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写成一本书
《逻辑思维》的老罗说选书的一个方法是看了某个作者的一两本书,信赖这个人,然后把他的书都买来看,基本不会差。老罗举的林达的例子深得我心,因为之前我也看了林达出版的所有书,确实都很对胃口。还有一个就是毛姆的书,每看一本我都很喜欢他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性。
逐渐地我就这么按照作者这条线去选书读书,村上村树、卡尔维诺、金庸、刘瑜……直到我遇到了秋叶老师。
秋叶老师的《说服力》系列3本书,还有刘万祥老师介绍商务图表的书籍,对我职业技能提升的帮助非常大,我真是仔细研读了这几本书,看了秋叶老师博客里面关于PPT制作的多数文章,甚至看了一些他的书和文章里推荐的书籍。《说服力》专业、思路清晰、展示生动、表达也不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说对作者的信任感是建立起来了,所以这次看到新出的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联想到之前看网易云课堂介绍《如何阅读一本书》视频里那尖尖的声音实在让人毛骨悚然,现在也有学习快速阅读的需要,我毫不犹豫就买了这本书。
看完以后,客观地说,我会给这本书打三颗星、7分左右,但看到豆瓣的评分这么高(甚至比书里大力推介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高很多),考虑到要为平均数做些贡献,我才打的二颗星,6分。改天我蛋痛的话一定要去京东、卓越、当当等地方也发一下。
这本书我感觉只有序篇切题是在说如何快速阅读,有些观点和方法论还是有参考价值。但其中说到在工作生活之余一年读100多本书是很正常的事,秋叶老师也说过他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读10本。读这么多书是很牛逼(至少是能吹牛逼)的一件事情对不对,那我的方法就值得你借鉴学习,这就是潜在的逻辑。那书里是怎么说的呢,且看:
“比方说一本小说,主要情节都看到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算不算看完?
比方说一本专业书,大部分内容都是知道的,只有一点点不知道吗,我就只看这点内容,算不算看完?
又比如说一本书,我快速翻过,主要观点我记住了,等到需要时马上就能翻到具体章节细查,算不算读过。
再比方说一本诗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算不算读过?
反正对我来说,都算读过。”
好吧,按这套路,我一年可以看1000本书,我只需要有1000本字典(姑且假设有这么多字典),在每本字典里查一个词,这样就都算读过了嘛。再细看上面的几句话,“主要情节都看到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就算读完了这本小说,好吧,但这只能说明这本小说写得烂嘛,让人快速翻过一些章节仍不影响整体的阅读感受。如果读类似菲茨杰拉德、毛姆、钱钟书这种比较有语言才华的作者的小说,且不说故事的连贯性,快速翻过一些章节就意味着错过了那些字里行间的妙趣横生。再说到专业书籍,比如Excel Home出的《Excel大全》,要全看完少不了三个月时间,当然也没必要,但如果你碰到一个技术问题去查了这本书的一个章节就说读了这本书,一本书你读了不到60%、70%就说读了这本书还统计在每年100多本里面,你好意思?反正我不好意思。
再说,这种一年读了多少本书的统计就是一个伪命题,一边说攀比没意义、一边又数次列举这些数字就是一种掩饰嘛。以前我也给自己定类似一年看100部电影、读50本书(当时还没有接触到上面的统计方法^-^)的年度目标,后来甚至走火入魔到超过3小时的电影、比较厚的书都懒得看,为了完成目标嘛。本来沏一本茶享受午后的阅读时光是多么惬意的事,结果为了所谓的目标、数字而本末倒置,想来真是可笑。快速阅读是一种方法论,挺好的能力,但我不理解所有类似的书籍上来就说我有多快,挺没劲的一件事,而且作为另一个维度,效果是很不好衡量的事。
上面我说“这本书我感觉只有序篇切题是在说如何快速阅读”,可能有人要说哈哈,不对,你理解力不行吧,书里的上篇“知行合一”和中篇“学以致用”才是本书的精髓,秋叶老师展示的就是怎样用结构化思维方式快速阅读。但读下来我就是没有没有看出这和快速阅读有什么关系,我看到是怎样去拆书和做读书笔记,获得一些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而且说实话我没觉得那些分析提供了怎样新颖的角度或深刻的洞察,你随便去维基百科输入那些名词也能得到差不多的介绍和分析。而且比较搞笑的是全书有大概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拆《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零散地重新咀嚼一遍那些模型和理论,但看完能记住的基本就是本已经知道的东西,以前不知道的还是记不住。而且,如果能够花这么多时间去看这种拆书(更不要说自己亲自去拆),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和思考原著呢。你可能说,这是在教我们怎样分析和思考问题,但以书中展示的分析深度(学以致用篇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很普通常见的看法,作为在一本书中来介绍简直就是肤浅),你可能太低估大多数人的思考能力了。对于教你如何思维的人,还是提防一些的好。
让人不舒服的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有一些心灵鸡汤的味道,《说服力》是在讲怎么把PPT弄得漂亮、专业,就事论事,但之后秋叶老师有意无意地已经在往青年导师的方向发展,体现在这本书里就是有一些“你看我和我的团队现在不错吧,你学习一下我们的方法,你也行”这样的潜在逻辑和假设,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只要你有心,世界皆可拆,每天拆一点,进步可不只一点点哦”。呵呵,我去,我勒个去。
书里也说了,秋叶老师每天的行程都很紧,工作效率奇高,还能平衡工作生活和家庭,10天就把《说服力3》的书稿完成(那之前准备、积累阶段花的时间呢?),半年就能写出2、3本口碑不错的好书。写出来当然没问题了,如果基于《说服力》塑造的品牌加上一些营销宣传,我相信写这种拆书笔记堆砌出来的书仍有潜力可挖,产量会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说,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叫《如何快速写成一本书》会更加贴切);至于“口碑不错的好书”,如果你习惯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和接收别人为你咀嚼提炼过的东西,那也不错,但如果你希望系统性的学习,希望体会原著的原汁原味,那还是不要走这种捷径的好。如果你非要说我碎片化时间很多适合这种分段的拆书学习,那为什么不分段去看原著呢。而且,如果一本书需要别人拆给你看,如果不是你思维有缺陷的话,那这本书本身应该就是有问题的,你看的其实不是原作者的东西而是镌刻有拆书人思维烙印的东西。包括我挺喜欢的《逻辑思维》经常在推荐一些书籍,老罗的介绍也代替不了读原著,最多就是他能让我快速鸟瞰一本书的类容,然后知道一本书是不是合自己的口味,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读像《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的书。
对了,回到开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喜欢他的全部,喜欢他的过去就喜欢他的未来,这样会显得很缺乏思维能力。这刚好也是秋叶老师一直在研究的领域。
逐渐地我就这么按照作者这条线去选书读书,村上村树、卡尔维诺、金庸、刘瑜……直到我遇到了秋叶老师。
秋叶老师的《说服力》系列3本书,还有刘万祥老师介绍商务图表的书籍,对我职业技能提升的帮助非常大,我真是仔细研读了这几本书,看了秋叶老师博客里面关于PPT制作的多数文章,甚至看了一些他的书和文章里推荐的书籍。《说服力》专业、思路清晰、展示生动、表达也不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说对作者的信任感是建立起来了,所以这次看到新出的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联想到之前看网易云课堂介绍《如何阅读一本书》视频里那尖尖的声音实在让人毛骨悚然,现在也有学习快速阅读的需要,我毫不犹豫就买了这本书。
看完以后,客观地说,我会给这本书打三颗星、7分左右,但看到豆瓣的评分这么高(甚至比书里大力推介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高很多),考虑到要为平均数做些贡献,我才打的二颗星,6分。改天我蛋痛的话一定要去京东、卓越、当当等地方也发一下。
这本书我感觉只有序篇切题是在说如何快速阅读,有些观点和方法论还是有参考价值。但其中说到在工作生活之余一年读100多本书是很正常的事,秋叶老师也说过他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读10本。读这么多书是很牛逼(至少是能吹牛逼)的一件事情对不对,那我的方法就值得你借鉴学习,这就是潜在的逻辑。那书里是怎么说的呢,且看:
“比方说一本小说,主要情节都看到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算不算看完?
比方说一本专业书,大部分内容都是知道的,只有一点点不知道吗,我就只看这点内容,算不算看完?
又比如说一本书,我快速翻过,主要观点我记住了,等到需要时马上就能翻到具体章节细查,算不算读过。
再比方说一本诗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算不算读过?
反正对我来说,都算读过。”
好吧,按这套路,我一年可以看1000本书,我只需要有1000本字典(姑且假设有这么多字典),在每本字典里查一个词,这样就都算读过了嘛。再细看上面的几句话,“主要情节都看到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就算读完了这本小说,好吧,但这只能说明这本小说写得烂嘛,让人快速翻过一些章节仍不影响整体的阅读感受。如果读类似菲茨杰拉德、毛姆、钱钟书这种比较有语言才华的作者的小说,且不说故事的连贯性,快速翻过一些章节就意味着错过了那些字里行间的妙趣横生。再说到专业书籍,比如Excel Home出的《Excel大全》,要全看完少不了三个月时间,当然也没必要,但如果你碰到一个技术问题去查了这本书的一个章节就说读了这本书,一本书你读了不到60%、70%就说读了这本书还统计在每年100多本里面,你好意思?反正我不好意思。
再说,这种一年读了多少本书的统计就是一个伪命题,一边说攀比没意义、一边又数次列举这些数字就是一种掩饰嘛。以前我也给自己定类似一年看100部电影、读50本书(当时还没有接触到上面的统计方法^-^)的年度目标,后来甚至走火入魔到超过3小时的电影、比较厚的书都懒得看,为了完成目标嘛。本来沏一本茶享受午后的阅读时光是多么惬意的事,结果为了所谓的目标、数字而本末倒置,想来真是可笑。快速阅读是一种方法论,挺好的能力,但我不理解所有类似的书籍上来就说我有多快,挺没劲的一件事,而且作为另一个维度,效果是很不好衡量的事。
上面我说“这本书我感觉只有序篇切题是在说如何快速阅读”,可能有人要说哈哈,不对,你理解力不行吧,书里的上篇“知行合一”和中篇“学以致用”才是本书的精髓,秋叶老师展示的就是怎样用结构化思维方式快速阅读。但读下来我就是没有没有看出这和快速阅读有什么关系,我看到是怎样去拆书和做读书笔记,获得一些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而且说实话我没觉得那些分析提供了怎样新颖的角度或深刻的洞察,你随便去维基百科输入那些名词也能得到差不多的介绍和分析。而且比较搞笑的是全书有大概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拆《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零散地重新咀嚼一遍那些模型和理论,但看完能记住的基本就是本已经知道的东西,以前不知道的还是记不住。而且,如果能够花这么多时间去看这种拆书(更不要说自己亲自去拆),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和思考原著呢。你可能说,这是在教我们怎样分析和思考问题,但以书中展示的分析深度(学以致用篇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很普通常见的看法,作为在一本书中来介绍简直就是肤浅),你可能太低估大多数人的思考能力了。对于教你如何思维的人,还是提防一些的好。
让人不舒服的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有一些心灵鸡汤的味道,《说服力》是在讲怎么把PPT弄得漂亮、专业,就事论事,但之后秋叶老师有意无意地已经在往青年导师的方向发展,体现在这本书里就是有一些“你看我和我的团队现在不错吧,你学习一下我们的方法,你也行”这样的潜在逻辑和假设,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只要你有心,世界皆可拆,每天拆一点,进步可不只一点点哦”。呵呵,我去,我勒个去。
书里也说了,秋叶老师每天的行程都很紧,工作效率奇高,还能平衡工作生活和家庭,10天就把《说服力3》的书稿完成(那之前准备、积累阶段花的时间呢?),半年就能写出2、3本口碑不错的好书。写出来当然没问题了,如果基于《说服力》塑造的品牌加上一些营销宣传,我相信写这种拆书笔记堆砌出来的书仍有潜力可挖,产量会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说,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叫《如何快速写成一本书》会更加贴切);至于“口碑不错的好书”,如果你习惯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和接收别人为你咀嚼提炼过的东西,那也不错,但如果你希望系统性的学习,希望体会原著的原汁原味,那还是不要走这种捷径的好。如果你非要说我碎片化时间很多适合这种分段的拆书学习,那为什么不分段去看原著呢。而且,如果一本书需要别人拆给你看,如果不是你思维有缺陷的话,那这本书本身应该就是有问题的,你看的其实不是原作者的东西而是镌刻有拆书人思维烙印的东西。包括我挺喜欢的《逻辑思维》经常在推荐一些书籍,老罗的介绍也代替不了读原著,最多就是他能让我快速鸟瞰一本书的类容,然后知道一本书是不是合自己的口味,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读像《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的书。
对了,回到开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喜欢他的全部,喜欢他的过去就喜欢他的未来,这样会显得很缺乏思维能力。这刚好也是秋叶老师一直在研究的领域。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