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努达:孤独的掌灯塔者
文 / 汪天艾
路易斯•塞尔努达(Luis Cernuda,1902-1963)是西班牙“27年代”代表诗人之一,1938年因西班牙内战流亡,此后25年辗转英、美、墨西哥直至去世,一生未再回国。虽然在他所处时代的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诗歌却对西班牙战后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今几乎被公认为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布罗茨基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推荐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读者阅读塞尔努达的作品;哈罗德•布鲁姆在《天才:创造性心灵的 100 位典范》中为他撰写单章,盛赞他为“诗歌艺术的圣人”,并将他列入《西方正典》附录;法国《读书》杂志编纂的《理想藏书》“西班牙文学”篇中,塞尔努达的散文诗集《奥克诺斯》位列第二,主编贝•皮沃皮•蓬塞纳评价他是“西班牙语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纵观塞尔努达的创作生涯,可以看出对欧洲诗歌财富的缓慢攻克和继承。他为了阅读诗歌原著学习了法语、德语和英语,从法国超现实主义、德国浪漫主义以及英美现代诗歌中汲取创作的养料,成为西班牙诗坛罕见的“欧洲诗人”。50年前的11月5日,这位被帕斯称为“最不西班牙”的西班牙诗人在墨西哥城与世长辞,然而浩瀚诗海之上他曾独守的灯塔,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依旧指引和注视着往来的世人。
塞尔努达最初的两本诗集《空气的侧影》和《牧歌,哀歌,颂歌》创作于1927年前后,尚没有展现出明显风格。1928年在法国图卢兹担任西班牙语助教期间,塞尔努达开始创作第三本诗集《一条河,一种爱》,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初见端倪。塞尔努达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完全颠覆中发现了反叛的现代精神,并将之为他所用。在他眼中,超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风尚,更代表了一个时代青春洋溢的精神流派。《一条河,一种爱》可谓“梦境之书”,诗人在光与影、梦与醒的交织中看见现实与欲望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现实是疲倦却睡不着的失眠,欲望则是沉睡的人梦中的大海徜徉。现实与欲望的对立成为贯穿塞尔努达毕生诗作的精髓,他为自己的诗歌全集所取书名正是《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在诗中表达现实与欲望的不可调和带来的痛苦、斗争与思考,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思,一条不断自我探索的道路。而对读者而言,他的作品是“一条通向我们自己的路”(帕斯语)。
创作于1931年的第四本诗集《被禁止的欢愉》延续超现实主义风格,更加注重对欲望的表达,其中对年轻男性身体的描写体现了塞尔努达对“身体”意象的痴迷。他将身体视为宇宙力量的化身,尤其是年轻身体的美丽是最具决定性特质,是激发灵感的核心,拥有无可比拟的力量和魅惑。一个年轻的身体就是一个太阳系,是所有物理上和精神射线的核心。早年对纪德的阅读让塞尔努达自然地将自己的同性取向视为“活在世上的另一种方式”,以全然真诚坦白的态度对待。他是最早公开触及同性情欲主题的西班牙诗人,情诗中对爱之真理的诉求令人震撼。那是甘愿“被囚禁在另一人那里的自由”,是任何荣耀、财富、野心都值不上的“全然交托的爱”,是人之存在意义的明证——“你证明我的存在:/如果我不认识你,我没活过; /如果至死不认识你,我没死,因为我没活过”。《被禁止的欢愉》完成后,塞尔努达不再继续超现实主义创作,但仍在此后的创作中保留了源自这一时期的“生活即艺术”的思想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在向贝克尔诗风致敬的第五本诗集《在遗忘住的地方》之后,塞尔努达与荷尔德林的诗歌相遇,他学习德语并翻译了一系列荷尔德林的诗。日后他回忆自己很少以那样的热情和愉悦工作过,通过逐字逐句探索荷尔德林的文本,他开始用全新的目光看待世界,在此期间,塞尔努达创作了第六本诗集《祈祷》。
1938年流亡英国后,塞尔努达对英美现代诗歌的阅读和研究日渐深入,他的诗歌创作也正式进入成熟阶段。语言韵律注重简洁,力求节制而恰如其分。第七本诗集《云》对流亡经历的记述克制而细腻,少有战争群像或是呐喊控诉,更专注于战争和流亡中特定的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个体心理体验,语调平淡冷静,却尖锐真实。在《流亡印象》一诗中,伦敦午后嘈杂的交谈有人吐出一个单词“西班牙”——“稠密如落下的一滴泪 ”,流亡者起身离开,诗末却听到“‘西班牙?’他说,‘一个名字而已。/西班牙死了。’/街巷突然一个转角。”二战结束后,塞尔努达选择了继续流亡,此后创作的三本诗集《好像等待黎明的人》《活而不活着》和《时日无多》格外注重对凡间力量的观察和对人类造物的冥想。战争让死亡变得具体,这引发了塞尔努达对“时间”和“永生”的思考。他回想起童年时代对无限时间的恐惧,重新思考和解读凡世的死亡。他在死鸟的翅膀下看见“生命一种更高的形式”,而比起永生的神明,自己更愿独守“我这些不会持久的凡人作品:/在短命之物里装满永恒/值过你的全知全能”,易逝的凡世生命带来的短暂美丽与尖锐痛苦让他“感觉到自己活着”,这远比“在金质大门后面/呆在自己的灵泊里更加高贵而值得”。在生命最后十年的创作中,精确而反思的目光、真实而苦涩的语言成为主角,在他最后一本诗集《客迈拉的悲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与诗集同名的诗作末节,塞尔努达写道:“阴影里沉默的,客迈拉仿佛退隐进/第一混沌洪荒的夜晚;/然而无论是神,人,还是人的作品,/一旦存在就无法自我废止:必须存在/到苦涩的最后,消散成灰。/一动不动,悲伤的,没有鼻子的客迈拉闻着/初生黎明的清凉,又一天的黎明/死亡不会带来怜悯,/她悲伤的存在还将延续。”
帕斯在塞尔努达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文章中说:“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他击中了我们每个个体的内心,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塞尔努达本人则将自己的创作过程解读为“我只是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我的真理,也许不比别人的更好或更糟,只是与他们的都不同。”这种与众不同的真理让他的诗歌成为精神传记,记录下所经历的瞬间和对重要体验的反思。而追寻真理的过程,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本身,也体现在他对何为诗歌,诗人何为的诗学思想中。
塞尔努达认为诗歌是出神的诗人与神圣本质之间突如其来的爱,一方面忠实记录他所认识的世界;另一方面书写世界之上那些与众不同、神秘而深邃的东西。诗歌是一种“异象”——另一种现实,不仅不同于平日所见,更有某种长着翅膀的神圣存在与它相伴环绕,如同颤抖的光晕围绕一个发光的点。塞尔努达发现诗歌拥有“能够抚慰生命的魔力”,于是“我就这样看着它飘浮在我眼前:我在黑暗里看着那道慵懒的光划过,拍打着颤动的翅膀”。要想看见诗歌的异象,就必须投以诗人的目光。塞尔努达为诗人的目光赋予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诗人依赖文字,更依赖目光,世间万物都因诗人的目光而重获意义。那些未曾被人留意的神秘与神圣,都能在诗人平静的目光里找到自己,而在被诗人捕捉并描摹之前,“造物都是盲目的”。对塞尔努达而言,诗人并非超脱于世,而是与周围现实联系最紧密、感知最深刻的一群人。诗人拥有可以看见隐秘之美的天赋,生出非写不可的表达渴望,却也必须承受世间大美不可言说、无法沟通的宿命。在散文诗《隐秘的美》中,塞尔努达回忆了平生第一次察觉到自己眼前的美,“一种彼时尚不认识的孤独感尖锐地滑过灵魂,扎了进去”,他想与别人沟通来化解分担,却有一种奇怪的羞耻感抓住他,封上了他的嘴。诗末塞尔努达感叹“仿佛那种天赋的代价就是……命定要在静默中享受和承担这苦涩而神圣的陶醉,无法沟通又不可言说,窒息了胸腔,阴云蒙上含泪的眼。”
如果说荷尔德林眼中的诗人是“在神圣的黑夜走遍大地”的身影,那么塞尔努达心中的诗人就是暗沉海面上的掌灯塔者,独自一人守着灯塔彻夜不眠,是暗中指引更是遥遥注视。那是记录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的目光,拥抱着孤独,却又饱含一种普世的爱。在《掌灯塔者的独白》一诗中,塞尔努达自述是为灯塔下往来不息的人们而活,“就这样,在远离他们的地方,/已经忘记他们的名字,/我在苍茫人潮里爱着他们”。如此熙攘人群中的独自伫立,塞尔努达在去世前五年撰写的诗歌回忆录中坦言依靠的是“一个荒唐的信念”——“这么多年来,尽管始终被孤立,尽管发表自己的作品实在不易,我居然一直依靠着一个荒唐的信念坚持写作。诗歌和以诗人自居是我全部的力量,就算这个信念是错误的,也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正是这个错误让我收获了那么多美妙的时刻。”
对塞尔努达而言,写作诗歌是坚守孤独的方式。他所经历的精神流亡远比25年的实体流亡更为长久。那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是“他者”的孤独。帕斯曾经感叹道:“塞尔努达在五大洲流浪,始终只是活在自己的房间,和同样的人说话,这样的流亡是我们所有人的流亡。这一点塞尔努达并不知道——他太过内倾,太过沉浸在自己的独特里——但是他的作品其实是对现代人确实独一无二的处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证词:我们注定要活在一种混居的孤独之中,我们的监狱和整个星球一样大。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我们从同样的地方走向同样的地方。”除了这种 “人类的孤独”,作品的不被理解、认可所带来的孤独几乎从第一本诗集问世以来就与塞尔努达如影相随。在晚年的书信中,他时常谈及无法发表或出版的诗稿,而在1952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墨西哥主题变奏》中他坦言早已认清生命中的一切都不过是“少数人的作品,面对另一些人的敌意,和大多数人的漠不关心”。去世前两年他甚至在信中对朋友说:“40年的写作生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别人会注意到我和我的作品”。然而身为诗人的天职让他在无可指望的年月里仍然不断尝试用文字诉说自己的欲望,在创作中寻找一条认识自己的道路。尽管曾经感受到诗歌对诗人的背叛——“诗歌对我而言是坐在我爱的人身边。词语只够表达那些非我所想的或不想说出的”,却也在这种背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形成一种内化而凝聚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写作诗歌也是塞尔努达对分享孤独的渴望。在《致一位未来的诗人》一诗中,塞尔努达平直地陈述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渴望。尽管他早已接受在同代人中不被理解的命运,却依旧希望有一天自己双眼看到的东西能被另一双眼睛看见,希望当耳边的喧嚣尘埃落定,会有一双未来的手从书架上抽出他被遗忘的诗行,希望自己的声音不至随他死去,而能被人铭记。
也许,这正是《致一只精灵的谐谑曲》一诗中所写“在死亡里实现自己”的方式,虽然他“像凡间的美那样死”,时间却静止在他诗作的字里行间。
离世之前
你,这全无美德的世界
我不求你更多
只要一小块蓝,
在空气里,在我心里。
对财富和权力的
野心都给别人;
我只想和
我的光我的爱在一起。
——塞尔努达写于1962年(去世前一年)
原文载于《文艺报》2013年4月15日第六版,略有修改,此为原稿。
路易斯•塞尔努达(Luis Cernuda,1902-1963)是西班牙“27年代”代表诗人之一,1938年因西班牙内战流亡,此后25年辗转英、美、墨西哥直至去世,一生未再回国。虽然在他所处时代的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诗歌却对西班牙战后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今几乎被公认为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布罗茨基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推荐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读者阅读塞尔努达的作品;哈罗德•布鲁姆在《天才:创造性心灵的 100 位典范》中为他撰写单章,盛赞他为“诗歌艺术的圣人”,并将他列入《西方正典》附录;法国《读书》杂志编纂的《理想藏书》“西班牙文学”篇中,塞尔努达的散文诗集《奥克诺斯》位列第二,主编贝•皮沃皮•蓬塞纳评价他是“西班牙语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纵观塞尔努达的创作生涯,可以看出对欧洲诗歌财富的缓慢攻克和继承。他为了阅读诗歌原著学习了法语、德语和英语,从法国超现实主义、德国浪漫主义以及英美现代诗歌中汲取创作的养料,成为西班牙诗坛罕见的“欧洲诗人”。50年前的11月5日,这位被帕斯称为“最不西班牙”的西班牙诗人在墨西哥城与世长辞,然而浩瀚诗海之上他曾独守的灯塔,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依旧指引和注视着往来的世人。
塞尔努达最初的两本诗集《空气的侧影》和《牧歌,哀歌,颂歌》创作于1927年前后,尚没有展现出明显风格。1928年在法国图卢兹担任西班牙语助教期间,塞尔努达开始创作第三本诗集《一条河,一种爱》,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初见端倪。塞尔努达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完全颠覆中发现了反叛的现代精神,并将之为他所用。在他眼中,超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风尚,更代表了一个时代青春洋溢的精神流派。《一条河,一种爱》可谓“梦境之书”,诗人在光与影、梦与醒的交织中看见现实与欲望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现实是疲倦却睡不着的失眠,欲望则是沉睡的人梦中的大海徜徉。现实与欲望的对立成为贯穿塞尔努达毕生诗作的精髓,他为自己的诗歌全集所取书名正是《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在诗中表达现实与欲望的不可调和带来的痛苦、斗争与思考,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思,一条不断自我探索的道路。而对读者而言,他的作品是“一条通向我们自己的路”(帕斯语)。
创作于1931年的第四本诗集《被禁止的欢愉》延续超现实主义风格,更加注重对欲望的表达,其中对年轻男性身体的描写体现了塞尔努达对“身体”意象的痴迷。他将身体视为宇宙力量的化身,尤其是年轻身体的美丽是最具决定性特质,是激发灵感的核心,拥有无可比拟的力量和魅惑。一个年轻的身体就是一个太阳系,是所有物理上和精神射线的核心。早年对纪德的阅读让塞尔努达自然地将自己的同性取向视为“活在世上的另一种方式”,以全然真诚坦白的态度对待。他是最早公开触及同性情欲主题的西班牙诗人,情诗中对爱之真理的诉求令人震撼。那是甘愿“被囚禁在另一人那里的自由”,是任何荣耀、财富、野心都值不上的“全然交托的爱”,是人之存在意义的明证——“你证明我的存在:/如果我不认识你,我没活过; /如果至死不认识你,我没死,因为我没活过”。《被禁止的欢愉》完成后,塞尔努达不再继续超现实主义创作,但仍在此后的创作中保留了源自这一时期的“生活即艺术”的思想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在向贝克尔诗风致敬的第五本诗集《在遗忘住的地方》之后,塞尔努达与荷尔德林的诗歌相遇,他学习德语并翻译了一系列荷尔德林的诗。日后他回忆自己很少以那样的热情和愉悦工作过,通过逐字逐句探索荷尔德林的文本,他开始用全新的目光看待世界,在此期间,塞尔努达创作了第六本诗集《祈祷》。
1938年流亡英国后,塞尔努达对英美现代诗歌的阅读和研究日渐深入,他的诗歌创作也正式进入成熟阶段。语言韵律注重简洁,力求节制而恰如其分。第七本诗集《云》对流亡经历的记述克制而细腻,少有战争群像或是呐喊控诉,更专注于战争和流亡中特定的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个体心理体验,语调平淡冷静,却尖锐真实。在《流亡印象》一诗中,伦敦午后嘈杂的交谈有人吐出一个单词“西班牙”——“稠密如落下的一滴泪 ”,流亡者起身离开,诗末却听到“‘西班牙?’他说,‘一个名字而已。/西班牙死了。’/街巷突然一个转角。”二战结束后,塞尔努达选择了继续流亡,此后创作的三本诗集《好像等待黎明的人》《活而不活着》和《时日无多》格外注重对凡间力量的观察和对人类造物的冥想。战争让死亡变得具体,这引发了塞尔努达对“时间”和“永生”的思考。他回想起童年时代对无限时间的恐惧,重新思考和解读凡世的死亡。他在死鸟的翅膀下看见“生命一种更高的形式”,而比起永生的神明,自己更愿独守“我这些不会持久的凡人作品:/在短命之物里装满永恒/值过你的全知全能”,易逝的凡世生命带来的短暂美丽与尖锐痛苦让他“感觉到自己活着”,这远比“在金质大门后面/呆在自己的灵泊里更加高贵而值得”。在生命最后十年的创作中,精确而反思的目光、真实而苦涩的语言成为主角,在他最后一本诗集《客迈拉的悲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与诗集同名的诗作末节,塞尔努达写道:“阴影里沉默的,客迈拉仿佛退隐进/第一混沌洪荒的夜晚;/然而无论是神,人,还是人的作品,/一旦存在就无法自我废止:必须存在/到苦涩的最后,消散成灰。/一动不动,悲伤的,没有鼻子的客迈拉闻着/初生黎明的清凉,又一天的黎明/死亡不会带来怜悯,/她悲伤的存在还将延续。”
帕斯在塞尔努达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文章中说:“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他击中了我们每个个体的内心,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塞尔努达本人则将自己的创作过程解读为“我只是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我的真理,也许不比别人的更好或更糟,只是与他们的都不同。”这种与众不同的真理让他的诗歌成为精神传记,记录下所经历的瞬间和对重要体验的反思。而追寻真理的过程,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本身,也体现在他对何为诗歌,诗人何为的诗学思想中。
塞尔努达认为诗歌是出神的诗人与神圣本质之间突如其来的爱,一方面忠实记录他所认识的世界;另一方面书写世界之上那些与众不同、神秘而深邃的东西。诗歌是一种“异象”——另一种现实,不仅不同于平日所见,更有某种长着翅膀的神圣存在与它相伴环绕,如同颤抖的光晕围绕一个发光的点。塞尔努达发现诗歌拥有“能够抚慰生命的魔力”,于是“我就这样看着它飘浮在我眼前:我在黑暗里看着那道慵懒的光划过,拍打着颤动的翅膀”。要想看见诗歌的异象,就必须投以诗人的目光。塞尔努达为诗人的目光赋予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诗人依赖文字,更依赖目光,世间万物都因诗人的目光而重获意义。那些未曾被人留意的神秘与神圣,都能在诗人平静的目光里找到自己,而在被诗人捕捉并描摹之前,“造物都是盲目的”。对塞尔努达而言,诗人并非超脱于世,而是与周围现实联系最紧密、感知最深刻的一群人。诗人拥有可以看见隐秘之美的天赋,生出非写不可的表达渴望,却也必须承受世间大美不可言说、无法沟通的宿命。在散文诗《隐秘的美》中,塞尔努达回忆了平生第一次察觉到自己眼前的美,“一种彼时尚不认识的孤独感尖锐地滑过灵魂,扎了进去”,他想与别人沟通来化解分担,却有一种奇怪的羞耻感抓住他,封上了他的嘴。诗末塞尔努达感叹“仿佛那种天赋的代价就是……命定要在静默中享受和承担这苦涩而神圣的陶醉,无法沟通又不可言说,窒息了胸腔,阴云蒙上含泪的眼。”
如果说荷尔德林眼中的诗人是“在神圣的黑夜走遍大地”的身影,那么塞尔努达心中的诗人就是暗沉海面上的掌灯塔者,独自一人守着灯塔彻夜不眠,是暗中指引更是遥遥注视。那是记录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的目光,拥抱着孤独,却又饱含一种普世的爱。在《掌灯塔者的独白》一诗中,塞尔努达自述是为灯塔下往来不息的人们而活,“就这样,在远离他们的地方,/已经忘记他们的名字,/我在苍茫人潮里爱着他们”。如此熙攘人群中的独自伫立,塞尔努达在去世前五年撰写的诗歌回忆录中坦言依靠的是“一个荒唐的信念”——“这么多年来,尽管始终被孤立,尽管发表自己的作品实在不易,我居然一直依靠着一个荒唐的信念坚持写作。诗歌和以诗人自居是我全部的力量,就算这个信念是错误的,也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正是这个错误让我收获了那么多美妙的时刻。”
对塞尔努达而言,写作诗歌是坚守孤独的方式。他所经历的精神流亡远比25年的实体流亡更为长久。那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是“他者”的孤独。帕斯曾经感叹道:“塞尔努达在五大洲流浪,始终只是活在自己的房间,和同样的人说话,这样的流亡是我们所有人的流亡。这一点塞尔努达并不知道——他太过内倾,太过沉浸在自己的独特里——但是他的作品其实是对现代人确实独一无二的处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证词:我们注定要活在一种混居的孤独之中,我们的监狱和整个星球一样大。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我们从同样的地方走向同样的地方。”除了这种 “人类的孤独”,作品的不被理解、认可所带来的孤独几乎从第一本诗集问世以来就与塞尔努达如影相随。在晚年的书信中,他时常谈及无法发表或出版的诗稿,而在1952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墨西哥主题变奏》中他坦言早已认清生命中的一切都不过是“少数人的作品,面对另一些人的敌意,和大多数人的漠不关心”。去世前两年他甚至在信中对朋友说:“40年的写作生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别人会注意到我和我的作品”。然而身为诗人的天职让他在无可指望的年月里仍然不断尝试用文字诉说自己的欲望,在创作中寻找一条认识自己的道路。尽管曾经感受到诗歌对诗人的背叛——“诗歌对我而言是坐在我爱的人身边。词语只够表达那些非我所想的或不想说出的”,却也在这种背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形成一种内化而凝聚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写作诗歌也是塞尔努达对分享孤独的渴望。在《致一位未来的诗人》一诗中,塞尔努达平直地陈述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渴望。尽管他早已接受在同代人中不被理解的命运,却依旧希望有一天自己双眼看到的东西能被另一双眼睛看见,希望当耳边的喧嚣尘埃落定,会有一双未来的手从书架上抽出他被遗忘的诗行,希望自己的声音不至随他死去,而能被人铭记。
也许,这正是《致一只精灵的谐谑曲》一诗中所写“在死亡里实现自己”的方式,虽然他“像凡间的美那样死”,时间却静止在他诗作的字里行间。
离世之前
你,这全无美德的世界
我不求你更多
只要一小块蓝,
在空气里,在我心里。
对财富和权力的
野心都给别人;
我只想和
我的光我的爱在一起。
——塞尔努达写于1962年(去世前一年)
原文载于《文艺报》2013年4月15日第六版,略有修改,此为原稿。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