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们的文化,我怕它没了
过年的时候朋友们ktv聚会,我点了一首苏阳的《贺兰山下》来唱,听惯了流行歌曲的朋友,乍一听豪迈、辽阔的西北民谣,竟都好像被颠覆了人生观一样,全都乐不可支、哈哈大笑开来,把这首带有一些陕甘民族唱腔的歌曲当成了一个笑话来看。我一下子感到了悲观,本想接着点一首赵牧阳的《黄河谣》的,索性意兴阑珊起来。
并不是毫无缘故地讲这么一件琐事的,我平时算得上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一把唢呐吹奏出的声音往往比一只小提琴更能引起心中的共鸣。所以,当听到那些极具民间风格的歌谣,就会不由分说的喜欢上,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由衷喜爱,大概像李宗盛的歌词说的那样“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再通俗一点,就像是猪见到了饲料,又或者像黑旋风抄起一对板斧随意杀开去那样,一种打心眼儿里的快活!最近读了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又让我不自主的产生了这种无法言说的喜欢,好像又找到了新“饲料”一般。
我们国家本是有着非常璀璨而绚丽的神话传说的,即使目不识丁,也总能对什么是嫦娥奔月、何为大禹治水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人们对我国整个儿的恢弘灿烂的神话传说的熟悉程度也仅仅限于在民间为人津津乐道、家喻户晓的那几个而已,这又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前段时间何振梁先生去世,当人们说起何先生,所有人都知道也仅仅知道那是个为我们国家申奥作出贡献的了不起的人物,其实何先生的了不起又岂止是为申奥做出了贡献呢!当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达到一种极端的时候,往往会对其整体的发展无形中造成伤害。我们国家的神话大概就面临着这样一种让人失望的局面。令人欣慰的是袁珂先生呕心沥血地、以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在漫长历史中将那些凌乱的、飘散的神话传说梳理出来,构建出一幅完整瑰丽的画卷。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袁先生在梳理神话传说时是沿着历史这条线索,采用了一种更合乎思维逻辑的表述方法来展开的。例如书中所述,女娲之名早见于《楚辞。天问》,而盘古之名最早则是到三国时吴人徐整所著《三五历记》才出现。那么很明显,女娲是早于盘古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但是如果真的先写女娲再写盘古,那么问题又来了,盘古尚未开天地,又何来女娲补天一说呢?那实在是不符合逻辑思维的。其实虽然盘古之名在书中晚于女娲,或许也有可能只是古人书中虽未出现,盘古的故事却很早已在民间口中传述也未可知啊。所以袁先生选择了先盘古后女娲的撰述方式大大便利了读者的阅读,实在也是用心良苦。
此外,其实我们如今生活中好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东西其来源都可从古代的神话中探得。比如“混沌”一词,我们现在知道是讲人糊里糊涂或者蒙昧无知,其实却是来头不小,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本是一个天神的名字,甚至有可能是皇帝的儿子,它的外表很有趣:黑乎乎的连成一片,耳目口鼻一个也没有,平时没事的时候,这家伙,总喜爱自己咬自己的尾巴,回旋着,仰面朝天,哈哈大笑。细想想,用现在的词来说,也是萌萌哒。不过你看看它的外表再联系现如今我们用到这个词的含义,不由得不感叹我们祖国文化的渊源与博大;又如,我上学那会,学到李白的《蜀道难》中这么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只记得那大概是一个关于古代的典故了,如今读到袁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才终于豁然开朗。原来蚕丛和鱼凫都是远古时代蜀国的君王,蚕丛更是古蜀国第一个称王的,而鱼凫则是在蜀国做帝王时打猎之时得到道成仙。再比如,我们如今常常把戏剧演员包括乐师、导演等人统统叫做伶官,原来是因为传说中第一个发明乐律的是皇帝的一个属下叫伶伦的人。。。书中这样可追本溯源的例子实在是不一而足。不禁让人感叹,我们国家的的神话故事可谓是祖国历史文化的坐标啊。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叶问怕宫家六十四手失传于武林,多次向宫二表达能再见宫二叶底藏花绝技的意愿,宫二跟叶问说“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还见得少吗?凭什么我们宫家的东西不能绝”,我当时真感谢王家卫拍出这样一部向我们传统文化和逝去的武林致敬的电影。现在,我同样感谢袁珂先生,集毕生精力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神话画廊,也愿后人不负先生之辛苦!
去年暑假,我每个周末都要陪叔叔家刚上二年级的小妹妹去英语培训班去学习英语。那么点儿年纪,就每天一个劲地背各种单词,看她辛苦,就给她讲神话故事,记得讲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小妹妹听得很开心。现在读了袁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语言也是平实通俗的,买一本给妹妹实在是再合适没有(当然,如果书中一些过于生僻的字能做一下读音注释就更好了)。抄袭邓爷爷一句话“发扬中国神话,从娃娃抓起”!
并不是毫无缘故地讲这么一件琐事的,我平时算得上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一把唢呐吹奏出的声音往往比一只小提琴更能引起心中的共鸣。所以,当听到那些极具民间风格的歌谣,就会不由分说的喜欢上,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由衷喜爱,大概像李宗盛的歌词说的那样“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再通俗一点,就像是猪见到了饲料,又或者像黑旋风抄起一对板斧随意杀开去那样,一种打心眼儿里的快活!最近读了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又让我不自主的产生了这种无法言说的喜欢,好像又找到了新“饲料”一般。
我们国家本是有着非常璀璨而绚丽的神话传说的,即使目不识丁,也总能对什么是嫦娥奔月、何为大禹治水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人们对我国整个儿的恢弘灿烂的神话传说的熟悉程度也仅仅限于在民间为人津津乐道、家喻户晓的那几个而已,这又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前段时间何振梁先生去世,当人们说起何先生,所有人都知道也仅仅知道那是个为我们国家申奥作出贡献的了不起的人物,其实何先生的了不起又岂止是为申奥做出了贡献呢!当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达到一种极端的时候,往往会对其整体的发展无形中造成伤害。我们国家的神话大概就面临着这样一种让人失望的局面。令人欣慰的是袁珂先生呕心沥血地、以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在漫长历史中将那些凌乱的、飘散的神话传说梳理出来,构建出一幅完整瑰丽的画卷。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袁先生在梳理神话传说时是沿着历史这条线索,采用了一种更合乎思维逻辑的表述方法来展开的。例如书中所述,女娲之名早见于《楚辞。天问》,而盘古之名最早则是到三国时吴人徐整所著《三五历记》才出现。那么很明显,女娲是早于盘古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但是如果真的先写女娲再写盘古,那么问题又来了,盘古尚未开天地,又何来女娲补天一说呢?那实在是不符合逻辑思维的。其实虽然盘古之名在书中晚于女娲,或许也有可能只是古人书中虽未出现,盘古的故事却很早已在民间口中传述也未可知啊。所以袁先生选择了先盘古后女娲的撰述方式大大便利了读者的阅读,实在也是用心良苦。
此外,其实我们如今生活中好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东西其来源都可从古代的神话中探得。比如“混沌”一词,我们现在知道是讲人糊里糊涂或者蒙昧无知,其实却是来头不小,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本是一个天神的名字,甚至有可能是皇帝的儿子,它的外表很有趣:黑乎乎的连成一片,耳目口鼻一个也没有,平时没事的时候,这家伙,总喜爱自己咬自己的尾巴,回旋着,仰面朝天,哈哈大笑。细想想,用现在的词来说,也是萌萌哒。不过你看看它的外表再联系现如今我们用到这个词的含义,不由得不感叹我们祖国文化的渊源与博大;又如,我上学那会,学到李白的《蜀道难》中这么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只记得那大概是一个关于古代的典故了,如今读到袁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才终于豁然开朗。原来蚕丛和鱼凫都是远古时代蜀国的君王,蚕丛更是古蜀国第一个称王的,而鱼凫则是在蜀国做帝王时打猎之时得到道成仙。再比如,我们如今常常把戏剧演员包括乐师、导演等人统统叫做伶官,原来是因为传说中第一个发明乐律的是皇帝的一个属下叫伶伦的人。。。书中这样可追本溯源的例子实在是不一而足。不禁让人感叹,我们国家的的神话故事可谓是祖国历史文化的坐标啊。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叶问怕宫家六十四手失传于武林,多次向宫二表达能再见宫二叶底藏花绝技的意愿,宫二跟叶问说“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还见得少吗?凭什么我们宫家的东西不能绝”,我当时真感谢王家卫拍出这样一部向我们传统文化和逝去的武林致敬的电影。现在,我同样感谢袁珂先生,集毕生精力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神话画廊,也愿后人不负先生之辛苦!
去年暑假,我每个周末都要陪叔叔家刚上二年级的小妹妹去英语培训班去学习英语。那么点儿年纪,就每天一个劲地背各种单词,看她辛苦,就给她讲神话故事,记得讲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小妹妹听得很开心。现在读了袁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语言也是平实通俗的,买一本给妹妹实在是再合适没有(当然,如果书中一些过于生僻的字能做一下读音注释就更好了)。抄袭邓爷爷一句话“发扬中国神话,从娃娃抓起”!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