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观微:从苏格拉底到托克维尔
1月12日,一幅欧洲各国首脑手挽手参加法国反恐大游行的照片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版面,法国《查理周刊》刊登被穆斯林认为“亵渎先知”的争议漫画引致杀身之祸成为此次游行的导火索。一时间,“言论自由”、“恐怖主义”、“民族主义”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激发了网友们的肾上腺素。事实上,当人们对自由、正义、民族、权威等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时,便进入了“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罗尔斯在1971年发表的开山力作《正义论》如平地惊雷,在西方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我国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进入活跃状态已是二十一世纪,晚了西方足足三十年,而多数学者的研究又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普通公众的政治哲学启蒙教育,一部分得益于网络公开课引进的世界名校相关课程。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引发热议,根据公开课整理的同名书籍2011年出版以来长居畅销书榜单;今年初,耶鲁大学斯密什教授的公开课《政治哲学导论》以同样的缘由出版成书,引导更多人对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难题进行思考。
从苏格拉底以来,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对于最好政制的探求,政治危机往往是开展这种探求的良好契机,所以西方政治哲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与政治危机相关。《理想国》是柏拉图在雅典衰落之后对城邦和个人生活进行思考从而寻求理想城邦的秩序构造;《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进献给美第奇家族在外敌入侵、内政混乱中的意大利建立统一集权政治的一把利刃;承袭《君主论》的《利维坦》是在英国内战时期围绕政府主权进行的对政治的科学考量,霍布斯因而成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奠基者;《政府论》则是“排斥法案”引发国王与议会之间激烈冲突时,洛克为议会派提供的革命性理论武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政治哲学正是在各种国家、党派、民族矛盾引发的政治危机中不断进步。当原有的政治制度失灵,社会规则失范时,敏锐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便在反思原有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的基础上,开始构建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秩序。由政治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见,政治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秩序与和平,目的是让社会性的群体人类在有限的资源中能够和平地长久繁衍。
在《政治哲学》公开课的视频页面,有网友留言说:“课程是很好,但就是认真听了也无法多赚钱,所以这种课程毫无用处。”这种言论代表了市场经济浪潮下多数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现实利益远比纯粹理性思考受欢迎。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兴起虽然有力促进了民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热情,但是不难看出,每一事件引发的你来我往的口诛笔伐中,凑热闹发泄情绪者总是远远多于理性辩论者。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古斯塔夫•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们群情激昂地高呼“民主、自由、人权”时,有几人理性思考过这些词语的形成和来源、涵义及演化,能保证自己确切地知道自己大呼的口号对人个生存、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要实现理性思考,阅读经典著作是必经之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确定了一门学科的基础框架,能超越历史适应任何一个时代 。当我读约翰•穆勒写于两百年前的《论自由》时,对照今日之中国,便有强烈的恰逢其时之感。例如他对意见自由及意见表达自由对人类精神幸福的必要性论证,“即使某一意见被压制而至于沉默,但其实我们未必真的不知道,那个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拒绝承认这点就是认定我们自己一贯无错”,无论何时都振聋发聩。
经典固然值得一读,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四百多页,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霍布斯的《利维坦》都有五百多页,除了专家学者,大多人在煌煌巨著面前望而却步,于是通识和导读本成为有意了解却不愿啃读原著的读者的最佳选择。这类书籍好比地图,标上南北方向和重点标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源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其结果是让读者止步于地图或者看中某个座标进一步深入探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作的内容和翻译质量。客观地说,相较于一些内容过于学术或者翻译过于典雅的同类著作,《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语言通俗易懂,要言不繁,没有明显的翻译痕迹,未接触过哲学的普通读者读来亦无障碍。
所有哲学,包括政治哲学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永恒的问题。哲学最重要的价值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没有结果不代表没有方向,就政治哲学而言,它的方向便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罗尔斯在1971年发表的开山力作《正义论》如平地惊雷,在西方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我国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进入活跃状态已是二十一世纪,晚了西方足足三十年,而多数学者的研究又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普通公众的政治哲学启蒙教育,一部分得益于网络公开课引进的世界名校相关课程。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引发热议,根据公开课整理的同名书籍2011年出版以来长居畅销书榜单;今年初,耶鲁大学斯密什教授的公开课《政治哲学导论》以同样的缘由出版成书,引导更多人对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难题进行思考。
从苏格拉底以来,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对于最好政制的探求,政治危机往往是开展这种探求的良好契机,所以西方政治哲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与政治危机相关。《理想国》是柏拉图在雅典衰落之后对城邦和个人生活进行思考从而寻求理想城邦的秩序构造;《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进献给美第奇家族在外敌入侵、内政混乱中的意大利建立统一集权政治的一把利刃;承袭《君主论》的《利维坦》是在英国内战时期围绕政府主权进行的对政治的科学考量,霍布斯因而成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奠基者;《政府论》则是“排斥法案”引发国王与议会之间激烈冲突时,洛克为议会派提供的革命性理论武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政治哲学正是在各种国家、党派、民族矛盾引发的政治危机中不断进步。当原有的政治制度失灵,社会规则失范时,敏锐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便在反思原有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的基础上,开始构建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秩序。由政治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见,政治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秩序与和平,目的是让社会性的群体人类在有限的资源中能够和平地长久繁衍。
在《政治哲学》公开课的视频页面,有网友留言说:“课程是很好,但就是认真听了也无法多赚钱,所以这种课程毫无用处。”这种言论代表了市场经济浪潮下多数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现实利益远比纯粹理性思考受欢迎。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兴起虽然有力促进了民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热情,但是不难看出,每一事件引发的你来我往的口诛笔伐中,凑热闹发泄情绪者总是远远多于理性辩论者。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古斯塔夫•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们群情激昂地高呼“民主、自由、人权”时,有几人理性思考过这些词语的形成和来源、涵义及演化,能保证自己确切地知道自己大呼的口号对人个生存、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要实现理性思考,阅读经典著作是必经之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确定了一门学科的基础框架,能超越历史适应任何一个时代 。当我读约翰•穆勒写于两百年前的《论自由》时,对照今日之中国,便有强烈的恰逢其时之感。例如他对意见自由及意见表达自由对人类精神幸福的必要性论证,“即使某一意见被压制而至于沉默,但其实我们未必真的不知道,那个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拒绝承认这点就是认定我们自己一贯无错”,无论何时都振聋发聩。
经典固然值得一读,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四百多页,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霍布斯的《利维坦》都有五百多页,除了专家学者,大多人在煌煌巨著面前望而却步,于是通识和导读本成为有意了解却不愿啃读原著的读者的最佳选择。这类书籍好比地图,标上南北方向和重点标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源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其结果是让读者止步于地图或者看中某个座标进一步深入探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作的内容和翻译质量。客观地说,相较于一些内容过于学术或者翻译过于典雅的同类著作,《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语言通俗易懂,要言不繁,没有明显的翻译痕迹,未接触过哲学的普通读者读来亦无障碍。
所有哲学,包括政治哲学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永恒的问题。哲学最重要的价值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没有结果不代表没有方向,就政治哲学而言,它的方向便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