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理想生活不是不想上班的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可应该是一个特底层的姑娘,从农村出来,长相普通,没什么特长,最能做的正经工作就是饭馆的服务员,薪水很少,结交了一个除了不会挣钱啥都不会的男朋友,两个人吃喝睡都在一起,过着夫妻一样的生活,少了谁日子都能过,少了谁日子都不好过,就像两条拧在一起的绳子,要硬生生扯开其中一根,另一根一定缠得像一个吸血的僵尸,临了咬一口,月圆时刻化成跟TA一样的走肉。
这是我爱这篇《终点》的理由,短则短矣,却能化解我看《不上班的理想生活》前半部分偶尔生出来的羡慕。我忍不住揣测,坐了一站就到终点的张可会不会又拎着箱子回到“家里”,衣服重新收拾进柜子,撕开桌上的泡面,冲开水,然后呼啦呼啦一口一口吃掉……一张捡来的银行卡改变不了谁的命运,即便天意一般,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生日密码,惊喜终究没有化成奇迹。其实,这才是生活,血淋淋的,却死一般绝对,没有侥幸。
如果说这真是主编的刻意,我到反而觉得这是正能量的宣扬。
在前面的访谈里,韩寒说自由“肯定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自己所愿的生活”,但真要截取这一句作为全书的主题怕是偏颇大了,后面韩寒还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遇到经济问题),不管他处在什么地位上。”“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反正只要自己有手艺,有能力,不偷不抢,合法,”“我相信都能过去。”于是,整个价值观就全面了。这篇对韩寒的采访,让我想起曾经读到一个评论韩寒《后会无期》的作者的话,大意就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屌丝气息”。屌丝这个词可能粗野了,换成“草根”或许更贴切。
给手无寸铁、衣不蔽体的人造梦多少显得残忍,而说完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辞职去旅行”,再来嘲笑迷茫无助的“文艺青年”同样显出刻薄。倒是对那些看似傲娇实则懒惰的“不工作者”,适当的鞭挞多少有点“寡母含泪劝儿”的意味,而且也确实有必要。一直以来有两种流俗的观念让我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一个就是“学术是应该给富家孩子来做的”,一个是“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在比较长的生活中,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这世上大多数人都逃不过3个字——普通人。真正敢于用理想跟生活死磕而最终体会到“成功”的人是少数,当然,前提是不要跟我争论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没有意义,因为你也许就是那个要命的“普通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或许是那一句,“自由是免于对生存的恐惧”。
所以就有书里各种形态的自由职业者(“不上班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要感得到对生活的满意,无一例外都透着同样一种认识,即对物欲的极大克制或者说淡薄的物质欲。最理想的状态或者是,你把你的求生生活过得特别不像求生的生活,然后有一天你真的不需要靠谋生来求生了,而是有了一张不是一块钱而是很多很多一块钱的银行卡。那时候再谈自由时,可以说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说我应该真的不是一个世俗的成功学支持者,我可能自己也含着泪,在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时。我曾经或者现在偶尔也梦想过过上“不上班的理想生活”,揣着一份很不固定的“自由职业”所得,带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不婚主义者”的固执念头,走在一条艰难而狭窄的路上,使劲地证明自己是一个靠理想也能活得快乐而自由的人。但是,我不得不时时提醒自己,有两样东西——“天赋”与“机遇”,是不是我所能遭遇的。如果不能,我拿什么来面对我仓皇抛下的生活,还有父母,和无数双浸在俗世里的血淋淋的眼睛。
我好像并没有谈论很多这本《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书。知道《鲤》,知道MOOK是两三年之前的事情。同样文艺调调,安妮宝贝的《大方》一共出了两期,就退出舞台。其他真正走得久的MOOK好像也并不多,受众相似而较成功的杂志书有郭敬明的《最小说》、笛安的《文艺风赏》。“草根”韩寒的《独唱团》出了一期就谱了绝唱,倒是跟韩寒的一贯作品一样,卖得盆钵满满。
百度一下,说《鲤》的目标受众是“当下青年女性”。乍看《不上班的理想生活》前半部分,古典文艺、胶片味道十足,画面充斥理想主义的“小资气息”,很容易让这种以当下青年女性为受众的感受加固,让人联想到那些在互动平台上各种晒365天给孩子不重样地做可爱便当的家庭主妇麻麻,只要有本领,做饭也能做出名气来,也能给孩子挣足奶粉钱。然后会忍不住生出一种同理心出来,这真是在呼吁狼性的男性竞争世界里吹出一阵婉约的柔美风来,静下来,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吧。
然后,到了后面的小说《纸婚》、《终点》,一下子就像一盆冷水浇上头脑,一个声音骂出来,“姑娘,醒一醒吧,社会是现实的”。
所以,我想不出《鲤》从2008年办到现在的其他理由,光是这一本,我发现了她介于郭敬明虚构浮华与韩寒炮制民生之间的理性。态度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一边诉说理想,一边铺陈现实,往哪一边,交给读者你自己选择。
到这里,我想起刚刚没一会儿之前,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前同事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故事。她现在在一家外企拿着高薪,已经出了一本小说集,做过讲座,现在还在坚持业余写故事。她得朋友圈是这样说的:
“我在北京的第二年,为装饰空旷的客厅买了一个很新的二手转角布艺大沙发,接下来的一年多的许多夜晚,我静静坐在这个舒服的沙发上写完了十几篇小说。又过了一年,运气太好,香港的三联和北京的三联同时出版了。夏天,我在北京三联做写作讲座的嘉宾,观众正好坐满。第二天,QQ上有人问我前一天是不是在三联,她说,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卖给你沙发的姑娘,我不敢相信那真的是你。”
这是她记下的一个“北京故事”,我不知道你们读到了什么,我关心的是那个在听写作讲座的姑娘。
这是我爱这篇《终点》的理由,短则短矣,却能化解我看《不上班的理想生活》前半部分偶尔生出来的羡慕。我忍不住揣测,坐了一站就到终点的张可会不会又拎着箱子回到“家里”,衣服重新收拾进柜子,撕开桌上的泡面,冲开水,然后呼啦呼啦一口一口吃掉……一张捡来的银行卡改变不了谁的命运,即便天意一般,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生日密码,惊喜终究没有化成奇迹。其实,这才是生活,血淋淋的,却死一般绝对,没有侥幸。
如果说这真是主编的刻意,我到反而觉得这是正能量的宣扬。
在前面的访谈里,韩寒说自由“肯定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自己所愿的生活”,但真要截取这一句作为全书的主题怕是偏颇大了,后面韩寒还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遇到经济问题),不管他处在什么地位上。”“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反正只要自己有手艺,有能力,不偷不抢,合法,”“我相信都能过去。”于是,整个价值观就全面了。这篇对韩寒的采访,让我想起曾经读到一个评论韩寒《后会无期》的作者的话,大意就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屌丝气息”。屌丝这个词可能粗野了,换成“草根”或许更贴切。
给手无寸铁、衣不蔽体的人造梦多少显得残忍,而说完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辞职去旅行”,再来嘲笑迷茫无助的“文艺青年”同样显出刻薄。倒是对那些看似傲娇实则懒惰的“不工作者”,适当的鞭挞多少有点“寡母含泪劝儿”的意味,而且也确实有必要。一直以来有两种流俗的观念让我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一个就是“学术是应该给富家孩子来做的”,一个是“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在比较长的生活中,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这世上大多数人都逃不过3个字——普通人。真正敢于用理想跟生活死磕而最终体会到“成功”的人是少数,当然,前提是不要跟我争论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没有意义,因为你也许就是那个要命的“普通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或许是那一句,“自由是免于对生存的恐惧”。
所以就有书里各种形态的自由职业者(“不上班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要感得到对生活的满意,无一例外都透着同样一种认识,即对物欲的极大克制或者说淡薄的物质欲。最理想的状态或者是,你把你的求生生活过得特别不像求生的生活,然后有一天你真的不需要靠谋生来求生了,而是有了一张不是一块钱而是很多很多一块钱的银行卡。那时候再谈自由时,可以说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说我应该真的不是一个世俗的成功学支持者,我可能自己也含着泪,在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时。我曾经或者现在偶尔也梦想过过上“不上班的理想生活”,揣着一份很不固定的“自由职业”所得,带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不婚主义者”的固执念头,走在一条艰难而狭窄的路上,使劲地证明自己是一个靠理想也能活得快乐而自由的人。但是,我不得不时时提醒自己,有两样东西——“天赋”与“机遇”,是不是我所能遭遇的。如果不能,我拿什么来面对我仓皇抛下的生活,还有父母,和无数双浸在俗世里的血淋淋的眼睛。
我好像并没有谈论很多这本《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书。知道《鲤》,知道MOOK是两三年之前的事情。同样文艺调调,安妮宝贝的《大方》一共出了两期,就退出舞台。其他真正走得久的MOOK好像也并不多,受众相似而较成功的杂志书有郭敬明的《最小说》、笛安的《文艺风赏》。“草根”韩寒的《独唱团》出了一期就谱了绝唱,倒是跟韩寒的一贯作品一样,卖得盆钵满满。
百度一下,说《鲤》的目标受众是“当下青年女性”。乍看《不上班的理想生活》前半部分,古典文艺、胶片味道十足,画面充斥理想主义的“小资气息”,很容易让这种以当下青年女性为受众的感受加固,让人联想到那些在互动平台上各种晒365天给孩子不重样地做可爱便当的家庭主妇麻麻,只要有本领,做饭也能做出名气来,也能给孩子挣足奶粉钱。然后会忍不住生出一种同理心出来,这真是在呼吁狼性的男性竞争世界里吹出一阵婉约的柔美风来,静下来,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吧。
然后,到了后面的小说《纸婚》、《终点》,一下子就像一盆冷水浇上头脑,一个声音骂出来,“姑娘,醒一醒吧,社会是现实的”。
所以,我想不出《鲤》从2008年办到现在的其他理由,光是这一本,我发现了她介于郭敬明虚构浮华与韩寒炮制民生之间的理性。态度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一边诉说理想,一边铺陈现实,往哪一边,交给读者你自己选择。
到这里,我想起刚刚没一会儿之前,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前同事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故事。她现在在一家外企拿着高薪,已经出了一本小说集,做过讲座,现在还在坚持业余写故事。她得朋友圈是这样说的:
“我在北京的第二年,为装饰空旷的客厅买了一个很新的二手转角布艺大沙发,接下来的一年多的许多夜晚,我静静坐在这个舒服的沙发上写完了十几篇小说。又过了一年,运气太好,香港的三联和北京的三联同时出版了。夏天,我在北京三联做写作讲座的嘉宾,观众正好坐满。第二天,QQ上有人问我前一天是不是在三联,她说,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卖给你沙发的姑娘,我不敢相信那真的是你。”
这是她记下的一个“北京故事”,我不知道你们读到了什么,我关心的是那个在听写作讲座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