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的短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铁凝的博客,只有最新发表的三个短篇——《风度》、《咳嗽天鹅》和《伊琳娜的礼帽》,就把它们下载了来看。这三个小说,都似乎还保持着铁凝一贯的水准,但要说写得更好的一篇,在我看来,还是《伊琳娜的礼帽》。窥视,虽然是人类都有的欲望,但特别是作家,似乎最有兴趣,甚至乐此不疲的在小说中一写再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铁凝和戴来有着共同处,甚至是她们的语言,都有着一样的冷静和节制。同样的,她们都善于把人物,那些卑微的小人物,置身于一种尴尬甚至无望的境地。如果要说不同,那就在于,铁凝的小说,始终还有着一层温暖的底色在,而戴来,却冷峻得有些让人齿寒。
铁凝曾谈到她对小说的追求,那就是带着悲悯和温暖之心,这使得她的小说总是很容易被人认出,但有时候,这种追求又不免过了火。《咳嗽天鹅》混淆着欧亨利式的和铁凝式的、既显得意外又温情的结尾,却让小说或多或少滑向了矫情。徐则臣以前跟我说,铁凝的小说有时候会主题先行,在这个小说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至于《风度》,是个关于多年前的追忆,有点像米兰昆德拉,把对一个词的理解,扩展成了一个小说,但米兰昆德拉主要是抛出他对生活的哲学见解,而铁凝更多的还是对生活的感受,这里有着铁凝式的温暖和自嘲。
我第一次感受到短篇小说的魅力,就是在读了铁凝之后。到现在,我仍然念念不忘那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永远有多远》,它是新春从旧书摊花三块钱买的,却带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也让我对短篇小说开始神迷,可惜莫名的,它就消失了。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当初读到《安德烈的晚上》、《寂寞嫦娥》、《小郑在大楼里》、《省长日记》和《B城夫妻》,心中的迷乱和激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好。这是2002年。同样的,也就是在这一年,我读到了似乎是铁凝短篇小说艺术价值的巅峰之作——《有客来兮》和《谁能让我害羞》。在这之后,我读到了《逃跑》、《阿拉伯树胶》、《巧克力手印》、《昏厥羊》和《小嘴不停》,却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份激动。在我看来,这之后铁凝的短篇,似乎进入了一种写作瓶颈,只不过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包括对故事的编排、对人物的处理、语言和态度。但我仍然喜欢着铁凝。我感觉,在对铁凝的态度上,我就像《永远有多远》里的那个白大省。
(09.08.16)
铁凝曾谈到她对小说的追求,那就是带着悲悯和温暖之心,这使得她的小说总是很容易被人认出,但有时候,这种追求又不免过了火。《咳嗽天鹅》混淆着欧亨利式的和铁凝式的、既显得意外又温情的结尾,却让小说或多或少滑向了矫情。徐则臣以前跟我说,铁凝的小说有时候会主题先行,在这个小说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至于《风度》,是个关于多年前的追忆,有点像米兰昆德拉,把对一个词的理解,扩展成了一个小说,但米兰昆德拉主要是抛出他对生活的哲学见解,而铁凝更多的还是对生活的感受,这里有着铁凝式的温暖和自嘲。
我第一次感受到短篇小说的魅力,就是在读了铁凝之后。到现在,我仍然念念不忘那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永远有多远》,它是新春从旧书摊花三块钱买的,却带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也让我对短篇小说开始神迷,可惜莫名的,它就消失了。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当初读到《安德烈的晚上》、《寂寞嫦娥》、《小郑在大楼里》、《省长日记》和《B城夫妻》,心中的迷乱和激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好。这是2002年。同样的,也就是在这一年,我读到了似乎是铁凝短篇小说艺术价值的巅峰之作——《有客来兮》和《谁能让我害羞》。在这之后,我读到了《逃跑》、《阿拉伯树胶》、《巧克力手印》、《昏厥羊》和《小嘴不停》,却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份激动。在我看来,这之后铁凝的短篇,似乎进入了一种写作瓶颈,只不过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包括对故事的编排、对人物的处理、语言和态度。但我仍然喜欢着铁凝。我感觉,在对铁凝的态度上,我就像《永远有多远》里的那个白大省。
(0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