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还是很厉害的

马基雅维利 牛津通识读本 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一贯的建国思想就是杜绝国家的朽败,寻求对内激活政治体能量的冲突,确定对外的军事扩张战略,以保持国家的生机活力。
马基雅维利的三本书,李维史论 君主论 和佛罗伦萨史都是在确定建国任务、避免建国误区。
他提倡君主不讲道德、主张国富民穷、力推贫富冲突,狂热的要求建立公民军队,推崇对外扩张。马基雅维利革命是改变了当时的人不做实际上要做的事情,不做应该做的事情的革命。也是一场政治理性对道义逻辑的革命。马基雅维利不是不讲道德,二叔不讲具有无条件优越性的道德不是不重视美德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拒绝将道德置于一切事物之前。而将其视作一种后置的结果。
Virtue在马基雅维利的论述中指的是为维护城邦利益而表现出的勇武和果断的品质,形势所迫,就算违反道德也在所不惜。我们需要区分古罗马、人文传统意义和马基雅维利体系之间的不同。
在出使法国宫廷的时候,马基雅维利深刻的意识到了果断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Fortune强调的是未来的偶然和不可控制。而fate强调的是未来的必然和不可避免。
波伊提乌化解了时运和神意之间的矛盾,因为命运女神是反复无常的所以,上帝正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尘世之中,而在天堂中。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一定要追逐的两个奖赏就是荣誉和财富。和李维西塞罗一样,马基雅维利认为只有荣耀才是人最终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们可以将德性理解为这样一种品质,就是能够帮助君主抵御时运女神的打击,争取她是青睐,从而登上君主声名的巅峰,为自己赢得名誉和荣耀,为政权赢得安定。
马基雅维利认为如果统治者想实现最高的目标,他会发现符合道德的并不总是符合理性的。
成功治国术在于承认时势的力量,接受时势所迫之事,让自己的行为与时代想适应。
马基雅维利其实是对德性进行了新的定义,他认为真正有德性的君主应当具有的搜要品质就是实现自己最高目标,他愿意做一切形式所迫的事情,无论是邪恶的还是高尚的。马基雅维利的困难在于不得不为恶的同时也需要不给人留下为恶的印象。
马基雅维利改变了三组传统的道德观点,贪婪、仁慈以及慷慨。用十分实用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统治者需要明白他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
马基雅维利有时候只是将李维的记述当做一个连接点,借机广泛地讨论治国理论的某个重要的话题。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脉络的。上卷主要关注自由国家的政体,中卷讨论有效地保持军事实力、下卷则是研究领导术的问题。
罗马成功的关键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除非处于自由状态,城邦的疆域不会扩大,财富不会增长。也就是说不受外界和君主的控制。
任何智慧的理性,都不会指责任何人在组建君主国或创建共和国时采用非法的手段。统治者德性和公民德性的共同标志就是双方都必须努力增进公共福祉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共同的祖国而奋斗,而不是为自己的后代。
除非由一个人创立,极少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共和国或君主国能一开始就有良好的体制,或者能在后来的某个时候焕然一新。开创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但是存留下来却需要依靠人民。的德性。但是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期望在城邦的创建者上找到卓越的德性,但是无法奢望同样卓越的德性能够自发的存在与普通公民中间。
堕落的过程由两种发生形式:一是公民失去德性,完全失去了政治热情。更糟糕的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的目标完全就是为了一己私利。朽败的政体就是只允许有权势者提出方案、而且只是为了巩固权势而不是为了促进自由。朽败的城邦就是执政机构不再由德性卓越的人掌握而是被权势最大的,掌握以及私利的人掌控。
保持自由是强盛的前提,但是朽败的扩散一定会对自由构成威胁。一旦怀有野心的个人或者派系开始获得支持,人民代表自由立法的意愿就会受到侵蚀,利益集团就会接管权力,专制就会出现,从而取代自由。
马基雅维利的困境可以概括为,如何才能在天然缺乏德性的公民团体中培养出德性?如何防止他们滑向朽败?如何强迫他们在足够长 时间内保持对公共福祉的关心,以实现城邦的强盛?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依靠好运能够始终有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对于第二个问题,马基雅维利认为第一个可以依靠统治者作为模范作用。
然后马基雅维利就指出城邦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够避免朽败在内部事务中滋长,也就是指政治和政体安排。他认为有两个关键,他们都能够将德性灌注到整个公民群体中。一个是维护宗教信仰,保证其善用。萨伏那洛拉也曾经许诺给这个城市如果呢个恢复信仰,那么就能够个这个城市富强。但还是马基雅维利对宗教价值的看法确有两点根本不同。首先,他虽然希望保持政治生活的宗教基础,但是只关心宗教感情的政治作用。(这一点,我觉得是和中国的墨家很像。)第二个则是认为基督教强调的品质会削弱城邦的势力。
除了学习德性,还可以依靠法律的力量。如果城邦想获得新生,那么统治者的德性和法律的德性两者至少要有一个、
在考察之后,他认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纯粹的政体都缺乏内在的稳定性,都倾向于产生周期性的朽败,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混合政体。人文主义者也普遍接受这样的一种观点,但是在原因上,马基雅维利却和他们大大的不同。首先不管是哪一个集团执政都会形成派系忠诚,会导致朽败。所以在一种让两者保持平衡的状态的时候,就能够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法律。马基雅维利认为的纷争有利的观点,摒弃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最珍视的观点。并且我们要学会预防道德朽败。
马基雅维利在罗马史中看到。任何混合政体最初需要面对的危险总是来自旧政权的受益者。影响政治稳定的另一个就是不要诽谤城邦中最杰出的公民。因为假如他们收到诽谤就是报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诉讼渠道。最需要防备的就是有野心的公民会企图建立以个人效忠而不是公共福祉为基础的派别。
延长军事指挥权会鼓励派系力量的成长。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马基雅维利给出的药方一个就是要有时间限制,不能够是终身任职,第二个就是把职权限制在一开始制定的职权范围中。
形成派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富的人的恶性影响,对于这一点马基雅维利认为需要保持国富民贫的状态。
马基雅维利在罗马史的中卷中讨论如何确保公民在内部事务中表现出的最高程度的德性。国家需要以进攻为防御,执行扩张政策,
如何很好的应对外来事物,一个是要保证有足够多的公民可以用于防御和扩张。一靠盟友二靠移民 。同时也要好好使用自己的军事力量,要时间短规模大。在战争中最需要重视的德性,就是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捍卫祖国自由的决心。
古典历史编撰学学的基本箴言就是历史应当讲授道德教训,还有就是史料的组织和选择也应该最大限度突出这些教训。也就是有用和有效两个原则。在历史书的撰写中,还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加上伟人的隽语。史家必须关注祖先最杰出的成就,以鼓励后人效仿他们最崇高最光荣的行为。
布拉乔亚尼说,相信史书最大的益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最杰出的人物凭借德性可以成就怎么样的事业,可以知道对荣耀的渴望、对祖国自由的珍视、对子孙福祉的关心/对神灵和一切人善之事的渴望,如何鼓舞他们行动。最后我们也因为他们的光辉榜样而热血沸腾,仿佛他们在鞭策我们追赶他们。
贯穿佛罗伦萨史的主题是朽败。主要在两个部分,对内就是公民自建的争斗与敌对行动,对外就是军事决策上的犹豫和怯懦。
。
马基雅维利一贯的建国思想就是杜绝国家的朽败,寻求对内激活政治体能量的冲突,确定对外的军事扩张战略,以保持国家的生机活力。
马基雅维利的三本书,李维史论 君主论 和佛罗伦萨史都是在确定建国任务、避免建国误区。
他提倡君主不讲道德、主张国富民穷、力推贫富冲突,狂热的要求建立公民军队,推崇对外扩张。马基雅维利革命是改变了当时的人不做实际上要做的事情,不做应该做的事情的革命。也是一场政治理性对道义逻辑的革命。马基雅维利不是不讲道德,二叔不讲具有无条件优越性的道德不是不重视美德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拒绝将道德置于一切事物之前。而将其视作一种后置的结果。
Virtue在马基雅维利的论述中指的是为维护城邦利益而表现出的勇武和果断的品质,形势所迫,就算违反道德也在所不惜。我们需要区分古罗马、人文传统意义和马基雅维利体系之间的不同。
在出使法国宫廷的时候,马基雅维利深刻的意识到了果断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Fortune强调的是未来的偶然和不可控制。而fate强调的是未来的必然和不可避免。
波伊提乌化解了时运和神意之间的矛盾,因为命运女神是反复无常的所以,上帝正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尘世之中,而在天堂中。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一定要追逐的两个奖赏就是荣誉和财富。和李维西塞罗一样,马基雅维利认为只有荣耀才是人最终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们可以将德性理解为这样一种品质,就是能够帮助君主抵御时运女神的打击,争取她是青睐,从而登上君主声名的巅峰,为自己赢得名誉和荣耀,为政权赢得安定。
马基雅维利认为如果统治者想实现最高的目标,他会发现符合道德的并不总是符合理性的。
成功治国术在于承认时势的力量,接受时势所迫之事,让自己的行为与时代想适应。
马基雅维利其实是对德性进行了新的定义,他认为真正有德性的君主应当具有的搜要品质就是实现自己最高目标,他愿意做一切形式所迫的事情,无论是邪恶的还是高尚的。马基雅维利的困难在于不得不为恶的同时也需要不给人留下为恶的印象。
马基雅维利改变了三组传统的道德观点,贪婪、仁慈以及慷慨。用十分实用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统治者需要明白他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
马基雅维利有时候只是将李维的记述当做一个连接点,借机广泛地讨论治国理论的某个重要的话题。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脉络的。上卷主要关注自由国家的政体,中卷讨论有效地保持军事实力、下卷则是研究领导术的问题。
罗马成功的关键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除非处于自由状态,城邦的疆域不会扩大,财富不会增长。也就是说不受外界和君主的控制。
任何智慧的理性,都不会指责任何人在组建君主国或创建共和国时采用非法的手段。统治者德性和公民德性的共同标志就是双方都必须努力增进公共福祉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共同的祖国而奋斗,而不是为自己的后代。
除非由一个人创立,极少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共和国或君主国能一开始就有良好的体制,或者能在后来的某个时候焕然一新。开创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但是存留下来却需要依靠人民。的德性。但是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期望在城邦的创建者上找到卓越的德性,但是无法奢望同样卓越的德性能够自发的存在与普通公民中间。
堕落的过程由两种发生形式:一是公民失去德性,完全失去了政治热情。更糟糕的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的目标完全就是为了一己私利。朽败的政体就是只允许有权势者提出方案、而且只是为了巩固权势而不是为了促进自由。朽败的城邦就是执政机构不再由德性卓越的人掌握而是被权势最大的,掌握以及私利的人掌控。
保持自由是强盛的前提,但是朽败的扩散一定会对自由构成威胁。一旦怀有野心的个人或者派系开始获得支持,人民代表自由立法的意愿就会受到侵蚀,利益集团就会接管权力,专制就会出现,从而取代自由。
马基雅维利的困境可以概括为,如何才能在天然缺乏德性的公民团体中培养出德性?如何防止他们滑向朽败?如何强迫他们在足够长 时间内保持对公共福祉的关心,以实现城邦的强盛?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依靠好运能够始终有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对于第二个问题,马基雅维利认为第一个可以依靠统治者作为模范作用。
然后马基雅维利就指出城邦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够避免朽败在内部事务中滋长,也就是指政治和政体安排。他认为有两个关键,他们都能够将德性灌注到整个公民群体中。一个是维护宗教信仰,保证其善用。萨伏那洛拉也曾经许诺给这个城市如果呢个恢复信仰,那么就能够个这个城市富强。但还是马基雅维利对宗教价值的看法确有两点根本不同。首先,他虽然希望保持政治生活的宗教基础,但是只关心宗教感情的政治作用。(这一点,我觉得是和中国的墨家很像。)第二个则是认为基督教强调的品质会削弱城邦的势力。
除了学习德性,还可以依靠法律的力量。如果城邦想获得新生,那么统治者的德性和法律的德性两者至少要有一个、
在考察之后,他认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纯粹的政体都缺乏内在的稳定性,都倾向于产生周期性的朽败,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混合政体。人文主义者也普遍接受这样的一种观点,但是在原因上,马基雅维利却和他们大大的不同。首先不管是哪一个集团执政都会形成派系忠诚,会导致朽败。所以在一种让两者保持平衡的状态的时候,就能够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法律。马基雅维利认为的纷争有利的观点,摒弃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最珍视的观点。并且我们要学会预防道德朽败。
马基雅维利在罗马史中看到。任何混合政体最初需要面对的危险总是来自旧政权的受益者。影响政治稳定的另一个就是不要诽谤城邦中最杰出的公民。因为假如他们收到诽谤就是报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诉讼渠道。最需要防备的就是有野心的公民会企图建立以个人效忠而不是公共福祉为基础的派别。
延长军事指挥权会鼓励派系力量的成长。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马基雅维利给出的药方一个就是要有时间限制,不能够是终身任职,第二个就是把职权限制在一开始制定的职权范围中。
形成派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富的人的恶性影响,对于这一点马基雅维利认为需要保持国富民贫的状态。
马基雅维利在罗马史的中卷中讨论如何确保公民在内部事务中表现出的最高程度的德性。国家需要以进攻为防御,执行扩张政策,
如何很好的应对外来事物,一个是要保证有足够多的公民可以用于防御和扩张。一靠盟友二靠移民 。同时也要好好使用自己的军事力量,要时间短规模大。在战争中最需要重视的德性,就是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捍卫祖国自由的决心。
古典历史编撰学学的基本箴言就是历史应当讲授道德教训,还有就是史料的组织和选择也应该最大限度突出这些教训。也就是有用和有效两个原则。在历史书的撰写中,还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加上伟人的隽语。史家必须关注祖先最杰出的成就,以鼓励后人效仿他们最崇高最光荣的行为。
布拉乔亚尼说,相信史书最大的益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最杰出的人物凭借德性可以成就怎么样的事业,可以知道对荣耀的渴望、对祖国自由的珍视、对子孙福祉的关心/对神灵和一切人善之事的渴望,如何鼓舞他们行动。最后我们也因为他们的光辉榜样而热血沸腾,仿佛他们在鞭策我们追赶他们。
贯穿佛罗伦萨史的主题是朽败。主要在两个部分,对内就是公民自建的争斗与敌对行动,对外就是军事决策上的犹豫和怯懦。
。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