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未易言,请设譬以说之
大半夜的,突然精神很好,全网各站地搜这本书。
注楚辞的版本多了而认准这个,一来是因为朱熹的名头,二来四库简要排比之下力荐,三来手上一本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收了个序、几年前看过。
几年前也有心要读楚辞读诗经,在朱熹的这篇燃序激励下,靡不有初般地做功夫,但只一篇就不得不停了。现在看来是因为用力过猛而力有不逮,也是年少气盛:奇字古义间稍一遇挫,便讥之诮之,以为章句不足学。
如今自以为长进了,更知读楚辞不易:只一篇离骚,文字疏通至今半月,读览功夫虽废,未尝不每日萦绕心头——世事未易言,请设譬以说之:
框架眼镜戴久了,世界已判然分为不戴眼镜的模糊世界和戴眼镜的清晰世界,以清晰度为真实度的标的、心不惕然晓然,初换上隐形眼镜的时候我就震惊了,世间万物以第三种形态出现在眼前;当你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时,你知道你将探索事物的放大态——清晰度如此,为目的如此,而日用之间,用何种眼光审视万物,不也是不更是一层可怕的滤镜?
向来说朱王二家,不论分歧、至少说明是旗鼓相当的双方,我只对王比较熟悉,所以借他的譬来说还不太熟悉的朱熹和楚辞:世间景从雷同的人,大抵是矮子观场,力有不能识便人云亦云,稍自命不凡便诋为不足观——我前之讥之诮之,大抵如是,至于用力过猛,更是一矮子跃跃欲取巧,又岂能不苶然疲敝?
写至此,只是个人诸多检讨,尚不及离骚一二好处。请再以王说说之:
人蔽蔽于气、习二俗。矮子观场不得而诋为不足观是年少“气”盛,学问不足不通章句如此是积“习”如此。学问固简易纯粹,人浸于撮要阉割谓科学方法凡十有余年,忽忽直面乎此完牛,能不张皇震怖?不知此,便不能知何为习俗、如何脱俗。
王说简易,如何脱俗只消向本心去求。习于旧俗以科学权威至上者,有科学方法如context法,如同情的了解,可以为入门之径。但若只是以此为拿显微镜做研究,观一物性质之仿佛,便是为科学献身了。
欲知离骚好处,全在以“朕”作我,故朱序中有其行过于中庸而不足法、其心出于爱国忠君之诚足可叹之语,只是朱行高识远,只以我遇事如屈、而非以我为屈。我仍为我,而遇事如屈,此为贾谊、曹植至朱熹而一脉相承之读离骚之法,然后可观吊屈赋、洛神赋与集注序。此三子与屈子气质或有不类,方之为人气质又何仅万殊,衍而为万世可观之离骚学。后之读者,脱争胜之气、弊陋之习,自能有跻于此列,只是屈子、三子以至于后之学者,又岂以文章为事?离骚,犹离忧,不预此而以为患,不为说梦?至预此方为喟叹,又岂不为晚?
世事未易言,请设譬以说之:
幽兰生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芬,此君子之道也,达则兼济天下。
注楚辞的版本多了而认准这个,一来是因为朱熹的名头,二来四库简要排比之下力荐,三来手上一本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收了个序、几年前看过。
几年前也有心要读楚辞读诗经,在朱熹的这篇燃序激励下,靡不有初般地做功夫,但只一篇就不得不停了。现在看来是因为用力过猛而力有不逮,也是年少气盛:奇字古义间稍一遇挫,便讥之诮之,以为章句不足学。
如今自以为长进了,更知读楚辞不易:只一篇离骚,文字疏通至今半月,读览功夫虽废,未尝不每日萦绕心头——世事未易言,请设譬以说之:
框架眼镜戴久了,世界已判然分为不戴眼镜的模糊世界和戴眼镜的清晰世界,以清晰度为真实度的标的、心不惕然晓然,初换上隐形眼镜的时候我就震惊了,世间万物以第三种形态出现在眼前;当你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时,你知道你将探索事物的放大态——清晰度如此,为目的如此,而日用之间,用何种眼光审视万物,不也是不更是一层可怕的滤镜?
向来说朱王二家,不论分歧、至少说明是旗鼓相当的双方,我只对王比较熟悉,所以借他的譬来说还不太熟悉的朱熹和楚辞:世间景从雷同的人,大抵是矮子观场,力有不能识便人云亦云,稍自命不凡便诋为不足观——我前之讥之诮之,大抵如是,至于用力过猛,更是一矮子跃跃欲取巧,又岂能不苶然疲敝?
写至此,只是个人诸多检讨,尚不及离骚一二好处。请再以王说说之:
人蔽蔽于气、习二俗。矮子观场不得而诋为不足观是年少“气”盛,学问不足不通章句如此是积“习”如此。学问固简易纯粹,人浸于撮要阉割谓科学方法凡十有余年,忽忽直面乎此完牛,能不张皇震怖?不知此,便不能知何为习俗、如何脱俗。
王说简易,如何脱俗只消向本心去求。习于旧俗以科学权威至上者,有科学方法如context法,如同情的了解,可以为入门之径。但若只是以此为拿显微镜做研究,观一物性质之仿佛,便是为科学献身了。
欲知离骚好处,全在以“朕”作我,故朱序中有其行过于中庸而不足法、其心出于爱国忠君之诚足可叹之语,只是朱行高识远,只以我遇事如屈、而非以我为屈。我仍为我,而遇事如屈,此为贾谊、曹植至朱熹而一脉相承之读离骚之法,然后可观吊屈赋、洛神赋与集注序。此三子与屈子气质或有不类,方之为人气质又何仅万殊,衍而为万世可观之离骚学。后之读者,脱争胜之气、弊陋之习,自能有跻于此列,只是屈子、三子以至于后之学者,又岂以文章为事?离骚,犹离忧,不预此而以为患,不为说梦?至预此方为喟叹,又岂不为晚?
世事未易言,请设譬以说之:
幽兰生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芬,此君子之道也,达则兼济天下。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