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空間——【No.1】《城記》&【No.2】《環美建築日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讀大學那幾年,除了看書,收聽電台廣播也是閒暇的時候常常做的事情。其中一個習慣去收聽的節目,是女作家秋微的《城市日記》,她會輪流跟一些不同的男主持來做這個節目,從陽春白雪的文化生活,到下里巴人的娛樂八卦,無所不談。
我記得《城市日記》有一條片頭的聲帶做得特別好,每次聽到這句旁白的“城市裡的時間、空間、一瞬間,城市裡的生活、舞台、輪廓,城市日記,城市生活”,伴隨著汽車的喇叭轟鳴聲、地鐵駛過的鐵軌撞擊聲、馬路上的人群喧嘩聲渲染而成的背景音,我也便有了站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頭,看著洶湧澎湃的人群熙來攘往的昏眩感。
城市,也是我要推薦的兩本書所共同的主題。
在《城市日記》這個節目中,秋微常常會講那些大城市裡的小人物和小故事,這些應該算得上是那段聲帶中所說的“城市裡的一瞬間”,雖然瑣屑,卻很窩心。反觀這兩本書,重點則是在於規劃發展、建築變革,是從“城市裡的空間”去詮釋“城市”這個充滿爭議的名詞,和溫暖人心的大城小事相比,就顯得冷冰冰的了。
這種城市的冰冷感在王軍的《城記》裡面表現得尤其明顯。《城記》是在2003年出版的,作為新華社記者的王軍先生,窮十年時光,採訪當事人50餘位,還原了建國之後北京市半個世紀的城市規劃與改造歷程。這本書語言平實沉穩,以記敘為主,也有照片和圖樣參考,如果並非城市規劃或是建築系專業出身的讀者,如我這般其實也看不出個子丑寅卯,不過,這本書並不晦澀深奧,大可以把它當做一段共和國的史海鉤沉。
作為一座歷經金、元、明、清數朝建都的城市,北京的古跡遍佈每個角落,而一次又一次“拆”還是“留”的爭論也貫穿在北京的整個城建過程之中。《城記》中著墨最多的,是五六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陳占祥、華攬洪這一派民國時期留學海外,繼而學成歸國的建築師,如何為盡可能保存古城建築原貌而不懈努力。時人提及梁思成和林徽因,言必稱和徐志摩、陸小曼、金岳霖等一時名流的纏綿悱惻,卻鮮有提及中國近代一個標誌性的城市規劃方案——《梁陳方案》。
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梁思成、陳占祥兩位先生對新中國的首都作了這樣的規劃:一方面,從整體保護的構思出發,建議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為未來北京城的可持續發展開拓更大的空間,避免大規模拆遷的發生;另一方面,提出平衡發展城市的原則,增進城市各個部分居住與就業的統一,防止跨區域交通的發生。
毛主席看完這個方案之後,說:“有那麼一個教授,要把我們從北京城裡趕出去。”這句話猶如技能樹中最高級的黑魔法之咒語,熱血沸騰的新中國建設者吟唱咒語,平地便像是起了一股席捲千里的龍捲風,夷平北京城的舊建築。
聯想到2009年世博會的時候,韓寒作為嘉賓到嘉定世博論壇作演講。他發言時劈頭就來了一句“我演講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糟糕”,一副要和世博會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分庭抗禮的架勢。
其實,自從一萬年前,城市的雛形開始出現在兩河流域,伴隨而來便是無休止的爭議。直到現在,我們也無法蓋棺定論,城市到底是讓生活更糟糕,還是更美好。
可是,同樣是城市,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樣子。如果去過歐洲,那些歷史底蘊堪比北京,甚至還不如北京的舊城,譬如巴黎,譬如羅馬,它們的老城區就像一部時光的留聲機,把數百年來這個城市的模樣忠實地記錄了下來,舊的記錄沒有被新的記錄者擦除。
陶傑說,我們現在還可以在巴黎找到Robespierre為Desmoulins與Lucile證婚的小教堂。當然,不需要陶傑說,我們也知道,我們還可以在巴黎找到Robespierre把Desmoulins與Lucile送上斷頭台的協和廣場——“法國大革命”又是一個值得找幾本書認真了解的主題,光是這幾個風雲人物的縱橫捭闔、勾心鬥角就足夠精彩。
史倫的《環美建築日記》也讓我看到了城市的另一個樣子。
史倫是86年出生的建築系學生,在美國求學期間,他用3000美元和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一次線路長達6000英里的遨遊,從美國的東岸穿越中部大平原到達西岸,以其建築系專業的獨特視覺去觀賞設計師的手筆。
美國常被譏笑是沒有歷史的國家,當中國的長安城萬國來朝時,很多現在的美國大都市還是印第安人捕獵的叢林。沒有歷史的負擔,美國城市的規劃具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各種流派的設計師得以在這張廣袤的白紙上隨意揮灑。
不過,史倫在書中也透露出這樣的信息,雖然美國的城市不會像北京那樣需要花極大的精力去顧及“拆”或“留”的問題,但是,像紐約這些發展較早的城市也曾出現過不合理規劃、過度建築等問題——一味地建造高樓,使城市的空間被極度壓縮,鱗次櫛比的大廈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屏風,把巨大的陰影投落在街道上。此後,政府和設計者不斷努力,讓建築、城市空間、都市人能夠相互融合,達至和諧。
史倫在書中也有記錄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不過其文筆始終難以擺脫理工化的簡潔直白,也無法把這趟出行寫得極為生動有趣。我還看過一些書評,則從專業的角度是批評了他對於建築的內涵剖析得淺嘗輒止。
作為外行,我看不出當中的門道,但也感受到這個同齡人對建築設計的熱情。如果我在十多年前看到這本書,看到一顆真誠地熱愛建築設計的心,看到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用建築把城市變得更加美好,說不定我在高考的時候就會報考建築系了。而在此時讀到,我便更多把它作為一本旅遊指南,帶我在美國進行一段奔放的公路旅行。
順便一提,史倫在書中說到,他在費城參觀了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所大學校園裡面的理查德醫學實驗室和戈達德生物實驗室兩個建築,是美籍愛沙尼亞裔建築大師Louis Isadore Kahn的傳世之作。而《城記》中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和Louis Isadore Kahn一樣,曾在這個校園中求學。《城記》和《環美建築日記》因此有了一個小小的交接。
張大春在《城邦暴力團》裡面說過,他喜歡同時閱讀幾本書,漸漸地,書與書之間的內容便會找到結合點連成一片,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世界。我未至於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但是留心地發現這種cross-reading的地方,也會讓閱讀更有樂趣。
原文發表在公共號“失物之書”(thebookoflostthings),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記得《城市日記》有一條片頭的聲帶做得特別好,每次聽到這句旁白的“城市裡的時間、空間、一瞬間,城市裡的生活、舞台、輪廓,城市日記,城市生活”,伴隨著汽車的喇叭轟鳴聲、地鐵駛過的鐵軌撞擊聲、馬路上的人群喧嘩聲渲染而成的背景音,我也便有了站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頭,看著洶湧澎湃的人群熙來攘往的昏眩感。
城市,也是我要推薦的兩本書所共同的主題。
在《城市日記》這個節目中,秋微常常會講那些大城市裡的小人物和小故事,這些應該算得上是那段聲帶中所說的“城市裡的一瞬間”,雖然瑣屑,卻很窩心。反觀這兩本書,重點則是在於規劃發展、建築變革,是從“城市裡的空間”去詮釋“城市”這個充滿爭議的名詞,和溫暖人心的大城小事相比,就顯得冷冰冰的了。
這種城市的冰冷感在王軍的《城記》裡面表現得尤其明顯。《城記》是在2003年出版的,作為新華社記者的王軍先生,窮十年時光,採訪當事人50餘位,還原了建國之後北京市半個世紀的城市規劃與改造歷程。這本書語言平實沉穩,以記敘為主,也有照片和圖樣參考,如果並非城市規劃或是建築系專業出身的讀者,如我這般其實也看不出個子丑寅卯,不過,這本書並不晦澀深奧,大可以把它當做一段共和國的史海鉤沉。
作為一座歷經金、元、明、清數朝建都的城市,北京的古跡遍佈每個角落,而一次又一次“拆”還是“留”的爭論也貫穿在北京的整個城建過程之中。《城記》中著墨最多的,是五六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陳占祥、華攬洪這一派民國時期留學海外,繼而學成歸國的建築師,如何為盡可能保存古城建築原貌而不懈努力。時人提及梁思成和林徽因,言必稱和徐志摩、陸小曼、金岳霖等一時名流的纏綿悱惻,卻鮮有提及中國近代一個標誌性的城市規劃方案——《梁陳方案》。
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梁思成、陳占祥兩位先生對新中國的首都作了這樣的規劃:一方面,從整體保護的構思出發,建議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為未來北京城的可持續發展開拓更大的空間,避免大規模拆遷的發生;另一方面,提出平衡發展城市的原則,增進城市各個部分居住與就業的統一,防止跨區域交通的發生。
毛主席看完這個方案之後,說:“有那麼一個教授,要把我們從北京城裡趕出去。”這句話猶如技能樹中最高級的黑魔法之咒語,熱血沸騰的新中國建設者吟唱咒語,平地便像是起了一股席捲千里的龍捲風,夷平北京城的舊建築。
聯想到2009年世博會的時候,韓寒作為嘉賓到嘉定世博論壇作演講。他發言時劈頭就來了一句“我演講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糟糕”,一副要和世博會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分庭抗禮的架勢。
其實,自從一萬年前,城市的雛形開始出現在兩河流域,伴隨而來便是無休止的爭議。直到現在,我們也無法蓋棺定論,城市到底是讓生活更糟糕,還是更美好。
可是,同樣是城市,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樣子。如果去過歐洲,那些歷史底蘊堪比北京,甚至還不如北京的舊城,譬如巴黎,譬如羅馬,它們的老城區就像一部時光的留聲機,把數百年來這個城市的模樣忠實地記錄了下來,舊的記錄沒有被新的記錄者擦除。
陶傑說,我們現在還可以在巴黎找到Robespierre為Desmoulins與Lucile證婚的小教堂。當然,不需要陶傑說,我們也知道,我們還可以在巴黎找到Robespierre把Desmoulins與Lucile送上斷頭台的協和廣場——“法國大革命”又是一個值得找幾本書認真了解的主題,光是這幾個風雲人物的縱橫捭闔、勾心鬥角就足夠精彩。
史倫的《環美建築日記》也讓我看到了城市的另一個樣子。
史倫是86年出生的建築系學生,在美國求學期間,他用3000美元和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一次線路長達6000英里的遨遊,從美國的東岸穿越中部大平原到達西岸,以其建築系專業的獨特視覺去觀賞設計師的手筆。
美國常被譏笑是沒有歷史的國家,當中國的長安城萬國來朝時,很多現在的美國大都市還是印第安人捕獵的叢林。沒有歷史的負擔,美國城市的規劃具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各種流派的設計師得以在這張廣袤的白紙上隨意揮灑。
不過,史倫在書中也透露出這樣的信息,雖然美國的城市不會像北京那樣需要花極大的精力去顧及“拆”或“留”的問題,但是,像紐約這些發展較早的城市也曾出現過不合理規劃、過度建築等問題——一味地建造高樓,使城市的空間被極度壓縮,鱗次櫛比的大廈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屏風,把巨大的陰影投落在街道上。此後,政府和設計者不斷努力,讓建築、城市空間、都市人能夠相互融合,達至和諧。
史倫在書中也有記錄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不過其文筆始終難以擺脫理工化的簡潔直白,也無法把這趟出行寫得極為生動有趣。我還看過一些書評,則從專業的角度是批評了他對於建築的內涵剖析得淺嘗輒止。
作為外行,我看不出當中的門道,但也感受到這個同齡人對建築設計的熱情。如果我在十多年前看到這本書,看到一顆真誠地熱愛建築設計的心,看到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用建築把城市變得更加美好,說不定我在高考的時候就會報考建築系了。而在此時讀到,我便更多把它作為一本旅遊指南,帶我在美國進行一段奔放的公路旅行。
順便一提,史倫在書中說到,他在費城參觀了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所大學校園裡面的理查德醫學實驗室和戈達德生物實驗室兩個建築,是美籍愛沙尼亞裔建築大師Louis Isadore Kahn的傳世之作。而《城記》中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和Louis Isadore Kahn一樣,曾在這個校園中求學。《城記》和《環美建築日記》因此有了一個小小的交接。
張大春在《城邦暴力團》裡面說過,他喜歡同時閱讀幾本書,漸漸地,書與書之間的內容便會找到結合點連成一片,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世界。我未至於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但是留心地發現這種cross-reading的地方,也會讓閱讀更有樂趣。
原文發表在公共號“失物之書”(thebookoflostthings),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