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对,不一定表达就对

从《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一书中,我第一次知道利希滕贝格。他是德国十八世纪的一个讽刺作家。我被书中对利希滕贝格的介绍所吸引,于是买了他的代表作《格言集》来看。
“格言”两个字在我心里会有些误导,总觉得有“强暴教育”的成分,若不是因为逐步对利希滕贝格的了解,我是不会买这样书名的书的。
利希滕贝格的《格言集》,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思维的游戏。词语构造与反向思维融合了俏皮、趣味与思辨。利希滕贝格如果活在今天,一定是一个140字的微博撰写高手。
举几个和书有关的例子:
“书的悼词与人的悼词迥然不同。后者一般赞誉有加,过甚其辞,前者则骂得狗血淋头,言过其实。”
“赞扬我们的人,总是被当作内行的批评家。批评我们的人,他们便被宣布为没有能力对智慧的产品进行评论的人。”
“很可悲,大多数书籍是由需要提高才够格干这一行的人,而不是由能力绰有余裕的人写的。”
“许多人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有权不去思考。”
“序言可称为避雷针。”
“如果一个人从事写作,那么他写得好坏便能立见分晓。但如果一个人安安稳稳坐着什么也不写,那么他这样做是出于聪明还是出于无知,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
。。。
这些话语令人莞尔,刻薄却有趣得很。
有几天沉醉在他的书中,我自己的微信语言风格也受了一些影响。有朋友不知内情,说:你最近观点比较多哎!
下面是我写的格言:
“对一个观点生气之前,最好其出处的前后背景都了解一下,如果没有时间了解,就没有必要花时间生气。不是说不能感性的思维,感性的地方可以用在生气后的嘲弄上。”
“人们喜欢隐藏动机,因为动机都不高级。但凡动机,都不高级。”
“工作一定要干自己擅长的事,但越擅长能够理解和对话的人就越少,于是好的工作都是孤独的事。”
“人生苦短,做梦的人最好不打扰。”
还有两则是对近来全民掀起学习”互联网思维“的佯装忧虑:
“互联网思维就是九百九十九个不赚钱的公司帮一个公司赚钱,然后一千个公司一千个赚钱的房地产思维向互联网思维学习。”
“互联网思维就是花钱建平台,免费让人用这个平台,然后两三年后这个平台被新平台淘汰。”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表达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事。我们有时候太关照观点,而忽略了表达。读《格言集》给我的启发:观点对,不一定表达就对。
“格言”两个字在我心里会有些误导,总觉得有“强暴教育”的成分,若不是因为逐步对利希滕贝格的了解,我是不会买这样书名的书的。
利希滕贝格的《格言集》,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思维的游戏。词语构造与反向思维融合了俏皮、趣味与思辨。利希滕贝格如果活在今天,一定是一个140字的微博撰写高手。
举几个和书有关的例子:
“书的悼词与人的悼词迥然不同。后者一般赞誉有加,过甚其辞,前者则骂得狗血淋头,言过其实。”
“赞扬我们的人,总是被当作内行的批评家。批评我们的人,他们便被宣布为没有能力对智慧的产品进行评论的人。”
“很可悲,大多数书籍是由需要提高才够格干这一行的人,而不是由能力绰有余裕的人写的。”
“许多人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有权不去思考。”
“序言可称为避雷针。”
“如果一个人从事写作,那么他写得好坏便能立见分晓。但如果一个人安安稳稳坐着什么也不写,那么他这样做是出于聪明还是出于无知,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
。。。
这些话语令人莞尔,刻薄却有趣得很。
有几天沉醉在他的书中,我自己的微信语言风格也受了一些影响。有朋友不知内情,说:你最近观点比较多哎!
下面是我写的格言:
“对一个观点生气之前,最好其出处的前后背景都了解一下,如果没有时间了解,就没有必要花时间生气。不是说不能感性的思维,感性的地方可以用在生气后的嘲弄上。”
“人们喜欢隐藏动机,因为动机都不高级。但凡动机,都不高级。”
“工作一定要干自己擅长的事,但越擅长能够理解和对话的人就越少,于是好的工作都是孤独的事。”
“人生苦短,做梦的人最好不打扰。”
还有两则是对近来全民掀起学习”互联网思维“的佯装忧虑:
“互联网思维就是九百九十九个不赚钱的公司帮一个公司赚钱,然后一千个公司一千个赚钱的房地产思维向互联网思维学习。”
“互联网思维就是花钱建平台,免费让人用这个平台,然后两三年后这个平台被新平台淘汰。”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表达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事。我们有时候太关照观点,而忽略了表达。读《格言集》给我的启发:观点对,不一定表达就对。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