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古文字研究文集

首先不得不指出这要丛书的命名问题,虽然不同前辈的论著形式不同,有些是其演讲稿,有些本来就是专注。但是没有在名称上反映的话大大误导读者的预期。这一本就是文集,而不是一本逻辑连贯的论著。
再者,书本的标题也与内容相对出入。标题很大,内容囊括川注,但是实际上是李老使用古文字来研究中国的古代文明,关键词应该是古文字。然而,题目居然只字不提古文字。
代前言的内容是“夏商周工程”的“部级干部”文化讲座,和后文文集内容联系不算密切,有种勉为其难的凑合感。而对于本书的介绍,很多网络描述居然是针对这个前言“部级干部”文化讲座的内容的,不免有些误导。
正文的内容倒是分类清晰的,展现李老研究几十年的成果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文字等上面,而对应于前言的内容在第五章——年代学研究,最后两章则显得较散。
李老毕竟是大家,所写的文章很多都是很宏观的题目,特别是其中第五章的“夏商周工程”的综述,分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来说,展示其“国家级视野”。还有第六章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样的大题目,第七章“考古新发现与中国学术史”,等等都展现出李老的宏观视野。
不过不用怀疑这是一本大而空的讲座集,其实本书的主体在前五章,是李几十年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文字等研究的专文。
此书内容浩瀚,不如改称“李老古文字研究文集”,更加贴切!
再者,书本的标题也与内容相对出入。标题很大,内容囊括川注,但是实际上是李老使用古文字来研究中国的古代文明,关键词应该是古文字。然而,题目居然只字不提古文字。
代前言的内容是“夏商周工程”的“部级干部”文化讲座,和后文文集内容联系不算密切,有种勉为其难的凑合感。而对于本书的介绍,很多网络描述居然是针对这个前言“部级干部”文化讲座的内容的,不免有些误导。
正文的内容倒是分类清晰的,展现李老研究几十年的成果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文字等上面,而对应于前言的内容在第五章——年代学研究,最后两章则显得较散。
李老毕竟是大家,所写的文章很多都是很宏观的题目,特别是其中第五章的“夏商周工程”的综述,分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来说,展示其“国家级视野”。还有第六章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样的大题目,第七章“考古新发现与中国学术史”,等等都展现出李老的宏观视野。
不过不用怀疑这是一本大而空的讲座集,其实本书的主体在前五章,是李几十年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文字等研究的专文。
此书内容浩瀚,不如改称“李老古文字研究文集”,更加贴切!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