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1944年《虚构集》出版所收篇目《接近阿尔穆塔辛》
博尔赫斯《接近阿尔穆塔辛》,据di Giovanni英译本重译
博尔赫斯《接近阿尔穆塔辛》
企鹅君译
菲利普•格达拉告诉我们,由来自孟买的律师米尔•巴哈杜尔•阿里所写的这本小说,《接近阿尔穆塔辛》是“常常让译者孤芳自赏的那类伊斯兰讽喻诗,和那类主人公水平竟超过华生医生的侦探小说所组成的,令人相当不适的混合物,它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人类在英国布莱顿最著名的舒适豪华旅馆房间里所能发现的全部恐怖成分。 ”之前,塞西尔•罗伯茨先生也严厉地评论了巴哈杜尔的书,批评它是“有着威廉•柯林斯 和法里德•乌丁•阿塔尔(那位十二世纪的著名波斯诗人)双重风格的,叠床架屋而又不合时宜的教诲”。这是一个很简单能得出的观察结论,格达拉重复了这一论调,而且用一种怒气冲冲的怪话加以重复。本质上说,两位批评家都同意这一点:这篇小说使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其下却有着神秘主义的暗流。这种混合也许会让我们猜想作者和切斯特顿 有相似之处;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两人并无共同点。
《接近阿尔穆塔辛》一书的初版于1932年底在孟买推出,印刷用的纸几乎和新闻纸一样糟糕;书的护封上宣称,此书是孟买市本地居民写的第一本侦探小说。短短几个月里,这本书连印四次,每次印一千册,都被抢购一空。《孟买评论季刊》、《孟买公报》、《加尔各答评论》、《印度斯坦评论(安拉阿巴德)》和《加尔各答英国人》等报刊均给予高度赞扬。于是,巴哈杜尔又推出该书插图版,并将书名改为《与一个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的谈话录》,同时,还漂亮地地加上一个副标题:《变换镜子的游戏》。维克托•戈兰茨公司不久前在伦敦重印出版的便是这个版本,多罗茜•萨耶尔斯为该书写了前言,却遗漏了——真是放了他一马——书中的那些插图。我手头有这本书,但我没有搞到过此书的第一版,我猜测第一版总比这再版的质量要高得多。出版者要我为该书再版时写一个评论性质的附言,总结一下1932年初版和1934年再版的不同点。我想,在讨论这部作品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的大致情节。
故事中的主人公(作者没告诉过我们姓名)是孟买市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他不相信父辈们的伊斯兰教信仰。但是在穆哈兰姆月 的第十个夜晚,他发现自己身陷一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们发生冲突的中心。这天夜晚充满了阵阵鼓声和祈祷声。穆斯林们举着巨大的纸幔纸帐,要强行通过异教徒的人群。作为回击,从一处屋顶平台上,砸下来一堆印度教教徒扔的砖块;某人拿匕首刺中了某人的肚子;有人死去,尸体遭众人践踏(死者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有三千人参与斗殴,用手杖对付左轮枪,用淫词荡语对付诅咒谩骂,真主在和印度教诸神进行战斗。本能地,这个自由派学生也加入了战斗。他赤手空拳杀死了(或者自以为杀死了)一个印度教徒。睡眼惺忪的政府骑警骑着马,震天响地冲了过来,皮鞭不偏不倚地落在双方身上。这个大学生几乎是在马蹄下面逃走的,向市郊跑去,他逃跑中跨越了两条铁路(也可能是同一条,跨过了两次),爬上一个破败花园的围墙。围墙后面有一座圆形塔。这时,突然从黑洞洞的玫瑰花丛中窜出一群又瘦又恶,月白色的狗。他受到狗群的包围,只好爬到了塔楼上避难。他顺着铁梯子(中间缺了两三级)往上爬,来到了塔楼的顶部,那里有一个黑漆漆的深洞。在月光下,他看到那儿有一个全身脏污不堪的人蹲着小便。此人对大学生道出了事实,他说他的职业就是盗取帕西人丢在塔楼上的穿着白色寿衣的尸体上的金牙 。他还说了其他一些卑鄙的事情,最后他说他已有十四个夜晚没有拿牛粪来进行净身了 。他说起从古吉拉特邦来的盗马贼时恨得咬牙切齿,说他们是一些"连狗肉和蜥蜴肉都吃的人,是和我们俩一样的无耻之徒"。这时,天色已亮,空中低飞过一群吃得肥壮的的秃鹰,那个精疲力竭的大学生躺下来睡觉。他醒来时,发现太阳已高高升起,那盗尸贼已离去,而自己身上仅有的两支"特里奇诺波利"牌香烟和几卢比银币也不翼而飞了。被昨天发生的事所惊吓,大学生决定躲到印度内地去。他想,他能杀死一个异教徒,但他没法弄清楚是否穆斯林就比异教徒更有理。他没有忘记刚才那个盗尸贼给他讲的古吉拉特这个地名,使他感兴趣的还有盗尸贼提到的,那个帕兰普尔的马尔卡桑西种姓(这个种姓的职业是盗贼)的女人。那个盗尸贼说起她来时满怀仇恨。大学生认为,被这么卑鄙的人仇恨简直是一种赞美。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她,尽管他对此信心不大。他作了祈祷后,开始了漫长的行程。他走得相当缓慢。小说的第一章便这样结束了。
我们几乎难以对小说其余十九章中降临在主角面前的冒险经历加以概述。作者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要描写一种戏剧般的人格;如果说这是主人公的传记的话,那他穷尽了人类精神的所有方面(从卑鄙的行为到数学的沉思),小说还有一段横跨印度斯坦广大地域朝圣般的描写。小说第一章是在孟买开始的,之后却在低地帕兰普尔继续发展。小说描写了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在比卡内尔一处石门口发生的事情,写一个盲人占星家如何死在贝纳雷斯的下水道里。接着,主人公又卷入了加德满都迷宫般的宫殿中发生的事情。之后,小说的主人公来到了因瘟疫臭气冲天的加尔各答,在马楚亚大巴扎祈祷并与人通奸。他在马德拉斯的律师事务所里见证白天到来,又在特拉凡科州的一所住宅的阳台上目睹夜晚退去。几经犹豫,他又在印达普尔开了杀戒。经过几年的冒险,行程千里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孟买,来到了那座离里面有“月白色的狗的花园”几步远的地方。接下去的故事情节如下:我们已熟悉的这个逃亡的自由派大学生来到了社会上最下流卑贱的阶层中,仿佛为了比赛自己能有多邪恶,就与他们厮混在一起。突然,他像鲁滨逊在沙滩上发现人的脚印那样吃惊地感到,在那个冷酷的世界中发生了某种改变:他在那些可恶的同伴中间某一个身上发现了某种温情,一种快乐,或是宽容的沉默,"仿佛在对话中,插进了一个头脑更为复杂的陌生讲话人"。主人公明白,与他对话的这个歹徒是不可能突然变得这样雅致的。由此他推测,此人一定是其他某人的思想的“反射”,这个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也可能是他朋友的朋友。他重新思索了一番,并产生一个神秘莫测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有这样一个人,正是此人流溢出那种思想之光;此人一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他本人就是光的化身。”于是,大学生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去寻找他。
接下去的故事发展相当明显了:大学生不知疲倦地寻找那个人,通过他人身上若隐若现“反射”出的此人灵魂之光。开始时,他只微弱地反射出“一个微笑”,或只说出只言片语,后来才越来越明显地露出了他的理智之光,想象之光和正义之光。他越是打听接近阿尔穆塔辛的人,就发现他们越分有了后者的神圣之光,尽管他知道,这些人只是镜子而已。一个数学上的比喻可能有所帮助。在描述阿尔穆塔辛的出现方面,巴哈杜尔丰富的小说采用了渐进的方式,仿佛是几何学上两条近似平行的线条直到最后才在一点上相交,那交点便是“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在阿尔穆塔辛出现前的最后一人,是一个彬彬有礼、乐天派的波斯书店老板,在见到书店老板之前见到了一个圣徒。最终,许多年之后,大学生来到一个长廊,"长廊的尽头有一扇门,门上挂着廉价的串珠门帘",他拍了一下或两下手,想打听阿尔穆塔辛在什么地方。这时,门内传来一个人的声音(是不可想象的阿尔穆塔辛的声音),叫他进去。大学生撩开门帘,走了进去。写到这里,小说便结束了。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要处理好这样的情节,作家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描写出丰富的先知的特征;第二,根据这些特征塑造的这个主人公不能过于概念化,不能仅仅是个幽灵。巴哈杜尔达到了第一个要求,至于第二点,我却很难说作者已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换言之,这个既未闻其声,又未见其人的阿尔穆塔辛应该给我们留下一个具有真实性的印象, 而不是杂乱地堆砌干瘪的最高级形容词。1932年的版本中,超自然的特征更少,这个“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虽明显是一个象征,但也不乏人的特性。不幸的是,这种文学上的优点并不持久。1934年的版本——即我手头上的这一本——便堕落成了一个寓言,阿尔穆塔辛就是神,主人公的各种流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逐渐走向与神融为一体的过程。书中有一些令人遗憾的细节:科钦一个黑皮肤的犹太人在谈到阿尔穆塔辛时说他皮肤黝黑;一个基督教徒说他站在高处,双手张开;一个红皮肤的喇嘛回忆起他时,说他“像我用牦牛脂塑造的神像,我将它供奉在扎什伦布寺 里”。上述的几种说法都向我们暗示,有一个真神,对不同的人显现不同的形象。我以为这样的安排并不特别令人鼓舞。我有一种更好的想法:我们可以假定,神同样也正在寻找某神,这某神又在寻找另一位更高级的〔或者是同级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某某神。如此一个接一个地寻找下去,一直寻找到时间的尽头(或者无限),又或者形成某种循环。“阿尔穆塔辛”(这是阿拔斯王朝第八位哈里发的名字,他打了八次胜仗,生了八男八女,留下八千名奴隶,一共统治了八年八个月零八天 )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这个角度进行考察,其原意为"寻找帮助的人"。在1932年的版本里,朝圣者朝拜的目标自己就是个东奔西跑的朝圣人,这合理地解释了大学生要找到他是困难重重的。在再版中,却出现了我上面说的那种古怪的神学原理。
在第二十章中,借波斯书商之口描述阿尔穆塔辛的话,可能只是主人公之前所说的话变成了更高级。这一点以及其他暗含的类比,可能代表了寻找者和被寻找者的同一性。它们可能也代表着人类对神性产生的影响。另一章中暗示,阿尔穆塔辛可能就是那个学生以为自己杀掉的印度教徒。正如我们所见,米尔•巴哈杜尔•阿里很难抵制艺术创作中最粗俗的诱惑:以为自己是一个天才。将这首诗与米尔•巴哈杜尔的小说联系起来并没有太过分。
我重新阅读了上面写的这些文字。我怕我没有充分突出这本书的优点。这本书有不少颇为文雅的特点。例如,在第十九章有一段关于争论的描述,其中一人是阿尔穆塔辛的朋友,他为了“不以一种完胜的姿态赢得争论”,并没有对争论的另一方的诡辩术进行驳斥。
*
一般人认为,一部当代的书参照一部古书写成这一做法是比较体面的,若参考当代的书,那就差了很多。正如约翰逊博士说的那样,谁也不喜欢让自己欠同时代人的人情。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之间的关系总是得到——我不知道为什么——文学批评界的轻率赞扬。巴哈杜尔的这部小说与法里德•乌丁•阿塔尔著名的《鸟儿大会》的联系也在伦敦受到了难以理解的称赞,甚至还受到了来自安拉阿巴德和加尔各答的赞扬。依我看,这两篇作品间的相似处倒还不算多。这部小说还与其他小说有渊源关系:有的批评家列举了这部小说的第一章与吉卜林的短篇小说《在城墙上》有雷同之处。对此,巴哈杜尔本人也予以承认,不过,他辩解说,描写穆哈兰姆月第十个夜晚的两幅画若无共同之处,倒是不正常的了。艾略特,更加公正地,指出在未完成的七十章寓言诗《仙后》中,女主人公格洛利亚娜也根本没有露面,就像理查德•威廉•丘奇(斯宾塞研究,1879)在一篇评论中指出的那样。我本人也不揣冒昧地说,巴哈杜尔还有一个遥远的先驱者,他就是耶路撒冷的卡巴拉派 哲学家伊萨克•路里亚。这位哲学家早在16世纪便宣称,一位先祖或导师可以进入某个遭受不幸者的灵魂中,安慰或指导他。这种特殊的灵魂转世被称作伊卜尔(Ibbür)。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曾经提到过波斯的神秘主义诗人法里德•乌丁•阿塔尔(他在尼沙普尔被劫掠时,被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士兵杀害)的《曼迪克•乌泰尔(鸟儿大会)》。对这首长诗的内容作一概述也许不会没有用处。远方的鸟国国王西穆格在中国的中部丢下了一根光彩夺目的羽毛。厌倦了群鸟无首的日子,鸟儿们决定前去寻找它们的国王。鸟儿们明白,它们国王的名字的含义是“三十只鸟”,鸟儿们还知道,国王的王宫在卡夫山,这是一座围绕大地的山脉。鸟儿们历尽艰险,飞越了七个大山谷或海洋(倒数第二个海洋的名字是眩晕之海,最后的一个海洋叫湮灭洋)。一路上有许多鸟儿开了小差,也有不少鸟儿死去。最后,有三十只鸟儿历经千辛万苦的考验,终于来到了西穆格国王所在的那座山上。最后鸟儿们发现,它们自己就是西穆格,而西穆格就是它们中间的每一只,或者是它们全体。(普罗提诺《六章集•第五章•八•四》中也断定,以同一性的法则,神圣得以延伸:“显明的诸天中,万物各居其位。一物即是其余万物。太阳即是诸星,每颗星又是其他所有星辰和太阳。”)《鸟儿大会》由加尔辛•德•塔西译成法文,由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译成英文。我引用的以上材料出自伯顿十卷本《一千零一夜》,以及玛格丽特•史密斯的研究《波斯神秘论:阿塔尔(1932年)》。——博尔赫斯原注】
题注:原标题为”El acercamiento a Almotásim”,出版于1936年,译自英文版”The Approach to Al-Mu’tasim”,1962年由博尔赫斯指定的英译者Norman Thomas di Giovanni翻译成英文。
格达拉一句:这句话尖刻且拐弯抹角,意思是奇怪地混合成这部小说的两种成分水平之低,以及作为侦探小说根本没有任何令人恐怖的成分。
柯林斯:19世纪英国侦探小说家。
切斯特顿:20世纪初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善写犯罪心理。他在小说中塑造了牧师侦探布朗神父的形象。
穆哈兰姆月: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个月,是一年中最神圣的四个月份之一,本月不允许打斗。
帕西人:伊斯兰教征服波斯后逃到印度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他们实行天葬。
牛粪:有些印度地区的风俗认为,牛粪是圣洁的,所以用来做燃料,或者洁净身体。
扎什伦布寺: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属藏传佛教格鲁派。
阿尔穆塔辛:不完全准确。历史上的哈里发阿尔穆塔辛(或译穆阿台绥姆,公元794年-842年,执政于833年8月9日-842年1月5日)是著名的哈伦•拉希德(《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常被提到)之子,阿拔斯王朝(中国古称黑衣大食)第八代哈里发。在位期间,他将首都由巴格达迁到萨马拉,并组建了著名的马木留克奴隶军团。
卡巴拉派:犹太教神秘主义派别。
博尔赫斯《接近阿尔穆塔辛》
企鹅君译
菲利普•格达拉告诉我们,由来自孟买的律师米尔•巴哈杜尔•阿里所写的这本小说,《接近阿尔穆塔辛》是“常常让译者孤芳自赏的那类伊斯兰讽喻诗,和那类主人公水平竟超过华生医生的侦探小说所组成的,令人相当不适的混合物,它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人类在英国布莱顿最著名的舒适豪华旅馆房间里所能发现的全部恐怖成分。 ”之前,塞西尔•罗伯茨先生也严厉地评论了巴哈杜尔的书,批评它是“有着威廉•柯林斯 和法里德•乌丁•阿塔尔(那位十二世纪的著名波斯诗人)双重风格的,叠床架屋而又不合时宜的教诲”。这是一个很简单能得出的观察结论,格达拉重复了这一论调,而且用一种怒气冲冲的怪话加以重复。本质上说,两位批评家都同意这一点:这篇小说使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其下却有着神秘主义的暗流。这种混合也许会让我们猜想作者和切斯特顿 有相似之处;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两人并无共同点。
《接近阿尔穆塔辛》一书的初版于1932年底在孟买推出,印刷用的纸几乎和新闻纸一样糟糕;书的护封上宣称,此书是孟买市本地居民写的第一本侦探小说。短短几个月里,这本书连印四次,每次印一千册,都被抢购一空。《孟买评论季刊》、《孟买公报》、《加尔各答评论》、《印度斯坦评论(安拉阿巴德)》和《加尔各答英国人》等报刊均给予高度赞扬。于是,巴哈杜尔又推出该书插图版,并将书名改为《与一个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的谈话录》,同时,还漂亮地地加上一个副标题:《变换镜子的游戏》。维克托•戈兰茨公司不久前在伦敦重印出版的便是这个版本,多罗茜•萨耶尔斯为该书写了前言,却遗漏了——真是放了他一马——书中的那些插图。我手头有这本书,但我没有搞到过此书的第一版,我猜测第一版总比这再版的质量要高得多。出版者要我为该书再版时写一个评论性质的附言,总结一下1932年初版和1934年再版的不同点。我想,在讨论这部作品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的大致情节。
故事中的主人公(作者没告诉过我们姓名)是孟买市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他不相信父辈们的伊斯兰教信仰。但是在穆哈兰姆月 的第十个夜晚,他发现自己身陷一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们发生冲突的中心。这天夜晚充满了阵阵鼓声和祈祷声。穆斯林们举着巨大的纸幔纸帐,要强行通过异教徒的人群。作为回击,从一处屋顶平台上,砸下来一堆印度教教徒扔的砖块;某人拿匕首刺中了某人的肚子;有人死去,尸体遭众人践踏(死者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有三千人参与斗殴,用手杖对付左轮枪,用淫词荡语对付诅咒谩骂,真主在和印度教诸神进行战斗。本能地,这个自由派学生也加入了战斗。他赤手空拳杀死了(或者自以为杀死了)一个印度教徒。睡眼惺忪的政府骑警骑着马,震天响地冲了过来,皮鞭不偏不倚地落在双方身上。这个大学生几乎是在马蹄下面逃走的,向市郊跑去,他逃跑中跨越了两条铁路(也可能是同一条,跨过了两次),爬上一个破败花园的围墙。围墙后面有一座圆形塔。这时,突然从黑洞洞的玫瑰花丛中窜出一群又瘦又恶,月白色的狗。他受到狗群的包围,只好爬到了塔楼上避难。他顺着铁梯子(中间缺了两三级)往上爬,来到了塔楼的顶部,那里有一个黑漆漆的深洞。在月光下,他看到那儿有一个全身脏污不堪的人蹲着小便。此人对大学生道出了事实,他说他的职业就是盗取帕西人丢在塔楼上的穿着白色寿衣的尸体上的金牙 。他还说了其他一些卑鄙的事情,最后他说他已有十四个夜晚没有拿牛粪来进行净身了 。他说起从古吉拉特邦来的盗马贼时恨得咬牙切齿,说他们是一些"连狗肉和蜥蜴肉都吃的人,是和我们俩一样的无耻之徒"。这时,天色已亮,空中低飞过一群吃得肥壮的的秃鹰,那个精疲力竭的大学生躺下来睡觉。他醒来时,发现太阳已高高升起,那盗尸贼已离去,而自己身上仅有的两支"特里奇诺波利"牌香烟和几卢比银币也不翼而飞了。被昨天发生的事所惊吓,大学生决定躲到印度内地去。他想,他能杀死一个异教徒,但他没法弄清楚是否穆斯林就比异教徒更有理。他没有忘记刚才那个盗尸贼给他讲的古吉拉特这个地名,使他感兴趣的还有盗尸贼提到的,那个帕兰普尔的马尔卡桑西种姓(这个种姓的职业是盗贼)的女人。那个盗尸贼说起她来时满怀仇恨。大学生认为,被这么卑鄙的人仇恨简直是一种赞美。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她,尽管他对此信心不大。他作了祈祷后,开始了漫长的行程。他走得相当缓慢。小说的第一章便这样结束了。
我们几乎难以对小说其余十九章中降临在主角面前的冒险经历加以概述。作者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要描写一种戏剧般的人格;如果说这是主人公的传记的话,那他穷尽了人类精神的所有方面(从卑鄙的行为到数学的沉思),小说还有一段横跨印度斯坦广大地域朝圣般的描写。小说第一章是在孟买开始的,之后却在低地帕兰普尔继续发展。小说描写了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在比卡内尔一处石门口发生的事情,写一个盲人占星家如何死在贝纳雷斯的下水道里。接着,主人公又卷入了加德满都迷宫般的宫殿中发生的事情。之后,小说的主人公来到了因瘟疫臭气冲天的加尔各答,在马楚亚大巴扎祈祷并与人通奸。他在马德拉斯的律师事务所里见证白天到来,又在特拉凡科州的一所住宅的阳台上目睹夜晚退去。几经犹豫,他又在印达普尔开了杀戒。经过几年的冒险,行程千里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孟买,来到了那座离里面有“月白色的狗的花园”几步远的地方。接下去的故事情节如下:我们已熟悉的这个逃亡的自由派大学生来到了社会上最下流卑贱的阶层中,仿佛为了比赛自己能有多邪恶,就与他们厮混在一起。突然,他像鲁滨逊在沙滩上发现人的脚印那样吃惊地感到,在那个冷酷的世界中发生了某种改变:他在那些可恶的同伴中间某一个身上发现了某种温情,一种快乐,或是宽容的沉默,"仿佛在对话中,插进了一个头脑更为复杂的陌生讲话人"。主人公明白,与他对话的这个歹徒是不可能突然变得这样雅致的。由此他推测,此人一定是其他某人的思想的“反射”,这个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也可能是他朋友的朋友。他重新思索了一番,并产生一个神秘莫测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有这样一个人,正是此人流溢出那种思想之光;此人一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他本人就是光的化身。”于是,大学生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去寻找他。
接下去的故事发展相当明显了:大学生不知疲倦地寻找那个人,通过他人身上若隐若现“反射”出的此人灵魂之光。开始时,他只微弱地反射出“一个微笑”,或只说出只言片语,后来才越来越明显地露出了他的理智之光,想象之光和正义之光。他越是打听接近阿尔穆塔辛的人,就发现他们越分有了后者的神圣之光,尽管他知道,这些人只是镜子而已。一个数学上的比喻可能有所帮助。在描述阿尔穆塔辛的出现方面,巴哈杜尔丰富的小说采用了渐进的方式,仿佛是几何学上两条近似平行的线条直到最后才在一点上相交,那交点便是“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在阿尔穆塔辛出现前的最后一人,是一个彬彬有礼、乐天派的波斯书店老板,在见到书店老板之前见到了一个圣徒。最终,许多年之后,大学生来到一个长廊,"长廊的尽头有一扇门,门上挂着廉价的串珠门帘",他拍了一下或两下手,想打听阿尔穆塔辛在什么地方。这时,门内传来一个人的声音(是不可想象的阿尔穆塔辛的声音),叫他进去。大学生撩开门帘,走了进去。写到这里,小说便结束了。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要处理好这样的情节,作家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描写出丰富的先知的特征;第二,根据这些特征塑造的这个主人公不能过于概念化,不能仅仅是个幽灵。巴哈杜尔达到了第一个要求,至于第二点,我却很难说作者已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换言之,这个既未闻其声,又未见其人的阿尔穆塔辛应该给我们留下一个具有真实性的印象, 而不是杂乱地堆砌干瘪的最高级形容词。1932年的版本中,超自然的特征更少,这个“名叫阿尔穆塔辛的人”虽明显是一个象征,但也不乏人的特性。不幸的是,这种文学上的优点并不持久。1934年的版本——即我手头上的这一本——便堕落成了一个寓言,阿尔穆塔辛就是神,主人公的各种流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逐渐走向与神融为一体的过程。书中有一些令人遗憾的细节:科钦一个黑皮肤的犹太人在谈到阿尔穆塔辛时说他皮肤黝黑;一个基督教徒说他站在高处,双手张开;一个红皮肤的喇嘛回忆起他时,说他“像我用牦牛脂塑造的神像,我将它供奉在扎什伦布寺 里”。上述的几种说法都向我们暗示,有一个真神,对不同的人显现不同的形象。我以为这样的安排并不特别令人鼓舞。我有一种更好的想法:我们可以假定,神同样也正在寻找某神,这某神又在寻找另一位更高级的〔或者是同级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某某神。如此一个接一个地寻找下去,一直寻找到时间的尽头(或者无限),又或者形成某种循环。“阿尔穆塔辛”(这是阿拔斯王朝第八位哈里发的名字,他打了八次胜仗,生了八男八女,留下八千名奴隶,一共统治了八年八个月零八天 )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这个角度进行考察,其原意为"寻找帮助的人"。在1932年的版本里,朝圣者朝拜的目标自己就是个东奔西跑的朝圣人,这合理地解释了大学生要找到他是困难重重的。在再版中,却出现了我上面说的那种古怪的神学原理。
在第二十章中,借波斯书商之口描述阿尔穆塔辛的话,可能只是主人公之前所说的话变成了更高级。这一点以及其他暗含的类比,可能代表了寻找者和被寻找者的同一性。它们可能也代表着人类对神性产生的影响。另一章中暗示,阿尔穆塔辛可能就是那个学生以为自己杀掉的印度教徒。正如我们所见,米尔•巴哈杜尔•阿里很难抵制艺术创作中最粗俗的诱惑:以为自己是一个天才。将这首诗与米尔•巴哈杜尔的小说联系起来并没有太过分。
我重新阅读了上面写的这些文字。我怕我没有充分突出这本书的优点。这本书有不少颇为文雅的特点。例如,在第十九章有一段关于争论的描述,其中一人是阿尔穆塔辛的朋友,他为了“不以一种完胜的姿态赢得争论”,并没有对争论的另一方的诡辩术进行驳斥。
*
一般人认为,一部当代的书参照一部古书写成这一做法是比较体面的,若参考当代的书,那就差了很多。正如约翰逊博士说的那样,谁也不喜欢让自己欠同时代人的人情。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奥德赛》之间的关系总是得到——我不知道为什么——文学批评界的轻率赞扬。巴哈杜尔的这部小说与法里德•乌丁•阿塔尔著名的《鸟儿大会》的联系也在伦敦受到了难以理解的称赞,甚至还受到了来自安拉阿巴德和加尔各答的赞扬。依我看,这两篇作品间的相似处倒还不算多。这部小说还与其他小说有渊源关系:有的批评家列举了这部小说的第一章与吉卜林的短篇小说《在城墙上》有雷同之处。对此,巴哈杜尔本人也予以承认,不过,他辩解说,描写穆哈兰姆月第十个夜晚的两幅画若无共同之处,倒是不正常的了。艾略特,更加公正地,指出在未完成的七十章寓言诗《仙后》中,女主人公格洛利亚娜也根本没有露面,就像理查德•威廉•丘奇(斯宾塞研究,1879)在一篇评论中指出的那样。我本人也不揣冒昧地说,巴哈杜尔还有一个遥远的先驱者,他就是耶路撒冷的卡巴拉派 哲学家伊萨克•路里亚。这位哲学家早在16世纪便宣称,一位先祖或导师可以进入某个遭受不幸者的灵魂中,安慰或指导他。这种特殊的灵魂转世被称作伊卜尔(Ibbür)。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曾经提到过波斯的神秘主义诗人法里德•乌丁•阿塔尔(他在尼沙普尔被劫掠时,被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的士兵杀害)的《曼迪克•乌泰尔(鸟儿大会)》。对这首长诗的内容作一概述也许不会没有用处。远方的鸟国国王西穆格在中国的中部丢下了一根光彩夺目的羽毛。厌倦了群鸟无首的日子,鸟儿们决定前去寻找它们的国王。鸟儿们明白,它们国王的名字的含义是“三十只鸟”,鸟儿们还知道,国王的王宫在卡夫山,这是一座围绕大地的山脉。鸟儿们历尽艰险,飞越了七个大山谷或海洋(倒数第二个海洋的名字是眩晕之海,最后的一个海洋叫湮灭洋)。一路上有许多鸟儿开了小差,也有不少鸟儿死去。最后,有三十只鸟儿历经千辛万苦的考验,终于来到了西穆格国王所在的那座山上。最后鸟儿们发现,它们自己就是西穆格,而西穆格就是它们中间的每一只,或者是它们全体。(普罗提诺《六章集•第五章•八•四》中也断定,以同一性的法则,神圣得以延伸:“显明的诸天中,万物各居其位。一物即是其余万物。太阳即是诸星,每颗星又是其他所有星辰和太阳。”)《鸟儿大会》由加尔辛•德•塔西译成法文,由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译成英文。我引用的以上材料出自伯顿十卷本《一千零一夜》,以及玛格丽特•史密斯的研究《波斯神秘论:阿塔尔(1932年)》。——博尔赫斯原注】
题注:原标题为”El acercamiento a Almotásim”,出版于1936年,译自英文版”The Approach to Al-Mu’tasim”,1962年由博尔赫斯指定的英译者Norman Thomas di Giovanni翻译成英文。
格达拉一句:这句话尖刻且拐弯抹角,意思是奇怪地混合成这部小说的两种成分水平之低,以及作为侦探小说根本没有任何令人恐怖的成分。
柯林斯:19世纪英国侦探小说家。
切斯特顿:20世纪初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善写犯罪心理。他在小说中塑造了牧师侦探布朗神父的形象。
穆哈兰姆月: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个月,是一年中最神圣的四个月份之一,本月不允许打斗。
帕西人:伊斯兰教征服波斯后逃到印度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他们实行天葬。
牛粪:有些印度地区的风俗认为,牛粪是圣洁的,所以用来做燃料,或者洁净身体。
扎什伦布寺: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属藏传佛教格鲁派。
阿尔穆塔辛:不完全准确。历史上的哈里发阿尔穆塔辛(或译穆阿台绥姆,公元794年-842年,执政于833年8月9日-842年1月5日)是著名的哈伦•拉希德(《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常被提到)之子,阿拔斯王朝(中国古称黑衣大食)第八代哈里发。在位期间,他将首都由巴格达迁到萨马拉,并组建了著名的马木留克奴隶军团。
卡巴拉派:犹太教神秘主义派别。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