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和木偶

虽然只有119页的文字,断断续续的叙述,但是这本书还是挺震撼我的,感受到了一个有信仰的人即使面对死亡的那种无所畏惧的气慨。
甚至,又让我重新思考那个年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为了共产主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经常提到,但其实对其一点也不清楚,包括我自己在内(或许,要是有时间的话,可能会了解一下共产主义的理论,而不是在这里想当然)。
依据作者的的话,追寻共产主义的人都是雕像,而其他的人即使有信仰,但不信仰共产主义,也只是处于"木偶"到"雕像"的过程。伏契克自己,我承认绝对是一尊雕像,但是认为其他主义的追寻者不能成为雕像,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狭隘。
这本书除了作者以外,可能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管我的警官",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我们失败了,没有人可以拯救我们,你瞧,这就是我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三颗子弹"。不管作者怎么认为,我认为在没有低过"不尊重生命、不尊重生活中的善"这条底线的前提下,任何一个有信仰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当然,如果他知道纳粹所犯下的反人类的罪行仍然选择追寻,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如果单单从书上对他的描写上,他是向往美的,他也不是仅仅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就这点上讲,我不认为他是"木偶"。
社会主义有马克思的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也有尼采的理论。在没有违反一些反人类的最基本的前提下,何以认为别人是"木偶"呢?
写完了和"题目"有关的内容,最后再摘抄一句我挺喜欢的一句话。"懦夫失去的东西,往往是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Ps:书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消灭了全部纳粹匪徒的欧洲;那是一个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绝迹的欧洲;那是一个自由、幸福的欧洲;那是一个真正、社会主义的新欧洲" 要是作者看到了现在的欧洲会怎么想......
PPs: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对共产主义那么有信心,看来该补补历史知识了......
甚至,又让我重新思考那个年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为了共产主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经常提到,但其实对其一点也不清楚,包括我自己在内(或许,要是有时间的话,可能会了解一下共产主义的理论,而不是在这里想当然)。
依据作者的的话,追寻共产主义的人都是雕像,而其他的人即使有信仰,但不信仰共产主义,也只是处于"木偶"到"雕像"的过程。伏契克自己,我承认绝对是一尊雕像,但是认为其他主义的追寻者不能成为雕像,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狭隘。
这本书除了作者以外,可能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管我的警官",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我们失败了,没有人可以拯救我们,你瞧,这就是我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三颗子弹"。不管作者怎么认为,我认为在没有低过"不尊重生命、不尊重生活中的善"这条底线的前提下,任何一个有信仰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当然,如果他知道纳粹所犯下的反人类的罪行仍然选择追寻,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如果单单从书上对他的描写上,他是向往美的,他也不是仅仅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就这点上讲,我不认为他是"木偶"。
社会主义有马克思的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也有尼采的理论。在没有违反一些反人类的最基本的前提下,何以认为别人是"木偶"呢?
写完了和"题目"有关的内容,最后再摘抄一句我挺喜欢的一句话。"懦夫失去的东西,往往是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Ps:书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消灭了全部纳粹匪徒的欧洲;那是一个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绝迹的欧洲;那是一个自由、幸福的欧洲;那是一个真正、社会主义的新欧洲" 要是作者看到了现在的欧洲会怎么想......
PPs: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对共产主义那么有信心,看来该补补历史知识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