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全球化的童话给你听
雍正六年身处曾静案漩涡的湖南儒生,不太可能理解此时地球另一端英国辉格党人对乔治二世的政治态度。同样的道理,近东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在亚力山大征服之前,断不能和同时代的希腊世界产生什么文化交融。在15世纪末之前,世界原本没有什么过深的联系。尽管太仓启航的明朝货船曾经风帆飘过摩加迪沙的港口,美第奇宫侍女的双眸也曾为印度卡拉拉邦的香料熠熠发光,我们依然不能说彼此的世界因此产生了多大关系。“全球史”真正成为一种历史门类的时间,并不比美国那些生于文化内战时代,并于里根时期获得终身教职的历史学教授们年龄更长。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合著的《新全球史》正是这一衣着光鲜的新学科的优秀代表。
《新全球史》的一版再版,无与伦比地展示了全球视野下的历史叙事如何包罗万象同时又婉丽动人。关于这本书的溢美之辞实际上已经不必多说,看看它的读者群就知道,从高中文科生到历史系研究生乃至普通爱好者的共同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传承”与“交流”的主题不仅贯穿从公元前1000年到2010年海地地震的全部历史,而且足以成为当下任何一个跨文化交流国际论坛的主旨。换句话说,在全球化早已势不可挡的今天,这套巨著的学术政治观是如此正确,以至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礼盒送给从哈马斯领导人到山西煤老板的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历史的读者。
两位作者小心翼翼地把上下五千年的全球史切分成七块: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古典社会(公元前500—公元500年),后古典时代(500—1000年),跨文化交流的增速(1000—1500年),全球一体化的缘起(1500—1800年),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1750—1914年),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这七个部分就像被一只烤全羊被切成整整齐齐的七块,各位是喜欢吃肩颈肉还是后腿,尽管自取便是。事实上,这是从斯塔夫里阿诺斯1971年初版的《全球通史》就开始沿用的年代学划分。这种划分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像翻词典一样随时拿起书从随便哪一章开始阅读而不影响观感。如果你只对波斯帝国感兴趣,不必对地中海世界做功课;而由于年代上的相近,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也大可以放在同一章来论述。
不过,如果你是一位较真的读者,立志于搞清楚羔羊的身体构造而不是一块块切好的烤肉,那么就要准备进入一场真正的风暴:世界历史是由战争与征服,而不仅仅是传承而交流构成;历史是一场场政治巨幕而非文化展厅。我们将选择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1453年的君士但丁堡之役和1946年的铁幕演说开始我们的世界历史叙述,而不是那些好记而美好的年份。在有关瓦斯科·达伽马的香料之旅叙述和多明我会教士卡萨斯的《西印度毁灭述略》之间,你必须选择其中一种能够接受的故事讲法。后一条道路是残酷而荒草丛生的,但更加接近世界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后者的世界中,时间的进程并非是匀质而线性的,而是由一个个时刻组成:人们活在一个个光芒四射的时刻之中,或许延续数个世纪,直到下一个世界历史时刻的到来。在两个时刻之间,历史庸常而乏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世界历史像是一面巨大无比的表盘,而指针的走动并不规律。从二战结束到柏林墙倒塌两个时刻之间,历史的指针走了40多年;而人们只用了一步,就从传统书报时代跨入移动互联社会。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一种“全球史”,而是说,对于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有更多的故事讲法。在18世纪结束之前,世界的联系是由商人,尤其是亚洲的商人来织就的。泉州的瓷器商人、巴格达的珠宝贩子、加尔各答的香料批发商占据了近两千年的海路。民族国家史观和主权概念的兴起某种意义上阻断了世界的联系,人们开始讲述一个个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直到新的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不必引述滨下武志和沃勒斯坦我们也能知道,世界曾经是、以后也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欧盟到东盟,从社交媒体到碳排放,无人能外。由这种现状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在5000年前的构造和之后的演进,何以导致今日世界之形成。《新全球史》就此讲了一个精彩的童话,但还可以有更多讲故事的人。
《新全球史》的一版再版,无与伦比地展示了全球视野下的历史叙事如何包罗万象同时又婉丽动人。关于这本书的溢美之辞实际上已经不必多说,看看它的读者群就知道,从高中文科生到历史系研究生乃至普通爱好者的共同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传承”与“交流”的主题不仅贯穿从公元前1000年到2010年海地地震的全部历史,而且足以成为当下任何一个跨文化交流国际论坛的主旨。换句话说,在全球化早已势不可挡的今天,这套巨著的学术政治观是如此正确,以至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礼盒送给从哈马斯领导人到山西煤老板的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历史的读者。
两位作者小心翼翼地把上下五千年的全球史切分成七块: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古典社会(公元前500—公元500年),后古典时代(500—1000年),跨文化交流的增速(1000—1500年),全球一体化的缘起(1500—1800年),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1750—1914年),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这七个部分就像被一只烤全羊被切成整整齐齐的七块,各位是喜欢吃肩颈肉还是后腿,尽管自取便是。事实上,这是从斯塔夫里阿诺斯1971年初版的《全球通史》就开始沿用的年代学划分。这种划分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像翻词典一样随时拿起书从随便哪一章开始阅读而不影响观感。如果你只对波斯帝国感兴趣,不必对地中海世界做功课;而由于年代上的相近,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也大可以放在同一章来论述。
不过,如果你是一位较真的读者,立志于搞清楚羔羊的身体构造而不是一块块切好的烤肉,那么就要准备进入一场真正的风暴:世界历史是由战争与征服,而不仅仅是传承而交流构成;历史是一场场政治巨幕而非文化展厅。我们将选择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1453年的君士但丁堡之役和1946年的铁幕演说开始我们的世界历史叙述,而不是那些好记而美好的年份。在有关瓦斯科·达伽马的香料之旅叙述和多明我会教士卡萨斯的《西印度毁灭述略》之间,你必须选择其中一种能够接受的故事讲法。后一条道路是残酷而荒草丛生的,但更加接近世界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后者的世界中,时间的进程并非是匀质而线性的,而是由一个个时刻组成:人们活在一个个光芒四射的时刻之中,或许延续数个世纪,直到下一个世界历史时刻的到来。在两个时刻之间,历史庸常而乏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世界历史像是一面巨大无比的表盘,而指针的走动并不规律。从二战结束到柏林墙倒塌两个时刻之间,历史的指针走了40多年;而人们只用了一步,就从传统书报时代跨入移动互联社会。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一种“全球史”,而是说,对于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有更多的故事讲法。在18世纪结束之前,世界的联系是由商人,尤其是亚洲的商人来织就的。泉州的瓷器商人、巴格达的珠宝贩子、加尔各答的香料批发商占据了近两千年的海路。民族国家史观和主权概念的兴起某种意义上阻断了世界的联系,人们开始讲述一个个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直到新的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不必引述滨下武志和沃勒斯坦我们也能知道,世界曾经是、以后也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欧盟到东盟,从社交媒体到碳排放,无人能外。由这种现状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在5000年前的构造和之后的演进,何以导致今日世界之形成。《新全球史》就此讲了一个精彩的童话,但还可以有更多讲故事的人。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