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诺桑觉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凯瑟琳与《傲慢与偏见》及《理智与情感》中受到过良好教育,理智聪慧的女主角们不同,她是一个不爱读严肃读物而沉迷于幻想小说,理智尚未开蒙的小姑娘。初次进入社交场合的她并不怎么光彩夺目,她既没有令人过目不忘的美好容貌,也没有字字珠玑的高明辞令,她只是小心的跟在保护人的身后,谨慎的听着周围人们的谈论生怕自己出错,所以即使听到约翰那大言不惭,乏味无聊的马车话题,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只是认真聆听。
就像在小说开头所说的那样,凯瑟琳生来就不像是女主角。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姑娘,有着和这个年龄的少女一样丰富的想象力,并难得的保留了善意的纯真。然而就是这么个普通的乡村少年却意外得到了约翰及帝尔尼父亲的垂青,因为他们误以为她是个或将是个富家女,于是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讨好她,像马戏团的小丑一般充满讽刺。
奥斯汀对人物的刻画实在是入木三分。先说说女主角。从一开始对她的描述来看,凯瑟琳实在算不上什么吸引人的姑娘,她的无知让人感到乏味,尽管和“新浪漫主义”小说中多情做作的女主角相比,凯瑟琳才是现实中活生生的女孩。不过可喜的是奥斯汀并没有让凯瑟琳一直这么无知下去,在到巴斯后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凯瑟琳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开始逐渐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坦诚单纯,开始学会辨别那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人。她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帝尔尼兄妹,他们的良好修养与智慧使得她免于被约翰和伊莎贝拉兄妹拉入泥潭。当她在诺桑觉寺的荒诞想象被帝尔尼戳穿时,这个懵懂无知,不切实际的少女终于开始向着理智的道路迈进。相信与帝尔尼的结合能够让她取得更多地成长,同时她那颗纯真的心能够在帝尔尼的保护下长久保留。
再说说男主角帝尔尼。我一直觉得凯瑟琳配不上帝尔尼,帝尔尼聪明机智,能够轻易判断出伊莎贝拉的轻浮虚荣,凯瑟琳的单纯无知,对流俗对小说的看法不屑一顾,有自己理性的见解。这样一个聪明的青年应该喜欢的是更为有教养、聪明的女孩,是能够与他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彼此见解的女孩,对像凯瑟琳这样单纯可爱的乡村女孩也许能博得他的喜欢,但得到他的真心并与他结婚却不太容易。奥斯汀在小说结尾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帝尔尼只是因为凯瑟琳对自己的真情才考虑她。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帝尔尼大老远赶去向凯瑟琳求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凯瑟琳受到他父亲不公正待遇的同情,出于对他父亲追名逐利的不满,加之凯瑟琳又是这样一位一心爱着自己的纯情少女,在各种情绪的冲动下才有了最终的求婚。如果没有父亲的推动,帝尔尼是否会选择凯瑟琳实在是个问题。
此外对配角们的刻画也十分精彩,伊莎贝拉的虚荣、虚伪、浅薄,在她被帝尔尼上尉抛弃后又企图通过凯瑟琳重新抓回詹姆斯的那封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他人如约翰、帝尔尼父亲、艾伦夫人、凯瑟琳的母亲等人,都是着墨不多但刻画精彩让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最后总结来说,《诺桑觉寺》读起来没有《傲慢与偏见》那样有趣。其实凯瑟琳是个很有潜力的女主角,正因为她的无知,理智尚未开蒙,才更容易让人看到她一步步的进步,可惜奥斯汀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加以发挥,否则凯瑟琳的成长应该可以令她展现出更动人的魅力。
就像在小说开头所说的那样,凯瑟琳生来就不像是女主角。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姑娘,有着和这个年龄的少女一样丰富的想象力,并难得的保留了善意的纯真。然而就是这么个普通的乡村少年却意外得到了约翰及帝尔尼父亲的垂青,因为他们误以为她是个或将是个富家女,于是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讨好她,像马戏团的小丑一般充满讽刺。
奥斯汀对人物的刻画实在是入木三分。先说说女主角。从一开始对她的描述来看,凯瑟琳实在算不上什么吸引人的姑娘,她的无知让人感到乏味,尽管和“新浪漫主义”小说中多情做作的女主角相比,凯瑟琳才是现实中活生生的女孩。不过可喜的是奥斯汀并没有让凯瑟琳一直这么无知下去,在到巴斯后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凯瑟琳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开始逐渐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坦诚单纯,开始学会辨别那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人。她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帝尔尼兄妹,他们的良好修养与智慧使得她免于被约翰和伊莎贝拉兄妹拉入泥潭。当她在诺桑觉寺的荒诞想象被帝尔尼戳穿时,这个懵懂无知,不切实际的少女终于开始向着理智的道路迈进。相信与帝尔尼的结合能够让她取得更多地成长,同时她那颗纯真的心能够在帝尔尼的保护下长久保留。
再说说男主角帝尔尼。我一直觉得凯瑟琳配不上帝尔尼,帝尔尼聪明机智,能够轻易判断出伊莎贝拉的轻浮虚荣,凯瑟琳的单纯无知,对流俗对小说的看法不屑一顾,有自己理性的见解。这样一个聪明的青年应该喜欢的是更为有教养、聪明的女孩,是能够与他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彼此见解的女孩,对像凯瑟琳这样单纯可爱的乡村女孩也许能博得他的喜欢,但得到他的真心并与他结婚却不太容易。奥斯汀在小说结尾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帝尔尼只是因为凯瑟琳对自己的真情才考虑她。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帝尔尼大老远赶去向凯瑟琳求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凯瑟琳受到他父亲不公正待遇的同情,出于对他父亲追名逐利的不满,加之凯瑟琳又是这样一位一心爱着自己的纯情少女,在各种情绪的冲动下才有了最终的求婚。如果没有父亲的推动,帝尔尼是否会选择凯瑟琳实在是个问题。
此外对配角们的刻画也十分精彩,伊莎贝拉的虚荣、虚伪、浅薄,在她被帝尔尼上尉抛弃后又企图通过凯瑟琳重新抓回詹姆斯的那封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他人如约翰、帝尔尼父亲、艾伦夫人、凯瑟琳的母亲等人,都是着墨不多但刻画精彩让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最后总结来说,《诺桑觉寺》读起来没有《傲慢与偏见》那样有趣。其实凯瑟琳是个很有潜力的女主角,正因为她的无知,理智尚未开蒙,才更容易让人看到她一步步的进步,可惜奥斯汀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加以发挥,否则凯瑟琳的成长应该可以令她展现出更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