸襟,为周而复始单调无聊的生活里注入了开阔的视野。
多年以后,随着人生的阅历与文学修养的提升,发现了更为深邃的世界,阅读的重心渐渐的偏向了思想智识的层面,对于重温三毛其实有所忌惮,怕失了初心,再也读不出当年的共鸣。 不过翻开《你是我不及的梦》却再次调动起了情感的唏嘘,自然那番心动有了微妙变化,也开始不再单纯以读者角度,而是以创作的视角对三毛的文字有了新的体悟,这其中混杂的时光剪影不可小觑。
《你是我不及的梦》时间跨度极大,收录了三毛从1976年到1990年陆续发表于媒体的26篇文章,谈友人、亲人和生活的种种,那些人有的我们多少熟知,如齐豫、蔡志忠等,更多的却是非常陌生,可是于我,阅读上却并没有距离感,这与三毛的写作视角和题材的选择极为有关,写友人的品性充盈着满满的真情,三毛所汲取的是她眼中身边人的平凡琐事,没有刻意的拔高,只有自己的熟知与欣赏,比如对友人才华的惋惜(一个无名的耕耘者、我的笔友张拓荒等),对长辈的敬爱(徐許先生与我、暗室之灯等)、对朋友德行的欣赏(我与文亚、孤独的长跑者等),文字轻盈,情感的空间恰如其分,不煽情却有情,默默的读,脑海中不期然也会浮现自己生命中的那些过客,不同的人,却有相通的情感。三毛写友谊,让人读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豁达与境界。
三毛也写际遇,过往的和当下的,我总是有些刻意的以1979年为分界线去对比她前后的文章。1979年,荷西意外身亡,对于三毛,这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本书中也有收录三毛与荷西的情,却不多,一篇《夜深花睡》足矣。她说“又是百合花的季节了,看见它们,立刻看见当年丈夫弯腰去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依然是淡淡的,但是却让人深切的感受到隐忍之下的痛,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至少在这本书里她不愿去碰触这道伤疤。
于是,她转而写童年、青春和本该转瞬即逝却被她用文字留下的悸动,这些是我极喜欢的文,我开始读文字流转中的静默——我们正在薄荷一样的清凉的空气中,踩过一地白杨树的影子,往停车场骑去。(你是我不及的梦); 读韶光荏苒里逝去的情愫——当年不顾一切的爱恋和燃烧,是一个年轻生命中极为必须的经验和明证,证明了一刹永恒的真实存在与价值。(读书与恋爱);读爬上心头的岁月褶皱——时光,很可以在记忆中倒流,如同那条唱歌的河,又一度慢慢流进我心深处。(呼唤童年)
有时候,也会问,出生在基督教家庭里,又曾经勇气满盈,在撒哈拉沙漠的戈壁逆风而行,并写下过这些敲击他人心灵文字的三毛,生命的终结真的仅是为了那不能承受的情感之重吗?然而读这些文字碎片,开始聚拢她的人生,却发现原来超越生死,对生命纯粹的那份爱在她走进撒哈拉的那一刻起,就深深的烙印在身体中了,就像她缅怀英年早逝的沙漠行者上温汤“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不在于活在世上年岁的多少,二十二岁的上温汤,为着一份执著的对生命的爱,做出了非常人的事迹,而他的死,已是不朽。”“对于沙漠的爱,对于生命共同的理想和挑战,使上温汤在死了以后,将他的心和我的心紧紧地拉在一起。”(同在撒哈拉),没有惋惜,只有赞许,这或许恰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彻悟,是常人无法企及却使三毛成为传奇的所在。
平媒用稿,转载需告知
那时懵懂未知,渴求占了上风,读三毛甚是震撼,因着她的性情与见识,在撒哈拉沙漠的壮阔里钦佩着此女子的胸襟,为周而复始单调无聊的生活里注入了开阔的视野。
多年以后,随着人生的阅历与文学修养的提升,发现了更为深邃的世界,阅读的重心渐渐的偏向了思想智识的层面,对于重温三毛其实有所忌惮,怕失了初心,再也读不出当年的共鸣。 不过翻开《你是我不及的梦》却再次调动起了情感的唏嘘,自然那番心动有了微妙变化,也开始不再单纯以读者角度,而是以创作的视角对三毛的文字有了新的体悟,这其中混杂的时光剪影不可小觑。
《你是我不及的梦》时间跨度极大,收录了三毛从1976年到1990年陆续发表于媒体的26篇文章,谈友人、亲人和生活的种种,那些人有的我们多少熟知,如齐豫、蔡志忠等,更多的却是非常陌生,可是于我,阅读上却并没有距离感,这与三毛的写作视角和题材的选择极为有关,写友人的品性充盈着满满的真情,三毛所汲取的是她眼中身边人的平凡琐事,没有刻意的拔高,只有自己的熟知与欣赏,比如对友人才华的惋惜(一个无名的耕耘者、我的笔友张拓荒等),对长辈的敬爱(徐許先生与我、暗室之灯等)、对朋友德行的欣赏(我与文亚、孤独的长跑者等),文字轻盈,情感的空间恰如其分,不煽情却有情,默默的读,脑海中不期然也会浮现自己生命中的那些过客,不同的人,却有相通的情感。三毛写友谊,让人读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豁达与境界。
三毛也写际遇,过往的和当下的,我总是有些刻意的以1979年为分界线去对比她前后的文章。1979年,荷西意外身亡,对于三毛,这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本书中也有收录三毛与荷西的情,却不多,一篇《夜深花睡》足矣。她说“又是百合花的季节了,看见它们,立刻看见当年丈夫弯腰去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依然是淡淡的,但是却让人深切的感受到隐忍之下的痛,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至少在这本书里她不愿去碰触这道伤疤。
于是,她转而写童年、青春和本该转瞬即逝却被她用文字留下的悸动,这些是我极喜欢的文,我开始读文字流转中的静默——我们正在薄荷一样的清凉的空气中,踩过一地白杨树的影子,往停车场骑去。(你是我不及的梦); 读韶光荏苒里逝去的情愫——当年不顾一切的爱恋和燃烧,是一个年轻生命中极为必须的经验和明证,证明了一刹永恒的真实存在与价值。(读书与恋爱);读爬上心头的岁月褶皱——时光,很可以在记忆中倒流,如同那条唱歌的河,又一度慢慢流进我心深处。(呼唤童年)
有时候,也会问,出生在基督教家庭里,又曾经勇气满盈,在撒哈拉沙漠的戈壁逆风而行,并写下过这些敲击他人心灵文字的三毛,生命的终结真的仅是为了那不能承受的情感之重吗?然而读这些文字碎片,开始聚拢她的人生,却发现原来超越生死,对生命纯粹的那份爱在她走进撒哈拉的那一刻起,就深深的烙印在身体中了,就像她缅怀英年早逝的沙漠行者上温汤“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不在于活在世上年岁的多少,二十二岁的上温汤,为着一份执著的对生命的爱,做出了非常人的事迹,而他的死,已是不朽。”“对于沙漠的爱,对于生命共同的理想和挑战,使上温汤在死了以后,将他的心和我的心紧紧地拉在一起。”(同在撒哈拉),没有惋惜,只有赞许,这或许恰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彻悟,是常人无法企及却使三毛成为传奇的所在。
平媒用稿,转载需告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