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裂性剖析和死亡预演——《太阳与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三岛的自我否定倾向
在现实和浪漫的坐标中三岛无疑定位于后者。他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执着追求美的世界,并且是不断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性来映照这种美,鲜有与客观现实的互动,正如他欣赏的作家王尔德一样表现出极端的唯美主义倾向。然而他在众多唯美系的作者中又是异常奇特的:他刻意拒绝因不一样的自我存在而自恃,在极度不满的世界中孤独地建造着自己华美阁楼,并以之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同期的日本文学颓废派、新感觉派似乎都是如此)。这似乎也成了给三岛划分文学流派异常困难的原因。
在三岛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精确地写出感受的同时,不断站在自我的对立面,带着嘲弄地进行自我否定。如同灵魂分割成两半,一半留在躯体内敏感地捕捉着哪怕毛细血管的舒张所产生的微妙情绪,另一半却站在对岸冷静地观察、分析并时刻警惕着自己体内的那一半灵魂因天性的敏感而极易产生的得胜感(即作家们常常产生的自我沉溺倾向)。这是否是因为其内部审美性实在极具破坏性,所以理性的求生本能将灵魂拉了一半出来?
“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骄傲”(《金阁寺》),“孤寂的天赋,或者天赋的孤寂,身处其中而以孤寂自恃,这是一些作家消除孤寂的唯一办法”(《禁色》),这些无意都是三岛借助人物之口而做出的对自我的观察和拷问。
这表现在三岛的作品中便是处处可见的两者的对立。一者穷其一生追求纯粹的、甚至不可能的“美”(其中更多的是纳西塞斯之影),一者则用异常理性的眼光洞察世界,一针见血地否定前者的美。如《金阁寺》中的沟口与柏木,《春雪》、《奔马》中的清显、勋与本多。
二、三岛的转变与假面
三岛的创作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以《禁色》(第二部)为分界点,前阶段的三岛如同生活在镜子中的纳西塞斯,因过度迷恋镜中的自己而不愿与真实的世界碰触,甚至将他人亦成为欣赏自己美的镜子。这在《写诗的少年》中有叙述和反思。后阶段的他终于走出了镜子,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真实存在感(即他所谓的肉体感),最典型的转变之作便是文笔和思想都充满着太阳的阳性之美,简直和之前的他判若两人的《潮骚》。
究其原因,三岛也曾多次在其他地方提及,他在《太阳与铁》中将其总结为与“太阳”的两次相遇。其一,战后日本文坛“太阳族”文学蔚然成风,多标榜自我沉溺,而三岛,为了避免过分讨好时代风潮,毅然反其道而行;其二,便是他反复提及的那次海外旅行,这次旅行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他疯狂地爱上了希腊,在标志着“理智与肉体的均衡”的古代希腊精神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说完全的转变其实是唐突的,因为三岛在后期不断追求“肉体”的存在美的同时,其实并未失去那个感受性过强、对破坏性的美感有着执着追求的写诗的少年原型,而更多的是无止境的自我质疑和掩盖。明显地,他由于不满自己脆弱的感受性,害怕暴露那部分的自己,一直在试图借助能借助的一切把这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特质隐藏起来。于是他借助不同的人物假面隐蔽了真实的内心想法,借助健身隐蔽了自己细弱敏感的神经,甚至借助政治表演和与世界的联通隐蔽了自己的纳西塞斯之镜。他的假面带得太久,带得越来越浓重,最终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但就如同细菌来袭时人体内产生出的抗体,用本不属于本体的力量,使得本体在环境中更好的生存。这本不属于本体的东西,也从此成了不可抽离来看的一体的部分。三岛的压轴绝笔《丰饶之海》中的主人公本多无疑也是他自己的化身,穷尽一生追求松枝清显——标志着精神性的纯粹美的转世,却在最后亲自否定了“松枝清显”的存在。深入骨髓的爱,却又始终否定自己所爱,带着假面的三岛,迎来的终究只剩下一片虚无之海。
三、自我分裂性剖析和死亡预演——《太阳与铁》
由以上的两部分出发来着手理解《太阳与铁》就不难了。这篇八十页的散文,用充满着象征意味的诗一样的语言,变着法儿地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的这些自我冲突面和假面。可以知道,原来对于我们所分析出来的一切,三岛自己都是有意识的。不过,这看似是一片阐释美学观念的哲理性论文,却因语言过度修辞和思维的诗意游离而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导致其实很多部分都是在重复叙说着同一个观念。
用肉体比喻现实的感受性,语言比喻想象的精神世界,三岛首先感受到的是肉体与语言的对立冲突。因为语言先于感受性来到,在认识现实之前便在想象力的世界形成种种观念,这种观念腐蚀了现实,并自觉逃离开现实。同时他也意识到“应有的肉体”也是拒绝语言的参与的“造型美与无言”。
其后他逐渐意识到肉体和语言是可以互动的,精神既然可以腐蚀肉体,亦可以依靠意念(即“铁”)来打造肉体。这种打造,并非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而是基于“调和与均衡”的原理,使得肉体具有“同一性”的美,这就达到了他心目中的“肉体的教养”,而正是这种“同一性”,可以隐蔽自我的精神的“不同性”,反过来修复异常过激的观念。有了这些思考,三岛开始寻求肉体与语言的等同,寻求改造肉体。
三岛在这里否定了语言,肯定了行动之美。他认为想要通过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表现”本身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它只能模拟,却无法真正到达现实本身。语言的艺术化虚拟了一个“我与大家不同”的感觉世界,来获得自我存在感,它依赖对象,是相对封闭的、缺乏对世界的感知力。而真正的存在感在于与世界的联系,是一种绝对的力量,是一种“我与大家相同”的感觉,消失了自我存在感。这只有通过肉体和行动才能获得。而让意识与行动统一的唯一方式就是受苦,就是主动寻求和承受痛苦。想象力和剑(语言和肉体)的矛盾通过死终于能和解,而基于想象力的死是颓废的死,而基于行动的死才是浪漫的死,因为它实现了美的主客体统一。三岛在这里预选了死的方式。
最后他终于也找到了与行动有关的语言,一种非个性的、基于肉体同一性原理的、属于英雄的语言,“七生报国”等最简单高贵的词语。于是他决定在充分体验肉体后,复归语言,在与行动统一的语言之中走向死——那个他所认为的最浪漫的极致。而他也明白,这种种行动的实现,需要集体的保障。
除了一再辩证地讨论语言与行动的关系,最后完全合理化三岛选择的死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三岛文学上永远带着假面的渊源。三岛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的“生本能”,通过消解生的虚无、减轻恐怖来对抗死,但因其毫不接触生的、类似麻醉剂般给人力量的特征,中断了生的连续感。而他追求的男子气概,则否定“生本能”,来自于克己的教养,而非毫无掩饰的本能冲动。这个复归到文学上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的文学具有“军人气质”,不是尝试如何表现自己,而是如何隐蔽自己。
2015.05.25
在现实和浪漫的坐标中三岛无疑定位于后者。他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执着追求美的世界,并且是不断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性来映照这种美,鲜有与客观现实的互动,正如他欣赏的作家王尔德一样表现出极端的唯美主义倾向。然而他在众多唯美系的作者中又是异常奇特的:他刻意拒绝因不一样的自我存在而自恃,在极度不满的世界中孤独地建造着自己华美阁楼,并以之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同期的日本文学颓废派、新感觉派似乎都是如此)。这似乎也成了给三岛划分文学流派异常困难的原因。
在三岛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精确地写出感受的同时,不断站在自我的对立面,带着嘲弄地进行自我否定。如同灵魂分割成两半,一半留在躯体内敏感地捕捉着哪怕毛细血管的舒张所产生的微妙情绪,另一半却站在对岸冷静地观察、分析并时刻警惕着自己体内的那一半灵魂因天性的敏感而极易产生的得胜感(即作家们常常产生的自我沉溺倾向)。这是否是因为其内部审美性实在极具破坏性,所以理性的求生本能将灵魂拉了一半出来?
“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骄傲”(《金阁寺》),“孤寂的天赋,或者天赋的孤寂,身处其中而以孤寂自恃,这是一些作家消除孤寂的唯一办法”(《禁色》),这些无意都是三岛借助人物之口而做出的对自我的观察和拷问。
这表现在三岛的作品中便是处处可见的两者的对立。一者穷其一生追求纯粹的、甚至不可能的“美”(其中更多的是纳西塞斯之影),一者则用异常理性的眼光洞察世界,一针见血地否定前者的美。如《金阁寺》中的沟口与柏木,《春雪》、《奔马》中的清显、勋与本多。
二、三岛的转变与假面
三岛的创作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以《禁色》(第二部)为分界点,前阶段的三岛如同生活在镜子中的纳西塞斯,因过度迷恋镜中的自己而不愿与真实的世界碰触,甚至将他人亦成为欣赏自己美的镜子。这在《写诗的少年》中有叙述和反思。后阶段的他终于走出了镜子,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真实存在感(即他所谓的肉体感),最典型的转变之作便是文笔和思想都充满着太阳的阳性之美,简直和之前的他判若两人的《潮骚》。
究其原因,三岛也曾多次在其他地方提及,他在《太阳与铁》中将其总结为与“太阳”的两次相遇。其一,战后日本文坛“太阳族”文学蔚然成风,多标榜自我沉溺,而三岛,为了避免过分讨好时代风潮,毅然反其道而行;其二,便是他反复提及的那次海外旅行,这次旅行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他疯狂地爱上了希腊,在标志着“理智与肉体的均衡”的古代希腊精神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说完全的转变其实是唐突的,因为三岛在后期不断追求“肉体”的存在美的同时,其实并未失去那个感受性过强、对破坏性的美感有着执着追求的写诗的少年原型,而更多的是无止境的自我质疑和掩盖。明显地,他由于不满自己脆弱的感受性,害怕暴露那部分的自己,一直在试图借助能借助的一切把这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特质隐藏起来。于是他借助不同的人物假面隐蔽了真实的内心想法,借助健身隐蔽了自己细弱敏感的神经,甚至借助政治表演和与世界的联通隐蔽了自己的纳西塞斯之镜。他的假面带得太久,带得越来越浓重,最终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但就如同细菌来袭时人体内产生出的抗体,用本不属于本体的力量,使得本体在环境中更好的生存。这本不属于本体的东西,也从此成了不可抽离来看的一体的部分。三岛的压轴绝笔《丰饶之海》中的主人公本多无疑也是他自己的化身,穷尽一生追求松枝清显——标志着精神性的纯粹美的转世,却在最后亲自否定了“松枝清显”的存在。深入骨髓的爱,却又始终否定自己所爱,带着假面的三岛,迎来的终究只剩下一片虚无之海。
三、自我分裂性剖析和死亡预演——《太阳与铁》
由以上的两部分出发来着手理解《太阳与铁》就不难了。这篇八十页的散文,用充满着象征意味的诗一样的语言,变着法儿地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的这些自我冲突面和假面。可以知道,原来对于我们所分析出来的一切,三岛自己都是有意识的。不过,这看似是一片阐释美学观念的哲理性论文,却因语言过度修辞和思维的诗意游离而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导致其实很多部分都是在重复叙说着同一个观念。
用肉体比喻现实的感受性,语言比喻想象的精神世界,三岛首先感受到的是肉体与语言的对立冲突。因为语言先于感受性来到,在认识现实之前便在想象力的世界形成种种观念,这种观念腐蚀了现实,并自觉逃离开现实。同时他也意识到“应有的肉体”也是拒绝语言的参与的“造型美与无言”。
其后他逐渐意识到肉体和语言是可以互动的,精神既然可以腐蚀肉体,亦可以依靠意念(即“铁”)来打造肉体。这种打造,并非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而是基于“调和与均衡”的原理,使得肉体具有“同一性”的美,这就达到了他心目中的“肉体的教养”,而正是这种“同一性”,可以隐蔽自我的精神的“不同性”,反过来修复异常过激的观念。有了这些思考,三岛开始寻求肉体与语言的等同,寻求改造肉体。
三岛在这里否定了语言,肯定了行动之美。他认为想要通过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表现”本身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它只能模拟,却无法真正到达现实本身。语言的艺术化虚拟了一个“我与大家不同”的感觉世界,来获得自我存在感,它依赖对象,是相对封闭的、缺乏对世界的感知力。而真正的存在感在于与世界的联系,是一种绝对的力量,是一种“我与大家相同”的感觉,消失了自我存在感。这只有通过肉体和行动才能获得。而让意识与行动统一的唯一方式就是受苦,就是主动寻求和承受痛苦。想象力和剑(语言和肉体)的矛盾通过死终于能和解,而基于想象力的死是颓废的死,而基于行动的死才是浪漫的死,因为它实现了美的主客体统一。三岛在这里预选了死的方式。
最后他终于也找到了与行动有关的语言,一种非个性的、基于肉体同一性原理的、属于英雄的语言,“七生报国”等最简单高贵的词语。于是他决定在充分体验肉体后,复归语言,在与行动统一的语言之中走向死——那个他所认为的最浪漫的极致。而他也明白,这种种行动的实现,需要集体的保障。
除了一再辩证地讨论语言与行动的关系,最后完全合理化三岛选择的死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三岛文学上永远带着假面的渊源。三岛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的“生本能”,通过消解生的虚无、减轻恐怖来对抗死,但因其毫不接触生的、类似麻醉剂般给人力量的特征,中断了生的连续感。而他追求的男子气概,则否定“生本能”,来自于克己的教养,而非毫无掩饰的本能冲动。这个复归到文学上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的文学具有“军人气质”,不是尝试如何表现自己,而是如何隐蔽自己。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