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的儿童科幻小说,以我及其有限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简直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我从前读过的儿童文学,无论《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是《哈利波特》,都是典型的流行读物。想像力也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内里,无非是好人战胜坏人之类的简单价值观灌输。我从来没有想过像《1984》这样的书,居然也能来个少儿版。
这本书里描述的社区,基本上就是未来的斯巴达,孩子是由孕母所生(孕母社会地位不高),同年出生的孩子,不论几月出生,统一在十二月举行“命名仪式”,被分配到每家每户去抚养。孩子的童年期很短,八岁开始义工,十二岁开始进行工作训练。(这一点倒是颇符合《上学真的有用吗》的观点)
十二岁以后的成年人,年纪被忽略,每天按照固定的程式生活(一岁以后就开始的程式)。工作、娱乐、情绪(甚至梦境)的分享和安抚。长老们会根据每个人的资质、爱好给人们分配工作和配偶。一切都有规则,都是供给制的。
这样的生活,在儿童看来,应该也不差吧。但是作者逐渐开始让主人公乔纳思发现一些不满,这样的生活,似乎还是缺少点什么。由于是儿童文学,作者还提出了几点会让孩子们颇有感触的细节。乔纳思在接受十二岁晋升规则时特别注意到一条:可以说谎。这大概也是所有孩子都思考过的,是不是成为大人以后,就可以说谎?还有抑制激情的药丸,还有小主人公若隐若现的一点情愫,都是儿童文学的特点。
小说的结尾铺陈颇多,但最终还是有些乏力。但无论如何,小读者们读完之后应该都会想想乔纳思说的话,他从来没有选择过,现在他有了选择的权利,可能选对也可能选错,但是,到底什么才是错呢?
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儿时跟随父母旅居日本,却由于父母刻意保护,他的生活与在美国毫无二致,这样的经历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这样的无菌环境,中国也有颇多父母正在或已经给孩子创造,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保护和自由,犯错、痛苦是不是孩子的权利和必由之路?这也是每个父母都要思考和引起重视的问题。
我从前读过的儿童文学,无论《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是《哈利波特》,都是典型的流行读物。想像力也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内里,无非是好人战胜坏人之类的简单价值观灌输。我从来没有想过像《1984》这样的书,居然也能来个少儿版。
这本书里描述的社区,基本上就是未来的斯巴达,孩子是由孕母所生(孕母社会地位不高),同年出生的孩子,不论几月出生,统一在十二月举行“命名仪式”,被分配到每家每户去抚养。孩子的童年期很短,八岁开始义工,十二岁开始进行工作训练。(这一点倒是颇符合《上学真的有用吗》的观点)
十二岁以后的成年人,年纪被忽略,每天按照固定的程式生活(一岁以后就开始的程式)。工作、娱乐、情绪(甚至梦境)的分享和安抚。长老们会根据每个人的资质、爱好给人们分配工作和配偶。一切都有规则,都是供给制的。
这样的生活,在儿童看来,应该也不差吧。但是作者逐渐开始让主人公乔纳思发现一些不满,这样的生活,似乎还是缺少点什么。由于是儿童文学,作者还提出了几点会让孩子们颇有感触的细节。乔纳思在接受十二岁晋升规则时特别注意到一条:可以说谎。这大概也是所有孩子都思考过的,是不是成为大人以后,就可以说谎?还有抑制激情的药丸,还有小主人公若隐若现的一点情愫,都是儿童文学的特点。
小说的结尾铺陈颇多,但最终还是有些乏力。但无论如何,小读者们读完之后应该都会想想乔纳思说的话,他从来没有选择过,现在他有了选择的权利,可能选对也可能选错,但是,到底什么才是错呢?
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儿时跟随父母旅居日本,却由于父母刻意保护,他的生活与在美国毫无二致,这样的经历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这样的无菌环境,中国也有颇多父母正在或已经给孩子创造,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保护和自由,犯错、痛苦是不是孩子的权利和必由之路?这也是每个父母都要思考和引起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