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否逃离人群?
爱,可否逃离人群?-评《爱有止境3:安魂曲》
文/信实的精灵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
在“爱”面前,人人平等。
爱的能力是从上帝赐予而来,人生来就应该具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权利。假如连这种爱都要被剥夺而去的话,那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如果你曾经喜欢过《饥饿游戏》和《暮光之城》,那《爱有止境》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甚至于你将为它疯狂。
然而《暮光之城》更多时候是属于青少年读物,里面关于青少年的美好,甚至于青少年可以超越世俗的界限与吸血鬼产生爱情。我更觉得《爱有止境》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不管你曾经有没有经历过爱情,不管你是否渴望一份永不褪色的爱情。
本书的作者劳伦•奥利弗(LaurenOliver),现为全职作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忽然七日》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在美国乃至世界广受好评,本书在中国销量甚至于也高达五十万册。
《爱有止境》是劳伦•奥利弗成名之后的第二部系列作品。该部书以更加奇谲的想象和纯净的笔调,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假如爱情被“戒除”后的悲伤与不甘。这本书以里面关于“爱情”和“友情”甚至于“亲情”的描述都达到了一种极致,也正是这本书从另一种角度去解读这种人类的本能之爱,所以被评为2012年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青年读物,以及201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甚至于连续三年蝉联亚马逊文学畅销榜单第一名。
作为这部书的前两部《爱有止境》和《爱有止境·喧嚣》,分别讲述了“一堵墙,两个世界,今生只能陪你到这里”和“遇见你,就奋不顾身。跃向天空,却忘记没有翅膀”的关于莉娜和亚历克斯的悲伤故事。
在之后系列作品的第三部里面,作者延续前两部的主题,讲述了“拥有爱”和“戒除爱”之后的莉娜和哈娜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即使曾经历过世事沧桑变化,莉娜依然坚定地相信:爱可以推到一切的界墙。
作者以“我又梦见了波特兰”开始了这第三部故事的序幕,波特兰里面承载着太多太多关于莉娜和其他朋友们的美好,甚至于里面还有哈娜,还有亚历克斯。然而,自从成为所谓的“感染者”之后,她开始了无止境的逃亡,带着她的爱。
别人(已经被完全治愈的“治愈者”——没有任何爱的能力,如同机器一样的存在体)因为被彻底治愈,没有任何爱的能力,不断警告她“你的胸口会压着一块石头,即使在醒着的时候,支离破碎的噩梦依然会如影随形。”,其实那别人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到关于“爱”的美好,不管是男女之爱,亦或者亲情之爱,甚至于友情之爱。
这本书如果仅仅宣传是“原来这世间所有的错过,都只是为了等待命中注定的你”这样的令全美年轻人心动不已的浪漫爱情传奇的话,那就瞬间降低了这本书的价值和宣传意义。若是不看本书的内容简介,就冲着这一句宣传语,会不会让人觉得是一场穿越爱情故事呢,如同马尔泰·若曦和四爷的生死恋情。
爱情,纵然很多时候不可或缺,但是也没有走到必不可少的地步,除了爱情,我们还有很多种的“爱”。
我们很多时候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在很多时候也渴望能够回报别人的爱。爱人的能力,本应该是上帝赐给一个人最美好的恩赐,然而,连这个恩赐都要被剥夺的话,那这个世界将失去一切的美好。
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平凡贫穷如董永,也可以与七仙女双宿双飞;
在亲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恶贯满盈如一个黑社会老大,当他面临生养自己的母亲时,也会潸然泪下;
在友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和爱新觉罗·允礼同时深爱着甄嬛,但允礼依然在甄嬛属于皇帝的日子里面,忠心耿耿辅佐圣君。
这本书类似于反乌托邦风格的书籍,比如《移动迷宫》之类的。个人总觉得人只有拥有七情六欲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情感和“爱”人的能力都被剥夺的话,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悲惨。
曾看过一部电影《机械战警》,这部剧单单从科幻角度和武打动作方面来评分的话,简直弱爆了。但是里面有一个打动我的地方,即是影片当中的男主人公亚历克斯·墨菲因为一场意外的报复,全身的器官几乎毁灭净尽;因为借助于Omni公司天才博士丹尼特·诺顿(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饰)最前沿的技术,墨菲以机械战警的形态复活,然而逐渐的他失去了人类的本能,甚至于面对自己挚爱的妻子和儿子的时候眼中都是一片冷漠。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是被深深触动的。我宁愿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但是我也要拥有一份完整的感情,不管是被爱或者爱人。
在希腊语中,爱有三种表达层面和形式。首先一种爱是“男女之爱”(情爱,发自情欲,被外表吸引,有两个词汇可以形容这种爱,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其次一种爱是“兄弟之爱”(philadelphia,由phil爱和adelphia兄弟两个字组成,指的是对别人的好感。);当然,最深层次的爱是“圣爱”(又名“舍己的爱”,AGAPE的爱,是一种关心、付出的爱,这种爱会去关心别人,这种爱不是因为被对方吸引,也不是因为互相喜欢,这种爱是给予关注,注意别人的需要,我可以这么说,这种爱是出于意志的行动,是决定要去关爱别人。)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完全的圣爱,但是我们起码要求自己有最基本的兄弟之爱和男女之爱。这部书里面莉娜和亚历克斯也是一样,他们之间拥有男女之爱,而他们不想要在还没有充分享受这种爱的时候,就被彻底剥夺。所以他们俩选择了逃亡。即使即将逃到的地方是荒凉之地,是贫瘠之地,依然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这本书的第二章里面哈娜提到的《禁之书》应该就是《圣经》,而在《所罗门的故事》中作者给出的是反面的答案。答案中两个妇女应该都不是孩子的妈妈,所以为了争夺所谓的“孩子”,宁愿让自己的孩子被活生生劈成两半,没有任何母亲对于孩子的爱。而在“所罗门”的智慧当中,他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而在《圣经》当中,那两位妇女中有一位是孩子的亲生妈妈,所以她宁愿在孩子即将被劈成两半的时候,喊出“我放弃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给另外那个妇人抚养,只为了保全自己孩子的生命。这种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才是最至高的爱,已经超越想要拥有的层面,而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爱。
这本书里面所要宣扬的“界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界墙,在本书的末尾,所有的人的都一拥而上,想要摧毁那道界墙。而更应该是存留于人们心中的无形的界墙,这种界墙很多时候反而更可怕,唯有爱可以融化这个界墙,唯有爱可以营造真正的天堂。
“你们所有人,不管你们身在何方——或是在荆棘满布的城市,或是在步履维艰的城镇,找到那个坚硬的东西,找到金属的接点和裂缝,找到那些堵在你心里的石块。推,用力推。”
外在的“界墙”很容易就被破除,无形的界墙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然而,不是没有可能,而是你是否愿意去做。
当你去做的时候,如同作者期待的那样:“爱让我们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来的是翅膀”当经历过爱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是更加丰盈自在的爱,才是真正的天堂。
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文/信实的精灵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
在“爱”面前,人人平等。
爱的能力是从上帝赐予而来,人生来就应该具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权利。假如连这种爱都要被剥夺而去的话,那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如果你曾经喜欢过《饥饿游戏》和《暮光之城》,那《爱有止境》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甚至于你将为它疯狂。
然而《暮光之城》更多时候是属于青少年读物,里面关于青少年的美好,甚至于青少年可以超越世俗的界限与吸血鬼产生爱情。我更觉得《爱有止境》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不管你曾经有没有经历过爱情,不管你是否渴望一份永不褪色的爱情。
本书的作者劳伦•奥利弗(LaurenOliver),现为全职作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忽然七日》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在美国乃至世界广受好评,本书在中国销量甚至于也高达五十万册。
《爱有止境》是劳伦•奥利弗成名之后的第二部系列作品。该部书以更加奇谲的想象和纯净的笔调,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假如爱情被“戒除”后的悲伤与不甘。这本书以里面关于“爱情”和“友情”甚至于“亲情”的描述都达到了一种极致,也正是这本书从另一种角度去解读这种人类的本能之爱,所以被评为2012年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青年读物,以及201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甚至于连续三年蝉联亚马逊文学畅销榜单第一名。
作为这部书的前两部《爱有止境》和《爱有止境·喧嚣》,分别讲述了“一堵墙,两个世界,今生只能陪你到这里”和“遇见你,就奋不顾身。跃向天空,却忘记没有翅膀”的关于莉娜和亚历克斯的悲伤故事。
在之后系列作品的第三部里面,作者延续前两部的主题,讲述了“拥有爱”和“戒除爱”之后的莉娜和哈娜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即使曾经历过世事沧桑变化,莉娜依然坚定地相信:爱可以推到一切的界墙。
作者以“我又梦见了波特兰”开始了这第三部故事的序幕,波特兰里面承载着太多太多关于莉娜和其他朋友们的美好,甚至于里面还有哈娜,还有亚历克斯。然而,自从成为所谓的“感染者”之后,她开始了无止境的逃亡,带着她的爱。
别人(已经被完全治愈的“治愈者”——没有任何爱的能力,如同机器一样的存在体)因为被彻底治愈,没有任何爱的能力,不断警告她“你的胸口会压着一块石头,即使在醒着的时候,支离破碎的噩梦依然会如影随形。”,其实那别人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到关于“爱”的美好,不管是男女之爱,亦或者亲情之爱,甚至于友情之爱。
这本书如果仅仅宣传是“原来这世间所有的错过,都只是为了等待命中注定的你”这样的令全美年轻人心动不已的浪漫爱情传奇的话,那就瞬间降低了这本书的价值和宣传意义。若是不看本书的内容简介,就冲着这一句宣传语,会不会让人觉得是一场穿越爱情故事呢,如同马尔泰·若曦和四爷的生死恋情。
爱情,纵然很多时候不可或缺,但是也没有走到必不可少的地步,除了爱情,我们还有很多种的“爱”。
我们很多时候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在很多时候也渴望能够回报别人的爱。爱人的能力,本应该是上帝赐给一个人最美好的恩赐,然而,连这个恩赐都要被剥夺的话,那这个世界将失去一切的美好。
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平凡贫穷如董永,也可以与七仙女双宿双飞;
在亲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恶贯满盈如一个黑社会老大,当他面临生养自己的母亲时,也会潸然泪下;
在友情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和爱新觉罗·允礼同时深爱着甄嬛,但允礼依然在甄嬛属于皇帝的日子里面,忠心耿耿辅佐圣君。
这本书类似于反乌托邦风格的书籍,比如《移动迷宫》之类的。个人总觉得人只有拥有七情六欲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情感和“爱”人的能力都被剥夺的话,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悲惨。
曾看过一部电影《机械战警》,这部剧单单从科幻角度和武打动作方面来评分的话,简直弱爆了。但是里面有一个打动我的地方,即是影片当中的男主人公亚历克斯·墨菲因为一场意外的报复,全身的器官几乎毁灭净尽;因为借助于Omni公司天才博士丹尼特·诺顿(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饰)最前沿的技术,墨菲以机械战警的形态复活,然而逐渐的他失去了人类的本能,甚至于面对自己挚爱的妻子和儿子的时候眼中都是一片冷漠。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是被深深触动的。我宁愿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但是我也要拥有一份完整的感情,不管是被爱或者爱人。
在希腊语中,爱有三种表达层面和形式。首先一种爱是“男女之爱”(情爱,发自情欲,被外表吸引,有两个词汇可以形容这种爱,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其次一种爱是“兄弟之爱”(philadelphia,由phil爱和adelphia兄弟两个字组成,指的是对别人的好感。);当然,最深层次的爱是“圣爱”(又名“舍己的爱”,AGAPE的爱,是一种关心、付出的爱,这种爱会去关心别人,这种爱不是因为被对方吸引,也不是因为互相喜欢,这种爱是给予关注,注意别人的需要,我可以这么说,这种爱是出于意志的行动,是决定要去关爱别人。)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完全的圣爱,但是我们起码要求自己有最基本的兄弟之爱和男女之爱。这部书里面莉娜和亚历克斯也是一样,他们之间拥有男女之爱,而他们不想要在还没有充分享受这种爱的时候,就被彻底剥夺。所以他们俩选择了逃亡。即使即将逃到的地方是荒凉之地,是贫瘠之地,依然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这本书的第二章里面哈娜提到的《禁之书》应该就是《圣经》,而在《所罗门的故事》中作者给出的是反面的答案。答案中两个妇女应该都不是孩子的妈妈,所以为了争夺所谓的“孩子”,宁愿让自己的孩子被活生生劈成两半,没有任何母亲对于孩子的爱。而在“所罗门”的智慧当中,他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而在《圣经》当中,那两位妇女中有一位是孩子的亲生妈妈,所以她宁愿在孩子即将被劈成两半的时候,喊出“我放弃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给另外那个妇人抚养,只为了保全自己孩子的生命。这种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才是最至高的爱,已经超越想要拥有的层面,而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爱。
这本书里面所要宣扬的“界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界墙,在本书的末尾,所有的人的都一拥而上,想要摧毁那道界墙。而更应该是存留于人们心中的无形的界墙,这种界墙很多时候反而更可怕,唯有爱可以融化这个界墙,唯有爱可以营造真正的天堂。
“你们所有人,不管你们身在何方——或是在荆棘满布的城市,或是在步履维艰的城镇,找到那个坚硬的东西,找到金属的接点和裂缝,找到那些堵在你心里的石块。推,用力推。”
外在的“界墙”很容易就被破除,无形的界墙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然而,不是没有可能,而是你是否愿意去做。
当你去做的时候,如同作者期待的那样:“爱让我们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来的是翅膀”当经历过爱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是更加丰盈自在的爱,才是真正的天堂。
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