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真实身份是黑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是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货真价实的硅谷创业之父,Y combinator创始人,美国著名程序员、风险投资家、paulgraham.com博客作者,著有《on lisp》,曾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画画。罗永浩(라영호),货真价实的企(商)业(人)家,锤子科技创始人,中国著名英语培训老师、慈善家、牛博网创始人,著有《我的奋斗》一书,曾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系学习。
格雷厄姆在《黑客与画家》一书中主要讨论了黑客精神、编程语言和创业(Start-up)三个主题。
我们先来讨论黑客精神。
格雷厄姆试图为黑客(hacker)正名,他将黑客比作“手工艺人”,他认为真正的黑客必须重视言论自由,拥有设计师的品味,通过创造来积累财富(而不是像那些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骇客cracker)。无独有偶,罗永浩立志成为一个有情怀的工匠,他不断的强调自己产品的设计品位,并成功的创造了smartisan T1和坚果手机等产品。
在言论自由上,格雷厄姆认为真正的黑客必须重视言论自由,优秀的黑客养成了一种质疑一切的习惯,而罗永浩通过老罗语录和牛博网等媒介孜孜不倦地鼓励青年们独立思考。格雷厄姆认为那些不服从管教的人们,是这个社会力量与财富的源泉,而罗永浩则在《我的奋斗》里充分阐述了在国内教育制度下如何做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如何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对抗,最后成为创造价值的人。
在《不能说的话》这一章节,格雷厄姆还讨论了一个话题,“如果你的想法是社会无法容忍的,你怎么办”,格雷厄姆认为有很多很正确的话,社会无法容忍。书呆子(或者说企业家的前身)有时总会忍不住讲出一些给自己惹来麻烦的正确的话。格雷厄姆认为要尽量避免,他指出自由思考比畅所欲言更加重要。在这一点上早期的罗永浩是不可能认同的,他经常有勇气说出一些社会无法容忍的真话,比如一些业界陋习,但现在的他应该会倾向认同在很多话题上需要闭嘴。
书中反复强调黑客要有品味,并且把黑客比作画家,还认为优秀的软件作品是对美的狂热追求。在《设计者的品味》这一章节,作者指出“品位是主观的”、“品位没有好坏之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有一种人们共同认可的东西叫做“美”。如果品味只是一种个人偏好,那么每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你喜欢自己看上的东西,那就足够了。而实际上优秀设计的原则是许多科学的共同原则一再反复的出现。举个例子,好设计是简单的设计。从数学领域到绘画领域甚至到编程都是这样。在数学中,它表示简短的证明往往是更好的证明。特别是对于数学公理来说,少即是多;在编程中,这种说法也基本适用;对于建筑师和设计师也是如此。书中也提到,“大多数做出优美成果的人好像只是为了修正他们严重丑陋的东西。” 书中鼓励我们面对糟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时,我们要想着一定有更好的选择, 而且要反复提醒自己这个想法。格雷厄姆认为优秀作品的秘诀是非常严格的品味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 而罗永浩同学显然也是反复强调自己因为“发现到处都是设计糟糕、系统难用的手机”,然后就想做(不止)一款优秀的产品,而他的团队也的确制造出了符合他们品味的产品。
书里也谈到一点,说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需求,这里的“用户”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目标用户。设定了目标用户,我们才可以谈一种设计的好坏,因为一种人眼里的优秀设计可能在另一种人眼里却是糟糕无比,而我们也可以从人们对锤子手机的评价上也印证这个观点,对锤子手机,大家褒贬不一,很多人赞不绝口,但也有人嗤之以鼻。
(格雷厄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编程语言,格雷厄姆在《On Lisp》以及本书《拒绝平庸》《为什么Lisp语言如此先进?》等章节反复推销Lisp,在这一点上,他又和罗永浩一致了,老罗在《我的奋斗》里也推销了理想主义和情怀。格雷厄姆认为Lis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但有人高呼“Lisp已死,Lisp万岁”;罗永浩在讲述理想主义的创业故事,而有人认为理想主义已死。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着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
最后我们来说创业。
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绘画的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因画画无法维生而去做程序员,继而走上创业道路。因为他成功的创业经历和对创业的思考,以及在他随后开办的Y combinator培育出众多成功创业公司,他逐渐成为一位硅谷的创业教父。在北京新东方教授GRE课程的罗永浩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创办锤子科技,逐渐走上人民艺术家的道路。
格雷厄姆提出“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此外,你还必须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格雷厄姆认为大公司就像巨型的古罗马战舰,一千个划船手共同划桨,推动它前进。但是,两个因素使得它快不起来。一个因素是,每个划船手看不到自己如果更努力划桨与现在有何不同;另一个因素是,一千人的团队使得任何个人的努力都被大大地平均化了,所以在大公司个人业绩很多时候不容易被测量。简而言之,团队越大,每个人的贡献就越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而小公司由于人数少,相对而言可测量度很高。
格雷厄姆还指出单具备可测量性是不够的,计件制报酬就只有可测量性没有可放大性,你的表现可以被测量,但是你没有决策的权利,你能做的唯一决策就是以多快的速度完成工作,即使你做到最快,回报也只可能增加一到两倍。而做电影导演则是一种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工作,你的表现可以用电影的票房来测量,同时也决定了电影的成败,所以也就具备了可放大性。公司CEO也是一种同时具有可测量性与可放大性的工作。公司的表现就是CEO的表现,所以他具备可测量性。CEO的决策决定了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所以它具备可放大性。对于很多人,加入一个高科技创业团队则是个更可行的选择,因为小团队具有可测量性,而高科技就是相对应的可放大性。当然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小公司的,有些人就喜欢大公司循规蹈矩的安稳生活,创业公司的工作模式——主动性、高负荷、多面手、波动型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创业的付出与回报虽然总体上是成比例的,但是在个体上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创业者往往会失败。
不知道在新东方授课时的罗老师会不会抱怨自己的业绩没有得到更合理的薪酬,但是早期做电影导演、后来创办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和锤子科技,他都用实际行动教导大家选择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工作的重要性。格雷厄姆认为创业的本质是: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乐意付给你报酬。而老罗在做手机上的确是解决了很多人的问题:大家需要一个更好用的手机。
在谈到设计的时候,格雷厄姆提到了士气的重要性,他认为优秀设计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喜欢这种产品,否则你不可能对设计有兴趣,更不要说士气高昂了。为了把产品设计好,你必须对自己说:“哇,这个产品太棒了,我一定要设计好!”而不是心想:“这种垃圾玩意,只有傻瓜才会喜欢,随便设计一下就行了。”这也让我想到了新品发布会上兴致高昂的黑客罗永浩。