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无意义”的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读这么一本小书,情节交错纵横,似乎每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有种嚼在嘴里嚼不烂的感觉,却又无法找出其中的联系,于是我们迷失在故事的迷宫中,始终也摸索不到这部作品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经过反复的翻阅与思考,终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这部小说将许多故事穿插在一起,我将逐个分析以下几个部分,包括肚脐的思考,阿兰与母亲,凯列班与玛利亚娜,卡格里克的艳遇,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看到其他人的书评中有各种“主义”的存在,由于我所懂不多,仅从故事本身去分析,从情节本身去抓取细节。
0.无意义
我们仅先分析“无意义”的字面意思,什么是无意义?即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没有目的:
无意义 ------> 无目的
仅说无目的也没有起到任何减轻困难的作用,但书中也给了我们继续分析线索——个别性和一致性(P119)。如果大家做同一件事是抱有同样的目的,那既是无目的,类似于画满重点的书相当于没画重点。所以,当所有的意义或目的相同时,那么这个意义或目的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无意义 -------> 无目的 ------> 一致性
其实与其说“无意义”和“有意义”,倒不如直接分析“一致性”和“个别性”来得直观,我认为,这才是昆德拉真正想要表述的。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下文开始对每个故事情节逐步分析。
1.肚脐的思考
这是整篇小说的开端,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部分——肚脐。由于“露肚脐”变成了风尚,于是女孩子开始如此着装(一致性)。但肚脐却有含有更多的隐喻,它说明了“个别性的幻觉”。比如大腿、臀部、胸部在每个女人身上都不同,表示了一个女人的个别性(P120),代表着某种情色信息。但是肚脐却不一样,它统一了这些情色信息,给出了我们一个唯一意义、唯一目标和唯一未来——生育。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唯一的意义便是无意义,而这种唯一性也表示着“一致性”。
2.阿兰和母亲
阿兰与夏尔曾探讨到一种情况(P48):在文明社会下,如果不一照面就互掐,则需要有一方将罪过嫁祸给另一方,一方需要充当赔不是的人。也许这是一种息事宁人的方法,但阿兰却又给出了这种方法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于是夏尔提出了另一种想法:世界上的人为什么事都毫无例外地、无用地、过分地道歉。于是这里又产生了某种一致性,即大家处理事情的态度,夏尔认为双方持同一种态度会使得斗争结束。
那么阿兰是如何看待他的母亲的?他认为他的母亲的离去是他的过错,他希望得到原谅(赔不是),而在阿兰的脑海中,他却认为他的母亲也同样会向他道歉,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希望和母亲相互原谅,达到一种一致性。
而阿兰与女友之间的关系显然相反且真实。他的女友与他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很少,两人差别很大,但阿兰却觉得有趣,这里体现了他和女友的个别性。但整部小说他的女友基本没有正面出现过,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安排。
在前面与阿兰与夏尔的交谈中,他们谈到了天使,和天使到底有没有肚脐。我想这里又要提一下肚脐的隐喻性,没有肚脐的天使代表了一种彻底的个别性,而似乎这种彻底的个别性只有天使这样纯洁美好(世间没有)的事物才会拥有。
3.凯列班与玛利亚娜
凯列班在酒会上装作巴基斯坦人,这本是一种有趣的恶作剧,但客人对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听不懂他说些什么,也就不去听他的。这里既是他尽管拥有了个别性,但似乎并不能引起别人的关心,于是这场恶作剧变成了“无意义”。
但玛利亚娜却很开心的与凯列班“交谈”,尽管他们相互间谁都不理解对方说的意义。在酒会结束后,玛利亚娜表现了对凯列班的喜欢(她对个别性的喜欢),但并没有表达心意,却要告诉他:他在法国这里会感到孤独。我想这是昆德拉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在法国这个国家个别性太强,所以感到孤独。
但是凯列班不能和玛利亚娜在一起,用书中的话说就是:你一出现只会给她带来不幸。我想这是因为凯列班是个冒牌货,一个假冒的拥有“个别性”的人,而玛利亚娜拥有真实“个别性”。于是,凯列班感慨道:她让我产生怀旧心理。怀念昔日的纯洁。在对话中,他把玛利亚娜比作天使(刚刚分析过的,天使具有彻底个别性),但夏尔说:只有生命快结束时才会看到天使,我想这也是告诉我们,在死亡之前,我们都要臣服在一致性之下。
4.卡格里克的艳遇
“无意义”到底有什么好处?我想卡格里克的艳遇经历能说明问题。说话而不引人注目的卡格里克比妙语连珠的达德洛更有吸引力,这正是因为卡格里克是个“无意义”的人,他说的事都是稀松平常,毫无趣味,没有一点意思,但是教人舒服的,又不用对它做出任何聪明的回答,不需要丝毫的才智(P16)。所以他能吸引到美人。是“无意义”解放了她(美人),让她摆脱提防之心,不要求动任何脑筋,让她无忧无虑,从而更容易俘获。
我想这种“无意义”和“一致性”的描述非常的合理,这里可以把这种无意义看做是一致性的一种表现。试想随波逐流(一致性)的做法不仅省力(不用动脑筋),而且风险小(无忧无虑,毕竟大家共同承担了风险),于是这种一致性(无意义)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
5.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在斯大林的故事中,他首先讲了一个打猎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是个笑话,却没人觉得好笑,因为“他周围已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笑话了”(P23,一致性)。赫鲁晓夫在盥洗室中对故事的评价是:我们在浴室里洗手时,轻蔑地吐唾沫。他撒谎!他撒谎!我们中间没一个人不怀疑。这里并没有体现大臣们的思考独立性(个别性),反而我看到的是赫鲁晓夫所造就的一致性,这都是他强加给大臣们的想法,而似乎大臣们也觉得持这种想法没有坏处,于是我们听不到除了赫鲁晓夫的声音。
斯大林是喜欢加里宁的。因为加里宁的受苦让他感受到一种几乎陌生和忘怀的感情,是经历太多一致性的斯大林的个别性的体现。
斯大林后来提出了我想是本书最为重要的思想:表象背后根本没有客观的“物”,而是意志。他认为,我们可以把一个巨大的意志强加于人,实现大意志的统治。一致性或无意义这时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它就像伊甸园的苹果,即是一种诱惑(好处多多),又充满了危险性。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说:你什么都懂了。他到底懂了什么?是统治的诀窍,那就是实现一致性(无意义)。于是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P104),他和他的大臣们看到了天使,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皇帝的新衣”吗?但是它却发生了,一致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赫鲁晓夫把这个现象解释为一个“朕兆”——不祥之兆(天使堕落,个别性的消亡)。随后是斯大林的逃跑,但是这里请注意描写赫鲁晓夫文字的细节,比如他说“他把我们撂在困境中不顾了。我们都是受害者”,“他鼓动大家也要表示愤怒”。这里的细节都表明赫鲁晓夫施展他的意志达到一致性(他被斯大林看透了)。
斯大林的故事成功的将这种一致性提升到政治层面上。
6.其他细节
这种一致性(无意义)还体现在很多其他的地方,比如看夏加尔展览的人群(他们只是被带领着,却根本不了解夏加尔),拉弗朗克拿到那根羽毛时激动的观众(尽管这时她的嘴里还有没咽下的蛋糕,这一次她更出名了),看到猎人打掉雕像鼻子后等待信号的人群(原文说的更好:他们不知道如何反应,东张西望,等待信号,好让他们明白这个猎人的行为怎么解释,应该把他定为破坏分子还是恶作剧?应该报以嘘声还是掌声)。
这些一致性或无意义如此明显、天真却又拥有巨大的诱惑力。
--------------------
阿兰说:在这个千禧年里,我们将在肚脐的标志下生活。没错,为了这个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庆祝”。但事实上,昆德拉抱有的是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态度,这种无意义(一致性)的生活真的值得庆祝吗?同时,又可解释为,“庆祝”本身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已经是一种一致性的行为了。
经过反复的翻阅与思考,终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这部小说将许多故事穿插在一起,我将逐个分析以下几个部分,包括肚脐的思考,阿兰与母亲,凯列班与玛利亚娜,卡格里克的艳遇,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看到其他人的书评中有各种“主义”的存在,由于我所懂不多,仅从故事本身去分析,从情节本身去抓取细节。
0.无意义
我们仅先分析“无意义”的字面意思,什么是无意义?即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没有目的:
无意义 ------> 无目的
仅说无目的也没有起到任何减轻困难的作用,但书中也给了我们继续分析线索——个别性和一致性(P119)。如果大家做同一件事是抱有同样的目的,那既是无目的,类似于画满重点的书相当于没画重点。所以,当所有的意义或目的相同时,那么这个意义或目的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无意义 -------> 无目的 ------> 一致性
其实与其说“无意义”和“有意义”,倒不如直接分析“一致性”和“个别性”来得直观,我认为,这才是昆德拉真正想要表述的。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下文开始对每个故事情节逐步分析。
1.肚脐的思考
这是整篇小说的开端,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部分——肚脐。由于“露肚脐”变成了风尚,于是女孩子开始如此着装(一致性)。但肚脐却有含有更多的隐喻,它说明了“个别性的幻觉”。比如大腿、臀部、胸部在每个女人身上都不同,表示了一个女人的个别性(P120),代表着某种情色信息。但是肚脐却不一样,它统一了这些情色信息,给出了我们一个唯一意义、唯一目标和唯一未来——生育。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唯一的意义便是无意义,而这种唯一性也表示着“一致性”。
2.阿兰和母亲
阿兰与夏尔曾探讨到一种情况(P48):在文明社会下,如果不一照面就互掐,则需要有一方将罪过嫁祸给另一方,一方需要充当赔不是的人。也许这是一种息事宁人的方法,但阿兰却又给出了这种方法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于是夏尔提出了另一种想法:世界上的人为什么事都毫无例外地、无用地、过分地道歉。于是这里又产生了某种一致性,即大家处理事情的态度,夏尔认为双方持同一种态度会使得斗争结束。
那么阿兰是如何看待他的母亲的?他认为他的母亲的离去是他的过错,他希望得到原谅(赔不是),而在阿兰的脑海中,他却认为他的母亲也同样会向他道歉,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希望和母亲相互原谅,达到一种一致性。
而阿兰与女友之间的关系显然相反且真实。他的女友与他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很少,两人差别很大,但阿兰却觉得有趣,这里体现了他和女友的个别性。但整部小说他的女友基本没有正面出现过,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安排。
在前面与阿兰与夏尔的交谈中,他们谈到了天使,和天使到底有没有肚脐。我想这里又要提一下肚脐的隐喻性,没有肚脐的天使代表了一种彻底的个别性,而似乎这种彻底的个别性只有天使这样纯洁美好(世间没有)的事物才会拥有。
3.凯列班与玛利亚娜
凯列班在酒会上装作巴基斯坦人,这本是一种有趣的恶作剧,但客人对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听不懂他说些什么,也就不去听他的。这里既是他尽管拥有了个别性,但似乎并不能引起别人的关心,于是这场恶作剧变成了“无意义”。
但玛利亚娜却很开心的与凯列班“交谈”,尽管他们相互间谁都不理解对方说的意义。在酒会结束后,玛利亚娜表现了对凯列班的喜欢(她对个别性的喜欢),但并没有表达心意,却要告诉他:他在法国这里会感到孤独。我想这是昆德拉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在法国这个国家个别性太强,所以感到孤独。
但是凯列班不能和玛利亚娜在一起,用书中的话说就是:你一出现只会给她带来不幸。我想这是因为凯列班是个冒牌货,一个假冒的拥有“个别性”的人,而玛利亚娜拥有真实“个别性”。于是,凯列班感慨道:她让我产生怀旧心理。怀念昔日的纯洁。在对话中,他把玛利亚娜比作天使(刚刚分析过的,天使具有彻底个别性),但夏尔说:只有生命快结束时才会看到天使,我想这也是告诉我们,在死亡之前,我们都要臣服在一致性之下。
4.卡格里克的艳遇
“无意义”到底有什么好处?我想卡格里克的艳遇经历能说明问题。说话而不引人注目的卡格里克比妙语连珠的达德洛更有吸引力,这正是因为卡格里克是个“无意义”的人,他说的事都是稀松平常,毫无趣味,没有一点意思,但是教人舒服的,又不用对它做出任何聪明的回答,不需要丝毫的才智(P16)。所以他能吸引到美人。是“无意义”解放了她(美人),让她摆脱提防之心,不要求动任何脑筋,让她无忧无虑,从而更容易俘获。
我想这种“无意义”和“一致性”的描述非常的合理,这里可以把这种无意义看做是一致性的一种表现。试想随波逐流(一致性)的做法不仅省力(不用动脑筋),而且风险小(无忧无虑,毕竟大家共同承担了风险),于是这种一致性(无意义)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
5.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在斯大林的故事中,他首先讲了一个打猎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是个笑话,却没人觉得好笑,因为“他周围已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笑话了”(P23,一致性)。赫鲁晓夫在盥洗室中对故事的评价是:我们在浴室里洗手时,轻蔑地吐唾沫。他撒谎!他撒谎!我们中间没一个人不怀疑。这里并没有体现大臣们的思考独立性(个别性),反而我看到的是赫鲁晓夫所造就的一致性,这都是他强加给大臣们的想法,而似乎大臣们也觉得持这种想法没有坏处,于是我们听不到除了赫鲁晓夫的声音。
斯大林是喜欢加里宁的。因为加里宁的受苦让他感受到一种几乎陌生和忘怀的感情,是经历太多一致性的斯大林的个别性的体现。
斯大林后来提出了我想是本书最为重要的思想:表象背后根本没有客观的“物”,而是意志。他认为,我们可以把一个巨大的意志强加于人,实现大意志的统治。一致性或无意义这时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它就像伊甸园的苹果,即是一种诱惑(好处多多),又充满了危险性。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说:你什么都懂了。他到底懂了什么?是统治的诀窍,那就是实现一致性(无意义)。于是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P104),他和他的大臣们看到了天使,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皇帝的新衣”吗?但是它却发生了,一致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赫鲁晓夫把这个现象解释为一个“朕兆”——不祥之兆(天使堕落,个别性的消亡)。随后是斯大林的逃跑,但是这里请注意描写赫鲁晓夫文字的细节,比如他说“他把我们撂在困境中不顾了。我们都是受害者”,“他鼓动大家也要表示愤怒”。这里的细节都表明赫鲁晓夫施展他的意志达到一致性(他被斯大林看透了)。
斯大林的故事成功的将这种一致性提升到政治层面上。
6.其他细节
这种一致性(无意义)还体现在很多其他的地方,比如看夏加尔展览的人群(他们只是被带领着,却根本不了解夏加尔),拉弗朗克拿到那根羽毛时激动的观众(尽管这时她的嘴里还有没咽下的蛋糕,这一次她更出名了),看到猎人打掉雕像鼻子后等待信号的人群(原文说的更好:他们不知道如何反应,东张西望,等待信号,好让他们明白这个猎人的行为怎么解释,应该把他定为破坏分子还是恶作剧?应该报以嘘声还是掌声)。
这些一致性或无意义如此明显、天真却又拥有巨大的诱惑力。
--------------------
阿兰说:在这个千禧年里,我们将在肚脐的标志下生活。没错,为了这个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庆祝”。但事实上,昆德拉抱有的是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态度,这种无意义(一致性)的生活真的值得庆祝吗?同时,又可解释为,“庆祝”本身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已经是一种一致性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