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佬》与现代社会思考
读一本小书和遇见一个人一样充满了偶然与缘分,尤其是在这浩如瀚海的书籍中。楼道里充斥着疯狂的、不尽的背书声,心中不免生出惶恐与不安,前路满是坎坷——在这样的压力下,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或者是我的脑子进了水,或者是一种落满尘埃后的眼前一亮。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的《美国佬》,或许就是偶然中的拾起——即使到现在也没有记住作者的名字——但有些观点毕竟扎进了心中,融进我的血液。一个诺曼底登陆后的美国大兵,战后带着对美国的憎恶留在诺曼底地区生活,战争的血腥在他的心中狠狠地留下了不曾愈合的伤疤——儿子对父亲的家暴充满了仇恨,不曾原谅;直到那个坚强的亦是脆弱的父亲永远的死去——所有的悔恨都化作虚无,时间如故。
编辑的推荐语是“催人泪下的父子情深,感人肺腑的心灵碰撞”,而触动我的却是救赎背后对于现代社会深深的忧思。书中那一句“美国的错误在于把金钱变成了它的思想。这已成了它的民族罪恶”——那么,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亦或是朝着这样的趋势?金钱本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满足人类生活便捷的一种工具;但是在这个物欲的、标准化的世界中,人类自身却成为了金钱的工具——如此诡异的事,用迈克·桑德尔的话说就是经济逻辑在不断地侵蚀着人类的道德逻辑。深究起来,资本是为实业发展提供支持的,但当大家都崇拜起“钱生钱”的经济模式后,泡沫的破灭亦或是人类虚无的繁荣看起来终究不堪一击。我一直存在一种被社会模式绑架的无力感——恰如书中所言“在人们死去之前,你其实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了解。一旦登上人生的舞台,他们就常常会继续扮演他们早已不再相信的人物,一直扮演下去,直到念完最后一段台词”。残酷的现实就是我的所思所忧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关系,亦或是他们在憎恶中维护着禁锢自己的牢笼——为了一个机器的运转,物化为一枚螺丝钉;这里没有批评,只是对现实的阐述。
书中有一章对诺曼底登陆的描述,是士兵们的懦弱、恐惧,及残肢断体,及血流成河,及人类自相残杀的“宏大”——我们总是习惯了歌颂战争,因为那和英雄相关;但我们总是忽略了战争的同义词往往就是死亡——而且是无辜者的死亡。想起没有仇恨的陌生人彼此开枪,为了一些建构的观念,为了那些个人的“功成名就”。在核武时代,杀人更是易如反掌,所以人类最终的毁灭只会是人类自己——这也是对于现实、对于人性最大的无奈与无力——也不排除我感动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近日,关于天津塘沽消防员的牺牲感动了很多的人,各种颂扬——但是,感动与颂扬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拥有严格的监管,也就没有事故和死亡,或者死亡会少一些。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热闹的背后却充斥着大陆与台湾对历史不同的解读——个人对于生活的记忆是选择性的,国家对于历史叙述亦是如此——有一种“成王败寇”的残酷感。
《美国佬》中有一段文字是极具美感与哲思的,即“在夜里,当天上布满星星时。人们所能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全在那里头。它的无限性是对虚荣世界的一记永恒的耳光。在凝视它的时候,面对如此超越我们的美景,人们会头晕目眩,然后又会因为它所包容的威胁而忧心忡忡。人们只能抱怨那些梦想流芳百世的人”。一言概之,人的渺小,当然我也感慨于人的伟大——只是,人只有在心存敬畏与渺小的时候,才会更加真实、谦卑。
我永远不会去碰那些屌丝的、搞笑的娱乐书籍亦或言情小说(真正的爱情小说是不同于言情小说的)——一言蔽之,浅薄与无知,或是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人的渺小与脆弱有深入骨髓的了解——死亡如影随形,而且并不是我们的选择,像战争、事故。我发现我不再是曾经那个幽默的、有趣的人,我沉迷于别人敬而远之的话题不能自拔;我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世界,我质疑着、颠覆着我们所直视的存在。
最近中国移动推送了一个短消息,蛮是喜欢:“【真正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有三根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我知道我以后不会是一个有钱人,因为它不是我的追求;我想的只是在从无到无的人生旅程中,没有迷失真正的自我。
编辑的推荐语是“催人泪下的父子情深,感人肺腑的心灵碰撞”,而触动我的却是救赎背后对于现代社会深深的忧思。书中那一句“美国的错误在于把金钱变成了它的思想。这已成了它的民族罪恶”——那么,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亦或是朝着这样的趋势?金钱本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满足人类生活便捷的一种工具;但是在这个物欲的、标准化的世界中,人类自身却成为了金钱的工具——如此诡异的事,用迈克·桑德尔的话说就是经济逻辑在不断地侵蚀着人类的道德逻辑。深究起来,资本是为实业发展提供支持的,但当大家都崇拜起“钱生钱”的经济模式后,泡沫的破灭亦或是人类虚无的繁荣看起来终究不堪一击。我一直存在一种被社会模式绑架的无力感——恰如书中所言“在人们死去之前,你其实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了解。一旦登上人生的舞台,他们就常常会继续扮演他们早已不再相信的人物,一直扮演下去,直到念完最后一段台词”。残酷的现实就是我的所思所忧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关系,亦或是他们在憎恶中维护着禁锢自己的牢笼——为了一个机器的运转,物化为一枚螺丝钉;这里没有批评,只是对现实的阐述。
书中有一章对诺曼底登陆的描述,是士兵们的懦弱、恐惧,及残肢断体,及血流成河,及人类自相残杀的“宏大”——我们总是习惯了歌颂战争,因为那和英雄相关;但我们总是忽略了战争的同义词往往就是死亡——而且是无辜者的死亡。想起没有仇恨的陌生人彼此开枪,为了一些建构的观念,为了那些个人的“功成名就”。在核武时代,杀人更是易如反掌,所以人类最终的毁灭只会是人类自己——这也是对于现实、对于人性最大的无奈与无力——也不排除我感动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近日,关于天津塘沽消防员的牺牲感动了很多的人,各种颂扬——但是,感动与颂扬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拥有严格的监管,也就没有事故和死亡,或者死亡会少一些。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热闹的背后却充斥着大陆与台湾对历史不同的解读——个人对于生活的记忆是选择性的,国家对于历史叙述亦是如此——有一种“成王败寇”的残酷感。
《美国佬》中有一段文字是极具美感与哲思的,即“在夜里,当天上布满星星时。人们所能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全在那里头。它的无限性是对虚荣世界的一记永恒的耳光。在凝视它的时候,面对如此超越我们的美景,人们会头晕目眩,然后又会因为它所包容的威胁而忧心忡忡。人们只能抱怨那些梦想流芳百世的人”。一言概之,人的渺小,当然我也感慨于人的伟大——只是,人只有在心存敬畏与渺小的时候,才会更加真实、谦卑。
我永远不会去碰那些屌丝的、搞笑的娱乐书籍亦或言情小说(真正的爱情小说是不同于言情小说的)——一言蔽之,浅薄与无知,或是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人的渺小与脆弱有深入骨髓的了解——死亡如影随形,而且并不是我们的选择,像战争、事故。我发现我不再是曾经那个幽默的、有趣的人,我沉迷于别人敬而远之的话题不能自拔;我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世界,我质疑着、颠覆着我们所直视的存在。
最近中国移动推送了一个短消息,蛮是喜欢:“【真正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有三根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我知道我以后不会是一个有钱人,因为它不是我的追求;我想的只是在从无到无的人生旅程中,没有迷失真正的自我。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